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创业故事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创业故事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创业故事

2016-11-27 16:01:1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点击查看更多:个人创业故事

篇一:【财富故事】世界船王(2)

【财富故事】世界船王(2)

世界船王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包玉刚在经营方式上选择长期出租的同时,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在银行干事的经验让他明白资金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要使自己的航运事业迅速发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得到银行的支持。于是,包玉刚到处奔走,积极寻找门径。他找到了早年搞进出口贸易时结交的朋友——香港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众所周知,香港英资汇丰银行是香港金融界的巨头,是100年来香港资金最雄厚的银行。

凭着自己流利的英语和娴熟的业务,1956年,包玉刚以一艘船向汇丰银行承作抵押借款,得到桑达士的同意,取得了一小笔贷款。稍后,包玉刚得到一个用100万美元买一艘7200吨船的机会,而且也找到了租主了,可是没有钱,买不下船,怎么办?于是包玉刚向桑达士贷款100万美元,100万美元!在当时绝对不是小数目,桑达士认为包玉刚简直是开玩笑,一无资金,二无保证金,万一赔了怎么办,但是包玉刚利用租船人迫切心情,竟然真的弄来了一张75万美元的“信用状”,桑达士对这个年轻人的毅力算是彻底折服了,他同意贷款给包玉刚。这次“空对空”的胜利,是包玉刚与汇丰银行建立借贷关系的开始。在后来的无数次借贷合作中,他以诚信为本,取得了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使自己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个雄厚的资金来源。后来,包玉刚作为“亚洲第一人”荣任汇丰银行董事。

1956年,埃以战争爆发,由于苏伊士运河关闭,货物积压严重,海运业务十分兴旺,别人劝包玉刚趁此机会大赚一笔。但独具慧眼的包玉刚仍然按照旧的租金为东南亚的老雇主运货,以避免与实力雄厚的西方船主直接竞争。果然,十几年后,埃以休战,西方大批商船无事可干,还要耗费惊人的费用去维修、管理。而包玉刚的船仍然稳扎稳打地立足于东南亚,业务蒸蒸日上。

60年代初期,包玉刚想把他的租船业务扩展到英美石油公司,虽然这些大公司把价格压得很低,但因为时间长,看起来好像很吃亏,其实中间有着很大利润,就这样,包玉刚稳中求胜,在海运这个充满风险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有了雄厚的资金来源,有了良好的经营方式,环球公司的船队迅速壮大,1974年,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在美国曾拜访了包玉刚,风趣地对他说:“搞船队虽然我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1980年,环球达到巅峰,船数达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国外报纸上都以大量篇幅介绍包玉刚,用的标题是《比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斯都大——香港包爵士》。第二年,包玉刚的船队总吨位达到2100万吨,比美国和苏联的国家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弃舟登陆

篇二:"借"来的成功: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借"来的成功: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本文原创来源微信公众号“华伟新辰”;

我有足够能力和想法,但没有资本、没有关系、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所以我无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但落在一个不优秀的团队,所以我只能随波逐流。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甚至抱怨。

看完下面这些故事,或许你会意识到:

自己不能实现梦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够有能力、不够有想法,或者不够有勇气。

王嘉廉:透支信用卡作为启动资金

王嘉廉是全球第一个把软件公司做到10亿美金营收规模的人,也被称为是华人软件业中唯一能和比尔?盖茨并肩挑战的人。

作为移民后代,王嘉廉很早就开始为将来的生计考虑。念书时,他看到《纽约时报》整整两页半篇幅的招聘广告都是在招聘电脑程序员。觉得市场上一定是很需要程序员,于是去学了电脑程序开发。

毕业后,王嘉廉进入标准数据电脑公司工作,既编程又推销,学到了一身本事。不久,一个机会点燃了王嘉廉的创业梦想:一家叫CA的瑞士公司来到美国寻找销售代理。王嘉廉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这个事情。但很遗憾,他没钱去成立公司。

