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刑天舞干戚 正文

刑天舞干戚

2016-11-16 13:57:5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cn

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

作者:杨斌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

摘 要: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第三句诗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宋代产生争论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本文主要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并以“形夭无千岁”为是。

关键词: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刑天舞干戚” “形夭无千岁”

陶渊明的组诗《读山海经》其十,称它为众所周知应不为过。旧本作: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形夭无千岁,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诗的第三句究竟是“形夭无千岁”还是“刑天舞干戚”,自从宋代曾纮与周必大产生争执以来,到今天这两种说法依然并存,并未达成共识。大致说来,除曾纮和周必大外,持“形夭无千岁”说者主要有何义门、汪洪度、马星翼、李延钰、周作人、郭沫若、杨树彬、王振泰、邓芳等,持“刑天舞干戚”说者主要有洪迈、朱熹、邱嘉穗、姚培谦、温汝能、陶澍、陈沆、姚永铭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世纪之前,持“刑天舞干戚”说者无疑占上风,而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持“形夭无千岁”说者明显要更多一些。本文试从上下文义、句式、版本、校勘、“篇指一事”和组诗等六个方面对此论争加以综述。

一、上下文义

“形夭无千岁”这句诗和上下文语义到底连不连贯?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刑天舞干戚”说和“形夭无千岁”说之争的关键所在。毕竟曾纮正是因为“疑上下文义不相贯”改诗,而周必大恰恰以此诗“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为由加以反驳。曾纮说:“?形天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甚相贯,遂取《山海经》参校,经中有云:刑天兽名也,口中好衔干戚而舞,乃知此句是刑天舞干戚,故与下句?猛志固常在?意旨相应。”在周必大的《二老堂诗话》中,他质问道:“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吴瞻泰曰:“吾友汪洪度之著记云:?形夭?句乃一篇点睛处,上下文未尝不贯,?填海?正须待?千岁?也。?志在?与?形夭?应,?故?字与?无?字应。掺入?刑天?,则第二句为不了语,第四句为无据语矣。若以?舞干戚?为?猛?,而衔木填海者其猛何如??化去?即承?形夭?,?徒设在昔心?,因?形夭?故也;?良辰讵可待?,暗与?无千岁?应。”马星翼曰:“言精卫无千岁之形,而有千岁之志,不但与下句协,并与上二句相贯。旧本不误。”李延钰曰:“余味此诗,只咏精卫一事,谓溺水夭死,形无千岁,衔石填海,猛志固在。上下文义,何尝不贯。”丁福保在《陶渊明诗笺注》中提出“形夭无千岁”与上下句

篇二:高中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18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18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8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9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9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5、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19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9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19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99、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20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20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20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04、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20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20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2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2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2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21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2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21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21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篇三: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哀公命其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告”的结果,孔子是早就知道的,但“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人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宋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但知晨几,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品格的可贵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句是他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

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远。

今天,“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摘自2014年9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

改)

1.下列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确立了“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B.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C.“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D.“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但他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肯定了孔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B.“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因而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C.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告”鲁哀公,要求出兵讨伐,哀公也同意出兵,让他“告”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贤”在“知其不可而不为”,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因而晨门成不了“圣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为”与“不为”,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听命于天”,“不敢忘天下”,因而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B.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C.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总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他的自信使各国的当政者感到了威胁,从而不敢接纳他。

D.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生悲剧所在。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

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B.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C.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D.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5分)


刑天舞干戚》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237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刑天舞干戚
相关文章
  • 刑天舞干戚

    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龙源期刊网 cn陶渊明诗句“刑天舞干戚”研究综述作者:杨斌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摘要: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第三句诗究竟是“形夭...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