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 正文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2017-01-09 06:18:51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套卷]江西省南昌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解读∕解甲归田 发轫∕间不容发 蔓延∕顺蔓摸瓜......

B.模范∕装模作样 咀嚼∕味同嚼蜡 载体∕风雪载途 ......

C.甲壳∕金蝉脱壳 差池∕差强人意 拾遗∕拾级而上 ......

D.叨唠∕叨陪鲤对 笼络∕笼中之鸟 铜臭∕遗臭万年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扁舟

B.皓月

C.朱颜

D.褥暑 比翼鸟儒子牛暴发户青一色金璧辉煌 越俎代袍 游刃有余 呱呱而泣 万变不离其中 针尖对麦芒 风马牛不相及 桃李满天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师的预言,再______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内容非常丰富。

②新中国的航天人以_______的精神在祖国的大西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③梅西的射门太突然了,对方的守门员都没有________过来,球便划着美妙的曲线,奔球门的死角而去。

A.过度 坚苦 反应

C. 过渡 艰苦 反映B.过渡 坚苦 反应 D.过度 艰苦 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悲惨世界》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小说人物命运悲惨感人,令人不忍卒读。 ....

B. 李娜团队,上上下下都能够同舟共济,相敬如宾,故而能屡创佳绩。 ....

C.各级领导干部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

D.看完易建联伤后复出的首场比赛,人们大喜过望,先前的一切疑虑都涣然冰释。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B.据韩国媒体昨日的报道,中国正在考虑向朝鲜派遣外交特使团以劝阻朝鲜不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C.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D.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人们熟悉的舒淇和葛优。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这题实在错得冤枉!”他恨得跺了一下脚说,“下次再也不能‘大意失荆州’了。”

C.唐代诗人柳宗元是河东人(今山西永济),故而人称柳河东;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因为他的祖籍是江西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D.8月6日,美国航天局(NASA)利用“好奇”号的火星样品分析仪做了一件特殊的事情——通过其振动频率,向火星播放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生日快乐”。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开曹操以后,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渡过黄河,最终在古城与刘备重逢。——《三国演义》

B.觉慧与鸣凤在花园邂逅,两人深深相爱。觉慧真诚地告诉鸣凤,将来一定要娶她做三少奶奶。但就在他们的新婚之夜,鸣凤却被迫投湖自尽。——《家》

C.当克洛德得知爱斯梅拉达没死并藏身于圣母院时,他再度陷入了情欲的深渊。一天夜里,他溜进爱斯梅拉达的小屋,企图施暴,是卡西莫多闻声赶来并解救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D.伏脱冷老于世故,深知黑暗社会的底蕴,他用最赤裸裸的语言,把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向拉斯蒂涅和盘托出。正是在伏脱冷的这种“道德教育”的指导下,拉斯蒂涅一步步走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高老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神童诗”与功利教育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两句,是这种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令天下士子趋之若鹜,成了国人读书的动力,实有贪官文化之嫌。

上行下效,接着文人汪洙紧步圣意,搜集整理出《神童诗》一卷,将读书功利化进一步揭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当然,神童诗还有其他题材的作品,但主要是宣扬读书做官,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不再是学做人,为立身,而是为“仕”,为功名利禄。韩愈说:“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顾炎武说:“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只要学得好,就可以做官,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乾隆深有感触地叹息:“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士之所为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尝有志于圣贤之道。”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下,知识阶层除了求官之外,什么都不关心。这些满脑子“升官发财”思想的人一旦当了官,便如同饥饿者扑到面包上,不疯狂敛财才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其最基本的写照。更有甚者,富可敌国。明宦官刘瑾,贪腐的白银比张居正十年改革充实起来的太仓还多十倍。所以,尽管朱元璋大开杀戒,贪官们仍如过江之鲫,直掏得大明王朝空虚如洗。李自成打开崇祯的国库,发现只有区区二十万两银子,不禁哀叹其怎能不亡。但刘瑾比起后辈和珅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千百年来,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今天反腐形势其所以严峻,贪官丁仰宁一语道破天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