“我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王嘉廉在接受全球华商名人堂采访时说。而且,他想出了办法。自己钱不够,他找来几个合伙人一起凑,还不够,他们申请了能够申请到的所有信用卡,一起透支出最高金额作为补充。

他们还想尽一切办法节约成本:比如,找了一个需要劳动力的房东,通过为房东干活儿抵消房租。

“这个月的收入进来我们再去还上个月的信用卡,然后再透支。好几个月,我们都靠这笔信用卡透支周转。”因为有这段经历,后来有人问王嘉廉,你和比尔?盖茨的区别是什么?他说:“比尔不知道饥饿的滋味。”

陈江和:您搞定关系,我干好事情

曾经问鼎印尼首富宝座的陈江河17岁创业。从给石油公司卖零件,慢慢拓展生意,直到成为石油公司的工程承包商,后来又进入原木加工行业,创办夹板厂。

起初,陈江和都是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做生意。后来他希望进入更多行业,比如棕榈种植把公司做更大时。他感到力量的不够。当时,印尼政治经济环境复杂,搞棕榈种植,把公司做更大需要社会关系,需要有后台撑腰。但他没有。

困难面前,陈江和同样没有选择不做。他说,关系不是天生的,没关系,他就去找关系。多翻周折后,他找到当时在印尼关系和后台都很硬的华人企业家林绍良,主动献上自己的项目邀请林绍良合作。

“我告诉老人家说,我没有关系,但我能干,能做好生意。你有关系,你不用亲自干,替我摆平场面上的事情。我们合作,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大。”

在接受全球华商名人堂采访时,陈江河回忆说。

林绍良欣赏陈江和的能力和勇气。爽快地答应了合作计划。他们的棕榈油项目也创造了印尼种植业的奇迹,在短短5、6年间,就赚到了10多亿美金。

包玉刚:借钱出海成为世界船王

包玉刚是20世纪香港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的创业也是从借开始的。

他先是向朋友借钱买了一条破船。然后,他又用这条船去银行抵押贷款。用贷款,再买第二条船。依此类推,他用朋友那笔不需要抵押的借款,滚动发展,快速壮大的自己的生意。最经典的是,有一次,他竟然不用抵押就贷款买到一条新船。

怎么办到呢?

他先和日本船厂下了造船的定单。拿着造船定单加上自己的信用,他和一家日本货运公司签订了把这艘船租给对方的出租协议。最后,他把这两个事情同时告诉银行。

“我在日本订购了一艘新船,价格是100万。同时,我也和日本的一家货运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船协议,船造好后,他们租下这条船,每年租金是75万。他们可以为此担保,只要船出来,租金不会有问题。因此,我想请贵行支持,给我贷款100万,让我造好这条船?” 银行一听100万造船,每年有75万的租金,不需2年就可以还清贷款。而且还有人担保这75万租金,当然可以放款给他。于是,包玉刚这个美梦就成真了。

陈正财:你的热情和气力,就是你的财富和关系

陈正财是马来西亚陈大金属桶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也是马来西亚白手起家获得成功的华人企业家之一,是很多世界级大公司的金属包装品供应商。

陈正财的父亲育有11个孩子,他排行第七,靠一间小杂货店养活一大家人,少时生活非常艰难。他创业时,也是没有钱,没有关系。东拼西凑一点钱,他买了台小货车,做起个体生意。但这个不能满足他的梦想,他希望做更大的生意。

没有钱,没有关系,如何做更大的生意?陈先生的办法是,用力气建立关系,用关系去找钱找生意。

他在接受全球华商名人堂采访时回忆说,当时,一些学校、社团、商会、工会经常招募义工。他平时一有机会就去义务劳动,还经常开着自己的车去免费帮忙运东西等等。时间一长,很多人都认识了陈正财,喜欢上了陈正财,继而有人给他介绍生意,有人问他是否需要帮忙,有人则借钱给他,投资给他,甚至主动带他,给他干股,带他做新生意。继而。生意越做大。 “年轻人一定要记住,你不是什么都没有。你有热情,有真心,有力气,有智慧。但你要先奉献。奉献出来你的心,你的能力,让人家认识你,了解你,然后给你机会。”陈正财说,“我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现在,还在这样做。我们没有钱,那我们就把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光阴奉献出来。很简单的,只是需要花一点时间。我们诚恳,我们衷心对待,最后,机会就会主动来找我。”

