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正文 本文移动端: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2018-07-09 10:09:59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学,媒介,文艺,研究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频繁,物质世界、精神文明进一步融合,由此就凸显出了信息沟通与传播的重要性。媒介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文艺美学则是对社会现象研究的文化独立分支。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的内涵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众多媒介产品也改变着文艺美学研究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得世界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频繁, 物质世界、精神文明进一步融合, 由此就凸显出了信息沟通与传播的重要性。媒介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文艺美学则是对社会现象研究的文化独立分支。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的内涵不同, 但又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众多媒介产品也改变着文艺美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关键词:媒介文化; 文艺美学; 主要内容; 媒介产品对文艺美学的改变;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媒介文化与社会文化形成了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新式关系, 媒介关系从侧面也反映了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想动态。而社会文化中的文艺美学艺术形式也同样与媒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媒介文化为文艺美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趋势, 文艺美学也让媒介文化更具内涵, 并具有精神属性。因此, 对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进行研究极为重要。
  
  一、媒介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 媒介文化的内涵
  
  媒介文化是指信息交流载体的文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 媒介文化就会产生。媒介文化之所以能够存在, 是因为社会的各个领域需要有效的沟通, 媒介在其中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媒介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 重点在于媒介中的物质载体, 包括网络、报刊、广播以及电视, 等等。利用这些传播途径, 社会的交流和沟通会更加完善。在媒介文化当中, 有很多元素。媒介交流的过程事实上就是达成统一价值观的过程, 双方必须尊重对方的行为规范, 由此形成完整的媒介伦理, 进而实现良好、协调的社会关系。
  
  (二) 媒介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媒介文化的存在可以将媒介行为促进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媒介文化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文化现象, 而是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媒介文化发展的重点在于沟通, 而沟通的具体目的就在于对某个事件达成共识。当媒介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方式, 那么文化的形态就能够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进而能够形成一种意识作用, 这种意识作用进一步能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进而会实现社会的变迁。所以, 媒介文化之所以重要, 就体现在对社会意识变迁上。
  
  媒介文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共同认同的结果。虽然成员在不同的领域当中, 但是都可以通过媒介去相互认知, 成员之间会有更进一步的价值观, 有可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 在此情况下, 媒介文化就能够促进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深度交流, 进而能够完成共同任务。媒介文化需要传递正能量, 进一步增强社会成员的荣誉感, 成员需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奋斗。而社会也会在这种集体的力量下实现转化。
  
  媒介文化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丰富多元、生生不息的文化赋予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与智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文化形式在演变与升级, 逐渐成为能够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形式。媒介文化的出现更是为传统文化的发扬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所以, 媒介文化的强大, 能够进一步开拓知识传播的新领域。媒介文化形成于最古老的文明, 这种文明无论在什么时代, 都不会褪色, 只会更具有真实性和内涵的形式变化, 而这种变化却不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任何的伤害。所以, 媒介文化无论是在传承还是发展上, 都很好地体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文艺美学的主要内容
  
  (一) 文艺美学的内涵
  
  文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文艺作品, 而文艺美学诞生的根源在于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体验。文艺美学之所以与其他学科不同, 在于它的审美属性。文艺美学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文艺作品的价值、结构与功能, 同时还要关注文艺与生活之间对于美的连接。这也是为什么文艺美学普遍被社会大众所喜爱的原因, 文艺美学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 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对作品的评估体现。文艺美学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作品的具体形态, 作品的创作以及作品的接受。
  
  (二) 文艺美学的时代背景
  
  文艺美学的概念产生于《文艺美学》 (1971) 一书, 文艺美学正式传播至我国内陆地区, 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80年初, 内地学者在中华美学学会上首次提出了文艺美学的有关概念, 指出文艺美学就是文学和艺术结合的审美体验, 不仅仅是美学的体验, 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艺术的研究, 更重要的在于文学、艺术的共同美。在此之后, 文艺美学也成为高校的教学学科之一。文艺美学是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产物。在我国历经了多年的改革发展道路后, 在多重意识形态的冲突下, 文化领域在支离破碎后又实现了重组, 文艺美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调和作用, 可以说文艺美学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约束作用。
  
  (三) 文艺美学的思想内涵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美学属于一种哲学的范畴。美学反映的是一种哲学的内容, 具有鲜明的哲学意识体现。但是我国学者却将美学与社会实践相提并论, 认为美学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没有艺术作品的出现, 就不会有审美体验, 更没有美学。文艺美学参照的蓝本就是文艺作品, 这是滋养人心不可或缺的内容。关于文艺美学的研究上, 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观点普遍将文艺美学纳入哲学的范畴, 而东方美学观点则更关注其思想形成的过程。但是无论哪种判断都不能抛弃美学的基本范畴, 文艺美学是贴近生活并高于生活的, 而其哲学性、思想性也能够赋予文艺美学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三、媒介产品对文艺美学的改变
  
  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除了电子媒介给社会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变化之外, 它的影像输出泛滥以及符号泛滥也成为当下社会消费的重要特征。社会由外到内, 从物质到精神, 人们对于文艺美学的看法, 或者是审美文化实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这将进一步导致文化结构的变革, 甚至会影响到美学学科的版图变革。
  