有学者痛陈如今的某些大学道德高地失守,被铜臭腐蚀,培养出来的人智商高,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大学已经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温床”。

诚然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如果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就误入了歧途。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从源头上防微杜渐,有必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对一些学校提倡学生阅读的《千字文》《神童诗》等来一番梳理,像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删除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此举,港台一些学者认为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但笔者以为,时代变了,教育也要变,否则就是拿糟粕当香饽饽,饮鸩止渴,帮倒忙了。

8.下列关于“功利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这既是一种功利教育,更有贪官文化之嫌。

B.“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是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历来是读书人的动力,它们腐蚀了读书人的思想。

C.文人汪洙为了迎合皇帝,搜集整理出了《神童诗》,将读书功利化更进一步,诗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证明之一。

D.《神童诗》中的作品全部都以宣扬读书做官为题材,认为读书人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功利教育。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术得到极大尊崇,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这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B.不论是韩愈还是顾炎武,甚至乾隆皇帝都意识到,为学者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之下,除了谋官,什么都不关心。

C.在“升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之下,为学者一旦当了官,只能是疯狂敛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不足为奇了。

D.“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但我们也不能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否则便是误入了歧途,对受教育者是一种误导。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今天反腐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千百年来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

B.道德高地失守的某些大学培养出来的人虽然智商高,但他们可能会极端利己,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权力,造成的危害会很大。

C.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想真正杜绝腐败之风,就必须得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D.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对《千字文》《神童诗》等书中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进行了删除,但港台一些学者以及作者本人都认为此举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①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②,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注解】①遮杀:堵截杀害。遮,拦阻,拦住。②属(zhǔ)刚刚,恰好。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尝:曾经 .

B. 于是白遣之白:禀告(皇上) .

C. 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 赍:携带 .

D. 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 质:质问 .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

B. 匈奴使从乌孙还.

C.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D.其封介子为义阳侯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项王瞋目而叱之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13. 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B.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C.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D.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介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的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王教唆匈奴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

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

D.介子刺杀楼兰王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15.(早读材料)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

D.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四、( 26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5分)

译文:

(2)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5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①

苏 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②酽:指酒醇。③《招魂》:王逸《楚辞章句》认为,宋玉以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

(1)请指出颔联中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____和____(共2分)

(2)作者是在怎样的处境之中创作本诗的?结合本诗并选取作者同期的词作《定风波》中的相关句子,简要分析作者在这种处境之下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面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8.古诗文默写(8分)

(1)朝驰余马兮江皋,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

(3)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

(5)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

(6)野哭千家闻战伐,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老鱼跳波瘦蛟舞。

则:却 于:比 安:哪里 C.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其:代指三军将士 .

篇二:江西省南昌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解读∕解甲归田 发轫∕间不容发 蔓延∕顺蔓摸瓜......

B.模范∕装模作样 咀嚼∕味同嚼蜡 载体∕风雪载途 ......

C.甲壳∕金蝉脱壳 差池∕差强人意 拾遗∕拾级而上 ......

D.叨唠∕叨陪鲤对 笼络∕笼中之鸟 铜臭∕遗臭万年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扁舟 比翼鸟

B.皓月 儒子牛

C.朱颜 暴发户

D.褥暑 青一色金璧辉煌 越俎代袍 游刃有余 呱呱而泣 万变不离其中 针尖对麦芒 风马牛不相及 桃李满天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师的预言,再______到对宇宙未的讨论,内容非常丰富。

②新中国的航天人以_______的精神在祖国的大西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③梅西的射门太突然了,对方的守门员都没有________过,球便划着美妙的曲线,奔球门的死角而去。

A.过度 坚苦 反应

C.过渡 艰苦 反映

【答案】B

【解析】 B.过渡 坚苦 反应 D.过度 艰苦 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悲惨世界》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小说人物命运悲惨感人,令人不忍卒读。 ....

