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 正文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2017-01-07 06:29:2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我见青山多妩媚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宋词名句,它内蕴丰富,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联想与思索。

(附译文:我看青山,秀美可爱;猜想青山看我,也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吧。) 请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理解: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本来是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与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同一艺术手法。

讲的是词人观赏青山风景时,景与人合化为一的境界。词人不仅从青山的俊美中获得了很深很强烈的审美快感体验,还自比风景,料想青山此刻的想法应该和自己一样。

审题:

以诗句为材料的作文写作中,诗句是喻体。因此,考生在写作之前,须从材料推导出本体来,而本体就是文章的大范围,之后再从中确定出自己文章的中心。

这句诗的本体是什么呢?这里涉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我”是主体,“青山”是客体。因此,如果我们正说材料的话,那就是“主体看到客体很美丽,料想客体肯定会以美丽的姿态回报给主体,所以主体也就变得美丽起来”。一言以蔽之,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的对话。例如,有考生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这就是说,你和生活之间可以存在着平等的对话。

如果我们反说材料的话,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但是青山见我未必如此”,主体在客体面前仅仅是一厢情愿。比如,有考生说,他看到了牧场中羊妈妈和小羊羔的和谐之美,在自己用相机留下这种美丽的瞬间时,闪光灯惊吓了羊妈妈,结果小羊羔被踩伤。作者由此看到了人类的自私。

正因此,这句诗的本体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怎样的,而客体会不会以这种态度反馈给主体。

客体会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自然、社会、他人,还有自我。例如,就“自我”而言,“主体”我对自我的认知,如果是一种积极态度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这称为“自信”。但是,通篇文章谈论的是自信,而不是主体“我”对“自我”的认知。比如说,他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有自信”;而分论点是自信是一种勇气,自信是一种智慧,自信是一种能力。这就是跑题。

立意:

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辩证关系。

材料: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

篇二: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高二语文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基础(15分)

1.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在追赶世界的脚步,以的姿态学习西方发达工业文明的科学、

技术、制度,我们的价值判断了物质,滞后了精神,稀释了情感,丢失了传统——

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继承和重建。

A.嗷嗷待哺 重视 而且 B.急不可待 优先 尤其

C.嗷嗷待哺 优先 尤其 D.急不可待 重视 而且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宁淮城际铁路为一条规划建设中的南京市至淮安市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

将达到250公里/小时。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

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中国红十字会近日通过官方网站宣布:该会名誉会长和名誉副会长的任命由理事会

聘请国家领导人担任。

D.网传《新华字典》将被改编成电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认为,电影人应

该尊重互联网给电影产业带来的改变。

3.古人常有手书名人诗文名句的习惯,下列有可能发生的一项是(3分) ...

A. 司马迁手书“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B. 骆宾王手书“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 温庭筠手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归有光手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趣说散文》中这样写道:“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为散文?怎样区

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

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依据上述比喻,在横线上用平实的语言写出散文、小说、诗歌的主要特征。 ......

散文▲

小说▲

诗歌▲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

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平)陈豨(反)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

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

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上心乃安。”

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

“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

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

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

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

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於民而请之,

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

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

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高帝

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相国。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

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也。”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

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

恨矣!”

何臵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注:分过,分担过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乃利贾人之金乎?利:以—-为利(贪求) .

B.愿令民得入田田:耕种 .

C.毋收稿为禽兽食 稿:秸秆 .

D. 高帝曰:“相国休矣!” 休:休息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夫相国乃利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

B.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其李将军之谓也 ..

C.相国不以此时为利/鲍叔不以我为贫 ..

