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何排练大合唱
如何排练大合唱
大合唱作为一种业余文艺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在基层都要组织一到两次大合唱比赛。就基层来说,缺乏专业人才,要想组织一次上档次的大合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们参加过多次大合唱比赛,总结出了一点儿经验,现介绍给大家:组织参加大合唱比赛应从歌曲的选择、人员的挑选与分声部、歌曲的教唱、合唱队的指挥、合唱队形的编排、朗诵的技巧、灯光舞美的设计、舞台经验等方面逐次做好参赛前的准备工作。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如何进行每一步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歌曲的选择
歌曲的选择是要根据主办这次合唱比赛的主题而定,通常是两首歌曲,上级指定一首,自己选一首,有时两首都是上级指定的。下面介绍一些各种主题的曲目,仅供参考:
一、庆“八一”,歌唱人民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八一军旗高高飘扬》、《人民军队忠于党》、《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祖国不会忘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二、颂祖国,歌唱共产党:
《歌唱祖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祖国颂》、《祖国给我理想》、《我的祖国》、《沁园春.雪》、《春天的故事》、《今天是你的生日》、《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赞“长征”,歌唱毛主席:
《长征》、《告别》、《突破封锁线》、《飞跃在渡河》、《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东方红》。
四、宏扬“雷锋精神”,歌唱人民子弟兵:
《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象雷锋那样》、《永不陨落的星》、《滚动的车轮》、《战友送你一轮月亮》、《当兵的人》、《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第二节 合唱人员的挑选与分声部
有些人会认为,合唱又不是独唱,什么人都能上,不管唱好唱赖,张嘴唱就行。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如果单是五音不全,对于我们这种水平的合唱队来说,还没什么。可往往有些人是天生的低八度,有时明显得连外行人都能听出来,这样的人在合唱队里,肯定会影响效果的,所以这样的人坚决不能上,如果为了凑人数,也要掌握住这些人,让他们对口型。
如何来挑选这些人呢?那就要一个一个地筛选,不要怕麻烦。
首先让其任意唱一段歌曲,主要是听一听唱得准不准,五音全不全;而后教唱一句音阶,看是不是低八度;最后拔一个高音,看他能唱多高。以上这些都要做好登记,到最后好划
分声部。这一项工作不易利用零散时间,最好在休息日,选一整块时间,如果一个百人合唱队,大约得半天时间,分出一、二、三类。一类是唱得比较准的,让人一听象那么回事。二类是稍微有点跑调,但自己还能回来。三类是跑调的,需要有人往回领的。
当一切做好后,就该划分声部了。
合声、轮唱在合唱歌曲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花样形式,这些花样形式都需要把合唱队分成声部。分声部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前面已经把合唱队的状况做了记录,分声部就可以在笔记本上进行了。如果一、二类人数差不多少的话,把一类的按2:3分配在第一、二声部,把二类按3:2分配在一、二声部,把三类按1:1分配,这一微小的变化,在以后的教唱歌曲时会起到一定作用的:一声部唱的是标准音,比较好学,相对来说合唱队可以稍微弱点;二声部唱的是合声,相对来说比较难学一点,要求合唱队要强一点,但不能过强,过强会影响到主旋律的。两个声部的人数按5:4分配,主要是保证主旋律。
另外,在分配声部时,还要考虑到合唱队人员的个头,两个声部要平均分配,为以后的排队形打下基础。
如果合唱的歌曲需要分成三个声部时,也可按上述方法,适当调整一下三类人员的比例,但保证主旋的原则不能变。
第三节 歌曲的教唱
在参加大合唱比赛的准备工作中,歌曲的教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唱得准。所以要找专业一点的人员来教歌。
教歌之前,首先要求每个人都要把歌谱及歌词抄下来。其次是介绍一下歌曲的年代 、出处及时代背景,主要是培养大家的感情,使大家一唱歌就想到当时的情景,带着感情去唱歌,这样才能感动观众。最后要交代一下歌曲的整个程序,让大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教歌要注意哪些事项?
