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经典语录 正文

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经典语录

2016-11-27 18:01:56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浅析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平民意识2015102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篇二:浅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浅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摘要:在所有台湾的女作家中,林海音的声望是十分高的。她所写的小说,在大陆与台湾之间广为流传。而且,通常都被归入到怀乡文学的范围中。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富有童心的作家,经常回忆起童年往事。《城南旧事》就是她的代表作,这本书里作者运用了儿童视角去观察世界,描绘了一幅老北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情画。作品共有五个部分组成,书中光阴的故事在演绎,作者在渐渐成长。但是,记忆中的童年和对故乡的怀念却从未停止过。

关键字: 乡愁 儿童视角时光的故事 怀旧

绪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可以称之为最早出现的文学载体,从远古神话到明清的章回体小说达到一个高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步完善。《城南旧事》,曾被选为《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小说以满含怀旧的的基调,用清新淡雅的笔触,朴素而又清丽的风格,在静静诉说中体现出了作者对老北京是我怀念之情。小说里将人·情·景·物完美的结合,好像是一首歌。用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时光的追忆,体现出作者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强烈认归。

一 《城南旧事》中所体现的乡愁情结

乡愁的主题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恋乡情结”。所谓的恋乡情结就是指萦绕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中偏爱和眷恋故乡的感情因子【1】 ,以索格的理论来分析,所谓的恋乡情结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它是一种包含了人类祖先往昔岁月生活经历和情感的体验的原始印象,深深地刻入到了我们的心灵结构中。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要给一个作家定位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个人认为林海音算是一个例外,因为大家比较习惯称她为台湾作家,因为她是台湾人。

在台湾写作,在台湾出名,当然,我们把她称为是京味作家也不为过,因为她最好的记忆都在北京。在北京求学,就业,结婚,生子。这里,是她最思念的地方。

因此,林海音曾经形象的称北平是她的“乳娘” ,称北平是她的第二故乡,可见那段岁月对她的重要性,作者在小说《婚姻的故事》结尾处写到:我是抱着怎样茫然的心情离开我的第二故乡北平啊!二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在这里成长,读书,结婚,做了三个孩子的母亲。

飞机从西苑起飞,穿过古城的上空,我最后瞥见了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顶,朝阳射在上面,闪着光亮。那是我结婚的地方,我记得我手持着一束白色的马蹄莲在协和礼堂的红毡子上,台上几位

音乐家在奏着结婚进行曲,我想我应该严肃的走上台去,因此我一点笑容也没有。但是坐在两旁的人却在逗我,他们说:“小林!嘿!笑呀~”“英子别那么严肃行不行啊?”我忍不住了,眼睛刚一瞥过去,我就赶快咬住了我的下唇,我怕我要笑出来,不,我怕我要哭出来??怀中抱着小咪,拍着我的嘴巴。她问:“妈妈,我们要到哪里去?”“到台湾”她又注视着我的眼睛问“你干吗?妈妈。”我抹去泪水把她抱向窗口,“快看!”我们已经飞到云层上面来了,绿琉璃瓦的北平在视线中消失了,她将深深地埋在云层下面,我知道她将给我无限的回忆。【2】

可以这么说,北平作为;林海音的第二故乡,留给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林海音对北京的情感太热烈了。北京市作者成长的最初的地方,而她也是北京这块厚重的土壤里生长的禾苗,林海音不能忘记北京,正如北京也不会忘记林海音

后来《城南旧事》被拍成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将年少的英子这个少女形象和音容笑貌再一次展现到了今日北京人的面前,我们仿佛跟着英子一起回到了她的童年,她的生活,她的故事。他的心思,她的情感,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的存在过,这一切谁也没有办法从她的记忆中抹掉,正如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重复叙说着北京。

对北京的这种浓浓的眷恋和深深地向往,成了作者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主要的情感流向。这种深深存在于她的记忆当中,最后升华到日常意识和思维当中,形成了一种牢固的,坚毅的祖国和民族

