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 正文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

2017-01-08 06:15:2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

一、什么叫意象?

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

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秋风、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 常见意象及其特定意义: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

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

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白云:思友、思亲。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

的牵挂)

1. 月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

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鱼雁、青鸟、青鸾:代表书信、信使。)

5、捣衣”,也表达游子思亲。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6、小楼:思恋故国、思乡怀人。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篇二: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了解考查模式

4掌握答题步骤

【导入】

《菊花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意境:凄清,苍凉

意象:残菊、落花、北风、人影

课前预习

【基本知识】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一)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 《送李端》

{练习}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补充}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蜀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传说蜀王杜宇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它的叫声被人模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中的杜鹃也就常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离别感伤)

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凄凉乡愁)

小结:意象=情思×物象 ——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意:作者的情感; 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

概括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形象+形象=图景 ? 象+象=境 ? 意象+意象=意境

{练习}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冷落、衰败。

相关意象组合构成特定意义的意境。意象是细小的、具体的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

【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1)触景生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Ps. 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2)移情入景(有我之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Ps. 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将花鸟人格化,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感叹忧愤。

(3)物我情融(无我之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Ps.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物我两相融,悠然而自得。

(4)景略情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Ps. 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意境特点常用词}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1)写景状物诗:幽冷清幽宁静静谧闲适恬静

(2)边塞怀古诗: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壮阔

(3)即事感怀诗:萧瑟凄凉暗淡萧条荒凉冷寂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

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

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 氛围 :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 氛围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例2】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 学习过程】

一.赏析意象与意境: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诗中的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道是?古?道、风是?西?风、马是?瘦?马,一系列感情色彩强烈的形容词,营造出的是萧索的风景、疲顿的旅途这样色调暗淡冷寂的画面,渲染了一种孤独、悲凉的气氛,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对表现作者天涯孤旅的情思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创造出开阔悠远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创造出怎样的意境?

诗人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

创造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但是诗人的心态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运用了鸡黍、绿树、青山、场圃、把酒、话桑麻、就菊花等意象。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田园情趣,闲适恬淡之情,淳朴诚挚的情谊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

二、设题考查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起到了什么样的的效果?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清选择角度,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答题步骤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华美壮丽、清新自然等。

⑶把握意象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规范格式:A该诗抓住(采用)……(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的画面,营造了……的氛围,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 ,表达了……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 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答案:(1)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

(2)请结合全,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案:(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立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实战演练:

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巩固练习:

1.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后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3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 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篇三:诗歌的意象

诗歌的意象

形象入诗,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大特点。诗人们往往借助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寄托自己的情思,那么,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形象,也就是意象(象即客观存在,意即主观感受)。从《诗经》中的蒹葭杨柳,到《离骚》

中的香草美人,从汉乐府的关山明月到唐诗的大漠长烟,从山水田园诗的山林清流,到咏史怀古诗的寒鸦鹧鸪,在诗人们笔下流泻而出的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无一不跳动着抒情主人公感情的脉搏,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的时候,就可以感受着这样的脉搏,从而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随着诗人们一代代的薪火相传的创作实践,许多意象大量出现在诗词作品中,并且“意”的内涵也相对稳定下来。可以说,在传统诗歌创作中,意象就是中国诗歌的DNA。意象的存在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显著特征,没有意象,空洞浮泛,难以成诗,为诗家所摈弃,为论者所不齿。当然,心理感受不同,情感表达不同,就是相同的形象,在“意”的层面上也有较大出入甚至相反。因此,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我们既要学会把握诗词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又要懂得以动态的眼光洞悉其变化。

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前者大多是一些咏物诗(如贺知章的《咏柳》),后者则更为普遍。一个个意象的叠加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如果说意象是诗歌的细胞,那么意境就是诗歌的血肉,而情感就是诗歌的灵魂。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极其繁多,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宇宙之大,芥豆之微,无一不可入诗。标准不同,分类自然也不一样。从生命特征的

角度看,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从形成方式的角度看,有自然的,有人工的。这只是一个大框,其实,做这样的分类意义不大,关键是要具体把握诗歌中的形象,抓住这个具体的“象”,进而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才是真正的欣赏。 为了帮助中学生能够学会初步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现归纳出以下具体的意象类型。

一、婵娟月影

月亮在古诗人的心目中是神秘而浪漫的。她引人遐思,让人神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皎皎月光给诗人不竭的灵感。游子思乡,明月见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妇怀远,明月守候:“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倦客无眠,月影陪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友人离别,月辉传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有时月亮就是知心的朋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时月亮又是恼人的冤家:“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当我们欣赏的一叶扁舟泊进浩淼的中国诗歌的海洋,你就可见到,在那静谧的夜晚,清风明月的守望。一领月华下,那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华章,熠熠生辉,通体透明。月亮是诗人们首选的情感诉求,是守候诗人们心灵的美丽女神,她在审美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

【“月亮”在古诗词中的具象】

月的形状:残月、新月、纤月、缺月、月轮、月如钩、月似弓。

月的色泽:明月、月光、月辉、月华、清辉、朗月、淡月、素月、皓月。

月的时态:晓月、夜月。

1

月的动态:月上、斜月、月落。

月的情态:孤月、孤光、冷月。

月的组合:山月、月影、风月、溪月、流月(随水而流之月)。

月的别称:玉壶、璧月、冰蟾、银蟾、金镜、银盘、玉兔、蟾蜍、婵娟、玉轮、冰盘。

【“月亮”在诗中的抽象意义】

①盼望团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寄托相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③象征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④孤独寂寞: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王安石《桂枝香》)

