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正文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016-12-14 06:30:3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练习题

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

A、楚庄王D、晋文公C、齐桓公 D、越王勾践

2、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吴和越B、晋和楚C、秦和赵D、齐和魏

3、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晋文公有作为 B、在城濮之战中取胜 C、训练军队D、整顿内政,发展生产

4、战国之初,晋国分裂为()

A、赵、魏、韩 B、魏、齐、赵C、楚、齐、燕 D、秦飞韩、楚

5、下列战役中,围魏救赵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6、战国七雄中位置最南和最北的是( )

A、秦和齐B、楚和燕C、韩和齐D、秦和赵

7、下列人物中被称为纵横家的是( )

①管仲②苏秦③孙膑④张仪

A、①③B、②④C、①③⑤D、④⑤

8、既是春秋五霸的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①楚国②晋国③齐国④吴国⑤燕国 ⑥韩国

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D、④⑤

9、下列战役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①涿鹿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⑤城濮之战

A、①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1)材料说的是哪个诸侯国称霸的事?

(2)这个诸侯国“霸诸侯”的背景是什么?

(3)这个诸侯国有哪些称霸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管仲是怎样“相桓公”的?

(5)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成果?

(6)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7)桓公“霸诸侯”正式被周天子承认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1、战国时期,各诸侯连年交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春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2)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战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B 7、B 8、C 9、B

二、材料分析题

10、(1)齐国(2)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领导权,相 互征战,竞争“霸主”(3)领土广阔,盛产鱼、盐。(4)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因地制宜,大开铁矿,发展渔盐业。②组织两万多人的常备军。(5)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6)“尊王攘夷”。(7)葵丘会盟。

11、(1)战争规模明显扩大,战争的目的也由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

家,变为消灭对方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2)一方面,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另一方面,战争使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以后统一国家的建立。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练习

巩固强化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 )

A. 确立时期B.发展时期C.繁荣时期 D.瓦解时期

2. 春秋时期,最先成为霸主的人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D.秦穆公

3.晋楚争霸时,楚国的势力已发展到( )

A. 长江流域B.渭水流域C.淮河流域D.黄河流域

4. 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的诸侯国是()

A. 齐国B.吴国 C.楚国D.秦国

5.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手的著名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

6.为了发愤图强,立志雪耻而卧薪尝胆的诸侯王是()

A. 齐桓公B.楚庄王 C. 吴王阖间D.越王勾践

7.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是指()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周D.尧、舜、禹时期

8.战国初期,晋国分为三个国家,它们是()

A. 齐、韩、魏B.楚、燕、齐C.赵、魏、韩D.赵、魏、燕

9.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A.齐国B.晋国C.吴国 D.越国

10.在围魏救赵的马陵之战中,指挥齐军打败魏军的军事家是()

A. 孙武B.孙膑C.伍子胥D.庞涓

11.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是我国________瓦解和_______形成的时期。

12.战国时期从_______年到________年。

13.公元前________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_______,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迁移拓展

14

.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 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

15.下列诸侯国的都城地处黄河流域的是()

①郢②大梁③邯郸④临淄⑤咸阳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16.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7.“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应用创新

18.

阅读下列材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史记· 周本纪第四》

请回答:

(1)这段史料叙述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依据上述史料,概述当时的政治局势。

19. 诸侯争霸对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D2.A3.D4.C 5.B 6.D7.B8.C9.A10.B

11.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2.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3.260长平之战

14.B15.B

16.(1)齐国是东方一个大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以“尊王攘夷”

为口号,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17.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18.(1)春秋时期。

(2)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势力强大。

19.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

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步伐,出现了 一些较大的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

篇二: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案 北师大版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本课采用自学汇报式和质疑问题式相结合的方法,小组有选择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并采用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明白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离不开人才的使用。教学重点: 体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再现这段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从史实中体会、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书目及网站。

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应对策略。

制做本课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

查阅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每人收集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

板书设计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西周

七七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1、公元前21世纪—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政策?

在学生回答出“采取了分封制”后进一步引发其思考,是不是采取分封制,西周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了呢?