D.君即百岁后/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何为皇上行军打仗时,能安抚勉励当地百姓,并且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捐献给军

队。

B.当高祖责备萧何低价强买百姓田地房产时,萧何趁机向皇帝提出把上林苑让给百

姓耕种的请求。

C.高祖对萧何为民请求上林苑之事很不高兴,拘禁了萧何,但最终还是听从了王卫

尉的劝说释放了萧何。

D.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视,当问及谁可接替萧何的位置时,他对孝惠帝把

曹参作为人选表示同意。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分)

(2)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4分)

(3)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贺新郎

[宋]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

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

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1: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被罢,59岁,此词仿陶氏《停云》“思亲怀友”之意,闲居铅山县自

造“停云堂”感怀而作。

(1)辛弃疾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请列举此词典故涉及到的人物?(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句“知我者,二三子”的作用(3分)

(3)此词中寄托了作者哪些深沉的感情。(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司马迁《高祖本纪》)

(3)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4)岁寒,。(司马迁《孔子世家》)

(5)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6)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

(7)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8)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白月光

胡 玲

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简陋破旧的工棚里,洒下一地清辉。

大毛翻来覆去睡不着,精瘦的身体里,一颗心翻江倒海。

下午,二毛打来电话,说学校在催学费了,娘准备把家里的牛卖了。没了牛,怎么种地怎么活啊?想起家里的困境,18岁的大毛辗转难眠。大毛轻轻下床,推开工棚的木门,走了出去。

工棚外,月光皎白如雪,月光下,工地静极了,仿佛睡着了一样。大毛披着银白的月光,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不知不觉走到了仓库前。仓库的门虚掩着,工长斜躺在门边的凉席上,鼾声如雷。门前,一摞摞电线堆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座小山。这些电线贵得很,200多块钱一卷呢。大毛蹑手蹑脚走到电线跟前,轻轻抽出三卷电线,掂量一下,不重。

大毛犹豫片刻,把一卷电线放回原处,手上只剩两卷电线。两卷电线,可以卖400元钱。400元钱,正好是二毛欠学校的学费。

大毛紧紧拽着电线,拼命朝前跑,夜风吹得他的衣服像两面乱舞的旗。他一口气跑到工地外面的小树林里,趁着月色,大毛将两卷电线藏在大树下的草堆里。

第二天午休时间,大毛偷偷把电线拿到镇上五金店里卖了400元钱,一分不少地寄回了家。

整整一天,大毛都在惊恐中度过。出乎意料的是,工地平静如旧,没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像自己偷电线的事从未发生一样。

晚上,大毛躺在床上,下意识摸摸口袋,心里一惊,揣在口袋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在了。大毛的心猛烈地跳起来,他感到深深的恐惧。他害怕的并不是录取通知书丢了,因为他本来就不打算念大学了,家里的条件不允许他继续读书。他害怕的是录取通知书上有他的名字,他断定录取通知书昨晚掉在仓库了。如果工长捡到录取通知书,就会发现他偷电线的事,那样,他会被赶出工地,还有可能被扭送进派出所。

大毛的心忐忑不安,难以平复,他觉得每一秒钟都很难捱。

大毛,出来一下,工长突然在工棚外叫他。大毛的心蹦到嗓子眼。

工棚外,月色明亮,大地如同罩上了一层水银。大毛紧张地站在工长面前,头垂得很低很低,他不敢看工长的眼睛。

大毛,你不用在工地做了,你走吧。工长终于说话了,和大毛预想的一模一样。 不出大毛所料,工长拿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我早上在仓库门口捡到的。工长说。

大毛盯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盯着这张自己看了无数次的通知书,原本自己引以为傲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今天却成为了他偷窃的有力罪证。

工长……对不起……电线是我偷的。大毛艰难地吐出几个字,颧骨凸现的脸红得如同柿子。

不要说了。工长打断大毛的话。这件事情只有你知我知,我买了两卷电线放进去了,没有人会知道的。工长轻轻地说。

大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头,看到工长正微笑地看着自己。这笑脸那么熟悉,让大毛想起老家的父亲。

你走吧,回去吧。工长说。

大毛不说话,他不想回去。

回去念大学。工长说出的话让大毛很震惊。

大毛想说自己家里没有钱供自己念大学,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工长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递给大毛。把这些钱拿去交学费,以后我来资助你。

