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萧何简介 正文

萧何简介

2016-12-14 06:32:0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萧何简介

萧何简介

萧何,是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但是他也帮助吕后 ,错杀韩信.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这显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无疑是个败笔~!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其实名人并不比我们的境界高多少,只是做了一些一般人不能做的事罢了,也正因为如此,也就足够了.

萧何之识

识,也就是见识,眼光。有见识,有眼光,也就能品评,会鉴赏。中国人推崇这种才能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风尘侠妓巨眼识英雄?等等,便是这种传统的典型范例。魏晋时期一度盛行的所谓?人物品藻?的潮流,不过是这种文化传统的流风遗韵罢了。中国古人认为,人生在世,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必须懂得欣赏。鉴赏,而不是判断;享受,而不是思考——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欣赏的对象包括自然、文物、艺术,也包括各种人物。而一个豪杰之士,所鉴赏的对象就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凤毛麟角般的天才或英雄。对于这种天才或英雄,不要着眼他的现在,而要展望他的未来;不是盯住他的现实性,而是瞄准他的可能性。假如一个女子也具有了这种眼光和鉴赏才能,我们就誉之为?女中豪杰?。历史上这种女中豪杰是很多的,比方说卓文君、红拂女、武则天,还有刘邦的妻子吕雉。

说起萧何所赏识的天才或英雄,我们当然首先想起韩信。

韩信墓有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漂母?赐饭,保存了韩信的生命,吕后设计,断送了韩信的生命,所以说?存亡两妇人?。?一知己?就是萧何。韩信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与?生死一知己?的意思是一样的。由于萧何的巨眼识才,强力推荐,韩信才得以施展胸中抱负,所以萧何可谓韩信的知己。?萧何月下追韩信?与?伯牙摔琴谢知音?可以相提并论,都是千古佳话。

鸿门宴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巴、蜀与汉中地区。刘邦返回巴蜀时,韩信趁机弃楚归汉,随刘邦前行。刘邦?未之奇也?,没觉得韩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不曾重用韩信,只

是?拜以为治粟都尉?。主管粮草供给的韩信仍然?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治粟都尉?的职务,使韩信有机会与萧何接触。几次交谈,?何奇之?,看出韩信乃是军事上的全局之才。当日刘邦返回巴蜀,为了迷惑项羽,采纳张良献策,烧毁栈道。此举固然迷惑了项羽,却也给刘邦的部下造成错觉。人人以为刘邦胸无大志,欲苟安一隅,终老巴蜀,遂起他去之心,一路上不断有人开小差。当时仅将军一级的逃亡者就有数十人,然而萧何都没当一回事。听说韩信也挂印而去,萧何顿时大惊失色,也顾不上和刘邦打个招呼,立即策马连夜便追。这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人报告刘邦,说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交集,如失左右手。过一两日,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喜又怒,破口大骂:?萧何!连你也背叛我!?萧何说:?我怎么敢背叛大王?我是去追赶逃亡者了。?刘邦问:?都追什么人了??萧何答:?韩信。?刘邦勃然大怒:?将军跑了几十个,都没听说你去给我追回来,你说你去追区区一个韩信,谁信哪?这不是在耍我吗!?萧何说:?那些二三流的将军,随便一抓便是一大把,不值得我萧何去追。只有韩信,‘国士无双’。陛下若要终老汉中,当然无需重用韩信;但陛下若要逐鹿中原,没有韩信万万不可!?一番说辞,打动了刘邦。一番争取,又使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能够施展才华,功成名就,一靠萧何的见识与眼光,二靠萧何的动动嘴皮,发发议论。古人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萧何之赏识韩信,眼光是如此的敏锐,判断是如此的准确,挽留是如此的诚恳,推荐是如此的不遗余力,尽

矣,至矣,不可复加矣!作为一个世间?不常有?的?伯乐?,难道竟会逊色于韩信这匹?千里马??