讲授新课

西周末年,镐京被犬戎攻破后,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板书课题)

教师交待: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名称的由来。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完成如下内容,并请一同学用电脑把文字编辑在屏幕上:春秋 春秋五霸战国 战国七雄: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确定本节课研究的内容: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七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齐桓公称霸及其他四霸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起研究学习后,进行汇报。

教师提出如下要求:

(1)列出本组的汇报提纲;

(2)组长组织本组汇报;

(3)组员根据提纲进行汇报的分工;

(4)汇报形式自行选择,如成语故事、历史短剧等;

(5)根据本组选择的内容设计一组问题,测试一下其他组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

(6)其他组可就此内容向该组同学质疑。

给大家时间分头学习、研究、准备。

汇报开始:

(老师为之提供“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实物展台)

(1)小组自告奋勇进行汇报,并把汇报提纲编辑在大屏幕上;

(2)小组汇报完后,研究相同主题的小组给以补充,并介绍本纪设计的汇报思路;

(3)结合老师提的要求,大家对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其他组质疑;

(5)展示本纪设计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回答。

教师事先设计一组问题,参与大家的质疑活动。如果学生在质疑活动中涉及到以下问题,教师可不予考虑,如没有涉及,教师再结合此环节进行补充。(此过程旨在对学生的质疑活动给以补充)

设计问题如下:

一、关于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一,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还改革军事,这些措施,使齐国很快国富兵强,具有争霸的雄厚实力;第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借“尊王”之客,行争霸之实。第三,齐国在山东北部,背山面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经济富裕,这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连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2、请同学们看以下的史料: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主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右衽矣。” ——《论语》

阅后请回答: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旨在培养同学们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百姓至今仍受其恩惠。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夷狄统治下的老百姓了。于此可见,齐桓公的霸业对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3、可不可以说齐桓公的霸业就是管仲的霸业?

你认为他俩谁的作用更大?(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的深刻分析,体会欲成就大业,需重用人才,及一代霸主的胸襟)

可以有两种观点:(1)齐桓公的作用更大,因他有雄才大略,重用管仲等人才;

(2)管仲作用更大,因为他辅佐齐桓公,制定正确的策略,进行改革。

4、你对齐桓公称霸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旨在使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学以致用)

(教师可小结:经济建设才是根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必由之路,“尊王攘夷”——讲究策略,重用人才等)

二、关于问鼎中原

1、楚国是不是周初的分封国?(旨在联系旧知识点)

(不是。当周朝已有政府组织数百年之久时,楚部落还只是一个部落,它是一个新兴的力量)

2、还记得九鼎吗?你能从问鼎事件中读出何意?(旨在联系旧知识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三代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有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

3、其他诸侯国能否去“问鼎”?(旨在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其他诸侯国在理论上还是周王室的分封国,因此不能去“问鼎”)

4、你知道“九鼎”的去向吗?(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百年后的纪元三世纪,周王国最后一任王姬延在位,那时国土更小,政府更穷,姬延靠着借债度日,负债累累,无法支持。他就悄悄的把九鼎熔化,陆续出卖还账。等周王国被秦国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精光)

5、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可酌情补充宋囊公争霸失败、秦穆公西霸及南方吴越争霸等基本情况。

三、关于合纵连横

1、战国时代,除了使用武力之外,还有什么特点?

(各国还不断展开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2、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朝秦暮楚”,

立场不坚定)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小国林立;大国争霸;政变不断发生;不断有旧国灭亡,新国兴起;一次大战调整一次霸权;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总之,此时的社会主题是:动荡、变革、争霸。

课堂辩论

(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春秋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在战争中增进了民族融合。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轻松五分钟

(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小组的顺序,每组说出一条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成语典故,不许重复、不许间断,如间断重复,即被淘汰。看哪些组获胜。

如学生说的不全,教师可补充: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一鸣惊人、负荆请罪、退避三合、完璧归赵、纸上谈兵、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管鲍之交、东施效颦??

给你一个挑战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请一同学在大屏幕上填充完成“战国七雄”方位图。

我们一起来接受一个挑战:设计战国七雄方位歌谣,看谁设计的歌谣既准确,又方便记忆。老师也参与设计。

设计完的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老师的作品也参与展示,并一起进行点评。对优秀的作品,给以鼓励。

(教师的设计如下:齐、楚、秦、燕,东南西北分四方,赵、魏、韩,从北到南

篇三: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晋分三家,合纵连横的历史事实,从地图中找出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具体地理位置,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收集、阅读、讲解有关争霸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识图了解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及具体地理位置,思考地图上形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解释;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成语、讲有关争霸的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朝秦暮楚等故事,归纳出争霸胜负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和讲述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朝秦暮楚等故事,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立志、勤奋、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斗争,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分析争霸斗争的胜负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西周社会网络示意图,复习提问:这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是怎样的?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霸斗争成为时代特征。

一、 齐桓公称霸:

1. 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前770年~~前476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春秋名称的由来。

提问: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为何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指导学生回答,帮助理解诸侯争霸的目的,成为霸主,就可以在政治上号令诸侯,在经济上从小的诸侯国榨取财物。所以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经济特权。

诸侯争霸中先后出现了五个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提问:你还知道另一种说法吗?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诸侯。指导学生观察《春秋形势图》,提出问题:你认为五霸中地理位置最好的是谁?有哪些优越性?

