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
综观今年的四级快速阅读,三篇文章难度适中,都有大标题的提示,并分别以科技、经济、生活为题材。快速阅读的10个题,前面7个单选题出题思路和给题思路与2010年6月份和12月份完全保持一致。7个选择题非常明确,所有问题基本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文中没有太多的长难句,句式结构以简单句为主,题干的线索词较明确,如一些公司名词,人名之类,只要考生能够按照题干中的关键词去文章中寻找,都可以顺利的找到与之对应的主题句,然后再同义转换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最后三个填空题和去年相比难度大幅下降。一般来讲,填空题部分则需要考生能够看懂句子结构,并去判断和文章中原句做出比较,改变单词的词形填上适当的词或词组,而今年3个填空题根本没有出现任何一个选项需要去改变单词形式的情况。
实际上,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读那么长的文章,别说做题了,就是读也读不完。那么我们就要提高阅读速度,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以前大家做阅读练习,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要避免陷入文章陷阱,要根据题目重点看文章的段落,可是快速阅读由于考验的是大家的阅读基础,所以在文章中涉及的生疏单词比较少,陷阱也几乎没有。如果大家能有良好的阅读基础,能快速找到文章的重点信息;而不在无关信息上纠缠,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 大纲规定, 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部分要求考生在15分钟的时间内读完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题。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快速阅读的题型分类、解题技巧及解题步骤,希望对备战CET4的考生有一定的帮助。
二、题型分类及解题技巧
快速阅读对理解深度和层次要求不高,因此考试中通常只出现两种题型:主旨题和细节题。主旨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读文章主要轮廓、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等全局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而细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细节问题如具体介绍、数字、步骤等局部性内容的理解。
(一)主旨题的解题技巧
如何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观点?通常文章一般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型是开门见山型的文章,这种文章的主题和作者观点往往在第一段就有所交待。第二种类型是靶子型的文章,靶子型的文章里,第一段里讲述的是一个现象或者一种观点,在第二段里,作者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所以,这种类型的文章在第二段中才能够看到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第三种文章是并行的两条线索,比如说对比美国和日本两国的企业文化差异等,这种类型的文章,主题相对来说稍微难把握一点,因为可能每个段落都散布着主题的一个分支,如果幸运的话,考生也许在最后一段能够看到一个综述,否则的话,要想获得主题,还要将每一个段落的小主题做一个叠加才能够获得一个全面的文章主题。
因此,根据英文文章的写作特点,解答快速阅读的主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 快速阅读文章第一、二段,抓住文章大意、背景和作者风格,因为作者一般会在文章开头几段概述全文。
⒉ 快速浏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和几件事实,抓住一两个关键词,如果文中段落大意没有用一句话总结,就自己归纳出大意,在可能蕴含全文主旨的部分进行仔细阅读。 ⒊ 注意转折词和序列词,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脉络。
(二) 细节题的解题技巧
快速阅读文章后面的10道试题中大部分都是细节题,因此对细节题的解题技巧要熟练掌握。首先,确定自己要找的信息。在阅读文章之前,目光快速扫描一遍后面的题目。其次,了解文章的信息分布。可查读各章节小标题进行定位,确定可能含有所需信息的部分。最后,
找出所需的具体信息。在已经定位的区域,快速阅读直至锁定答案。