B.李娜团队,上上下下都能够同舟共济,相敬如宾,故而能屡创佳绩。 ....

C.各级领导干部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

D.看完易建联伤后复出的首场比赛,人们大喜过望,先前的一切疑虑都涣然冰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B.据韩国媒体昨日的报道,中国正在考虑向朝鲜派遣外交特使团以劝阻朝鲜不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C.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D.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人们熟悉的舒淇和葛优。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这题实在错得冤枉!”他恨得跺了一下脚说,“下次再也不能‘大意失荆州’了。”

C.唐代诗人柳宗元是河东人(今山西永济),故而人称柳河东;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因为他的祖籍是江西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D.8月6日,美国航天局(NASA)利用“好奇”号的火星样品分析仪做了一件特殊的事情——通过其振动频率,向火星播放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生日快乐”。

7.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开曹操以后,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渡过黄河,最终在古城与刘备重逢。——《三国演义》

B.觉慧与鸣凤在花园邂逅,两人深深相爱。觉慧真诚地告诉鸣凤,将一定要娶她做三少奶奶。但就在他们的新婚之夜,鸣凤却被迫投湖自尽。——《家》

C.当克洛德得知爱斯梅拉达没死并藏身于圣母院时,他再度陷入了情欲的深渊。一天夜里,他溜进爱斯梅拉达的小屋,企图施暴,是卡西莫多闻声赶并解救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D.伏脱冷老于世故,深知黑暗社会的底蕴,他用最赤裸裸的语言,把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道德原则向拉斯蒂涅和盘托出。正是在伏脱冷的这种“道德教育”的指导下,拉斯蒂涅一步步走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高老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神童诗”与功利教育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两句,是这种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令天下士子趋之若鹜,成了国人读书的动力,实有贪官文化之嫌。

上行下效,接着文人汪洙紧步圣意,搜集整理出《神童诗》一卷,将读书功利化进一步揭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年

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当然,神童诗还有其他题材的作品,但主要是宣扬读书做官,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不再是学做人,为立身,而是为“仕”,为功名利禄。韩愈说:“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顾炎武说:“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只要学得好,就可以做官,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乾隆深有感触地叹息:“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士之所为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尝有志于圣贤之道。”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下,知识阶层除了求官之外,什么都不关心。这些满脑子“升官发财”思想的人一旦当了官,便如同饥饿者扑到面包上,不疯狂敛财才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其最基本的写照。更有甚者,富可敌国。明宦官刘瑾,贪腐的白银比张居正十年改革充实起的太仓还多十倍。所以,尽管朱元璋大开杀戒,贪官们仍如过江之鲫,直掏得大明王朝空虚如洗。李自成打开崇祯的国库,发现只有区区二十万两银子,不禁哀叹其怎能不亡。但刘瑾比起后辈和珅,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千百年,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今天反腐形势其所以严峻,贪官丁仰宁一语道破天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

有学者痛陈如今的某些大学道德高地失守,被铜臭腐蚀,培养出的人智商高,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大学已经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温床”。

诚然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如果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就误入了歧途。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从头上防微杜渐,有必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对一些学校提倡学生阅读的《千字文》《神童诗》等一番梳理,像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删除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此举,港台一些学者认为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但笔者以为,时代变了,教育也要变,否则就是拿糟粕当香饽饽,饮鸩止渴,帮倒忙了。

【小题1】下列关于“功利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这既是一种功利教育,更有贪官文化之嫌。

B.“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是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历是读书人的动力,它们腐蚀了读书人的思想。

C.文人汪洙为了迎合皇帝,搜集整理出了《神童诗》,将读书功利化更进一步,诗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证明之一。

