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 正文 本文移动端: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

2018-07-09 10:09:5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探讨,英译,校校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 本文简介:摘要:在159所台湾地区高校的校名英译中,专有名词多数使用威妥玛式拼音翻译,学科名如科技、技术等英译不够统一。“大学”全部英译为“university”,翻译较为一致,而“学院”的英译则多样化,且有升格翻译问题。故台湾地区高校校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 本文内容:

  摘  要:在159所台湾地区高校的校名英译中, 专有名词多数使用威妥玛式拼音翻译, 学科名如科技、技术等英译不够统一。“大学”全部英译为“university”, 翻译较为一致, 而“学院”的英译则多样化, 且有升格翻译问题。故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仍需进行规范化, 以实现教育对外交流中的有效沟通。

  关键词:台湾; 高校校名; 英译; 目的论; 威妥玛式拼音法;
 

  一、引言

  高校校名的英译存在较多问题, 中国对其进行探讨的论文也不少,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耿殿磊 (2005) 认为校名翻译的关键在于目的语中校名结构的组织和词汇的选择。刘正兵 (2006) 对大学和学院的定义作了说明, 谈及大学、学院、师范院校等英译, 认为学校校名的英译应兼顾该校的大概位置及其主要专业特色这两个基本信息。毛发生和胡莉萍 (2006) 对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民族类院校、体育类院校的校名英译进行分析, 并提到翻译地区和方位词时应直译, 不能音译。李健 (2010) 认为在翻译方位词时, 应采用意译, 还提到在翻译“地名+学科名+学校性质类别”时应采用“学科名+university+of+地名”和“地名+学科名+university”这两种结构, 以达到汉语校名和英文校名中的语义关系一致。王银泉和崔燕 (2011) 同样认为在翻译“地区名+学校性质类别”时应译为“university of+地区名”以强调地区属性, 亦可避免汉语中地名和特色名拼音相同的情况。针对校名英译存在的问题, 韦建华 (2006) 提出三个方面, 分别是地名的翻译、大小写和选词问题, 朱明炬 (2007) 则把高校校名英译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纳为地名、学科名和性质类名的混乱。对于翻译方法, 郭晋勇 (2011) 介绍了大学校名英译的方法, 主要包括先地名法/先名词法、先形容词法、后地名法、冠词法、介词法、汉化直译法以及约定俗成法, 而陈顺意 (2011) 从直译与意译, 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探讨了学科类型的用词选择以及人名、地名的翻译, 认为大学英文校名应尽可能反映其文化内涵和底蕴。更多的学者都对“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使用情况的混乱提出了批评, 如王栋和李屏 (2009) 、秦明星 (2011) 、房青 (2012) , 等等。

  虽然中国对校名英译的研究不少, 但其研究范围多限于中国大陆地区, 暂未对台湾地区高校校名英译进行研究。因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及社会等原因, 台湾地区的高校校名英译与大陆地区不尽相同, 且其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以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为基本理论, 研究其英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对存在的英译问题提出修改建议。目的论是汉斯·弗米尔 (Hans Vermeer) 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 (Munday, 2001:78-79) 。弗米尔的目的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 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郜万伟、田翠, 2007:146) 。另外, 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及使用环境中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达到语际连贯一致, 即译文应忠实于原文。

  二、台湾高等院校校名英译分类及特点

  根据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网站所提供的数据, 台湾地区共有高等院校159所, 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南部, 少数在东部和离岛, 其中北部73所, 中部27所、南部48所、东部9所、离岛2所。根据各高校网站收集的校名翻译, 对159所台湾高校校名进行分类, 以“国立”冠名的高校有51所, 标示为公立院校, 且其翻译都为“national”, 较为统一, 故不另立项进行分类。根据台湾高校校名的特点, 可将其分为: (1) 专有名词+大学; (2) 专有名词+学科+大学/学院; (3) 其它类。其中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理名词、特色名;学科类细分为科技、技术、医药、教育、军警、师范、艺术、体育、宗教研修等九类;其它类包括少数以学科+大学/学院, 授课方式或其它复合学科等命名的院校。

  (一) 专有名词+大学

  对于专有名词的翻译, 早在1977年, 联合国在地名标准化会议上已通过中国提交的以汉语拼音翻译中国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提案。此后, 中国国务院于1978年进一步决定中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外交文件中一律使用汉语拼音翻译。基于上述事实, 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都应以汉语拼音为标准。但是, 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台湾在专名的翻译上, 大部分采用了威妥玛式拼音法, 一部分采用邮政式拼音, 另外有少数是注音符号第二式、汉语拼音等。

  以“专有名词+大学”命名的高校一共有44所, 约占全部高校的28%。其中以“人名+大学”命名的有10所, 以“地理方位+大学”命名的有11所, 以“特色名+大学”命名的有23所。这44所高校全部将大学英译为“university”。

