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正文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2017-02-14 05:46:5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作者:金凯明来源:机电工程系 发布时间:2012年5月26日

和谐就像一棵未发芽的种子在心中成长,和谐仿佛是一个永不磨灭的佳话,被世人传送;和谐被人们追逐了几千年,却从未完成过它的使命。今天在被和谐包裹的校园里面,我们需要释放出和谐的力量,让和谐包裹我们每一位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建立和谐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题。需要全院广大师生员工全面参与,不懈努力。学校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扭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

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部署,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深化构建和谐校园,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那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

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统一。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当是正相关关系,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开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逐渐推广和深化,广大教师的观念已开始更新,作为新型教师,不能总是强调“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应该将“红烛精神”升华为“火箭精神”——通过不断添加燃料,不但自己能遨游太空,还能将“目标”送入预定的“轨道”。其实,优秀的教师往往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并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的教师。广大教师应当利用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成为新的教学内容的源泉。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而校园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

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 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习上,你帮我,我

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比赛中,你努力,我加油,互相帮助是一家。在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为校园的和谐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谐校园,从我做起”。

而我认为,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团结。俗语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可以这么说,校园和谐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及在理解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团结精神。

第二是理解。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实现心灵对话的基础,是体现校园和谐对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尊重,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团结精神又是做好每件事的重要保障。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如何使自己在利益诉求多样化的社会中摆正位置,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这里我想借用的古人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孔老先生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要总是担心和埋怨别人对自己的误解和非议,而应该首先提醒自己是否去理解了别人。如果我们大家真正领会、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就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

第三是善于倾听。做好师生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加强与不同层面教职工沟通与交流。

第四是加强教育。增强“师德”意识,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是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以此来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有效地引导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校园内、校外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的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在呼吁共建和谐校园,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的同时,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民族之花开遍祖国每个角落。

让大家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快乐的拥抱着,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善良的互通,频繁的亲情往来让我们激动不已。这种感知时常在我的心中静静的流淌??

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孕育着十三亿中华儿女,是与非,荣与辱,泾渭分明,忆往昔,多少学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还看今朝,又有多少青年一代在成长,让我们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份关爱,少一些争执,多一份真情,少一些矛盾,让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通通消失,让我们用团结互助奏出美妙的交响乐!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让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篇二: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主要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和谐校园应当十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幸福体验,在大学里有没有令人敬佩的教师,有没有能促憇畅谈的朋友,有没有乐此不疲的活动项目。“和谐校园”建设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巅峰体验,在交往生活中获得归属体验,在体闲生活中获得审美体验,和谐教育最终要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和谐校园的建成最终让学生体验一份生命的体验,一份生命的精彩。

和谐校园是一种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所有的人 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校园的每一寸地方洒满灿烂的人文之光。和谐的校园每一个人,每一事每一物都应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协调和睦,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校园实际上是以“人和”为基本标志的有序发展的校园。这就需要“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来实现。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是自然的安排,是我们人所无法改变的,而“人和”则是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主的。要实现“人和”最根本的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整个校园比作一幅拼图,那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块,每一块又都凹凸不平,只有凹起凸进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可见校园和谐是多么的重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每一所大学的当务之急。

大学,相当于半个社会,是我们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阶段,这对一名大学生的一生可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过好在大学里的每一天,共创和谐校园!

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优秀大学生的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创建和谐校园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有必要打造和谐的学生群体,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治高尚的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首先,一所大学应当有自己的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我们说书香校园,不仅仅是让师生多读书,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因素丰厚师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其成为有蓬勃朝气和高尚最求的人。进入21世纪,读书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也是一个人跟上时代步伐的唯一途径。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博学多才、学生畅谈理想的地方,成为学生奋发向上、乐学好学、书香浓郁的乐园。

建设和谐校园,首先要创设有利条件,提供一切资源。学校应与时俱进,在物质文化上要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各类丰富的图书、报刊杂志,对师生开放图书馆及多种阅读查找方式,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其次还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阅读环境,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升师生的修养和素质。

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和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同时学校不紧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其次,要有良好的班风。

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构建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带动学校其他班级,带动全校,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学风。

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一个班级应该以学习先进为榜样,以探索求知为精神,以团结友爱为相处之道,并影响学生,促进和谐发展。可以通过组织班级娱乐活动竞技比赛等方式进行交流。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大学课余生活,陶冶情操。

