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翟学磊 审核人: 执教教师:翟学磊 案序 1
一、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们
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让学初步具备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综合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地理
观念。
三、教学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自己认为与地理有关的内容,用于课堂交流。
2、搜集身边的环境坡坏现象,并说出它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四、自主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地理这门课,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并不陌生,你能谈谈在小学社会课上学过的
地理内容么?
学生分小组发言
1、自主学习新课
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其他地方与我们会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看书p2图片:
提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差异?
2、展示交流
让学生分组,一组根据图提出问题,一组回答问题。
流。(教师演示帆船、月食动画)
3、点拨升华: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人总是会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过不同地方的环
境有不同的特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关系。人类正是通过逐步的积累这些关系,从而形成地理学。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天文知识、地表的形态、天气、气候、人口分布等等方面,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的,处处都有地理。
活动二:试试身手
利用以上地理思维方法分析你所收集到的环境破坏现象.
分析完成后,在全班交流,有教师和其他同学作点评。
活动三:我能行
利用地理思维过程分析P3《风沙掩埋了古代文明》
学生分析交流,其他同学评价
教师总结概括,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否则要
受到惩罚,自毁家园。
活动四:看p3“姑姑的故事”讨论
说一下这段文章的认识,试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差异,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展,同时也
说明尊重大自然规律给我们的好处,这与破坏大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活动五:让我来试试
看p4“城市的形成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说出是怎样影响的。
让学生谈谈想法
教师总结: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要用综合眼光,综合地分析问题。
板书:3、综合地分析问题
活动六:让我来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
代那里借来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的的发展。主要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初步对地理有了一个简单地认识。地理是
一门有趣的科学,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我们知道要学习地理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利用地理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遵从客观的规律,使我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五、当堂检测
让学生回答学习地理的意义。
学后反思:
篇二:前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朝阳六中地理学科导学稿
【课题】 与同学们谈地理
【备课组】 七年级地理备课组 【主备人】刘玉娟
【备课时间】 2015年8月 【总课时】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地理与生活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了解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方案
一、地理课学习些什么?
1、阅读教材第2页图片内容,回答问题,建议个人独立完成。
你认为还有哪些内容与地理有关?写在纸上
2、归纳地理课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1、阅读教材第2页的四幅照片,回答问题,组内研讨完成。 分析照片所反映的地理现象?
2、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
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来的。”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朝阳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城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哪?
4、观察5页两幅图,从图中观察出哪些问题?
5、通过以上四个内容归纳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三、怎样学好地理?(请同学阅读教材5、6两页文字归纳,教师分别阐述)
资料介绍: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篇三: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八、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1.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综合地分析问题。
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如何学好地理
《前言,与同学们谈地理》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8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