D.《神童诗》中的作品全部都以宣扬读书做官为题材,认为读书人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功利教育。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术得到极大尊崇,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这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B.不论是韩愈还是顾炎武,甚至乾隆皇帝都意识到,为学者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之下,除了谋官,什么都不关心。

C.在“升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之下,为学者一旦当了官,只能是疯狂敛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不足为奇了。

D.“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但我们也不能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否则便是误入了歧途,对受教育者是一种误导。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今天反腐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千百年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

B.道德高地失守的某些大学培养出的人虽然智商高,但他们可能会极端利己,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权力,造成的危害会很大。

C.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想真正杜绝腐败之风,就必须得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D.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对《千字文》《神童诗》等书中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进行了删除,但港台一些学者以及作者本人都认为此举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

篇三: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神童诗”与功利教育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两句,是这种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令天下士子趋之若鹜,成了国人读书的动力,实有贪官文化之嫌。

上行下效,接着文人汪洙紧步圣意,搜集整理出《神童诗》一卷,将读书功利化进一步揭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当然,神童诗还有其他题材的作品,但主要是宣扬读书做官,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不再是学做人,为立身,而是为“仕”,为功名利禄。韩愈说:“其学其问,以之取名致官而已。”顾炎武说:“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只要学得好,就可以做官,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乾隆深有感触地叹息:“科名声利之习,深入人心,积习难返,士之所为汲汲皇皇者,惟是之求,而未尝有志于圣贤之道。”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下,知识阶层除了求官之外,什么都不关心。这些满脑子“升官发财”思想的人一旦当了官,便如同饥饿者扑到面包上,不疯狂敛财才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其最基本的写照。更有甚者,富可敌国。明宦官刘瑾,贪腐的白银比张居正十年改革充实起的太仓还多十倍。所以,尽管朱元璋大开杀戒,贪官们仍如过江之鲫,直掏得大明王朝空虚如洗。李自成打开崇祯的国库,发现只有区区二十万两银子,不禁哀叹其怎能不亡。但刘瑾比起后辈和珅,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千百年,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今天反腐形势其所以严峻,贪官丁仰宁一语道破天机:“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

有学者痛陈如今的某些大学道德高地失守,被铜臭腐蚀,培养出的人智商高,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大学已经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温床”。

诚然知识能改变命运,但如果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就误入了歧途。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从头上防微杜渐,有必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对一些学校提倡学生阅读的《千字文》《神童诗》等一番梳理,像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删除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此举,港台一些学者认为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但笔者以为,时代变了,教育也要变,否则就是拿糟粕当香饽饽,饮鸩止渴,帮倒忙了。

1.下列关于“功利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真宗赵恒所作的《励学篇》把读书后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第一出路,这既是一种功利教育,更有贪官文化之嫌。

B.“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是露骨功利教育的代表,历是读书人的动力,它们腐蚀了读书人的思想。

C.文人汪洙为了迎合皇帝,搜集整理出了《神童诗》,将读书功利化更进一步,诗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便是证明之一。

D.《神童诗》中的作品全部都以宣扬读书做官为题材,认为读书人一旦考取功名,就会名利双收,拥有金钱美女,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功利教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汉以后,儒术得到极大尊崇,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这使“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B.不论是韩愈还是顾炎武,甚至乾隆皇帝都意识到,为学者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之下,除了谋官,什么都不关心。

C.在“升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之下,为学者一旦当了官,只能是疯狂敛财,“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不足为奇了。

D.“知识改变命运”此话不假,但我们也不能将其庸俗化为追名逐利,否则便是误入了歧途,对受教育者是一种误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今天反腐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因为千百年升官发财已成为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追求,积重难返。

B.道德高地失守的某些大学培养出的人虽然智商高,但他们可能会极端利己,这样的人一旦掌握权力,造成的危害会很大。

C.反思眼下的反贪,总有些木已成舟的马后炮之感。要想真正杜绝腐败之风,就必须得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

