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刘基解密
千古人豪刘伯温
一、刘基家世与生平
一、源流与播迁
1、彭城郡、中山郡、鄜延郡、永嘉郡。
2、从鄜延到临安,至丽水,至南田。
3、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变。
4、生平简历。
二、刘基的智商为什么这样高?(优生)
三、刘基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三不朽”间气伟人?(优育)。
四、元配富氏为什么不育?(刘基驳辨“七出”之条的现实体验)。
五、二夫人陈氏,何许人也?(刘基与陈宅)
六、三夫人章氏所育二女适谁?
七、刘基与方国珍的恩怨情仇
一、方国珍起义的背景及其蜕变。
二、方国珍是“志在横行”土匪式的人物。
三、方国珍一再乞降招安,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刘基不受贿赂,并因此受到朝廷处分。
四、方国珍是倭患的始作俑者,是汉奸。
五、刘基力荐朱亮祖讨伐方国珍是为民除害,不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朱亮祖封永嘉侯如同耿炳文守长兴有功封长兴侯)。
六、刘琏18岁平定山寇,刘基向朱元璋奏禀,以致刘琏招来杀身之祸。
二、刘基与罗贯中(罗贯中考)
一、刘基一生最精彩的部分是鄱阳湖决战大破陈友谅。灭汉歼吴,奠定了朱元璋反元与统一全国的基础。
二、鄱阳湖决战与赤壁之战极为相似,可以认为它是赤壁之战的原型,所以刘基传奇难以写好。
三、罗贯中为什么把“三国”写得这么好,远过他所有的历史小说。
四、刘基没有诸葛亮之后杜甫那样的“诗圣”与文学巨匠,为他描述与颂扬。
五、要提升刘基传奇创作质量,必须努力发掘鲜为人知、真实生动的乡土史料。
三、刘基的民本思想
一、民族优秀传统(尤其是儒家兼济天下,经世致用的思想),良好的家世、家风、家训的薰陶。
二、《多能鄙事》是刘基原著,并非后人伪托。是他关切民生(生产与生活)的一部好书,是刘基民本思想从细微处见精神的佳作,不能视之为粗浅与谫陋而不屑一顾。
三、保境安民,刘基与青田鱼灯。要严肃维护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不容轻率篡改。
四、建功立业与“官瘾”辨(兼及对刘基军事谋略否定的驳辨)。
四、《二鬼》诗考辨种种
一、《二鬼》诗内容意义简介。
二、系年考辨,游国恩、徐朔方等前辈宗师与吕立汉、孙逖克、郝兆矩等学者系年均非,周群教授考定差近。
三、诗的矛头直指方国珍与元顺帝,故系1355年条下。
四、韩山子考
五、《春秋明经》系年考
一、容肇祖、周群、朱鸿林、吕立汉各家系年考。
二、应作为早期所习举子业。以整体发展观考察刘基思想发展脉络来判定。
三、刘基在石门洞读书为什么没有石门诗作?
1、青年专心致力于应考,不能旁鹜。
2、刘基诗主教化、重思理、独标风骨,从不涉及风化雪月(词作别论),兼及石门得天书传说。刘基精天文,北京会试默识书肆天文书,高安任上得邓祥甫所赠天文书,去了“文”字便有了得天书的神奇故事。
六、《时务十八策》的来龙去脉
一、朱元璋收到《时务十八策》后,为什么留中不发?
二、《时务十八策》的底稿何在?
1、1358年刘基辞官归隐青田山撰写旷奇文《郁离子》。
2、1360年刘基出山,向朱元璋呈献堪与诸葛亮《隆中对》媲美的《时务十八策》。
3、从时间与性质上考察《郁离子》18卷应是《时务十八策》的底稿,而《时务十八策》则是《郁离子》从寓言到政论的提炼与升华。
七、谁是杀害刘基的元凶
一、朱元璋与刘基论相是个大阴谋、大陷阱。
1、论相见出朱元璋城府之深阴险毒辣,徐徐迫害刘基致死。
2、借刀杀人,胡惟庸是替罪羊。
3、兼论刘琏之死。
二、朱元璋为什么非要杀尽功臣(包括刘基)不可?
1、对地主阶级的深仇大恨。
2、未成帝业,对人才极度利用(不为所用即杀之)。
3、授勋之后,皆为新兴大地主,认为祸国殃民,必欲除之务尽而后快。
4、博通古今、聪明绝世的刘基为什么斗不过神武天纵的大流氓朱元璋?明朝官员俸禄低的原因。
5、万土万世的传说与朱姓行第以及命名的“五行相生”。
八、谁为刘基彻底平反
一、1531年3月19日嘉靖批准刘基牌位进太庙,置于六王之下。上书言事的是刑部贵州清吏司主事李瑜,六品官怎能打动皇帝之心?
二、平反动议是真正的实力人物内阁首辅张璁,早一个月前即1531年2月是他向皇帝提出为刘基等5人平反。张璁为什么这样做?(张璁处事,凡百皆以礼为标准,秉公办理,包括撤消孔子“文宣王”谥号,一切按实正名)
附论:《张璁与青田》
《张璁——历史的改写者与开拓者》1、革除弊政把明王朝宦官专权的畸态力矫其非,政权得以巩固与延续。2、“大礼议”以张璁胜利告终,是一场思想大解放。其后的一百多年,中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艺复兴,成就远过意大利。近人英国作家孟席斯所著《1421》的探索与发现值得重视。
篇二:宋濂简介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高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人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终于获得多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
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而不告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篇三:文成简介
刘 基 故 里 山 水 文 成
文成,位于浙江温州西南部,以本县历史名人、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谥号为县名。这里是一片清新诱人的养生福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4%,全年平均气温15.2℃,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生活着35种国家保护的珍惜动植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里是一处奇山秀水的世外桃源,百丈飞瀑、铜铃壶穴等十大景区组成了百丈漈·飞云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更是一方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先贤刘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被誉为“五百年名世,三不朽伟人”;新闻泰斗赵超构,当代文豪,纵横文坛,赞其为“一笔能当百万师”;深厚的刘基文化,名扬天下;独特的畲族风情,令人陶醉;10多万华侨旅居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担任侨团副会长以上职务的侨领有500多人,享有“侨领之乡”之美誉。
近年来,文成确立了“生态旅游县”的总体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旅游”的思路,以建设“生态文成、魅力文成、和谐文成”为发展战略,狠抓生态产业、大创生态品牌、力建生态城镇,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子。县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日趋优化,融入了到温州1个小时、到杭州4小时的交通圈。这里资源丰富,林木蓄积量231.15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50万千瓦,居全省前列。境内珊溪大水库,是温州人民的“大水缸”。可开采利用的花岗岩、高岭土、石腊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来料加工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文成县发展来料加工若干意见》、《文成县来料加工特别扶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目前全县建有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协会1个,来料加工点184个,主要加工品种有鞋帮加工、针织衫、串珠花、手机套、制笔等十几类,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多人,年发放工资8400多万元。
集山水美学、历史文化、畲族文化于一身,融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文成山水,牢牢把握生态文明这一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地走宜游宜居生态小康县的建设之路。全县37万人民热忱欢迎各方宾客、朋友到文成旅游、观光、投资、发展!
《刘基简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5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