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正文 本文移动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2018-07-14 11:00:2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本文关键词: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校,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本文简介:摘要:教育部〔2015〕7号文件印发后,全国两百余所地方本科高校拉开了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序幕。随着转型步伐的迈进,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凸显出相对疲软的状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很难满足转型高校发展的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如下:课程载体创新、活动载体创新、管理载体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本文内容:

摘要:教育部〔2015〕7号文件印发后,全国两百余所地方本科高校拉开了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序幕。随着转型步伐的迈进,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凸显出相对疲软的状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很难满足转型高校发展的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如下:课程载体创新、活动载体创新、管理载体创新、新媒体载体创新。

关键词: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转型

高校转型进程不断加快,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很大因素在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很难适应转型高校教育环境的新变化。要开拓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新局面,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载体”即指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体,最初载体被应用于化学领域。20世纪90年代,载体被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对权威的定义是“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实践发展性、承载传导性和双向互动性的特征”[1]。通俗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起到了传递信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种载体形式是多元化的,不是指一种固化的“事物”,它不受教学地点、教学形式的限制,并且促进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着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该内容通过教育者所操控的途径和方式传导给受教育者,传导途径和方式不受教育地点和教育方式的限制,同时引起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

二、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必然性

高校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成为整个转型的核心目标,而教育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在贯彻“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上表现出后劲不足。

(一)先进教学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转型高校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核心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服务于这一目标,这就要求融入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然而传统的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传导新的思政工作的主要理念和主要内容上其效果大打折扣,很难满足转型发展的需要,所以要破旧立新,创造出为转型发展而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以课程载体为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对保守,虽然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和逻辑侧重,但在传递新的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其效果收效甚微。尤其当代的大学生们更喜欢新鲜事物,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推动课程改革采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更容易传导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必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鲜感和时代感,使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现事实上的与时俱进。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化因素不断冲击着校园环境,以微信、微博、QQ、飞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广泛地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新媒体的应用不仅仅为学生带来了便利,更是一种挑战,当代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很强,但是还缺乏对事物的辨析能力。在心理方面问题学生增多、心理矛盾加深、心理压力较大,在思想方面部分学生求新求异,追逐非主流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认同感。除此之外,新媒体上传播的一些不公平的案例或虚假信息使得学生的信仰动摇,片面地追求个性化、物质化、理想化。面对大学生心理及思想的新变化,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主流思想的认同感,善用新媒体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的必然要求

1.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地位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指出各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尤其是针对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容忽视。目前大部分转型高校集中优势力量建设应用型学科,在师资力量分配上不可避免地产生倾斜,这也就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的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突出服务型思政教育、实践型思政教育的地位。2.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满足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品牌化战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的知名度。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要充分考虑到转型高校受教育者的差异性,这种品牌应该呈现出特色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校风格。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化仅仅依靠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很难做到的,要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助推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化。

(四)转型发展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

转型高校发展必然要与企业对接,这不仅要求在办学理念上突出实践性、应用型,而且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大量的实践要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借助载体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思政教学模式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发展相结合,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品德高尚、科研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

三、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途径

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应该多元化、立体化、全方位,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强调学以致用,实现载体的创新与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一)课程载体创新

课程载体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及反映地方发展和风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的讲授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转型、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不断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在课程内容载体上突出转型高校的发展特点,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适当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不回避社会的敏感问题,最后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课程呈现载体上可采取模块化教学、主题剧展演、主题讨论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媒体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考核环节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整个考核环节中突出学以致用。

(二)活动载体创新

为了服务于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举措。创新活动载体要改变过去娱乐与教育、数量与质量、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状态,强调活动的智力性、思考性、教育性。创新校内与校外活动载体,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影院活动、红色讲坛活动、读书会活动、团日活动、社团活动、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外与企业及农村基层点合作建立实习教育基地,开展产教融合基地实践活动、体验省情调研活动、三下乡帮扶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以此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元化活动载体以提升育人的实效性,为高校转型助力。

(三)管理载体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既包括学习风气、舆论导向、校园文化等软性管理类型,也包括规章制度、法律程序、行政手段等硬性管理类型”[2]。在转型高校中,传统的软性管理类型是通过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在学习风气上可以通过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院风乃至校风。舆论导向方面定期开展热点问题研讨会,以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以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在硬性管理类型方面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学院的规章制度等,如以宿舍管理规定为例,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直接援引为学生宿舍管理条例,将学校在宿舍层面对学生的要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四)新媒体载体创新

新媒体载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杂志等。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已经广泛地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甚至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创新和发展新媒体载体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利刃已经势在必行。转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微博、飞信的便利性、双向性、多样性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以“互联网+”为例,可以打造品牌课程,开发一批有影响力、吸引力、说服力的能反映转型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慕课,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能够提升自身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课程。还可以搭建新媒体载体传播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众性、先进性传播开来,如开展微信公众作品、微影视、微博作品展览与评选活动,借评选的优秀人物与作品形成一种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其他人。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0.

[2]叶大伟,易兰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6(14):67.

作者:刘永生 崔洋洋 王宏德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71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途径

    摘要:教育部〔2015〕7号文件印发后,全国两百余所地方本科高校拉开了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序幕。随着转型步伐的迈进,转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凸显出相对疲软的状态,传统的思...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