不过,萧何所识的最大的英雄,不是韩信,而是刘邦。赏识韩信不难——除了萧何,项羽手下还有一个叫做钟离眜的将军了解韩信的才能,发现刘邦却不容易。西谚有云:仆人眼中无英雄。英雄的仆人与英雄太接近太熟悉了,觉得他与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不同啊,哪来什么英雄气象!拿破仑曾说,他的妻子就从来无法想象这个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的丈夫在战场上居然能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神与人太接近了,自身也要被同化为人。由此看来,老乡眼中也无英雄。萧何与刘邦是老乡,要识别刘邦可就难了。更何况刘邦早年实在也没有多少?天子气象?。《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始皇曾经认为?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御驾往东巡游,企图以自己的威严,将这股?天子气?镇压下去,扼杀于摇篮之中,此行未果。这说明,那些精明干练的秦朝政府官员,根本就没有看清时势,更没有发现沛县小地方的刘邦竟是未来取代秦皇的?真命天子?。

可是,萧何偏偏发现了、认准了刘邦。

想当初,刘邦出身卑贱,连名字都没有,仅仅是沛县的一个?好酒及色?的小流氓,靠了种种不正当的关系,当了15年?弼马温?般的泗水亭长,在这期间,利用官职之便,没少白吃白喝。萧何居然对刘邦另眼相看,青睐有加,这不是很耐人寻味么?要知道当日的萧何,尽管只是一个?刀笔小吏?,却也不像司马迁所言,庸庸碌碌,?未有奇节?,而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地方政府官员,以至于有人曾经

推荐萧何升迁咸阳。像萧何这样一个引人注目、前途不可限量的人物,居然如此看得起刘邦,这只能解释为他早已预感到刘季这小子定非?池中之物?了。刘邦私自放纵囚徒,亡命芒砀山泽,借陈胜起义之机,杀回沛县,萧何毫不犹豫地响应刘邦,正如他毫不犹豫地拒绝咸阳一般。沛令被杀,萧何本是众望所归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可是他一力拥戴刘邦,使一个市井小人和亡命之徒由此成为驰骋反秦战场上的著名的?沛公?。沛公后来一匡天下,建立不朽基业,恐怕早在当初的萧何意料之中了吧!

⒋ 萧何之智

智,也就是才智,智慧。所谓?慧眼识英才?,眼光其实是离不开智慧的。眼力或见识只是内在的才智或智慧的外部表征。有才智,方能目光如炬,洞察时势,鉴别英雄;有智慧,方能认识自我,保持清醒,进退有据。会打战,当然是一种本事,一种才能,但这本事或才能仅仅属于?技?的层次;有智慧,则步入?道?的层次。既有才能又有头脑,方能?技进乎道?。萧何始终很有头脑,与韩信大不相同。韩信有时像天才,有时像白痴,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成功前还能保持清醒,得意时便糊里糊涂;既没有?大丈夫当如是也?或?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图伟略,又不懂?谦受益,满招损?的立身处世之道。所以韩信充其量只是有?才?,决不能说有?智?。萧何则可谓才智双绝的人物,只是他的才能表现在不同的领域罢了。

举例来说。刘邦奉楚怀王之命,西征秦都咸阳,先于项羽占据咸阳,进居秦宫。当时的刘邦和一干来自穷乡僻壤、久历鞍马劳顿的将

篇二:人力资源总监——萧何成长记

人力资源总监——萧何成长记

话说千古一帝秦始皇先生,扫尽天下诸候,实现华夏一统,那是说不尽的威风,道不清的威武。李白有诗为赞: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秦集团公司末年,董事长始皇帝东巡,本次东巡直接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项羽本文略过),让一个混混刘邦成就了传说(创立大汉集团);让一个基层白领萧何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颠峰(成为大汉集团首任人力资源总监),且看萧何成长之路:

一、引导新员工成长:为刘邦解决编制问题:

话说老板始皇帝东巡消息传到江苏丰县境内,可让丰县的两位人物紧张得一塌糊涂,两位人物简介如下:

