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不知何处是他乡 正文

不知何处是他乡

2017-03-14 06:37:4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三年级考级古诗

小学古诗考级三年级必背古诗词

1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4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6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7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 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8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9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0 塞下曲

(唐)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 立春偶成

[宋]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2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与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安又开封。 14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豆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5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8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9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1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晰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2(唐 )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篇二:下面以诗句作谜面

下面以诗句作谜面,各猜一成语。你能猜出来吗?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

危楼高百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明月何时照我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江陵一日还。()

读古诗猜成语

1、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泻千里)2、白云生处有人家。(深居简出)

3、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天外有天)4、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作之合)

5、凭君传语报平安。(言而无信)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垂 (柳

绿成茵)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死而复生、卷土重来

8、春色满院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独辟蹊径)

9、十叩柴扉九不开。(一面之缘) 10、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

11、千门万户瞳瞳日。(无所不晓) 12、此时无声胜有声。 (弦外之音)

13、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14、质本洁来还洁去。 (善始善终)

15、天涯何处无芳草。 (不毛之地)16、天生我材必有用。 (自顾不暇)

17、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吹草动)18、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19、花谢花飞飘满天。 (落英缤纷)20、到黄昏点点滴滴; (下落不明)

21、君王掩面救不得。 (爱莫能助)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万念俱灰)

23、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 24、养在深闺人不识。 (其貌不扬)

25、高堂明镜悲白发。 (顾影自怜) 26、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罗万卷、开卷有益)28、不知今夕是何年。(忘年之交)

29、飞流直下三千尺。 (山高水长) 30、问君能有几多愁。 (对答如流)

3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怜香惜玉)

32、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出人意外)

33、危楼高百尺。、危楼高百尺。(琼楼玉宇、临危不惧)

3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

3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36、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

3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往情深)

3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波浩淼、欲哭无泪)

3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不瞑目)

40、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

4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己为人)

4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 43、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

4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海天一色)

61、小荷才露尖尖角—— 出水芙蓉(初露锋芒) 62、此时无声胜有声—— 弦外之音

63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 64、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吹草动

65.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66.花谢花飞飞满天—— 落英缤纷

67.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帆风顺 68.飞流直下三千尺—— 山高水长

69.朱门酒肉臭—— 天壤之别 70.大漠孤烟直—— 风平浪静

7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绝处逢生 72. 知之为知之—— 实事求是

73.不知何处是他乡——四海为家 74.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见如故

75.谁知盘中餐——来之不易76.欲穷千里目——高瞻远瞩

77.四海无闲田——绿满神州78.白云生处有人家——空中楼阁

79.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源远流长 80.白发三千丈——从长计议

朝辞白帝彩云间——早出晚归

81.大漠孤烟直——风平浪静 82.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帆风顺

83.海阔凭鱼跃——各得其所 84.桃花依旧笑春风——目中无人

85.山重水复疑无路——豁然开朗86.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齐放

87.春色满园关不住——花枝招展88.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

4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不瞑目)

45、山穷水尽疑无路(绝处逢生

)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舍己为人)

47.十扣柴扉九不开.(一面之缘

)48.千门万户曈曈日(无所不晓

)

49.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顾不暇 50.卷我屋上三重茅——风吹草动

51.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同凡响 52.花谢花飞飘满天——落英缤纷

53.此时无声胜有声 — 弦外之音54.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

55.质本洁来还洁去—— 善始善终 56.天涯何处无芳草—— 不毛之地

57.君王掩面救不得——爱莫能助58.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帆风顺

59.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 60.养在深闺人不识——其貌不扬

61.高堂明镜悲白发——顾影自怜 62.春蚕到死丝方尽——不绝如缕

篇三:高一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2015.2

一、语言文字运用 (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蕞尔(cu?) 隽永(juàn) 犄角(jī)日削月割(xuē) ....

B.怪癖(pǐ) 栖息(qī)慰藉(jí)舞榭歌台(xiè) ....

C.毋宁(nìng)敛裾(jū)滂沱(pāng) 桂棹兰桨(zhào) ....

D.朱拓(tà) 襁褓(bǎo) 黼黻(fú)拾级而上(shí)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蜇伏 窈窕 狙击 目不暇接

B.湔雪 岑寂 晌午 深居简出

C.胡诌 惬意 翘首 一愁莫展

D.草窠 隐遁 絮叨 欢呼鹊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重光葵在前,梅津美治郎随后??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曾几何时在我们的....

国土上不可一世,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B.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许多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不然,....