的意义。有一位台湾老作家叶石涛曾在评论林海音中写道:“英子,就是做客美国回来的林海音,林海音也就是“做客北平”,回到故乡一晃二十多年的作家林海音。林海音到底是一个北平化的台湾作家,抑或是台湾化的北平作家呢?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事实上她没有上一代人的困顿和纷扰,在这一点上而言,她是十分幸运的。”【3】这是叶老还没有还转行之前对林海音的评价。这些话中尽管有些我们听着别别扭扭,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是非常清楚的,因为他说出了林海音既是北京人,也是台湾人。心系着两岸,情牵着南北,把全中国看作是生命,把全名族当作是灵魂。在她的思想里,她既深深地爱着大陆,叶浓浓的爱着台湾,把两者看作是一个整体,永远不可分离,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因心而生,所以质朴,所以珍贵,这种情感不能也不会发生改变。

其实台湾也有一部分文人,他们曾经也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开拓台湾的情况:我们能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情况,也可以看到台湾人收到外来侵略时对祖国的怀念。他们以“龙的传人”自居,以炎黄子孙为骄傲。但是,他们却经不起现实的打击,一旦政治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为了自保,他们就成了“台独分子”,提出了所谓的“台湾情结,台湾意识”,有的还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这些人是十分可怜的,连自己的根都能忘记的人,又怎么能够叫做真正意义上的人呢?

与这些人相比起来,林海音是高贵的,也是深受人们尊重的,她能够和自己的祖国共同呼吸,共同成长。

在日本疯狂的占领台湾,侵略大陆,肆意杀害中国人的年代,林海音曾经愤怒的写到:“血债用血偿还!中华民族绝不是别侵略者奴役的,压迫越甚,反抗越烈。”在和平年代她曾深深地写到:“我所能感受到的乡情有两种:一种是台湾的, 当许多朋友听说‘乡音未改’,尤其感到愉快。另一种是大陆的,例如山东朋友明明听我是“京油子”却坚持称我为老乡。广义地说都是从大陆来的,狭义的说,好像我们都有资格参加华北的运动会。 其实,这很简单,我们都是中国人。

林海音对祖国的这份情感是在赤裸裸的传达,以至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我个人认为这种乡愁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伦相亲的找寻

有学者曾经说,西欧各国的文学是以个体为本文的,奉行的是个人主义,靠的是某种契约关系来维持人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么我想中国传统应该是以群体为本位,以“家”为中心的。我们强调家,族 ,宗国。人际关系主要以亲情为主,同时更加富有中国同特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脉关系的传承。父母子女长幼相依,兄弟姐妹平等相处,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散文家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社会所信奉的“五大人伦”其中有四伦是与家庭相关的。如此可见,以伦理为中心的结构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概况。中国传

篇三: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池州论坛

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2013年2月21日zhy发表评论8463人阅读《城南旧事》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创作的回忆记事小说。林海音以其六岁到十三岁的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了这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并于1960年初版。作品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着大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书中那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使这部文学作品大获成功并经久不衰。以《城南旧事》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成为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经典作品。

《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原籍在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于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3岁时随父母返回台湾,5岁来到北京,住在城南一座四合院里。林海音在北平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和青春岁月,在北平送走了自己英年早逝的父亲,在北平嫁为人妻。直到1948年,林海音带着妈妈、孩子和丈夫何凡举家返回台湾。林海音对自己成长的北京古城具有很深的感情,于是创作出了经典代表作《城南旧事》,以纪念自己童年的似水流年。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平城南的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林海音以温婉的文笔、超逸的风格,从天真善良的英子的角度描写出了古城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展现了旧北京的社会风貌。看着大人们的美好愿望总是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英子童真弱小的心灵也越发显得孱弱。《城南全讯网/jishi/15013.htm

全讯网/jishi/15013.htm

旧事》字里行间都缠绕着悲剧色彩,让文章显得丰富厚重,令人触目,发人深省。

充满自然、怀旧基调的《城南旧事》曾被评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文中那淡淡的忧伤、浓浓的诗意,让一代又一代人深受感染。《城南旧事》通过看似狭小的故事描写,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着极强的社会意义,不愧是林海音独步文坛多年的经典文学作品。“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城南旧事》是一部安静的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当英子爸爸的花儿落下的时候,她已不再是小孩子??童年就这样远去,因为,这就是成长??