教歌要制订计划,每次学歌按计划教唱,不要急于求成,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学歌中要保证人员全部到位,学歌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如果每次都有不到位的,那么影响到下一次的教唱效果。整个学歌时间在20天至1个月为宜,时间长了,大家会感到疲劳,没有了新鲜感,时间短,歌唱的有些细节不易掌握。
如果歌曲分声部,各声部要分开学,在基本掌握本声部的唱法后,再听其它声部的唱法,掌握声部与声部的衔接。尔后再统一学,重点的地方或难学的地方要反复学。教歌员不要急躁,要耐心地教唱,尤其是刚开始学时,往往是第一天学的第二天就忘了,这就要重新学,所以,教歌员一定要耐心地教唱。
学歌占用了大家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难免有些人会发唠骚,所以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例如搞个小动员: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二十一队不就是想跟咱争第一吗,大家卖点力气,看一看到底谁是霸主。再如: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时间,但咱们的歌还得学,如果大家两遍就能学会,那么两遍后就带回自由活动,就是要提高效率,大家说好不好?这样一鼓劲或者一调动,大家学歌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歌员要注意,教歌过程中,采取一些方法,使学歌不枯燥乏味。比如,可以把学歌人员分成几个组,学一段时间后,展开一下评比竞赛,看哪一组学的快,唱得准。也可
以仔细听一听,哪些人唱得不对,要及时纠正。但要提请注意的就是:有些人唱不准,单个唱时,不要挖苦取笑他,应该单独多教几遍。还有,有歌曲录音带的,可以适当穿插听一听录音带,有歌曲录像带的可以看一看录像,便于大家找一点歌曲的合唱的感觉,尽快学会,唱准。
第四节 合唱队的指挥
指挥通俗说就是“打拍子”,很多人在一起唱歌时,就需要一个人统一指挥,这样有助于把歌唱得整齐,唱出情绪,唱出效果来。指挥分歌唱指挥和乐队指挥两种,我们的合唱队指挥要兼顾这两种指挥,以歌唱指挥为主,辅以乐队指挥。
一、指挥的任务和要求
指挥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掌握好节奏。这一点很关键,有些指挥就掌握不好节奏,本来是一个速度,他指挥时越唱越快,或忽快忽慢,有些歌曲中特意用慢速来处理一下,在快慢的衔接上要自然;二是掌握歌曲的感情。只有掌握了歌曲的感情,也就把握了歌曲的灵魂,这样的歌曲也就唱活了,更容易感动人。要完成这两个任务,要求指挥一要有良好的乐感,具有良好的听觉。二要沉着、机智、果断。三要感情丰富,善于表达。四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了解指挥的有关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求,才能统一大家唱歌的节奏,运用指挥的手势、表情或动作来调动大家情绪,通过正确处理歌曲的快慢、强弱、情绪等方面的变化,把歌曲的主题思想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
二、指挥的基本姿势
指挥时两脚的位置一般是:左脚在前,右脚稍后,成“稍息”姿态。两脚的距离不超过肩宽,这种站立姿势比较容易把握重心;两手与身体的距离大约在15 ̄45厘米之间,不要过于贴近身体,两手上下活动范围通常是高不过眉,低不过腰。指挥大型合唱队或歌曲中有特殊变化时,手的活动范围可以超过头部,也可以低于腰部。合唱队指挥最好用指挥棒,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指挥棒,左手手掌向下,手指微弯曲,五指稍稍分离,如拍蓝球状,能随意做任何动作。
三、指挥的击拍动作
二拍子的歌曲拍子有强、弱之分,三拍子的为强、弱、弱之分,四拍子的是强、弱、次强、弱的拍子。在击拍时,强拍向下打,次强向外打,弱拍向上向里打,这样击拍会觉得动作是顺手的合乎自然的,指挥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指挥者的情感的投入而使动作更趋于完美、流畅。但指挥有一个基本的图式,初学时可模仿基本图式,反复练习。
以上这三种图式的节拍点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时先学会柔软流畅的手势,再增加尖锐敏捷的动作,突出节拍,恰到好处。
第五节 合唱队形的编排
合唱歌曲不是每个人都从头到尾一直唱下来的,当中穿插有合声、轮唱、领唱等形式,所以,为了在排练和演出时有利于声部间的配合,便于指挥、合唱、领唱三者间的合作,合唱队形要合理编排,通常是略成弧形。当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排成“一”字形,其它队形也可以,只要把握一条原则,就是达成指挥与合唱队的合作。
基本的合唱队形确定后,就是如何来编排了,编排队形时主要从这几条考虑:
1、首先考虑的是个头,合唱队要整齐、和协,给人一种美感。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由低到高为大个到小个的顺序,也可根据台子的高低来确定前后排的个头。
2、一声部在左,二声部也就是合声在右,这样便于指挥。3、把一些唱得比较好的最好放在中间的位置上,这样便于带动大家,也是合唱队的支柱,中间也是麦克风的位置。4、领唱和朗诵通常在第一排的左侧,突出的一个位置,也可在队形中间。
第六节 朗诵的技巧
朗诵是合唱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节我们就歌咏朗诵有哪些技巧和应该注意哪些谈一点体会。
朗诵的形式的灵活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出多种形式。
一、歌咏朗诵的技巧