许多人民和民族早就起来反叛了。

C.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

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D.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泼水

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

4.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④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⑦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⑧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

A.①②⑤/③④/⑥⑧/⑦B.①④⑥/②/③⑤/⑦⑧

C.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⑥/③⑧/④⑦

5.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应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B.《边城》中老船工最后终于明白了翠翠的心事:翠翠爱的是大佬傩送,而不是二佬天保。老船工心里有点担忧,最后决定让翠翠自己做主。

C.《阿Q正传》中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赵太爷、假洋鬼子、小D、王胡、吴妈等也都是《阿Q正传》中的人物。

D.欧也妮·葛朗台是精明吝啬的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堂弟,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因此导致父女关系破裂。

6.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3分)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市长说:“一个发达国家的标志不是穷人有车,而是富人搭公交。”如今这成了发达国家的流行定义,也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愿景。

1

波哥大市市长的话中蕴涵着发达国家的标准,请试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每一点不超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广少孤贫,亲执家苦。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

史敞上疏谏曰:“窃见诏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

宗典故,未尝有也。恃神任筮,既不必当贤;就值其人,犹非德选。宜参良家,简求有德,.

德同以年,年钧以貌,稽之典经,断之圣虑。政令犹汗,往而不反。诏文一下,形之四方。臣职在拾遗,忧深责重,是以焦心,冒昧陈闻。”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

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窃见尚书仆射胡广,.

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十有余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宜试职千里,匡宁方国。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复为汝南太守,入拜大司农。汉安元年,迁司徒。质帝崩,代李固为太尉。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又拜司空,告老致仕。寻以特进征拜.

太常,迁太尉。

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

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

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进。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

李咸并为三司,时人荣之。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 假:借助 .

B. 宜参良家,简求有德简:选拔 .

C. 寻以特进征拜太常 寻:不久 .

D. 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 再:再次 .

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

B.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 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2

D.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9.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4分)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3分)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3分)

10.请简要概括尚书史敞等人推荐胡广担任陈留太守的理由。(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酒”是李白诗中最常见的意象,请再写出李白诗中两句与酒有关的句子。(2分)

(2)这首诗前两句是如何表现“兰陵酒”之“美”的,请简要分析。(4分)

(3)“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两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4),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旁宫赋》)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旁宫赋》)

(6)人间如梦, 。(苏轼《赤壁怀古》)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茂 林

阿城

口渴死,恨不能咬近旁的树皮吮。好林子,一架山森森的引眼。不想再走,情愿将自己栽在这里,也绿绿的活个痛快。

林子不是野生,齐齐的极有章法。山也只是普通的山,却因为树而雍容非常。

正想躺下去,忽然就有咳嗽声,如折干枝而又有韧皮,响响的不断。回身望去,林深处闪出一个老者,眼睛却亮,远远的就有光过来。

老者走近了,如空树般笑,嘴里只有一颗牙装饰着,问:“后生子,赶脚么?”我点一点头,忽然问:“有水么?”老者定定地看着,似在打消他自己提出的疑问 ,说:“山有好 3

树,就有好水。” 站起来,随他沿齐齐的树走。

并不上坡,走不久,有泥屋一幢,自然有鸡的咕咕声。早就防着有狗,走近了,果然有。半人高的畜牲,黄黄的窜出来,狺狺地屁股调来调去,眼睛却紧盯着。老者不知从什么部位发一声响,那狗就蹲伏下来,尾巴不停地摇,肚皮一缩一缩地喘。

老者推开门,哑哑地朝里说:“有客喝水哩!”一面就跨进去。

灶间极干净,不多的罐罐在暗处都映出方形的门亮。灶台没有一点污水的痕迹,锅盖洗得发白,略略高出灶台一点。一只炊帚如新的一般吊在灶边的墙上。

里屋有轻轻的响动,帘抢在老者前掀开,现出一位婆婆。

这婆婆老而不暗,极是清爽,那眼如一碗温水,消一身乏渴。极恭敬地问了好,被让到炕上坐。

婆婆也不多说,转身去沿墙一条小柜上提过一吊黑釉陶壶,又在炕桌上摆一个小陶碗,斜斜地斟满了,偏着身子坐在炕沿上催着喝。

心下暗暗赞叹,不觉问他们是不是守山林的。

老者蹲在地下,嗬嗬笑着,举手比了一个八字。不觉问:“八年就长成这样好林子?”婆婆宽宽一笑,说:“他有八十了。”老者脸上闪出些光,说:“这一辈子,就是给人守林呢。”

于是透窗望去,再想看那些树。不料目光再也不能远,只定在窗上。

好剪刀。

原来窗纸上,反面贴了许多剪纸窗花:公鸡、母鸡、小兔、大狗、偷油的鼠、骑驴的媳妇子,又有一个吃烟的老汉,还有一个织布的女子。都剪得大气,粗如屋檩,细若游丝。那鸡那狗那兔那鼠,若憨若巧若痴若刁,闹闹嚷嚷,上上下下,一时竟看呆了。

婆婆见不喝水,就说:“有甚好看?这东西家家都有的呢。”我点点头说:“有是都有,可这些铰得好,铰得奇,不一样哩!”老者站起来,走出去,磕一磕烟锅,又进来,说:“好的都在柜里头哩。”当然执意要看。