萧何

职务:大秦集团江苏分公司驻丰县办事处办公室主管

特长:组织管理能力强,精通集团各类制度,擅长员工关系 时评:书生意气乡里专,为上分忧吏才展,要问秀才知何事,各家经典腹中藏

刘邦

曾用名:刘季 学历:相当于小学 辉煌成就:中阳里村社团扛把子

特长:人际关系强、讲哥们义气

时评:东游西荡村中晃,呼朋换友净得闲。若非萧郎掌中护,恶名早成铁窗人。

乡人不识帝王志,爹娘净愁痞子名。

当萧何接到老板东巡的飞鸽信息时,忙到中阳里村找带头大哥刘邦商量,让刘邦约束一下社团小弟,都悠着点,该躲的躲,该藏的藏,别出妖娥子。当董事长的超豪华车队路过中阳里村时,刘邦一眼望去,有诗为赞:一辆龙撵展帝姿,两路精兵把威摆,九五之尊巡天下,敢问诸候谁不服?只见两边百姓倒头下拜,三呼万岁,气势冲天。刘邦心中震憾,感叹:此等威风,不往世间走一回呀!第一次觉得人生可以如此精彩。于是,刘邦当着萧何的面说:大丈夫当如此呀。萧何听了此话,严肃的对刘邦说:小心隔墙有耳,传出去是要掉脑袋的。但是心中却打起了算盘:丫的,长城不是孟姜女哭倒的,估计是这斯吹倒滴,你刘老三整天不是和混混打架,就是和寡妇鬼混,你爹娘都看你不爽。此等豪情出口,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难道今天才说出心中一直掩藏的理想?以后得重点关注此人。

同时,萧何也在反思自己:痞子尚有三分志,难为书生把名扬?难不成我一身才华尽埋没于日常杂事之中,说不定此人能有宏图大展之时,何不借此机会,拉他一把。于是萧何对刘邦说:兄弟,以你身材之伟岸,思想之雄奇,市井之所与志不合呀,如果你相信兄弟,进入国企,假以时日必将前途无量。刘邦想:理想再大,也需吃饭,还是先安身再立命吧。于是刘邦谦虚的说:多谢萧兄牵挂,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呀,你我兄弟联手,拿功名,享富贵!所以,萧何就帮刘邦解决编制问题,让刘邦进

入办事处并做了保安队长。正所谓,萧主管收编土八路,点燃火种干革命,痞子刘翻身把歌唱,一腔热血改从良!从此以后,刘邦在丰县混得如鱼得水,萧何更是充当了刘邦职业生涯初期的保护伞,不离左右,以兄弟相称,还利用关系给刘邦争取了年度优秀员工,并出赞助费让刘邦进总部接受表彰。

如果董事长始皇帝能多活几年,相信刘邦在萧何的关照下,混个丰县十大杰出青年,以保安队长身份(享受正科级待遇)退休应该不成问题。可惜事与违愿,命运和刘邦与萧何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本阶段,作为集团基层办事处的高级白领,萧何承担了办事处的日常管理工作,多年的重复工作,让萧何完成了自身的职业积累:

1、日常工作(上传下达,迎来送往,)让萧何的组织能力得到加强与提高。毕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呀。

2、擅长文书写作,精通律法,为以后做规划,妥善解决各种内部矛盾奠定了基础(都说人事相当于半个劳动法专家)。

3、通过与刘邦及其社团人员的相处,更是积累了与不同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同时深入的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为今后制定符合员工利益的制度积累了经验。

对新员工刘邦的初期工作引导,更是做了不少工作:

1、在公务接待中,意外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发现了刘邦的抱负,收编中阳里村社团扛把子刘邦,稳定了办事处驻地安全。

2、与刘邦结下兄弟情谊,生活上给予资助,工作上给予引导,

虽说有充当保护伞嫌疑,但毕竟没有违反相关法规,让刘邦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让其他员工看到成长的希望。

3、对刘邦职业初期积极引导,帮其扩大影响,提拔其为保安队长,并用自身关系为刘邦争取到优秀员工荣誉,让其有机会进总部接受表彰,这对刘邦职业生涯起到重要作用,为其拓展了眼界,拓宽了人脉。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常的积累,哪来以后的得心应手!我们只看到成功人士表面的光彩,谁又知道他们背后的艰辛?不要把积累的代价看成成长的烦恼!

同时,对于新员工来说,不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需要做的是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要让新员工知道,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有困难找组织,有想法找组织,只有把公司的发展与个人的利益捆在一起时,新员工才会死心踏地的跟着组织干革命!