《爱的艺术》——关于爱的心灵哲学

2013年2月20日zhy发表评论5450人阅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千百年来,爱情两字,折磨了无数人也幸福了不少人。人人都想和心上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侣,可世间却有无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可怜种。爱情,究竟是什么,究竟拥有何等魔力,才能让天下人如飞蛾扑火般奔向它的怀抱?《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当代爱的艺池州信息网

池州论坛

术理论专著中最知名的著作。它可以详细地告诉我们爱是什么,可以为大家解答为何我们需要爱。

《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于1900年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里,1922年从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赴美在大学执教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艾里希·弗洛姆一生著作等身,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爱的艺术》一书中的观点不同于一般人对爱的诠释,它不是一本教人学会如何爱的情爱圣典,而是一部关于指导人生意义的心灵哲学类书籍。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作者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自身没有拥有爱人的能力,如果自己不向他人付出爱,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在《爱的艺术》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写道: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全讯网/jishi/15013.htm

全讯网/jishi/15013.htm

饱含哲理的文字真真切切地打动了阅读此书的每一位读者,吸引大家如饥似渴地品味下去。

“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爱情是信仰的一种行动,信仰少的人必定爱得也少。”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爱的艺术》博大精深,却又平易近人,适合于每一个对爱存在困惑或好奇的读者朋友们。

经典爱情巨著:《飘》

2013年2月19日zhy发表评论9004人阅读《飘》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米切尔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短短的一生中唯一的文学作品,更是她笔耕十年创作而成的史上最经典的爱情巨著。小说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好强、任性的庄园主女儿思嘉与几个男子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她当时的生活遭遇,同时描绘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诸多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以《飘》为原著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荣获第1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经典爱情剧,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池州信息网

池州论坛

《飘》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她于1900年11月8日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里,曾担任《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一职。米切尔从小耳濡目染,对美国南北战争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决定创作一部关于南北战争的小说。米切尔历经十年的勤奋耕耘,《飘》(《Gone with the wind》)终于于1936年问世,立即畅销美国,并打破了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玛格丽特·米切尔凭借《飘》一书获得了1937的普利策奖和1939年的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不幸的是,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49年因车祸去世,只留下了《飘》这一部文学巨著。但即使如此,这一部《飘》却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飘》中的主人公思嘉是塔拉庄园主的女儿,她魅力无穷,是一个争强好胜、贪婪冷酷却聪明能干的女孩。她爱慕英俊的阿希礼,但阿希礼却与媚兰结了婚。在思嘉劝说阿希礼与她一起私奔被拒时,认识了为人不择手段的瑞德。然后,南北战争爆发了,南方社会陷入了动荡中。在那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了重振塔拉庄园,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问题,她利用爱情和婚姻获得资金,艰苦创业,终于重新振兴了家业。由于她始终对阿希礼念念不忘,同样冷酷却真心爱她的丈夫瑞德对她非常失望,决定弃家出走。而当思嘉发现她真正爱的人是瑞德的时候,却为时已晚了??

《飘》不但生动地描述了女主人公思嘉的爱情绝唱,而且充分展现了美国佐治亚州内战时期、重建时期的动乱的社会现实。小说中的全讯网/jishi/15013.htm


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经典语录》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35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经典语

    浅析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中的平民意识2015102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浅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浅析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摘要:在所有台湾的女作家中,林海音的声望是十分...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