婆婆竟有些腼腆,笑着从柜里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各色的纸都有。看那包的纸,是一张极早的《陕西日报 》,黄了,只是不坏。婆婆将各色纸铺开,一时我竟喜得哑住。

只见各种人物极古极拙,怕是只有秦腔才吼得动,又有房屋竹树,都奇诡异常,满纸塞而不滞,通而不泄。

婆婆说:“这是四旧哩!你是客,喜欢这些,又看了走路,不怕的。”

忍不住,问:“婆婆可能为我铰一个?”婆婆说:“呀!老了呢!”急忙说:“不怕的。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老者说:“这个同志喜欢,你就铰,怕甚?”婆婆就在炕里摸出一柄剪刀,奇大无比,心下疑惑,只不言语,看她铰。

婆婆一脸欣喜,忽然消失掉,皱纹拙起来。并不马上铰,对着纸沉思半晌,才将剪上纸边。之后竟再也看不出婆婆如何铰,只觉得游剪如龙,落纸纷披。看看老者,眼温温地虚着。

再看婆婆时,正将大剪放在盘着的腿上,扭身向亮处举手照一照,动一动嘴,并不说什么。我待要看,婆婆已经递过来。

这是一只牛,肚上一朵大梅,如风火般转。牛额上散星月般空白。眼睛一只巨睁着,令支开的四蹄如怒如奋,另一只则似偷窥,支开的四蹄反而是闪避不及的慌张。我说:“铰的实在好。”老者说:“喝水,喝水。”婆婆说:“铰了是为自家欢喜。”

喝一口水,仔细将纸牛夹好,放进袋里,说:“不敢多要,这张是一定自己收好。” 老者和婆婆一起看我,说:“也值得收藏?”却是笑笑的。我说:“若婆婆有空闲,我倒还想要个人物的。”便用眼睛询问着。

口不再干,只懒懒的乏,便只靠了墙斜倚着。看婆婆铰,听老者蹲着咳,还听狗狺狺的。鸡大约是养出了蛋,紧着叫,便斜过眼,将感激寄托出去,在那林上。

(选自阿城《遍地风流?茂林》)

4

13.请简要概括文中老者夫妇的形象特点。(4分)

14.本篇小说语言很有特色,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5.除人物外,小说还特别写到鸡和狗,有何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16.结合全文,探究文题“茂林”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国家公祭读本

师 岚

①在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为配合公祭日活动,日前,我国首套南京大屠杀公祭全民读本在南京首发。

②众所周知,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此种形式意在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强化现代人对民族国家遭受的战争苦难的历史记忆。世界多个国家已开展了国家公祭,比如美国、以色列等,虽然形式有别,但意旨类似。

③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一场巨大灾难,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沉重的心灵创伤。但近些年,日本对其在抗日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一再否认,甚至在教科书中不断篡改历史、颠倒是非。

④历史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其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认知和高尚的文化情怀。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这种心灵之痛将会成为一个历史的阴影留在民族的精神史和心灵史上。在这场灾难中,南京大屠杀无疑是留给中国人民最为惨痛的历史记忆。

⑤但长久以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与讲述,其实仍然不够。在一些历史教科书中,南京大屠杀几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那些丰富的历史细节,往往被简单的几句描述,辅之以几个数字所取代。当年经历过那个战争年代的人们已逐渐逝去,而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后来者,对战争的感受与体验其实并不真切,这种感受与体验更多的是通过对历史的阅读产生的。只有让国民形成一种清晰的历史记忆和价值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所造成的灾难性罪恶才不会被轻而易举地遗忘和误判,这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⑥人们的历史认知和感受是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而人的精神结构又是一个渐变和不断累积的过程,人们的历史认知和感受在这样的累积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达成。我们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认知,一部分来自于政治宣传,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包括歌、小说、电影、电视剧在内的文学艺术。近些年,“抗战神剧”尤其盛行,但这些电视剧在极力彰显中国人痛杀敌军的快意恩仇的同时,明显存在着人物脸谱化、主题观念化、叙事模式化等诸多艺术缺憾。这种艺术处理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民族自信,但艺术素养的匮乏、文学观念的偏颇,急功近利、仓促成篇的创作动机又直接影响到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成熟与洗练,也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战争的艰难。在这种戏谑化的艺术作品的观看中,人们不仅失去了对艺术的沉思,也失去了对历史的沉思。 ⑦而国家公祭读本以历史教科书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

⑧任何战争都应该引起人们深刻反思,无论是个体、民族,还是人类,都应该有着强烈的命运关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正是这种命运关怀的彰显,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与此前的历史教科书不同,与“抗战神剧”更是有别,国家公祭读本是从文化的维度加强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在专题与探究相结合的多维探讨中,全面提升国民的历史思维能力,有益于培养国民对个体、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关怀。

(选自2014年12月08日《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5


不知何处是他乡》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73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不知何处是他乡
相关文章
  • 不知何处是他乡

    三年级考级古诗小学古诗考级三年级必背古诗词1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