二、试用员工的管理与考评:萧何月下追韩信

当大秦集团董事长始皇帝驾鹤西游后,胡亥继任董事长,集团管理日趋混乱,各子公司纷纷脱离集团。而普工陈胜、吴广之流更是公开喊出:“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消息传到丰县,萧何找刘邦商量,决定跟着刘邦搏一把,从而开始了辉煌之路。 刘邦和萧何通过几年的吸引人才和招兵买马,注册成立大汉公司,并形成了刘邦为总经理,张良为顾问,萧何为人事经理的管理团队。一日,顾问张良对刘邦说,如果有人拿着他开的介绍信

来投靠,那么此人的职务宜高不宜低。几个月过去,只有一位叫韩信的人来面试,韩信此人是输人不输阵,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怀有顾问的介绍信却不拿出来,更要装二玩深沉。没料刘邦看韩信一身犀利哥的样子,也就当一般员工试用了。 韩信简历如下:

籍贯:淮阴 家族关系:不详,据说是没落贵族

特长:行军布阵 师曾:不详,据说是自学成才

经历:淮阴市井笑韩信,跨下忍辱能仗剑。好友早起掀锅灶,流落街头漂母饥。

胸有战策敌万兵,立志从军投霸王,献计频频不得志,负气远走奔汉王。

试用初期,韩信性格孤傲,不喜欢拍,所以无人关注。韩信故意违纪,希望引起起重视。结果却被告诉之要开除,韩信对员工关系专员夏侯婴说:难道老板不想夺天下?为什么如此对待人才?夏候婴认为此人有胆有识,向老板刘邦推荐。刘邦想:兄弟们跟我创业也不容易,人情之处在所难免,给个面子吧。于是刘邦让韩信做仓管。此事引起了人事经理萧何的高度关注,顾问张良所言,至今没有兑现,做人事的,如果不了解员工背后的大树是谁,说不定哪天倒霉就踩铁板了。萧何经常去找韩信聊天、下棋、游玩,一是了解其想法,志向,二是顺便观察此人的能力,通过观察,萧何认为此人是个奇才,并引为知己。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遇良朋聊不够。萧何对韩信说:弟之才,将军足矣!请委屈两

篇三:萧何收集整理图书文献的成就

萧何收集整理图书文献之功

袁红军(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郑州 450015)

[摘要] 文献是伴随着文化的创造而产生的。汉代的图书收集与整理主要是汉武帝倡导,刘向、刘歆父子集其大成,但不能忽视汉初开国元勋萧何的奠基之功。文章从保护与利用、收集与创建等方面揭示了萧何对文献学及整个中华文化史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 萧何;图书保护与利用;图书收集;“三阁”创建

Xiao He Compiles the Achievement of books DocumentsHongJun Yuan (Zhengzhou normal school high training school library , 450015 Zhengzhou) The summary: The creation of following culture that documents are and produced . The books in Han Dynasty are collected and put in order and was mainly advocated by Emperor Wu Di of the Han Dynasty, its strong points of Liu Xiang , Liu Xin's father's subset, but can't ignore the work of laying a foundation of the founder of a state Xiao He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Han Dynasty . The article has announced Xiao He from respect of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 collecting and establishing etc. to document studying and contribution that is made of whole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The keyword: Xiao He; The books are protected and utilized ; The books are collected ; " three pavilions " establishing

1 前言

文献是伴随着文化的创造而产生的。中国最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甲骨文的收藏,春秋时期,又出现了收藏典籍的盟府或故府,并有专门的管理官员。尤其是孔子在学术上“述而不作,信而好故”[1],以整理古代文献为己仁,删定六经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到西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并对藏书进行校对、分类、编目,正式确立了我国

[2]古代社会的官府藏书制度。可以说,汉代的图书收集与整理主要是汉武帝倡导,

刘向、刘歆父子集其大成,但不能忽视汉初开国元勋的奠基之功。事实上,他们其中一个重要人物——萧何对图书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对文献学及整个中华文化史做出的贡献。我们不可能在割断汉初这些开国元勋在保护、收集、整理古籍的情况下进行汉代文献学的研究,因此我们要重新探究一下萧何在图书保护、收集与整理方面所做贡献,这将对文献学的研究起到重要意义。