作细节题时,一定要在题中寻找定位词,回到原文去找答案的出处。要从文章里找到想要的信息,先要明白你想要什么信息,才能有的放矢。而为了寻找的方便,不可能把题目整个句子背下来,所以要划出尽量少但最有效的寻找依据。 在找依据的时候需要定位线索,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形式最鲜明的专有名词和数字时间,而且多多益善。因为这些也有可能是不止一次出现,有两有两个或者以上,就能比较确定。要注意读出隐性的数字,也就是本身没有数字,但暗示文章里有数字。比如考题中In spite of safety considerations, the death rate on interstate highways is still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merican roads. Death rate当然可能用数字来表达。所以返回到原文去就会要去找有出现死亡率数字的地方。
2. 如果没有如此鲜明的标志,还可以去找一些拼写很长,比较有特点的词组。不一定是意义最重要或者对文章最重要,而是在原文中最可能明确地找到。
二、解题步骤
(一)略读全文,浏览大标题,分析小标题
浏览大标题的目的是为了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而分析小标题则是为了把握文章的总体结构,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构成。如果阅读理解的篇幅较短,考试中可以直接用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定位,但是面对长篇累牍的快速阅读,考生首先应当留意文章当中是否有小标题。如果有,一定要先读小标题,因为小标题的作用如同目录,可以帮助考生宏观地把握文章框架,迅速寻找到有效信息的范围。
有时文章没有小标题,这时须按下列顺序浏览全文:第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以下每一段的第一句及最后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种方法,意味着已经开始阅读,所以花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应该控制在两分钟之内。
(二)仔细读题,划出标志词或关键词
标志词指的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组织名、国名等)和数字等有标志性的单词,根据这些单词,我们可以对试题涉及的内容在文章中的位置进行快速定位。如果试题中没有标志词,那么就根据试题中的名词、名词词组、动词、动词词组、形容词和形容词词组确定试题提问的内容,然后再确定试题在文章中的位置。
(三)答题
在答题时,首先要根据标志词或关键词确定试题所在的部分,即在哪一个小标题下。如果文章没有小标题,也可以对试题在文章中的位置进行模糊定位。因为真题的出题顺序与原文的相关位置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第四题答案的位置绝不会在第三题前面。因此我们答题时,最好不要一道题一道题地答,而要两道两道地做,前后呼应,能更好地定位。
切记,快速阅读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为了做题而阅读。我们一定重视阅读的快速性、无声性及科学性,集中注意力,充满自信的去阅读。
篇二:2015年英语四级快速阅读解题技巧(精准)
英语四级快速阅读解题技巧
首先要明白:快速阅读的文章虽长(1200字,仔细阅读平均每篇330个字),但是从内容上说,大都是通俗易懂的说明文,没有学术色彩和思想深度;从语言上来说,遣词造句都比较简单。所以,根本没必要害怕。个人以为,快速阅读应该比仔细阅读更容易拿分。
具体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浏览Skim ( 0.5分钟 – 2分钟 )
1.分析大标题(Brainstorm the Title)(5 – 10秒)目的:调动脑细胞,主动预测文章内容。
官方样题Landfills 的分析思路:land + fill = 土地填埋,加了s, 可能指多处填埋场地。在不认识这个单词的情况下(汉译:垃圾填筑地),能想到这一层就算漂亮。
2006年12月真题Six Secrets of High-Energy People的分析思路:secrets:多数人不知道,一定新颖有趣;high-energy people 只能是指精力充沛的人,不可能是X战警。文章要告诉我们,那些人为什么精力充沛,希望我们学习他们的秘诀。
2006年6月真题Highways的分析思路:为什么要修建公路?怎么修建?公路有哪些功能?存在哪些问题?一般说明文的写作结构都是如此:计划 – 成形 – 功能 – 问题。例如:联合国的起因 – 联合国的成立 – 联合国的运作 – 联合国的问题。
2.分析小标题 (Tidy the Subtitles)(20 – 25秒) 目的: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总体结构。
官方样题:
Sub 1:How Much Trash Is Generated? 一看该段字数少,忽视 Sub 2:How Is Trash Disposed of? 关键字:处理
Sub 3:What Is a Landfill?
