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梅尧臣:春寒 正文

梅尧臣:春寒

2017-01-25 06:17:1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梅尧臣《春寒》

梅尧臣《春寒》

春画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赏析】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范仲淹革新失败的历史背景,不难理解诗人此时因改革处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凉的深意。

人物简介

梅尧臣是中国北宋诗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中年后赐同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梅尧臣梅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后诗风变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语》、《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猛虎行》等。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如《鲁山山行》,细腻地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为了矫正宋初诗坛靡丽之习,诗中不免流于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遗》1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本。

梅尧臣提出与西派针锋相对的主张。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摒弃浮艳空洞的诗风。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倡“平淡”的艺术境界,要求诗写景形象,意于言外。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苏梅”。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称之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人物生平

据《至德县志》记载: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年-1038年)任建德县令,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后,人民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梅城后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梅公亭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三次重建,民国七年(1918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泐于亭基岩壁之上。亭,砖木结构,呈长方形,画栋雕梁,为楼阁式建筑,面筒形黑色陶瓦,四角飞翘,周植古松翠竹,景色宜人。“文革”时梅公亭被毁,今仅存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生于农家,幼时家贫,酷爱读书,16岁乡试未取之后,由于家庭无力供他继续攻读再考,就跟随叔父到河南洛 阳谋得主簿(相当于现今的文书)一职,后又在孟县、桐城县连续担任主簿职务。在连任三县主簿之后例升知县,召试,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称。梅尧臣入仕之后,曾胸怀大志,抱有远大抱负,他原名“圣俞”,后改“尧臣”,意为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梅尧臣像没有遇到圣君。

梅尧臣任建德县令的五年间,为人诚厚,清高自持,颇能体察民间疾苦,尽自己的力量做了许多惠政于民的事情。他经常深入乡间百姓家微服私访,与农人、与烧瓦匠、与贫妇交谈,了解民间疾苦,还亲自赶赴山林大火现场,洪水泛滥的溪流进行实地察看;他革除弊政,事必躬亲,当时建德为山区小县,县署外有圆破旧的竹篱,常年需要修护,因此成了向民众勒索的借口,梅尧臣来后果断以土墙代替,并在院内植了一丛竹子。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对于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名人,且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形式表达民间百姓的怨愤,人民自然崇敬他、热爱他。所以梅公的德政、仁 政在时隔九百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东至人民中传诵。

梅公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当时,他和苏舜钦齐名,在诗坛上声望很高,被称为“苏梅”,又和欧阳修是好朋友,都是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对宋诗起了巨大的影响。他积极支持欧阳修的古文运动,他的诗作分为古淡与刻画两种,为当时人所推崇。欧阳修曾自以为诗不及尧臣。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他的诗能够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风格平淡朴素,而又含蓄深刻,他在建德写下的大量诗作中,其中写农民的有《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这首诗用农民的口气,申诉了农民遭受的苦难。在《小村》诗中曰:“寒鸦得食日呼伴,老奥无衣犹抱孙,磋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在《陶者》一诗中,他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诗曰:“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住大厦。”尖锐明朗,读后使人强烈地感到不平。梅公在公务之余,还经常步出县衙,流连于建德、东流、池州的青山绿水之间,写了不少咏景咏物咏友的诗,从梅尧臣在建德留下的百篇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梅尧臣的独特风格,它平易而深刻,细腻而贴切,凝炼而又有自由,新巧而又泼辣,他在一向被抒情诗用惯了的短小形式里,能够突破陈规,做到议论突出,谈吐不凡。在山水景物的描绘方面,也形成了刻划个性、摹写细节的特点,给人以新鲜细致的感受。

“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这是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南有佳茗赋》的开篇语。梅尧臣于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调任建德(今东至县)县令,直到景佑五年(1038)离任,在建德县为官5个年头,这首脸炙人口的《南有佳著赋》就是他在任时深入官港茶区亲自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出售的全过程后所作,他作罢掷笔,捋须含笑说:“我乃采茶官也!”“采茶官”这是一个多么亲切、谦和的自喻。封建时代的父母宫,能把自己与采茶农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多么可亲可敬啊!

篇二:春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

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3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6分)

答: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1分)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2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2分)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

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1分)

篇三:语文试题2016.第一套

语文试题 (2016.4)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shǒu)颓唐(tuí) 绮丽(qǐ) 锲而不舍(qiè) ....