  1. 人名+大学

  以“人名+大学”命名的10所高校中, “国立中山大学”遵循了约定俗成的原则, 翻译为“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有5所使用了威妥玛式拼音法, 如“国立中正大学”、“逢甲大学”分别翻译为“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和“Feng Chia University”。而“元智大学”、“玄奘大学”和“长庚大学”的译名分别为“Yuan Ze University”、“Hsuan Chuang University”和“Chang Gung University”。译者在翻译时原意使用威妥玛式拼音法, 但因受当地发音影响, 而将“智”、“奘”和“庚”分别译成“Ze”、“Chuang”和“Gung”。“静宜大学”是由美籍修女Sister Marie Gratia Luking所创办, 其中文校名则取自她的中文名字, 但该校英译名未使用音译的方法, 而是根据其始源, 使用了有宗教色彩的“Providence”一词,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Hornby, 2008:1384) 解释其为“God, or a force that some people believe controls our lives and the things that happen to us, usually in a way that protect us, 上帝;苍天;天佑”。Providence作为地名, 是美国罗得岛州的首府, 而以此作为校名的翻译, 难免会对不了解该校的读者造成困惑, 未能实现语际连贯一致, 与原文的忠实性不符, 因此, “静宜大学”应使用音译法翻译成“Chingyi University”。

  2. 地理名词+大学

  以“地理名词+大学”命名的有11所, 其中“国立金门大学”用邮政式拼音将“金门”翻译成“Quemoy”, “国立东华大学”中的“华”字也使用了邮政式拼音译为“Hwa”, 其它的地名均采用威妥玛式拼音法翻译。涉及到方位词的大学有3所, 分别是“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和“南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使用意译翻译成“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国立东华大学”和“南华大学”则使用音译, 分别翻译成“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和“Nanhua University”。方位词并非指具体的地点, 而是指一个区域范围, 若直接使用音译, 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则可能无法在译入语中体现, 有悖翻译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 既达不到译者的基本目的, 也达不到译文的交际目的。

  3. 特色名+大学

  以“特色名+大学”命名的有23所, 其中10所使用威妥玛式拼音法翻译, 如“国立清华大学”译为“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有3所校名的威妥玛式拼音法和汉语拼音翻译相同, 如“开南大学”, 其威妥玛式拼音法和汉语拼音的英译名均为“Kainan University”, 另外有2所则使用了意译, 它们是“国立联合大学”和“真理大学”, 分别译为“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和“Aletheia University”, 其中“Aletheia”一词是源于希腊语。“佛光大学”、“明道大学”使用汉语拼音翻译。“亚洲大学”则使用了为世人熟知的“Asia”一词。“国立中兴大学”和“世新大学”的译名中的“中”和“新”英译, 既非威妥玛式拼音法也非注音符号第二式, 更不是汉语拼音, 其音译为“Chuang”、“Hsih”。而“东吴大学”的英译名采用邮政式拼音译为“Soochow University”, 看似与中国大陆的苏州大学翻译雷同, 但其实二者确有渊源。立校于1900年的Soochow University花开两枝, 苏州和台北, 它们拥有同一起点和历史传承 (麦新转, 2011:109) , 另外, “淡江大学”的英译名“Tamkang University”是使用注音符号第二式, “大叶大学”的英译名则为“Dayeh University”。

  台湾地区高校的命名包含人名及特色名的为数不少。专有名词的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周作人认为“凡人名地名, 都应该尽可能地依照它本国的读法, 忠实地用汉语对译出来。在人名地名之外, 有些专有名词因含义较多、意译不能包括者, 也可以音译。音译应名从主人。” (邵斌、黎昌抱, 2009:53) 同时, 有些通用已久的专有名词音译即使与原文不符, 但为人们普遍接受, 所以也不能轻易改动。这涉及到另一个原则, 即约定俗成。柯平 (1993) 也提出专名的翻译牵涉到三条基本原则, 即名从主人、约定俗成和按实定名。虽然这些方法指的是外语翻译汉语, 但是反之亦然。

  (二) 专有名词+学科+大学/学院/学校

  以“专有名词+学科+大学/学院/学校”命名的院校有96所, 占总数的60%。其中学科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科技、技术、医药、教育、军警、师范、艺术、体育、宗教研修等九类。

