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杨绛 人生一世 为的是什么
杨绛: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度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
,还在一处呢。
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性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若说考验,就该像入学考试一样,同等的学历,同样的题目,这才公平合理。
佛家轮回之说,说来也有道理。考验一次不够,再来一次。但因果之说,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个因是什么呢?人生一世,难免不受人之恩,或有惠于人,又造成新的因果,报来报去,没完没了。而且没良心的人,受惠于人,只说是前生欠我。轻率的人,想做坏事,只说反正来生受罚,且图眼前便宜。至于上刀山、下油锅等等酷刑,都是难为肉体的。当然,各种宗教的各种说法,我都不甚理解。但是,我尊重一切宗教。不过,宗教讲的是来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来世的事,我只求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的聪明朋友们,他们所谓“什么都没有了”,无非断言人死之后,灵魂也没有了。至于人生的价值,他们倒并未否定。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有赖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们做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体,人生一世,还说得到什么价值呢?
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证:“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
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统治者只是借人类对神明的敬畏,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仪式。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妇。大智大慧的人、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诚,远胜于愚夫愚妇。
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佛家说人生如空花影,一切成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独对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复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得如是无量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为什么呢?因为我佛无相,非但看不见,也无从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经久的锻炼。如能把信仰传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无量。
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度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
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此了。
(原文来源:杨绛文集作者:杨绛转载请注明)
篇二:《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阅读答案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完成第18—20题。(共10分)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杨绛
①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②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看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才是人生的目的吧! ③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的聪明朋友们,他们所谓“什么都没有了”,无非断言人死之后,灵魂也没有了。至于人生的价值,他们倒并未否定。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欧洲许多国家,总把纪念“无名英雄”的永不熄灭的圣火,设在大教堂的大门正中,瞻仰者都深怀感念,驻足致敬。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
④聪明的年轻朋友们,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那么,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呢?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头来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体,人生一世,还说得到什么价值呢?
⑤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而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价值观,而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⑥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能留下些名声,或留下一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欺世盗名的大师,声名倒大得很呢!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价值了?
⑦英国大诗人弥尔顿44岁双目失明,他为自己的失明写了一首十四行诗,这首诗适用于疾病缠身的人。如果他们顺从天意,承受病痛,同样是功德,因为同样是锻炼灵魂,在苦痛中完善自己。
⑧基督教颂扬信、望、爱三德。有了信仰,相信灵魂不死,就有永生的希望。有了信仰,上帝在他心里,上帝是慈悲的,心上有上帝,就能博爱众庶。
⑨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坚信绝对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宁愿饮鸩就义,不肯苟且偷生。他证实了人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虽然是血肉之躯,能为了信仰而承受这么大的痛苦。他证实了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⑩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有删改)
18.阅读选文后回答:人生一世,到底为的是什么?(2分)
答:
19.修德的普通人和有名气的人,他们在价值观的体现上有什么相同点?(4分) 答:
20.选文中所举的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和苏格拉底的事例,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4分) 答:
(三)《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共10分)
18.答案要点:修炼自己,完善自身;有信仰,体现正确的价值观。(2分)
19.答案要点: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并且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修炼功德。(4分)
20.答案要点:所举的英国大诗人弥尔顿的事例,是在证明在苦痛中完善自己,同样是功德。 所举的苏格拉底的事例,是在证明人活一世,有信仰,不苟且偷生,才算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篇三:人生一世
【导读】人生一世,幸福快乐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这是许多人都喜欢的一条秘诀。让自己幸福快乐的第一秘方是让别人幸福快乐,越是助人为乐就越快乐。
人生一世,生命是一抹平淡的痕迹,于你,于我,终会随风而去。时光荏苒的思绪,蛰伏于光阴娉婷的两岸,默然无语,曼舞着一季又一季的风景,望云卷云舒,看花谢花落。多少的繁华,多少的情爱,回首之间,已成惘然。难了的情缘,皆因念由心生,一念起,春暖花开,风生水起;一念灭,沧海桑田,云烟散尽。若可,不为谁容,轻染桃花的嫣红,独自芬芳。娴静若水,宛如清扬。
人生一世,有两只眼睛可以看世间的万物和别人,但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的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到别人的偏见,却看不到自己的愚痴。
人生一世,如果不自知,势必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过高的估计自己,二是过低的贬低自己。总以为自己了不得,其实眼高手低,最终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过低的贬低自己,必然自卑而缺乏自己,无法发挥自身的潜力。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用羡慕别人,更不用贬低自己,只要好好的做好自己就行了。我们必须对自己做全面正确地分析,多看看自己的长处,别让一些缺点限制了优点的发挥。
人生一世,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征服自己,才不会盛气凌人,才会理解他人,才会保持率真和真诚,才会在拥有智慧时虚怀若谷;能认识别人,是一种心智、一种智慧、一种机智、一种智能。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就看你如何去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人能否有特别的专长则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并将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的资本。
人生一世,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一段文字,飘逸着生活的痕迹;一份友情,温暖着冷漠的荧屏;一方博客,连接着彼此的情谊。曾经幸福的与甜蜜时时回想在脑海中,想起快乐的片段会联想到现在一个人的孤单,因为有了对比才会体会到孤独,其实一个人的时候的确没有两个人在一起幸福,可是当两个人都在想着对方时,不管距离有多远都不会觉得寂寞,因为当一个人想着另一个人时,对方也在思念着你。
人生一世,幸福快乐就像香水,不是泼在别人身上,而是洒在自己身上,这是许多人都喜欢的一条秘诀。让自己幸福快乐的第一秘方是让别人幸福快乐,越是助人为乐就越快乐。幸福不是来自于自私而是无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真正的幸福,不用言说,别人也能看到;真正的快乐,不但要甜在心里,也会洋溢在脸上;真正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还要包括思想;真正的惦念,时刻奉献温暖,分秒传递温馨;真正的朋友,即使相隔千里,问候也会送到;真正的祝福,不只朋友开心,自己也高兴。
人生一世,如果你希望别人幸福快乐,那么请你学会理解别人。如果你希望自己幸福快
乐,那么也请你学会理解别人,理解可以让你和别人都幸福。但是这需要努力。从关心身边的人开始,看看他们需要什么并且想办法满足他们。即使你没有表现出你的同情心,时间一长也会自己显现出来的。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总结一下: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
《人生一世间》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9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