B.拂晓(fú) 气氛(fēn) 酷肖(xiào)长吁短叹(yū) ....

C.亵渎(xiè) 憎恨(zèng) 给予(jí)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布署 大相径庭锋芒毕露一触既发

B. 峻工 黯然失色五彩斑斓获益匪浅 C. 元霄 无济于世 相辅相成咬文嚼字

D. 荣膺 措手不及 销声匿迹因地制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2014年十大流行语揭晓,“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你懂的”等脱颖而出。

B. 学校元旦文艺晚会上,他们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

C. 李磊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滑稽的神情让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我看见一株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C. 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开阔心胸,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B.“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徐庶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的难题,实际上是为火烧战船做准备。

C.“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胜曹操;“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

D.“有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其中“二人”指的是张飞和关羽。

二、(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

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渔人甚异之 ..

B. 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C. 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

D. 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廓然无累(lèi) . D.商酌(zhuó) 矩形 (jǔ)畸形(jī) 奄奄一息(yǎn) .....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简洁生动地描写了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B.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篇,赞美了富春江的山水风光。

C.第二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势湍急的特点。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和叠词,构成音韵和谐的画面。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① 唐时,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敬宗

对曰:“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

恨其光辉。天地之大,犹有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许敬宗:唐太宗的文学馆学士,深得太宗赏识。

9.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

朋 友 听 之 别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

11.本文讲述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许敬宗运用的方式,意在向唐太宗阐明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

(三)诗歌阅读理解(6分)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0.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1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①岁寒,。 (《论语》)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

路难》)

④,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3分)

(一)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①清晨,成群结队的汽车在路上缓慢地前行,远远望去就像一群蠕动的蜗牛;排气

管冒出的黑烟,污染了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喇叭发出的噪音,刺痛了我们本已不堪重负的神经??以至于有学者说:汽车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对曾经是自行车大国的中国来说,每个人似乎都有过骑自行车的经历,如今面对

日益严重的城市拥堵和污染等问题,人们越发怀念起自行车来了。

③自行车又叫人力脚踏驱动两轮车,无噪声,无污染,自重轻,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广泛用于交通代步、运载货物、体育锻炼和竞赛。自行车是代步工具中的最佳发明,民间研制百年,普及全球百年,几乎被汽车挤出现代化城市,如今又凭借其生态文明之魅力高调归来。

④自行车不是哪个专业研究所设计的,其聪明才智来自民间。相传最早的自行车出

现在意大利画家笔下。1790年法国西夫拉克伯爵在狭窄的街道遇上堵车,被马车溅了一身泥水,他没生气,而是突发奇想:如果把马车从中间切成两半,会车时不就容易通过了吗?于是他给木马前后各装一个木车轮,骑着它脚踏地面前行,旁观者觉得很有趣,称之为“木马轮”。冯德赖斯男爵又在“木马轮”上加装车把,成为可控制方向的木质两轮车,并于1818年在英国申请了发明专利。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伦在此基础上制成了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两轮自行车,骑上去,两脚离地,蹬踏曲柄前行。但他不知摔了多少跤,遭受多少讥笑。围观者说,这个两轮单车本身就站不住,人骑上去还有不摔跤的?而麦克米伦认为,两轮单车在静止状态会倒,在动态中随时调整方向就可以不倒。他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终于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跑了。

⑤此后还有许多热心发明创造的聪明人不断完善自行车,法国人米肖给它装上能转

动的脚踏板,爱尔兰兽医邓洛普加装充气橡胶轮胎,直到188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这位集大成者,才制作出“前叉把握方向、链条驱动后轮”的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并且获得批量生产,迅速普及全球。

⑥两个车轮前后纵向配置,动力来自乘车人自身,自行车的这两个设计特点都是“前

无古人”的创举。因为马车、汽车等各种车辆,两轮四轮或多轮,都是左右横向配置,车身较宽,占用道路的面积较大,而自行车又名单车,占用道路的宽度最小,羊肠小道也能通行。再者,马车靠畜力,汽车火车耗油耗煤耗电,人力车也靠车夫拉,骑自行车用的则是自身力气。体育锻炼、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一举多得。

⑦自行车的发明还带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想象力,

“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都可以启发人们借助科学使之变为

现实。二是

15.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自行车的?(4分)

16.简要说明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4分)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⑥自然段。(3分) ....