引进主题,字数增加,进入重点。推理:landfill 肯定是上面提到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
Sub 4:Proposing the Landfill
Landfill由新信息变成已知信息。关键字:Proposing 计划、建议
Sub 5:Building the Landfill 关键字:Building 修建
注意:前一段讲计划,这一段讲修建,联系紧密,可以合并
Sub 6:What happens to Trash in a Landfill? 关键字:What happens; 字数少,忽视
Sub 7:How Is a Landfill Operated? 关键字:Operated 如何运作。字数最多,包含的答案点也最多。重点段。
然后,总结文章结构,帮助答题时定位:第两段引起话题,中间三段讲建造,最后两段讲操作。提醒:整理小标题的时候不要阅读文章。
在个别情况下,文章没有小标题(如2006年6月),这时须按下列顺序浏览全文:第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 ------ 以下每一段的第一句 ------ 最后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种方法,意味着已经开始阅读,所以花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应该控制在两分钟之内。
警告:不要一上来就看后面的问题,对文章没有了解,后面的问题会让你摸不着头脑,增加挫折感。
第二步:审题(前7道) Examine & Tidy the Questions ( 1分钟 )
下面结合2006年12月的真题讲讲审题的窍门。我做这篇文章,浏览完大小标题之后,直接审题答题,根本不读原文,不到一分钟,前7道题全部命中。不是老潇有多神,这里面有个原则问题。什么原则呢?就是主题原则。也就是说:支持主题的,Yes;反对主题的,No;跑题的,NG。
而这篇文章的简单之处就在于,第一步浏览完毕后,我们对主题能有个清晰的把握,因为文章的倾向很明显,就是劝我们注意调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增强活力。
把这个主题抓在手里!抓牢了!我们要像叼着骨头的饿狗一样警惕,像趴在大便上的苍蝇一样不松口,就算暂时被赶走,也会立刻重新着陆。主题,主题,主题,永远不要偏离主题!
下面是对各题的分析:
1.The energy crisis in America discussed here mainly refers to a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
抓主语和谓语,迅速理解句子:能源危机指的是…?
记住:主语属于已知信息,是你到原文定位用的,它是locator 或
localizer。常见的 locator 有数字和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组织名、国名等)。
Locator 可不是关键词(key word)。所谓关键词,就是你一句话读完,直觉上感到它最肯定的判断落在的那一两个词上。比如:潇如风是个好老师。直觉上,重点落在哪个词上呢?是“好”字吧?这个“好”字,就是关键词,你到原文查一查潇如风好还是不好就行了。这个“好”字,就是出题点。
所以,不要顾虑主语,主语无条件存在。要去找关键词,也就是出题点。出题点按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宾语、状语、谓语、定语、表语。审题的时候,一句话读完,立刻就得把关键词勾出来。上手一定要快。
这道题的出题点就是宾语 a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 把它下划线。作者在问你,我这篇文章里提到的energy crisis 指的是真的“能源”吗?是矿物燃料,比方说天然气、煤或石油吗?
当然不是,浏览完小标题我们就能看出,文章主题是讲人的,而不是讲物的。所以,跟主题相左,No.
2.People these days tend to lack physical energy.
篇三:2015年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的两大技巧
2015年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的两大技巧
快速阅读从2006年6月份首次出现到现在,题型的难度一直在稳步递增,其中也包含了题型的改变(自2007年12月份起将判断题改为选择题)。这既折射出了命题者对该部分题型命制的探索与不断创新,也反映出了命题者在反复调整题型的难度系数,想要给该部分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分量。这种尝试既有成功,但也有欠考虑之处。考生普遍反映快速阅读难度过大,个别题目超出了四级甚至是六级考试大纲的要求。下面,将结合真题为各位考生揭开快速阅读解题的神秘面纱:
两大基本考点——skimming和scanning
其实“快速阅读”这个称谓是对这部分题型名称的一种误解,甚或说是一种误译。实际上试题册上所给的题型英文名称是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阅读理解(略读与跳读)。不少考生正是由于受到所谓“快速”两字的误导,以为单纯求快就可以万事大吉,殊不知这其中是另有“隐情”。
Skimming——略读
略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住文章某个段落的主题思想。我们首先来看一下2010年6月份快速阅读第一题:
1. What eventually made Carla Toebe realize she was spending too much time on the Internet?
A) Her daughter's repeated complaints.
B) Fatigue resulting from lack of sleep.
C) The poorly managed state of her house.
