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正文

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2016-11-30 09:49:0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太极拳文化与养生

9

篇二: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整理)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划分: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医理基础: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传统医学的导引吐纳术在太极拳里直接运用。“形神兼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等传统医理都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和练习规则。?

据报道,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有1.5亿人,太极拳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和“世界健身运动”。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

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

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太极拳的作用

1 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是由起落开合动作组成的,要求起(向上)的动作要吸气,落的动作要呼气;开(两臂张开)时为吸,合时为呼。无论哪中呼气方式都应求其自然。 动作与意念的配合 在练拳时首先要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运动过程中,以意识引导动作,做到“意领身随”

2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一有利于血液循环

太极拳的要求动作姿势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或圆形。使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正是这种舒展圆活的放松姿势可以使肌肉更富有节奏,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能量物质顺畅的达到组织器官,防止组织器官缺血,及时清走代谢产物保证机体活力。太极拳还要求“尾闾中正,虚胸实腹,圆裆松胯。”

?二有利于新陈代谢?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太极拳为运动负荷适中的健身活动。?适中的运动量可使新陈代谢处于适宜的状态,无论是能量物质的供应,还是代谢产物的排放,都在一个比较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三、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对人的智慧与思维具有重要影响。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使脑细胞减少的状况得以改善,使大脑功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太极拳运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可提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处于全面、协调的运动状态。。

实验证明::杨式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功能有明显得提高作用。通过1个月太极拳练习,受试者的安静心律降低,可以减少心肌的氧耗;血压降低,说明太极拳可增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每搏输出量和

射血分数的明显提高说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而心室厚度和收缩的提高,说明心室壁血液供应得到了改善。研究表明,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使甲皱微循环异常率降低,说明机体组织血液灌流量增大,血液循环得到了改善。对练习2年以上太极拳的老年人的脑血流图进行分析时还发现,练习者脑血管弹性良好,脑血流有明显改善,说明太极拳运动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延缓衰老具有重要影响。而从事达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反应迟钝,对脑部血液供应有不良作用。

?四、有利于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功能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太极拳的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增大肺活量,改善肺组织结构,并对各种呼吸系?五、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经观察,长期从事太极拳练习的肺结核患者的肺活量有明显增加,而且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各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X线下观察太极拳练习中,膈肌上下活动幅度比常态增加2—3倍,说明太极拳可以提高练习者的肺通气功能。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的过程。随着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反过来,又会强化练拳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会使太极拳成为习练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师益友。

篇三: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分析与研究

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动作的柔、松、匀、慢,故不同年龄段的人皆可以练习。太极拳是养生、健身与技击完美统一的一个完整体系。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能够强骨骼、增强肺功能、健肠胃、利脑养生。因其明显的健身效果和适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很多人将它长期作为自己的健身运动。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养生;研究

太极拳是中国宝贵的体育遗产之一。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绵绵不断。通过我国人民长期锻炼的实践证明,太极拳确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是一种防治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为了推广普及太极拳,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编写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以及各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由于政府的重视,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太极拳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被医院和疗养院广泛采用,被列为综合疗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和国外,已把它作为医疗体育的一个项目。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

1.1对锻炼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体的多种多样活动,依赖于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而动作的变化,协调和平衡则全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指挥。太极拳动作与意念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配合水平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程度。太极拳松、静、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虚实、进退的自如转化,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可有效的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使动作灵活、协调,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怡神。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不存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它思绪的干扰,随着练拳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就能迅速、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各器官系统变换动作的信号。

随着练拳熟练程度地不断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地交替,转换能力也随着增强,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地均衡性和灵活性---自我意念控制地加强,传递信息就越高,正确性也越来越高,从而使神经系统得以不断改善。由于大脑功能复杂,能量需求较高,一般运动难以有效提高脑部血液供应,松柔圆顺的太极拳运动可使气血运行活跃,脑部微循环通路开放,保证大脑血液供应,使大脑聪健。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两者处于失调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运动中有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

促进了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新陈代谢,使练习者气血逐渐得以旺盛,精神爽朗,反应敏捷,起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效果。