2 保护与利用

萧何(?--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惠帝宰相。曾为沛

主吏,常佐助任亭长的刘邦,前209年从刘邦起兵于沛[3]。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一事件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六国年表序》和《史记·儒林传》以及后世史籍中均有详细文字记载,然而,综观历史资料,秦朝对前代儒家经典及诸侯各史籍的禁绝主要在民间(故《史记·秦始皇本纪》言:“天下敢有藏《》《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4]),而不在官府和朝廷。当时的阿房宫宛如一座国家图书馆,许多民间禁绝之书或许藏于宫内,因此,萧何在刘汉王朝还未建立时,就深知前世王朝图书对本朝建立和建设的重要性,更晓得阿房宫在收藏和保护图书资料方面不可估量的价值。《汉书·萧何传》:“沛公至咸阳,诸侯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宰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书也。”

[5]于是,萧何收集秦王朝的文献档案,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对照《秦律》制定《汉律》九章。

这些图书无非两种可能,一是秦朝绘制和撰写的图书,一是秦以前各朝各国的图书,但即使是秦人绘撰的图书,也肯定是充分借鉴和继承了秦以前各朝代之文献,不然怎么那么详尽,使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之疾苦”?或许,这些内容正来自于先周及战国以来各诸侯国的史籍。

汉承秦制,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继承,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法制建设,方面,而汉代法律最重要的缔造者就是萧何。《汉书·高帝纪》载:“天下既定,命萧何定律令”[6];《晋书·刑法志》云:“汉承秦制,萧何定律,除参夷连坐之罪,增部主见知之条,益事律兴废户三篇”[7]。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萧何在咸阳抢救秦人图书的情景。或许,没有那次图书抢救,就不可能制定出那么完善的汉代法律;因为在那批已抢救出来的图书中,可能就有不少秦人的法典与办案记录。在秦文化中,“法”始终占有最大的比重和最多的篇幅,这从今天大规模的秦简出土与考古中得到旁证。

3 收集与创建

历史上曾有学者揣测萧何只抢救了图籍而忽略了其它文献,如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载:“始皇三十四年焚书,非博士官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东莱吕氏曰:所烧者天下之书,博士官所职,固自若也。萧何独收图籍而遗此,惜哉!”其实,这只是没有根据的臆测。我们检索

古代文献,均未发现有支持此说者,倒是发现了持相反意见的史料。《三辅黄图》六载:“天禄阁藏典籍之所。《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又曰:“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也。未央宫有石渠阁,萧何所造,以藏私书,处贤才也”。又曰:“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也。未央宫有石渠阁,萧何所造,其下砻石为造,若今御沟,因为阁名,又成帝于此藏秘书焉,未央宫有麒麟阁,藏秘书,扬雄校书处,天禄阁,藏典籍之所。”杜佑《通典》亦言:“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麒麟天禄二阁,有石室以藏秘书图谶之属。”[8]

萧何搜集之图书文献,并不一定只是秦人图籍,其他"秘书"亦在收集之列,不仅如此,他还创建了天禄、麒麟、石渠阁,从文献记载看,这三阁不仅是收藏文献的汉王朝图书馆,而且是整理、校勘、研究历代图书文献的圣地,更是英才云集,硕果累累的文化与学术大本营。《汉书.扬雄传》载扬雄“校书天禄阁上”,

[9]《西都赋》云:“天禄石渠,典籍之府”,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言:“歆嗣父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著为《七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杜佑《通典》亦曰:“汉室图籍所在,有石渠延阁,司马迁为太史令,抽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10]

由此可见,正是萧何之功,才成就了扬雄、刘向、刘歆等文献与训诂大师,才成就了司马迁那样的文学与史学巨匠。他们在萧何创建的图书馆阁里,在萧何收集的历代文献中,甚至可能在萧何草创的图书整理条例的基础上,继往开来,终于创造了汉代文化复兴的灿烂与辉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56.

[2]王国强.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J].图书与情报,2003(1):20-24.

[3]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0:274,32,.

[5][6][9]陈直.汉书新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123,18,226.

[7][8][10]杨绪敏.中国历史要籍研究资料辑要[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189,304,308. [作者简介]袁红军(1970—),男,汉族,河南西华人,1994年郑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学士学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员,现正在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侧重读者服务功能研究,参编著作1部,主持完成厅级以上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30篇。[地址]郑州市大学中路70号. [邮编]450015 [电话]0371—8734425(宅)、5219676(办)[E—mail]yhj1970as@tom.com.& yhj@zztc.com.cn.


萧何简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61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萧何简介
相关文章
  • 萧何简介

    萧何简介萧何简介萧何,是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