18.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第⑦自然段“自行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第二点启示。(2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7分)

(二) 低处的温暖

杜巍

①清晨起床,打开窗子,那么多鸟儿落在电线杆上,它们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将头藏到翅膀下,看上去很受气的样子,有些凄凉。原来是一些小麻雀,大自然当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鸟儿,它们在电线杆上排成一条直线,灰头土脸有些木讷,有些傻气,但却有一些天真和可爱。

②天空中有燕子轻盈自在的倩影,有燕子在房梁间的呢喃,一会儿飞向蓝天,一会儿贴地疾驰,一会儿与人擦肩而过,一会儿群燕翻腾。燕子是高贵的,它是不把人放在眼里的,在梁上筑巢,在井边戏水。而麻雀呢,它总是远离人类,警惕心极强,这是与生俱来的,似乎缺少了某种高贵,丧失了某种气度。但低微的动物总是倔强的。还不见那漫天霜雪,就留下了燕子掩面而去的背影,寒雨打湿了枯藤和败柳,西风幽怨唱开了满树霜花,但此刻麻雀还在。它们不畏寒冷,在树林、田野、村庄都可以看到它们三五成群寻食觅水的身影,为沉寂的世界平添了灵性,寒山冷水也不再木然。

③小时侯,我曾和父亲来到田野。我长久地注视着一块块土地,许多麻雀喜欢在禾苗上飞翔、啄食、栖息、梳理羽毛。它们时不时地停栖在田地里,然后呼啦一下,带着胜利者的姿态飞进远处的丛林,过一会儿又飞回来。为了仅供生存的口粮,它们奔波劳飞,与世无争。

④有时候出于对小动物自私的关爱,我常常到田地里捕麻雀,然后关在笼子里精心地侍奉。到苞谷地里捉虫子,去树叶下翻蚯蚓,一顿顿丰盛的佳肴摆在小麻雀的面前。它却是一副桀骜不驯,不可侵犯的样子,常常用力向笼子撞去,头破血流也不肯停止。无奈之....

下只好将它放归自然。现在想来,我犯了大错,它属于天空和大地,牢笼锁不住麻雀飞翔的志向。麻雀的骨气像山,似铁,有不为小恩小惠所折服的钢筋脊梁。它们在天空中飞翔,映衬在大地上,是一排排刚正的诗行。

⑤我看到八哥人云亦云,看到燕子穿梭于亭台楼阁,它们裁剪了性格的倔强,游刃于市井富梁。而麻雀呢,执著坚韧,即使在身下丢一颗顽石,它的体温也要温暖石头的寒冷,在烂旧的屋檐下爆发出生命的啾声鸟鸣。

⑥麻雀或许就如同生活中的某种人,他们矮小不被重视,他们在生活的最低处,正静听凄风苦雨,对生活的索取极少,平凡而又普通,像普通的萤火之光散落在凄冷的广野,却能温暖那份落寞和孤寂。那些高贵的“燕子”,像群星之灿高居天宇,只能被别人观赏指点。那些低微的麻雀就像无名的英雄,品格是这样伟岸——“他可以拥有鲜花的海洋,接受别人的敬仰,但他只选择做一株草,江河浩荡他只取一瓢饮,阳光万丈他苦守一片阴。”一口口啄尽生活的苦难,一声声啼唱人生的艰辛;失去了高处的璀璨,获得了低处的温暖。 ⑦小小的麻雀,羽翼之上背负着尊严和骨气,生活的道路,山不再高远,水不再漫长。

19.文章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说“低微的动物总是倔强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麻雀的“倔强”

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20.文章赞美的是麻雀,但作者为什么还多次写了燕子和八哥?(4分)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①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一顿顿丰盛的佳肴摆在小麻雀的面前,它却是一副桀骜不驯,不可侵犯的样子。 ....

②从语言和情感的角度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3分)

一口口啄尽生活的苦难,一声声啼唱人生的艰辛;失去了高处的璀璨,获得了低处的温暖。

22.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标题“低处的温暖”的理解。(4分)


梅尧臣:春寒》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65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梅尧臣:春寒
相关文章
  • 梅尧臣:春寒

    梅尧臣《春寒》梅尧臣《春寒》春画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赏析】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