D.湖北、山东一些教育部门,对《千字文》《神童诗》等书中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进行了删除,但港台一些学者以及作者本人都认为此举影响了原著的完整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介子,北地人也,以从军为官。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语在《西域传》。至元凤中,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因诏令责楼兰、龟兹国。

介子至楼兰,责其王教匈奴遮杀①汉使:“大兵方至,王苟不教匈奴,匈奴使过至诸国,何为不言?”王谢服,言:“匈奴使属过②,当至乌孙,道过龟兹。”介子至龟兹,复责其王,王亦服罪。介子从大宛还到龟兹,龟兹言:“匈奴使从乌孙还,在此。”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还奏事,诏拜介子为中郎,迁平乐监。

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覆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 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上乃下诏曰:“楼兰王安归尝为匈奴间,候遮汉使者,发兵杀略卫司马安乐、光禄大夫忠、期门郎遂成等三辈,及安息、大宛使,盗取节印献物,甚逆天理。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县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其封介子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注解】①遮杀:堵截杀害。遮,拦阻,拦住。②属(zhǔ)刚刚,恰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是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尝:曾经 .

B. 于是白遣之白:禀告(皇上) .

C. 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 赍:携带 .

D. 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 质:质问 .

5. 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B.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C.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D.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介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汉朝的使者,有损大汉的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

B.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王教唆匈奴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

C.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

D.介子刺杀楼兰王分设计诱惑、秘密会谈、实施刺杀三个阶段,刺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

7、译文(每句5分)

(1)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 。

(2)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京下思归

范 梈(pēng)

黄落蓟①门秋,飘飘在远游。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乡逢徐孺子②,万口③薄南州。

【注】①蓟: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曾为周朝时燕国国都。②徐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著名经学家,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不愿为官而乐于助人,被尊为“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③万口:很多人。

8、《京下思归》这首诗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5)

9、这首诗引用徐孺子这一典故有何意图(5)?

10、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3)舟遥遥以轻飏,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5)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

(6)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卜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迁

新闻联播已经开始了。看着电视里出现了从天空飘飘飞落的雪花,他自语道:“我的老家,也该是隆冬了。”妻子是未见过雪的南方女人。她问:“你老家冬天里也是冷得窗玻璃都结冰吗?”

透过窗玻璃清晰地望见了窗外昏暗中的一片绿色。他幽幽地说道:“是的,冬天里窗玻璃都开花。”

“开花?”妻子问:“窗玻璃怎么能开花呢?是贴的那种剪纸花吧。”

他觉得不好回答,他已经有十年没回北方的老家了,老家寒冬里开在窗玻璃上的花,已经在黯然流逝的记忆里开始融化,小溪流水般地奔向远方……他说:“不,不是剪纸,是在窗玻璃上结成的冰花,只有寒冷的北方冬天里才能生成,很美,很漂亮。”

他突然跳起,激动不已地说道:“我要回老家,看看老家的窗花。我会告诉你窗玻璃是怎么开花的。”

妻子不跟他回去,他一个人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又倒了两次汽车,才回到老家。 年迈的母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已经有十年没有见到儿子了,但她每年都会收到儿子寄给她的一大笔钱。

他对母亲说,儿媳要跟回看你,我没让。母亲笑笑说:“看我干什么,咱这儿还不冻坏她。”母亲仔细地端详着他的脸,满意地说:“她对你好吧!”他使劲地点点头。母亲说:“那就好。”

从他一进屋的那一刻起,母亲就不停地烧炕。母亲把炕烧得烫烫的,热得他都不敢用手摸。他问母亲:“早晨的时候,窗玻璃还结冰花吗?”母亲迟疑了一下,说:“结,还是很厚的一层。这儿比不得南方……”

他欣慰地笑了。

他一夜睡得踏实、香甜。梦中,他回到小时候,一觉醒,天总会大亮,屋里的凉气却使他赖在暖被窝里不愿起身,直到母亲“太阳已经照屁股”的笑骂中才飞快地穿上母亲已经用被窝捂热了的棉袄棉裤……