指导学生回答问题。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为其争霸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仅有经济上的优越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大家知道“一箭之仇”、“管鲍之交”的故事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的成语故事?

在此基础之上,齐桓公当政后,为加强齐国的实力还采取了其它的一些措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在政治上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在外交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经过这些措施,齐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在诸侯中树立了强大的威信。

归纳知识点:前651年,葵丘会盟。

齐桓公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确立了。

二、 问鼎中原: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一个霸主,他做国君以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为霸主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当时楚国的势力已经发展到

黄河流域。前7世纪后期,双方爆发了著名的“城濮大战”,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鼓励学生讲述“退避三舍”的故事。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北进中原,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看插图《楚国王子午鼎》,提问:九鼎代表了什么含义?楚庄王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后来楚庄王的野心在再次北上与晋国的交战中得以实现,楚庄王成为霸主。

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了解宋襄公、秦穆公的争霸活动,以及吴越两国的争霸经过,“卧薪尝胆”的故事。

三、合纵连横:

归纳知识点:前475~~221年,战国时期。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与原有的齐、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指导学生观察《战国形势图》,明确七国的地理位置。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还展开了政治、外交上的攻势,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出“合纵”、“连横”的含义,并在地图上指出“合纵”、“连横”的大致方向。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合纵”、“连横”政策的中心是秦国,了解这一时期的著名外交家,也是纵横家,:如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等。

“合纵连横”政策结果怎样呢?

学生讲述“朝秦暮楚”的成语故事,了解秦国的实力逐渐壮大,为后来秦灭六国打下基础。

小结:指导学生完成课后材料阅读。

教案点评: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发动学生准备成语故事并进行课堂展示的方法,营造出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通过教师的启发式的提问,使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争霸战争的原因、胜负决定因素以及历史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形式活泼,内容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答案:d

1.氏族公社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长江流域的______和黄河流域的______是______时期繁荣时期的典型。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普遍使用__________石器。这个时代称为_________时代。

3.大渡口文化遗址是在.省发现的。这时已进入了_______氏族公社的中晚期。________已是主要的生产事业。制陶工艺显著进步,有了______陶和_______陶。_______在生产部门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

a.约五六千年b.约一万八千年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3.已有贵贱贫富之分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答案:1.a 2.b 3.d

观察下图,请回答:

①这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②请说明这一时期的居民在生活方面比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答案:

①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②说明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609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相关文章
  •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练习题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单项选择题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A、楚庄王D、晋文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2、城濮之战的作战双方是()A、吴和越B、晋...

  •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高一化学教学反思一、认真处理好初中高中课程的衔接。高一化学是处于初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初高中化学教材衔接始终是高一化学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

  •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优秀教师推荐材料(范文)优秀教师申报材料优秀教师推荐材料(范文)(2010-04-2107:30:40)转载标签:教育陈**,男,汉族,现年30岁,大专文化,中共预备党员。在从...

  • 共筑中国梦征文

    我的中国梦征文《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青春永恢弘共筑中国梦中国梦,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昨天梦,古国文明,闪耀东方;今天梦,走向小康,和谐社会;明天梦...

  • 党员寄语

    党员寄语大全篇一:寄语党员寄语党员------在学生党员转正大会上的讲话今天是14名预备党员的转正会,也是一次全体党员互相学习,反思自我,洗礼灵魂,激发斗志,活跃青春的会议。...

  • 歇后语的故事

    歇后语里的故事歇后语里的故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miǎn)阳...

  • 公主童话故事

    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有点长。今天来讲第一部分。(一)白雪公主的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就死了。她的爸爸给她找了一位后妈。白雪公主叫她阿姨...

  • 书信范文

    书信格式范文书信格式范文(1)称呼:写一封信时,先要把收信人的称呼顶格写在第一行,然后在后面加上冒号,表示有话要说。(2)问候语: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写的时候要空两格...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胡网苏教版的对空间观念的知识安排跨度较大。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

  • 公主童话故事

    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有点长。今天来讲第一部分。(一)白雪公主的妈妈在她小的时候就死了。她的爸爸给她找了一位后妈。白雪公主叫她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