歌咏朗诵应该是其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拿到一首新歌后,应该首先分析一下歌曲的题材内容,也就是定下一个基调;其次,要从头到尾看一遍歌词,分析出哪是高潮,也就是定下的朗诵的速度。朗诵词要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感情色彩来编写,以免造成空洞的说教。 歌咏朗诵进入时要快,不要犹豫,如在歌曲开头有朗诵时,在前奏一结束就开始深呼气,音乐一进入,马上朗诵起。在朗诵过程中要掌握换气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乐句之后,一个腔节之后或休止、停顿之处,都是可以换气的地方,长音之后也要换气。例如《祖国颂》中间奏啊音小节线前面的那个音,因为是弱位置音,所以应该进入,“鸟在高飞(高音),花在盛开(弱音),江山壮丽(拖音),人民豪迈(拖高音),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拖长高音)。”朗诵时也要掌握强弱的节拍:强(高音)、弱(低音)、次强(拖高音)、弱(低音)。如《祖国祖国我爱你》的朗诵词,第一拍向下是强高音:八角楼上的那盏灯啊;第二拍向左横打为高音:又燃起来了;第三拍向下方打(拖音):看!你那巨大的身影,正托起中国;第四拍向上打(拖高音):崭新的黎明。
二、歌咏朗诵就注意的问题
1、咬字和吐字要清楚、标准。朗诵和唱歌一样,一定要把字头的声母咬准,这叫咬字,并把韵母按照正确的口形吐准,收清字尾,这就叫吐字。避免含糊不清、听不清和错收音。
2、朗诵者与观众之间要有感情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观众常常通过演员的眼神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朗诵者站在台上两眼要平视、自然地望着全场观众,千万不要俯视地面或仰面朝天,更不要装腔作势,端架子,那样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好的朗诵者总以和观众平等的、开诚布公谈心式的态度来朗诵,才使人感到亲切和真诚。
3、朗诵时如感觉运用动作、手势很自然、得体,那么就用,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用,以免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
第七节 灯光、舞美的设计
一场好的大合唱演出,灯光及舞美是必不可少的,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搞一些灯光、舞美,烘托一下气氛。灯光、舞美的设计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换自然、流畅,表现主题。
灯光的变换不要繁,那样会显得乱,无章法,要变换自然流畅。一般的歌曲可变换一到两次,也可不变换,这要根据歌曲所表达的主题而定。比如《当兵的人》这首歌曲,开始是这么设计的,先是漆黑的夜,起床号响,伴随着“起床”、“集合”的口令,灯光渐亮,音乐起,合唱队前一列半面向左转,合着音乐,当兵的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出操了。这样的设计,很有吸引力,灯光也很简单。还比如《过雪山草地》这首歌,天上飘着雪花,红军将士步
履艰难翻越雪山,这时灯光稍变暗,或明暗闪烁几下,表现自然环境的艰苦,扬下一些纸屑充当雪花,更形象、更逼真,一下就把观众带到了歌曲的时代背景中。如果两首歌曲,舞美需要变换的,要做到切光后,能很快的换掉。
二、克服俗套,设计要有新意。
人们常用的东西,尽量少用,用了之后不吸引人,反而引起一种烦感,这样的舞美设计就是失败,还不如不加,效果会更好些。要结合歌曲的特点,有创意设计舞美,大胆地想象。
三、简洁、明了,易于观众接受。
大合唱的舞台灯光不必弄得很复杂,彩灯和霓虹就不要用了,它不适合于大合唱舞台,舞美中可加入彩灯,比如,红星闪闪,八一军徽放射光芒等等。舞美设计也同灯光一样,,简洁,一个布景就能表现主题,前景尽量少用,背景多用,不要把合唱队的主体抢占了,那样就喧宾夺主了。例如,有的合唱队员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花环,来回遥动,整个舞台都是花环,这就是明显的例子。
第八节 舞台经验
对于第一次登上舞台的人来说,舞台经验很关键。面对台下上千双眼睛的注视,很多人早已不知自己在干什么了,只是很机械地随着别人,以前所学如果倒背如流,恐怕也是有上句,没下句了。那么,如何克服这一点呢?现向大家介绍一些舞台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要镇定。指挥是合唱队的核心,一定要振作、自如,向观众敬完礼后转过来,面向合唱队,首先环顾一下合唱队,面带微笑,尽量显得轻松,意在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二、要敢唱。如果礼堂较大并且扩音效果不是很好的话,唱歌时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所以造成不敢唱,声音缺少了力量,就没有了穿透力。
三、要有表演欲望,善于临场发挥,当合唱队员站在舞台上时,面对观众,想到的就是我为大家表演,要把感情投入进去,带着观众步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四、要灵活。出现小失误时,要镇定、从容、果断处理,将失误控制在最小程度,不影响整体效果。
篇二:初中合唱团的组建及排练技巧
初中合唱团的组建及排练技巧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主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合唱”是在音乐课教学之外体现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合唱实践手段提高审美价值取向的构建水平、评价能力和鉴别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鉴别美与丑,追求美,用美的精神净化心灵、高尚志趣、完善品格、启迪智慧、振奋精神??“合唱”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还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随着近年来中小学生合唱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北京市两年一度的中、小学学生合唱节比赛的举办。各学校都提倡组建学生合唱团来提高学校文艺方面的素质教育。从组建一个学生合唱团到带团去参加比赛甚至取得名次这都非一日之寒,下面我就对组建一个初中合唱队要注意的事项和排练的技巧两方面发表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合唱队员的挑选要择优录取