他醒时,天已是大亮了。屋里是温热的,炕还热得有点烫脊梁,根本就感觉不到一丝儿凉气……他慌忙地坐起身,看见了清晰透亮的窗玻璃,怎么没有结冰花呢?他想,明天得早一些就是了。

入夜,他被一阵轻微的瑟瑟声惊醒了。他看见一丝火光从灶间透出。他慌忙地跳下炕,扑向灶间,他以为失火了。

扑进灶间……他瞧见母亲正往灶口里添柴,红红的火光映着母亲一张慈祥而又苍老的面容……那一直热得烫手的火炕,原母亲在夜间也不断地烧着柴火。

母亲看见他,立刻叫起:“快进去,快进去!冻着!”母亲推着他回到了热乎乎的被窝里。 他对母亲说:“去南方吧,南方不冷。”母亲摇摇头说:“不,我不去,南方热得要命,我在这里呆惯了,离不开。”

他有些忧伤,不说话。母亲感觉到了他的忧伤,母亲说:“你年年给我邮那么多钱,全村人都夸你有孝心,那么远还惦记着妈。”

母亲的脸有些红,屋里此时的温度那么像南方,他说:“妈,不用再烧了,够热的了。”母亲伸手给他掖了掖被角,说:“睡吧,烧热点免得冻着你。”

他固执起,像个孩子似的说:“妈,你也睡吧,你不睡,我就不睡。”

母亲就笑笑说:“睡,我这就去睡。”

母亲走后,他一直没睡,他又听到灶间不断地响起母亲往灶口里续柴火的沙沙声,他在沙沙声中泪水汹涌。

天将明时,他睡着了。等他醒的时候,他清楚地看见了窗外纷扬的雪花。下雪了,而眼前的窗玻璃还是没有一点冰花,母亲靠在他的脚旁睡得很香。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在窗前放了

两个火盆,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袅袅青烟中他看见了自己小时候,常常在下雪的早晨,趴在窗台上,用舌头舔、吹气去融化窗玻璃上厚厚的冰花,那一幅幅茂密的森林,形状各异的冰雕一圈圈地融化了,才好透过玻璃去看落雪……

他把目光收回,去看母亲,母亲满头的白发渐渐模糊了他的眼睛,他喃喃地说道:“花开了……”

他回到了温暖如春的南方。

妻子欢喜地迎上,兴奋地说:“电视里说北方又下大雪了。你看见窗玻璃开花了吧!像什么?”

他望着窗外的一片绿色,像是对妻子又像是对自己说:“像什么?像森林,像冰雕,像云,更像母亲的那头白发……”

(节选自《开在窗玻璃上的花》,有删改)

(1)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为了看开在窗玻璃上的花,他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又倒了两次汽车,这体现了他对

自己童年生活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他现在生活的不如意。

B.电视里是飘飞的雪花,窗外是一片绿色,鲜明的景色对比勾起了他的思乡思亲之情,

成为他回家的诱因。

C.妻子不跟他回老家,他向母亲撒谎说是自己不让妻子回,体现了他对妻子的爱和包容。

D.他为看窗花回家,结果并未看到窗花,小说正是通过这一巧妙构思,表现了母亲对儿

子深厚的爱。

E.小说多次写到他对小时候生活的回忆,表现了他对窗花的迷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深切怀念。

(2)小说塑造母亲这一形象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结尾写到他和妻子的对话,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赞美母爱,有人认为是批判“他”的自私、不孝顺,请结合原

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大匠吴良镛: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2012年2月14日,两院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打节拍的一种大钟。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吟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将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出,他发表在校刊《建筑》上的文章《释“阙”》(阙是汉代典型建筑),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吴良镛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发函让他当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572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宋真宗赵恒,曾作《励学篇》一

    [套卷]江西省南昌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解读∕解甲归田发轫∕间不容发...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