吴惠权:工友们让我做了老板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新国际集团董事长吴惠权,出生在广东河源龙川县新田镇双柳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逃难一样到了香港。

在香港,吴惠权进入一家牛仔服装厂做杂工,每月工资500元港币。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很高的薪水了。他非常珍惜,努力工作并得到老板赏识,从洗衫工开始,一步步做到其他位置成为多面手,工资也一路涨高,到2700港币一个月。

时间久一点后,尤其是追求一个女孩子却被以大陆来的穷打工仔羞辱之后,吴惠权有了自己做老板的理想。一次,他看到一个小厂招聘经理,薪水比自己已经有的水平还要低很多,但还是义无反顾去应聘。

“做人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一两年少挣一点,甚至不挣钱都没关系。你做了经理,平台不一样了,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得到更多的锻炼,将来做老板的机会就大了。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他说。

招聘方很犹豫,担心他做不好,但吴惠权很坚决,说自己做不好,不拿工资。最终,老板被打动,把机会给他。吴惠权知道,要创业,不光要有钱,还要有人,要有一拨人。于是,做经理的时候,他就开始为未来培养人。

“我和员工打成一片。他们工资低,我工资稍微高一点,就借钱,给钱给他们。有钱一起花。他们伙食不好,有时候加班,老板都不请他们吃饭,我自己出钱改善伙食。”吴惠权说,时间一长,这些人和他的关系比和老板的关系还要好。

吴惠权说,他对大家好,要说不想要回报,那是假的。“我就是想,将来要是我有困难,需要他们,他们肯定也会帮助我。但我不是一定要他们回报,因为大家在一起做事情就是缘分。人不能只是为利益交往。”

吴惠权的回报比他想的还要来得快。1984年中英谈判期间,许多人担心香港的未来,纷纷变卖工厂、商铺,移民到国外定居。吴惠权的老板也是害怕的人之一。一天,他找到吴惠权,神色严重地说,“阿权啊,你和工友们辛苦了,但因为形势所迫,我们要关闭工厂,解散工人??”

吴惠权不忍心让工友们就此失业,找大家商量怎么办。工友们一致推荐,请他把工厂盘下来。吴惠权说,我没有钱啊,各位。工友们说,没关系,权哥,我们可以几个月不要工资,只要有饭吃就行,而且我们还可以给你出一些钱。

就这样,吴惠权自己找了一些钱,然后加上工友们的钱,接管了这个工厂,因为大家心齐,这个工厂很快就做起来了,做大了。

篇三:包玉刚风险案例分析

削峰平谷,稳健经营

包玉刚爵士1918年生于浙江宁波。其父包兆龙是一个经营纸厂的资本家。在兄弟中排行第二的包玉刚当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弃学,到当时的中央信托局所属的机构工作,不久被任命为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日本投降后,他当上了上海市银行的副总经理。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包玉刚举家迁往香港。

包玉刚初到香港时,在华人行成立了一家进出口公司,经营中国土产,规模不大,获利甚微。不久,包玉刚便向父亲提出要搞航运业。而包兆龙则想集中资金,搞一些房地产生意。于是,包氏父子对于经营何种企业产生了分歧。包玉刚认为房地产是死的,受制很大,只能收地租,且容易被人夺去;反之,船却是活的,船务是经济、政治的奇异的混合体,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随时可以移到世界各地去,而且船务牵涉的范围特别广泛,从财务、科技、保险、经济、政治、贸易,以至于造船等多种行业,几乎无所不包,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国际性活动。父子俩几经争执,直到1955年,父亲包兆龙才勉强做出让步。时年37岁的包玉刚用70万美元买下了一条使用了20多年的8 700吨位的旧烧煤货轮,命名为“金安”号,租给了日本一家船运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从此,对航运业并不熟悉的包玉刚以孜孜不倦的实干家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个对他来说全新的船运事业。