D) The high financial costs adding up.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第一题往往是针对文章的开头部分。以该题为例,基本上所有考生都能够定位到第一段。可是第一段到底应该怎么读就成了个大问题。
A few months ago, it wasn't unusual for 47-year-old Carla Toebe to spend 15 hours per day online. She'd wake up early, turn on her laptop and chat on Internet dating sites and instant-messaging programs – leaving her bed for only brief intervals. Her household bills piled up, along with the dishes and dirty laundry, but it took near-constant complaints from her four daughters before she realized she had a problem.
诚然,从头到尾“快速”读完确实是个办法——而且也是绝大多数考生使用的办法,但这样做完全失去了skimming的意义。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每个题目都像这样把段落读完,那么十道题加在一起所积累的阅读量势必将超过15分钟的大限。其实大部分文章的段落重点或者说中心都集中在首末句上。略读所要考察的就是考生是否敢于大胆抓住首末句,抛去
段落中间的无效部分,从而迅速找到答案。以本题而言,该段最后一句,尤其是but之后的“it took near-constant complaints from her four daughters before she realized she had a problem”(直到她的四个女儿开始不断发出抱怨的时候她在开始意识到自己出问题了)就是答案所在位置。故而选择A选项。
再看2009年6月的快速阅读第六题:
6. What did Dale think of Mindsets LLC’s workshop?
A) It was well-intentioned but poorly conducted.
B) It tapped into the executives’ full potential.
C) It helped him make fair decisions.
D) It met participants’ diverse needs.
这道题在当年得分率非常低。原因就在于这道题对应的可能段落有两段而不是一段(省略号表示段落略去部分,下文同此例):
“I had a management position open in my department ;and the two finalists were a man and a woman . Had I not attended this workshop , I would have automatically assumed the man was the best candidate because the position required quite a bit of extensive travel . ?”Dale’s assumptions are another example of the well-intentioned but incorrect thinking that limits an
organization’s ability to tap into the full potential of a diverse workforce .
“I learned from the class that instead of imposing my gender biases into the situation , I needed to present the full range of duties, responsibilities and expectations to all candidates and allow them to make an informed decision .” Dale credits the workshop , “because it helped me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fairness .”
这道题目的要求更高。考生不仅要知道重点在两个段落的首末句上,还需要结合题目所问,对这四个句子孰轻孰重作出预先判断,然后再进行阅读。题目问的是 Dale对这个研讨班的看法。据此看来一段第一句无效,因其起始部分讲到的是Dale在公司的position(职位)。同样该段末句也无效,Dale’s assumptions——讲的是Dale原先的一些错误想法和做法。很可惜的是当年不少考生都在这两个句子上耗费了大量时间,甚至还有个别考生通读该段,这样自然是得不偿失。
再来看下一段的第一句,I learned from the class that instead of imposing my gender biases into the situation(我通过学习知道不能把自己的性别比、偏见带到工作中去)。这句话有用吗?显然也不行。因为它所讲到的是Dale在学习班里的收获。最后一句说道“because it helped me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fairness”(因为这个研讨班让我能做出公平的选择)。读到这里第六题的答案也就顺理成章的选择C了。
2010年6月第七题:
7. Andrew Heidrich now visits websites that discuss online gaming addiction to __________.
A) improve his online gaming skills
B) curb his desire for online gaming
C) show how good he is at online gaming
D) exchange online gaming experience
这道题和上述第六题颇有些相像。它对应的段落,也就是出现了Heidrich这个人物的段落,同样也是两段:
Andrew Heidrich, an education network administrator from Sacramento, plays World of Warcraft for about two to four hours every other night, but that's nothing compared with the 40 to 60 hours a week he spent playing online games when he was in college. He cut back only after a full-scale family intervention (干预), in which relatives told him he'd gained weight.
"There's this whole culture of competition that sucks people in" with online gaming, said Heidrich, now a father of two. "People do it at the expense of everything that was a constant in their lives." Heidrich now visits websites that discuss gaming addiction
《新四级快速阅读技巧》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300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