  1. 科技院校

  以“科技大学”命名的院校49所, 全部都将“大学”统一译为“university”。其中, 有20所将“科技大学”译为“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有7所译为“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有1所译为“technology university”, 有2所译为“university of science (s) ”, 另有19所在英文校名中未译出“科技”。可以看出, 在所有“科技大学”的译名中,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占了三分之二。王显志、黄亚楠 (2011) 在其调查的16所“科技大学”中, 全部英译为“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但是中国有些学者对“university+of+学科名”的结构提出了质疑。何自然、麦胜文 (2005) 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的英译名“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有些不熟悉中国高校情况的外国人会认为这是广东大学下设的两个院系或部门, 他们提出应该采用“discipline+university+of+place name”或“place name+discipline+university”结构来翻译此类高校, 李健 (2010) 、王银泉和崔燕 (2011) 也对此持相同观点。但实际上, 美国的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s, 澳大利亚的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日本的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都是采用“university+of+学科名”的结构, 既然国际上有这种译法, 且人们都能正确理解, 所以“university+of+学科名”的结构是可行的。

  再来看看“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technology”这三种“科技”的翻译。从词义角度看, 科技即科学技术的简称, “science and technology”比单纯使用“science”或“technology”的意义表达更完整, 也遵循了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 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的语际连贯一致。在中国大陆, “science and technology”也常常用来翻译“理工”, 而在台湾, 没有以“理工”、“工业”、“工程”等此类译名使用混乱的词语来命名的高校, 且以“科技”命名的院校中都是综合性院校, 所以“科技大学”可规范化翻译成“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在49所科技大学中, 以复合学科命名的有9所, 其中以“应用科技大学”命名的有2所, 以“财经科技大学”、“商业科技大学”、“海洋科技大学”、“第一科技大学”、“药理科技大学”、“城市科技大学”、“医事科技大学”命名的各有1所。这9所高校的英译名也不尽合理, 两所“应用科技大学”———“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和“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在翻译上却相去甚远, 分别译为“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和“Tai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从这两所学校的英译名看, 我们很难发现这两个校名只在地理方位上不同, 因此, 可以将之译为“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Tain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另外“德明财经科技大学 (Tak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 (National Kaohsiung Marine University)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 (Chung Hwa University of Medical Technology)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Science) ”、“育达商业科技大学 (Yu Da University) ”的英译也可稍加修改使其在目的语中表达更为完整准确, 符合忠实原则。因为“海洋”、“医事”等在校名中起到强调某一学科领域的作用, 故在英译时不可省略, 我们可使用其形容词形式修饰后面的“科技大学”。以下为这5所高校的英译名修改建议:Deming University of Fina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unghua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a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da University of Commer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相比之下,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National Kaohsiung Fir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和“台北城市科技大学 (Taipei Chengshi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在这方面的处理则较为合理, 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因“城市”、“第一”并非强调某一专业领域。

  2. 技术院校

  以“技术学院”命名的院校一共有21所, 其中有15所采用“institute of technology”结构, 有2所采用“college of technology”结构, 有4所未译出“技术”。对于“学院”、“大学”的翻译, 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马俊波 (2003:9) 指出中国高校按规模和层次大致可分为专科学校、学院和大学, 其对应的英文分别是college, institute和university。秦明星 (2011:72) 则将其对应为two-year college, college/institute/academy, university。余新兵 (2007:173) 认为不能招收研究生的纯本科院校不适宜译作“university”, 比较适合译成“college”, 而“institute”特别适合翻译工科院校。何自然和麦胜文 (2005:9) 也认为“university”一词是指综合性大学, “institute”是指带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在这21所技术院校中, 只有一所“醒吾技术学院 (Hsing Wu University) ”使用了“university”一词, 且未译出“技术”一词。从释义角度看, 不管是“college”还是“institute”都可作为技术学院的翻译, 但相比之下, “institute”可能更为专指。所以, 这21所“技术学院”, 都可统一译为“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在21所“技术学院”中, 有6所高校的中文名采用复合学科命名, 其中2所以“商业技术学院”命名, “海洋技术学院”、“创新技术学院”、“创意技术学院”、“空军航空技术学院”各1所。对于这些含复合学科的校名英译时应采用的结构, 在前面的科技院校中已作介绍, 故不再赘言, 需要指出的是“海洋”一词的翻译, 前文提到的“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使用了“marine”一词, 但“海洋技术学院”则用了另外一个词“maritime”。朗文当代高级辞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为, “marine”第一个释义是“connected with the sea and the creatures that live there”, 第二个释义是“connected with ships or the navy”;“maritime”的第一个释义是“connected with the sea or ships”, 第二个释义是“near the sea”。从以上释义看, “maritime”含有空间方位的意思, 用在校名指代学科, 不如“marine”一词合适, 且在信息传达方面, “marine”的意思更贴切, 更为切合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 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