一股暖流淌进大毛心里,再流到他眼睛里,变成一滴滴热泪从他的眼睛溢出来。大毛不伸手接钱,他知道,工长手上的钱重如千斤,这是工长用无数血汗换来的。

工长将钱硬塞进大毛的口袋。

工长欣慰地笑了。30多年前,工长和大毛一样大,那一年,他也考上了大学,家里没钱给他读书,他流落到工地上。眼前的大毛,多像30年前的自己啊。

那晚,大毛背着简单的行囊,在工长的目送下,披着明亮的月光踏上了回家的路。 白色的月光,照得大毛心里亮堂堂的。

11.简要概括小说主人公大毛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

12.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关于工长30多年前考上大学而没有上的情节是多余的,你是如何看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13.小说标题是“白月光”,文中也多处写到月光,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14. 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麦考莱说:“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请结合本文,探究这句话的意思。(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

①据说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苑囿扩大,大得东到函谷关,西到今天的凤翔和宝鸡。宫中的弄臣优旃说:“妙极了!多放些动物在里面吧。要是敌人从东边打过来,只要教麋鹿用角去抵抗,就够了。”秦始皇听了,就把这计划搁了下来。 ②这么看来,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

篇三:赏析一

赏析一

开头“青山”两句,写出了词人对青山的一片痴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独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却无动于衷,于是便发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谁会喜欢你呢?“偃蹇”,有高耸、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随人俯仰,这或许就是词人想象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苏轼云:“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越州张中舍寿乐堂》)。看来,巍巍青山绝不同于热衷功名利禄的市侩之辈。在辛弃疾的笔下,青山也总是被写得气象不凡、通达人情的。比如他写:“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虞美人》)。“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间,“情与貌,略相似”,真可谓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岁晚”两句写貌似傲岸的青山对词人充满了情意。岁暮寒冬,青山劝词人到山中溪边来住,相互为伴,以御寒风。可见,作者“独游西岩”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层揣摩,似乎应该把自然界的寒,理解为政治上的失意。作者正是在恶劣的政治气候逼迫下,闲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关怀的。

下片着重写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劝我溪边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与词人的情谊。“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人在山中,见不到地平线上升起的皓月;当月露山头,已是高悬中天了。这两句写出了山中望月的特点。那一轮素月,是悄悄爬上山头,关切地探望可敬的词人呢,还是高高地亮起一盏天灯,遍洒银辉,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种令人沉醉的意境,给词人带来不尽的遐想?

结尾两句,由抬头望空中明月到低头见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处”进入溪水中来了。词人形影相吊,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动着的月影相陪,这是多么难得的伴侣,多么难得的友情!“夜夜”句还表明,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呢。从明月由“来”到“去”,说明词人深夜未眠,足见其忧愤之至。

这首词语言简洁,内容深刻含蓄。初读全词,似乎作者寄情山水,与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轻松愉快。细加品味则不然。词中描写的是:岁暮天寒,素月清辉与澄澈的溪水相映,词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长夜无眠,独咏《离骚》。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独而又含有晶莹色泽的图画!这图画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吗? 词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的偏见,高尚、正直而又纯洁。当作者罢官之际,被“严寒”所逼之时,得到敬重的,只有它们——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为自己的知音。

耸立的青山啊,你孤傲不听召唤,还会有谁喜欢欣赏你呢?(青山回应)岁暮寒冬,常到山中溪边来吧,(让咱们相互为伴,面对风寒)。山尖一轮明月悄悄升起,才发现它早已从地平线升起,眼下已是高悬中天,遍洒银辉照大地的景象。明月,山峦,清澈地小溪,仿佛都在静听(我)朗诵的《离骚》,(但愿它们能明了我的心志,人同此情,心同此景)

②偃蹇(yǎnjiǎn眼减):原义高耸,引申为骄傲,傲慢。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怜:爱怜,喜欢。

③“岁晚”两句:青山多情,唤我溪边作伴。岁晚:指寒冬腊月。生:语尾助词,无义。④“山头”两句:山头明月,来自九天高处。

⑤“夜夜”两句:明月映入清溪,似夜夜陪侍听读。《离骚》:战国时代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646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

    我见青山多妩媚“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宋词名句,它内蕴丰富,可以引发我们很多的联想与思索。(附译文:我看青山,秀美可爱;猜想青山看我,也应该是这样的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