金安号使包玉刚赚了不少钱,他用这些钱购买了其他船只。到1956年底,他已拥有7艘船。1961年,包玉刚与日本签订了第一份造船合同。此后,日本造船商承包了包玉刚属下90%以上的船只,包玉刚的船运事业从此蒸蒸日上。 1967年以后,由于中东石油运输的需要,包玉刚的船队进一步发展,并成立了环球航运公司。这个公司除了在香港设立代理公司外,在百慕大、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里约热内卢等地设立了十几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所属船只还在利比里亚、巴拿马、英国或香港注册。该公司的商队与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以及日本航运公司等财政殷实、信誉卓著的企业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租船合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1年,包玉刚的环球航运公司已拥有船210艘,总吨位达2 100万吨,超过美国、苏联所属船队的总吨位,压倒了世界各地的航运公

司,自然而然地戴上了“世界船王”的桂冠。因此,包玉刚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勋章或高级奖章。包玉刚的平地崛起,宣告了洋人垄断国际航运界历史的终结。

包玉刚的成功,除了某些天时地利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在经营方法上,采取了“削峰平谷”的投资谋略。一般来讲,航运界的风险是比较大的。然而,包玉刚却凭其“削峰平谷”的经营谋略,几十年来,在波涛汹涌、风云莫测的汪洋大海中,指挥他的船队如履平地。“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风险”,包玉刚的座右铭正是对“削峰平谷”这一谋略的绝好注释。

20世纪50年代,当包玉刚初创环球航运公司,步入船队经营生涯的时候,世界航运界通常按照船只航行里程计算租金,实行单程包租,经济景气,单程运费收入高,一条油轮跑一趟中东可赚500多万美元。一般船东通常是尽量把握市场上升的大好时机,敢于冒无生意的风险,把自己的全部船只留用单程租用或散租。但包玉刚不为暂时的高利润所动,坚持遵循长期稳定的方针。他认为市场变化多端,一时的景气与繁荣过后,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萧条与危机,搞航运不能贪图一时的高利润,而要立足于长远。因此他尽可能不承接风险较大的单程包租,宁愿承接较为重要的几个月租期的定期包租。这样收入虽平淡无奇,却很稳当。这种做法曾一度被同行们讥讽为“初出茅庐的傻瓜之举”,但时间一长,他们就看到了这种长租的好处。因为当航运市场下跌的时候,只有像包玉刚这种长租办法才能获胜。但这并不是说包玉刚是一个惧怕风险、死守小摊的人。正好相反,他怀有宏大的发展目标,那就是迅速扩大船队,不断壮大自己。多年的银行业生涯,使包玉刚摸透了银行家的心理,这时用在发展航运业上,简直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他知道,要想扩大自己的船队,就必须争取到银行低息长期贷款。而这种长期贷款的取得,首先要争取到银行的信任,这种信任与否的很大程度则来自于航运公司能否与租船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因为银行要看到贷款者有长期稳定收入才肯发放贷款,而靠高额收取租船费是不能争取到长期合同的。因此包玉刚以低船租的方法先找好大量的长期租船户,以大量合同让银行家放心;拿到贷款、买进船只后又尽快投入运输,这就避免了船只的空置,白赔利息,因而他的信誉也越来越高,形成了一个极有利的良性循环。汇丰银行正是看上了包玉刚“削峰平谷”这种稳健的经营方式,觉得跟他合作不会担风险,才对他的企业比