⑤渲染气氛: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⑥描写自然景象:可怜九月初三月,露速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例诗赏析】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院中的地面一片银白,树上栖着鸟,冷露悄悄打湿了桂花;今夜月光明亮,人们都在赏月。第三句的“望”,引出了末句的秋思。一、二句极写环境之静,第四句一个“落”字打破了“静”,“秋思”随月光洒向人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独在异乡的孤独的思乡之情。

送柴侍御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两地竟成一乡了。作者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

【考题回放】

苏幕遮范仲淹(2005年春招)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

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江汉 杜甫(2004年广东题)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2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

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⑵有人认为此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统一哪种看法?情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A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B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晚泊岳阳 欧阳修(09年辽宁卷)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⑴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答: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解析】这道题有两问,一问是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问是“怎样表现的”,问的是表达技巧及效果。作者的情感可以从诗的题目“晚泊岳阳”看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背景——在外漂泊;再从“失江路”“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的无奈凄凉的情绪,从而概括出作者凄凉无奈的思乡之情是诗歌的主题。

表现手法可以从诗句中察觉到,因为诗中句句写景,而句句含情,所以可以判定所用的手法应该是借景抒情,或者触景生情。答题时,可以用诗中的意象作为组织语言的材料。

【例句盘点】(后面黑括号中为主旨提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思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思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思乡】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离别】

★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昔盛今衰】

3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秦观《南歌子》)【离别】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速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自然美景】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伤春】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秋夜怀人范仲淹《御街行》)【怀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爱情破灭】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朱敦儒《临江仙》)【亡国之悲】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咏月】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怀人】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旅愁乡思】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苏轼《行香子》)【忆旧】 ★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黄庭坚《南歌子》)【离别】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文天祥《酹江月》)【亡国之痛】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柳永《归朝欢》)【羁旅之愁】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送别、忧国】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怀远】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伤春恨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孤高自许】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悼亡】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孤独】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淡泊】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伤时】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爱情悲剧】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怀远】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闺怨张先《一丛花》)【闺怨】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柳永《戚氏》)【羁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通篇写月,主题丰富】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关山翠。(晏几道《蝶恋花》)【伤别怀人】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晏几道《虞美人》)【闺怨】 ★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晁端礼《绿头鸭》)【咏月怀人】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咏月抒怀】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周邦彦《花犯》)【咏梅抒怀】

★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田为《江神子慢》)【闺中怀人】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张耒《夏日》)【清幽清闲】

二、夕阳余辉

4

游子羁旅漂泊,思妇空守闺房,被贬天涯,流浪异乡,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斜阳晚照,正孤影徘徊,问斜阳,斜阳不语。孤馆酒醒,斜阳正红,断肠人凭栏望,

寂寞愁情。西风紧,莺乱啼,残照草青青。羁旅客,独行人,有谁陪伴,一抹残红。按理说,太阳是热烈的,诗人本应倾情讴歌,可在他们眼中,怎恁地悲情?要知道,日落时分,即将结束一日的疲惫和忙碌,如果亲人在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夕阳似乎无动于衷;可偏偏是那天涯孤旅,一日将尽,夜幕降临,漫漫长夜,苦

熬强挨。夕阳下,余辉中,帆影点点,杜鹃声声,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古诗人捕捉住一天将尽的太阳,为黯淡凄凉的心境找到了依托和归宿。当然,“日出东方,其道大光”,旭日东升,也会让古人驿动;然而,他们对夕阳的钟情

却达到了极致。“斜阳”意象出现在宋词中的数量大大超过唐诗,足见“诗庄词媚”的特点。

【“斜阳”在古诗词中的具象】

夕阳、落日、余辉、残照、余红、远照、残日、斜晖、日暮等。

【“斜阳”在诗中的抽象意义】

①渲染悲凉暗淡的气氛: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②烘托忧伤抑郁的感情: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③暗寓游子漂泊不定的处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暗寓思妇寂寞孤单的处境: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赵令畤《蝶恋花》)

⑤象征事物没落衰败的特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表达桑榆暮景的赞美之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商隐《酬乐天咏老见事》)

⑦隐喻留恋惜别的朋友之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⑧展示雄浑阔大的意境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例诗赏析】

怀宛陵旧游 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前二句是平叙宛陵旧游的怀念,说自己从前曾到陵阳山的那个好地方游历,那里有谢朓、李白的游踪遗迹。后二句是回忆当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傍晚,在溪边独行,夕阳斜照水面,楼影倒映水中,酒旗仿佛飘落在春天的水流中。那情景,最惹人思绪了。西斜的落日,流去的春水,晚风中的酒旗,水中破碎的倒影,构成一幅

画境引起诗人无限感慨,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时伤世的情怀。以景结情,含蓄蕴藉。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5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7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
相关文章
  •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4)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诗歌鉴赏之意象一、什么叫意象?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简单地说,就是指诗中描写的景物和人物。例如: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