  (一) 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的相互融合
  
  在全球化时代, 文艺美学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于承认电子媒介的巨大冲击能够带给整个社会巨大的变革, 需要承认生活、审美和艺术之间的变化, 需要承认这些新动向, 进一步研究这些新的变化, 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变化与动向, 进而做出理论上的调整。文艺学家、美学家应该关注新的现象, 并试图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当然, 针对这些新变化和新动向, 我们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观点, 似乎艺术和艺术家在这种新变化和新动向下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那么理论研究也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人类的生活还需要进一步持续下去, 艺术也会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中生存下去, 艺术、生活之间的互动照旧。尤其是那些被人们冠以高雅艺术头衔的艺术, 例如音乐厅艺术、博物馆艺术。国家大剧院刚刚落成并开始接纳演出时, 其副院长邓一江就表示, “试演出期间将推出7台剧目和23场演出, 其中包括《天鹅湖》《牡丹亭》《茶馆》《红色娘子军》《江姐》《梅兰芳》以及《大梦敦煌》等, 涵盖歌剧、京剧和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从中也不难看出, 即便在这样审美生活化、艺术生活化的年代, 这些艺术的创作仍会继续下去。对于剧场、音乐厅以及博物馆这些领域的艺术研究, 文艺美学不仅不会停止关注, 而且还会持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发展不断提升的当下, 需要有丰富的审美需要、趣味以及艺术爱好陶冶自己, 人们的需要可以说是丰富且多样的。文学领域所创造的“内视世界”以及影视所创造的“图像世界”都各有优势,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 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各领风骚, 不能相互替代。正如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 没有谁优谁劣之分。古典艺术, 例如古希腊的雕塑,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泰戈尔的, 这些都是经久不衰的作品, 在今后还会在各个时代凸显出自身的价值。当然, 审美活动会随着社会的革新不断呈现出新的方式。
  
  审美与艺术不会消亡, 人们对于审美与艺术的思考亦不会停止, 所以, 即便在媒介文化发展如此畅快的背景下, 文艺美学的理论也不会停止。这也就代表着, 这种理论的发展是无穷无尽的, 也没有万年不变的理论。文艺美学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 以一种新的存在、诉说方式去引发人们的关注。任何理论的发展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经过历史的审视, 它也会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文化研究虽然不能完全将文学研究取代, 但是它一定会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对文学的看法。文艺学家、美学家将会面临诸多的新的课题。在目前媒介文化发展快速的现状下, 我们需要对审美艺术的新现象敞开心扉, 例如网络艺术、短信艺术以及广场艺术等, 这些都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解说。如何走出“学院美学”的狭小领域研究, 也绝对不能局限于纯文学和纯艺术的领地, 而是应该进一步实现审美和艺术的沟通, 去谋求新的发展意义和发展层次, 以此来实现新的突破。
  
  (二) 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的相互影响
  
  文艺美学和媒介文化在新的时代下, 都在面临的这一种新的体验。文艺美学需要以崭新的审美视角去研究对象的形成、发展过程, 并从比较中获得更为完整的美学思想分析。文艺美学重点在于对客观物质形成主观的印象, 而这种印象属于意识领域, 是一种纯粹的意识本质。文艺美学的唯心主义色彩是十分浓厚的, 这也是媒介文化对文艺美学的体验所在。媒介文化通过客观物质不断传播, 通过排除不良信息, 将人们的审美观点逐步带向统一的方向, 进而在传播中扩大, 直到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
  
  媒介文化是文艺美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媒介文化作为艺术传播的载体, 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能够创造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无论是《红高粱》还是《活着》, 抑或是当下的《小时代》这些都在彰显着社会发展的情况。文学作品的更换交替, 会进一步导致审美方向的变化, 而媒介文化的出现则进一步推动了文艺美学的进步。审美的形式和结果都在传递出一种浓郁的社会风潮。媒介作为一种冰冷的文化传播工具, 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 都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而之所以人们会对其中的内容给予关注, 是因为文艺作品的内涵让这些冰冷的工具变得温暖, 这也是文艺作品不会消亡, 文艺美学不会终止的重要原因。
  
  文艺美学同样能够反作用媒介文化, 其让媒介文化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传统理论上的媒介更多的是以单纯的、冰冷的工具形式呈现的, 这就让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媒介都呈现出生硬工具的性质。而文艺作品则赋予了这些冰冷工具以温暖而丰富的柔性。媒介依托于文学内容或者优秀作品而传达更为温暖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文艺作品也依托于媒介而让其深邃思想得以传承和传播,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其内在的力量。而且, 文艺作品也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同, 才能够让其内在思想对民众起到重要的教化作用。媒介和文学艺术在思想层面上形成有效融合, 也让文化事业在两者融合基础上得以更大程度发展, 让文化融入社会“缝隙”之中, 对人们的言行举止、生活细节产生渗透影响。
  
  四、结语
  
  当今世界是媒介发展空前广泛、快速的时代, 传媒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必然会出现新的文化与旧的文化融合, 新事物层出不穷也会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在这样的背景下, 文艺美学必然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历经重重考验, 要想立身于不败之地, 就需要调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单小曦。静观·震惊·融入--新媒介生产论视野中审美经验的范式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 (5) :129-135.
  [2]卞友江。文化转型影响下的文艺生产消费--兼评《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14-17, 36.
  [3]冯宪光, 何志钧。检视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宪光先生访谈[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1-7.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64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在新媒介下的文艺美学应用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个地区的联系日益频繁,物质世界、精神文明进一步融合,由此就凸显出了信息沟通与传播的重要性。媒介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文艺...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