较放手。

早在20世纪50年代,汇丰银行对支持买船生意的兴趣不大,认为太冒险。该行和中国船东的少数生意往来,主要是由英国公司做中间人进行的。1956年,包玉刚断定自己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已超过了自己家族的力量时,毅然去找汇丰银行的董事长桑达士。他告诉桑达士,他有机会以100万美元买一艘7 200吨的船,并把它租给一家日本航运公司5年。那家公司急欲用船,还愿出面请银行资助他,他想那家银行会开一张75万美元的信用证给他,该数额略等于他租船给该公司的第一年租金收入,也是他想跟汇丰银行借贷的数额。他对桑达士说,他以这75万美元信用证作抵押,汇丰不会有任何风险。桑达士相信这笔生意不会出差错,但他不相信包玉刚能得到信用证。包玉刚立刻动身前往日本拿到了信用证。此后,汇丰银行便一直支持包玉刚。1968年,包玉刚成了汇丰银行第一亚洲董事,不久,成为副董事长。而汇丰银行在包玉刚的企业中占有约5 000万美元的股份。包玉刚的事业既然与汇丰银行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他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深信不疑了。

日本人和包玉刚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包玉刚85%的船只都是租给日本人的,有的是连船带船员一起租,有的只租船。日本人不仅租用包玉刚的船,还为他造船。而造船始终是在日本最上算,无论价格、质量还是交货日期,很难有其他船厂可以和日本船厂相比。包玉刚从1961年开始向日本订船,这些年一直如此。日本人与包玉刚似乎不管船运市场情况怎样,总是在做生意。1970年,船运市场好转,大家激烈争取在日本造船,船厂几乎不肯接单,包玉刚却始终有办法在日本造船。后来,市场受日美经济衰退、通货不稳等情形的影响,情况极差,许多船都闲着,在建造中的新船总吨位也在下降,可是包玉刚仍然不断向日本订船。不论怎样,日本人似乎都非常乐意和包玉刚做生意,因为包玉刚随时愿意以最低的价格把船租给日本人,所以日本人也竭力给予包玉刚方便。

1955年包玉刚买进一艘3 300吨的货船,租给一个香港商人。当租约到期时,正值苏伊士运河关闭,引起运输费大幅度上涨,这位商人愿以高一倍的租金继续租借,这对包玉刚来说是图利良机,但此时他了解到此人善搞投机生意,还是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又没有基本运货合同,就断然拒绝续借要求,而将此船租借给租费低得多、租期长得多的一家可靠的日本航运公司。不久以后,那位商

人负债累累,宣告破产,租给他船的无不蒙受损失。相反。此时苏伊士运河重开,运费下跌,包玉刚由于与日本公司有租约在先不仅未受影响,还稳稳当当地赚了一笔。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也证明了包玉刚“削峰平谷”经营方针的正确。当时挪威船王瑞斯坦在国际上的名声很大,他拥有10余条巨型油轮,但石油危机一来,他一条船也租不出去,几乎破产,而包玉刚却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面对商业经营中的高峰和低谷,一般会出现两种人,一种人是急功近利,急于做弄潮儿,他们有可能在高峰时捞一把,但却在低谷中又跌了回去,甚至赔光血本;另外一种人则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不为近利所动,而是向着自己的既定长远目标一步步奋进。包玉刚就是深谙“削峰平谷”之道的后一种类型的人。

【讨论】

1.《诗经·小雅·十月》中说:“百川沸腾,山冢碎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意思是说,百川汹涌澎湃,山顶从高处崩塌下来,高岸低陷变成深谷,深谷隆起变成山陵。“削峰平谷”这一自然界的现象用于企业经营投资,其深刻的寓意是什么?

2.“削峰平谷”谋略,在经济不景气时容易被经营者所接受。但在经济旺盛时期,坚持“削峰”方针,你认为经营者必须具备什么潜质?如果是你,会在经济旺盛时期选择“削峰”谋略吗?为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个人创业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创业故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30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世界船王包玉刚的创业故事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