还有要促进师生的和谐关系。

在大学里,老师扮演这亦师亦友的角色。大学的管理相对宽松,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没有了高中时候那么泾渭分明。其实往往就有我们的老师也就是我们的师长而已,因此也使得老师和学生更容易相处,有助于师生的和谐关系。老师可以为学生授业解惑,学生尊敬老师,但他们也可以是朋友。

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的缩小,这不是危言耸听。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其次,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甚至变相体罚,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第三,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是更好的实施教学工作,促进师生交流,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的重要部分。因此,提倡和创造更多更好的沟通途径和平等的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和谐关系,是学校应当做到的。

此外,除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要保持和谐。

同学之间,特别是同班同学,是一起学习生活几年时间的朋友,大家朝夕相处,保持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良好环境条件之一。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的兴趣与爱好,在很多问题上他们总能相互宽容,达成一致,很有集体的“战斗力”。

然而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若有性格不合,朝夕相处也会有矛盾产生,怎样妥善和睦的解决同学之间的纠纷也是至关重要。同学间没有解决不了的恩怨,同学间若是产生了矛盾,同学们要会相互帮助,从中调解,化干戈为玉帛。同时班委或辅导员在必要时刻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保持班级内部的关系和谐是提高学生生活学习质量的保证。

构建和谐校园还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只有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长,他们才能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只有将主要的精力用到学习中来,才能形成一个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因此,建立良好的学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对学生开展公平竞争的教育,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才能你拼我闯各有所长,才能充分调动起每个人的潜在能量,真正地实现教育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任重而道远,在前进的路上不免要应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要坚定信念、率先垂范、弘扬正气,为我们的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建立一个完美的人格、正确的荣辱观,更为我们社会的和谐进步而奋斗不止!

篇三:如何构建和谐校园8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姓名:唐士林 班级:机电0906班 学号:1010209620

1 摘要

和谐校园并非是“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而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基于协调和默契,终于竞争与效益。

2 关键词

构建 校园 和谐 内和外顺 协调 教育 氛围 宗旨 党 和谐社会 五育 现象 影响 贯彻 大势所趋 光明 环境 课堂 现实 肥田沃土 和合文化 压抑 矛盾 健康 积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重视 资源 标准 努力 课程 因素 理念 校风校貌 评价 心理素质 尺度 个性 传导 概念 比例 陋习 强调 创设 提高 潜能 发挥

3 提纲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校园掌舵人带领船员绕过险滩暗礁,走到光明彼岸的“顺水顺风”。校园对于我们现在的人都不陌生,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可以说它是我们第二个家,在这里学习,吃住等等。与此同时校园里也发生了一些不该在校园里发生的事情,例如,吸烟,喝酒,打架。甚至一些更恶劣的事情。而我们今天就讨论一下究竟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 1)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为现实,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

其次是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

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

(2) 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他并且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要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学校的制度建设是各学校都在花大力气抓的一项工程,但千万不要走向教条化和形式化的倾向,制度几大本,条款一大堆,却成了管理的“摆设”,如果制度建设偏离了人本思想,偏离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就不会产生“谐振效应”。

(3) 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各科老师等诸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注重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等。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4) 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下,学校各学科自然形成“主科”和“副科”的概念。考试科目是主科,分值比例大的是主科,其余均为副科。由此,学科地位、课时、作业、学生重视程度都发生了偏斜,难以形成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这无疑给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改革的学分制管理又为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搭设了平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成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5)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以人体为喻,提出了“五育”并重,融合发展的思想。他指出:“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仍然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从小做起

(6)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

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4 结论

我们知道,校园既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家,所以要爱护所有我们的家人,而对于和谐校园而言,首先要从每个人的个人素质做起,因为所以不和谐的事情都是一些没有素质的人做出来的,所以个人素质,个人品德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小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不骂人,家人更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到学校,老师就是孩子心目中的神,所以更要起到带头作用,还有政府的倡导也不可少,社会的影响,各个方面,逐一突破,让我们的校园变成一个真正的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61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相关文章
  •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摘要: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

  •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摘要: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

  •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如何建设和谐校园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作者:金凯明来源:机电工程系发布时间:2012年5月26日和谐就像一棵未发芽的种子在心中成长,和谐仿佛是一个永不磨灭的佳话,被世人传送;和谐被...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