组建合唱团要从选人开始。合唱团声音的质量建立在队员挑选的基础上,选择工作要用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可选择一首短小歌曲,让学生分别唱,我们主要听音色、音量、音域、音乐表现力及声音的优势。比如声音是否自然、圆润、明亮、优美。最不赞成有些音乐教师让班主任或同学推荐,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他们不了解合唱的音乐优势是以声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决不能以任何理由降低选拔合唱队员的标准。
二、精心选择演唱曲目
合唱曲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曲目选择要适合合唱队现有实际演唱能力。通常要从多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合唱队的年龄结构特征,要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艺术鉴赏能力;选择的曲目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要有针对性。二是考虑合唱队现有的艺术表现能力。合唱队声音的控制能力如何,音色调节、力度变化、音乐范围、音准节奏变化处理驾驭、多声部演唱、各声部协和、平衡、演唱语言表达、是否有领唱队员及领唱队员的演唱能力等诸多方面能否达到演唱作品的艺术要求。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我们指挥排练的老师要考虑到,你所选
的作品自己是否有能力驾驭,能否对作品作出准确、细致地分析、处理,设计好排练方案?运用合理的指挥图势来调动每位合唱队员,较好完成作品的艺术再现。
三、从发声练习开始,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和表现力
发声练习时声音练习的基础,要结合歌曲的风格、情绪、音型、力度、速度、呼吸等,选择与排练作品相统一的练习曲。
练声曲从表面上看似单调、枯燥、无内容,我们应挖掘发声练习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歌唱,用饱满的气息支持到音的结束,给原来没有内容、没有表情的练声曲赋予生命力、表现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想象力。还要根据学生唱歌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同阶段逐渐上升到有一定难度的练声曲。在训练中强调用气息歌唱,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培养头声的感觉,提倡头腔为主体的头声共鸣,声音要集中在眉宇之间,做到声音统一,声音自如。从而使发声练习中情感因素与高质量歌唱声音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歌唱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四、注重养成“轻声”唱法的好习惯。
为避免学生的喊叫,应该时时提醒他们用轻声去歌唱。“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生器官协调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和发展步骤。“轻声” 的合唱训练,可以有效地克服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学生喊叫的主要原因是喉部的发声状态拘谨,缺少弹性和灵活性。有时气息上浮也会造成胸僵、喉紧的状态。在合唱训练之前要做好放松练习。有时是心理放松,有时是生理、身体的放松。例如:在训练之前队员之间做按摩练习,会逗他们大笑,这可以达到放松;如打呵欠,让喉咙打开,舌头、颈都放松;如从高到底的叹气,体会气息的通畅和声音位置的统一等等。
不管是用旋律音程练习,还是用带声部的和旋练习,走不能在音量上过早要求。直到学生们在歌唱是做到完全打开喉咙,彻底放松下巴,呼吸自如,气息匀畅,这时再去考虑声音的音量问题。
五、正确处理合唱音响平衡问题。
音响平衡是音响层次的基础,而对音响平衡关系的处理又以音色与力度以及多声部的局部构成形式为依据。为了正确展示音乐形象,指挥对合唱的音响平衡
关系的恰当处理至关重要。
1、正确处理旋律及背景织体内部的音量平衡关系。
主旋律 对位声部 副旋律 和声低声部 背景(包括和声内声部) 5:4 :3: 2 : 1
2、要注意主旋律声部在音色、音区上的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主旋律在外声部较容易得到突出,在内声部则需要适当强调。各声部担任主旋律时的鲜明度顺序是:1.高声部2.低声部3.中声部。当然这和各声部担任主旋律的音区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3、处理好领唱声部与合唱背景的平衡关系。
当有领唱声部是要注意合唱背景在音响、音色、音区上的特征和作用,不能“抢”角色。
4、处理好复调织体中不同声部(主题、对题)间的平衡关系。
在模仿复调中,如系严格模仿,原则上模仿声部应与主题声部采取同等力度处理,随主题声部的起伏而变化。
六、关注非技巧因素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个好的童声合唱团,除了在技术方法上要注意以外,还有些技术之外的因素也会影响着合唱水平的提高。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
合唱团怎么排练》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41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