1.2对提高感官功能的作用

在练太极拳时,动势时眼随手转,停势时眼向前平视,延展及远,学习日久,一转眼则周身俱动,使视神经和动眼神经获得有规律的锻炼,对保护、健全、恢复视力有良好的作用。至于推手术,推挡往来,于攻守进退之中,能提高皮肤的反映能力,使之感觉灵敏功能提高。

2太极拳的动作有利于气血的运行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要求身体的各部位须保持一定的弧或圆,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舒展圆活的放松姿势可使肌肉运动更富有节奏,而有效地帮助气血运行,使能量物资顺畅地运送到组织器官,防止组织器官缺氧,及时清除代谢产物,保证机体的活力。

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尾闾又称尾骶,包括骶椎和尾椎),尾闾保持中正,身型不偏不倚可使身体中正安舒,有利于脏腑器官机能活动不受影响。同时,还要求“虚胸实腹”。“虚胸”可给心脏活动以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心肌舒张,容量增大,心肌长度适度加大,使心肌收缩有力。“实腹”配合丹田鼓荡,可使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加快,减少淤积,有利于通畅血液循环。另外,在“松腰”状态下进行腰部运动能按摩腹部脏器,提高其功能。

“圆裆松胯”也是太极拳的姿势要求之一。不仅有利于太极拳运动沉稳灵活,更有利于气血携带能量物质运输至下肢,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另外,由于“屈膝半蹲”的姿势对下肢力量要求不高,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学习。腿部肌肉群有节律地适度收缩即可促使静脉血液回流通畅,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又是一种有效的按摩手段,对膝关节有积极的保健作用。

3太极拳能够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3.1对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的作用

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人群由于经常运用腹式呼吸方法,不仅加大了呼吸深度,按摩了脏腑,而且促进呼吸道的阻力减小,肺泡弹性增加,肺活量增加,最大通气量提高。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即所谓“气沉丹田”),要求气向下沉,与动作自然配合,使呼吸逐渐做到“深、长、细、缓、匀、柔”,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即把胸部由于运动引起的紧张状态转移到腹部,使胸部宽舒,腹部松静而又充实。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发展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强肺活量,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作用。通过练习太极拳,可提高人体对氧的利用率,增强机体氧化代谢能力和能量储存,促进呼吸功能的提高。所以,坚持长期练拳者,呼吸频率会减少,呼吸差和肺活量都比一般人大。

3.2对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的作用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太极拳为运动负荷适中的健身活动。适中的运动量可使机体新陈代谢处于适宜状态,无论是能量物质的供应,还是代谢物的排放,都在一个比较有序的状态下进行。由于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过程的改善,膈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胃肠也能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使肠、胃、肝、肾随之发生适当运动。促进了肝内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张力,蠕动、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增强了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尤其是胆固醇的代谢)。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减少便泌现象,

使血液胆固醇含量下降,由于练拳后血中白蛋白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含量明显减少,对预防动脉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增强左心室心肌收缩能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肌舒张能力。增加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降低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同时,由于外周循环阻力减小,循环血量增加,可明显改善肢体的能量供给状态。

4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能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强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骼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得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断地作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仅骨质坚固。而且关节的柔韧性较好,肌肉活动的协调性也强,能较快地掌握新的动作要领,提高练拳水平。而且很少发生关节脱位、发炎或扭伤等事故。特别对老年人的腿力衰退,足膝痿软,屈伸僵硬,行走乏力等衰老现象起到保健和防治作用。

5小结

太极拳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的运动,要求“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中求静”、“气宜鼓荡”是合乎生理规律的,它不但适宜于青少年进行锻炼,还特别适宜中老年人、妇女、脑力劳动者及体弱有病者的锻炼,练习时要根据本人体质状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坚持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清除脑疲劳,陶冶情操,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材武术[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20-156.

[2]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0)245-311.

[3]高壮飞.若水等千思百问太极拳[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67-134.

[4]王大鹏.中国历代话选[M].湖南:岳麓书社,1985,(6)50-213.

[5]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234-267.

[6]李卫民.论太极拳的保健康复功能[J].现代康复,2001,(7):65.

[7]汪天异.人体抗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8)145-203.

[8]王继娜,王继等.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与文化[J].福建体育科技,1998,23(5):56.

[9]温佐惠.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的生物衰老,心理失衡和精神失落的功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4):34-35.


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55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

    太极拳文化与养生9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整理)太极拳及养生保健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