  3. 医药院校

  医药院校一共有6所。以“医学大学”命名的有3所, 以“医学院”命名的有2所, 以“医药大学”命名的有1所。其中, 以“大学”冠名的4所院校全部规范地译成“university”, 而2所以“学院”冠名的院校英译却有两个版本, 即“college”和“center”。陈惠惠 (2010:120) 提到西方有些医学院翻译为“medical centre”, “国防医学院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 ”可能是受其影响使用了“center”一词。医药院校中涉及到学科的名词有3个:“医学”、“医”、“医药”, 这6所院校均选择了“medical”。根据房青 (2012:48) 对大陆地区医药类院校的调查分析, 使用“medical”翻译涉及“医 (科) ”和“医药”, 另外有1所以“医药”冠名的院校使用了“medicine”一词。因此, “医学”、“医”、“医药”可译为“medical”或“medicine”。

  4. 教育院校

  台湾地区以“教育大学”冠名的高校一共有5所, 且都译为“university of education”。侯志红 (2010:56) 、王栋和李屏 (2009:33) 借鉴香港教育学院的译名, 认为“教育学院”可以译为“institution of education”, 同时王栋、李屏还借鉴了美国一些教育学院, 认为可译为“educational college”或“college of education”。由此, “教育大学”则可译为“university of education”或“institution of education”, 都是可以接受的。

  5. 军警院校

  在159所高校中, 一共有4所军警院校, 分别为“‘中央’警察大学 (Central Police University) ”、“‘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 (‘R.O.C.’Air Force Academy) ”、“‘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 (‘R.O.C.’Naval Academy)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 (‘R.O.C.’Military Academy) ”。将“警察大学”译成“police university”是很少有争议的。其余3所“军官学校”的英译也较为统一, 都用了“academy”。韦氏新大学词典将“academy”释为“a high school or college in which special arts or skills are taught”。参照“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 (美国空军军官学校) ”、“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 ”可知, 译文与原文语际连贯一致, 台湾地区这3所军事院校的英译用词是准确的。

  6. 师范院校

  台湾地区的师范院校均冠名“师范大学”, 其中有2所译为“normal university”, 有1所译为“university of education”。如前面所言, “university of education”适合翻译“教育大学”。然而译为“normal university”是否就是准确合适的呢?对于中国的读者, 当我们提到“normal university”时, 恐怕无人不知其所指的是师范院校, 但是对于外国读者, 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中国读者自然会认为“normal university”指师范院校, 而外国翻译此类学校则用“teachers university”, 这就导致语际连贯不一致。

  7. 艺术院校

  以“艺术大学”命名的院校有3所, 它们是“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 (Taina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 全部将“艺术”译为“arts”, 其中有2所在“arts”前面加了定冠词“the”。

  8. 体育院校

  台湾地区有3所体育院校, 分别是“国立体育大学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和“台北市立体育学院 (Taipei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毛发生和胡莉萍 (2006:92) 认为“体育学院”正确译法为“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或“instit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然而, 房青 (2012:51) 认为“sport”适合翻译“体育”。体育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并非仅仅是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一词能更好地涵盖与“体育”相关的各种培训项目。有2所院校虽使用了“sport”一词, 却未注意到单复数形式, 这就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参考“United States Sports Academy (美国体育学院) ”, 正确译法应为“sports university”。“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中的“体育运动”其实已包括在“体育”一词中, 所以无需作特殊处理。

  9. 宗教研修院校

  台湾地区有一部分私立院校, 最初是由教派或者宗教人士创办, 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学科的不断增设, 有些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或者多学科专业学院。专门的宗教研修院校只有“法鼓佛教学院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和“基督教台湾浸会神学院 (Taiwan Baptist Christian Seminary) ”。对于“seminary”, 韦氏新大学词典的解释为“a:an institution of secondary or high education;b:an institu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candidates for priesthood, ministry, or rabbinate”。比较而言, 使用“seminary”更能体现学校的宗教属性。

  (三) 其它类

  归为其它类的院校, 有以“学科+大学/学院”命名, 有以“授课方式+大学/学院”命名, 有以其它复合学科命名, 等等。将其归为其它类, 是因为这些院校的命名方式不同于以上各种, 且只有唯独一所。在这个类别的19所高校中, 有11所以“大学”命名, 均译为“university”;有8所以“学院”命名, 其中6所译为“college”, 有2所译为“university”。另外, “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未译出“科技暨管理”, 也许是因为译为“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不简洁且影响整体美观, 属于连贯性原则问题, 其实可以借鉴“北京中医药大学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将其简写成“S.T.M”。对于“交通大学”, 考虑到国外没有与其意义对等的翻译, 所以建议采用音译法。“国立高雄餐旅大学 (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与“台湾观光学院 (Taiwan Hospitality&Tourism College) ”都选用了“hospitality”和“tourism”。“国立高雄餐旅大学”下设的餐饮管理系的英译名使用了“food&beverage”来翻译“餐饮”, 所以, “餐旅”可译为“food and tourism”。

  三、台湾高等院校校名英译问题与建议

  高校校名英译一直存在许多问题, 原因可能是教育部门缺少相关的规定, 以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由于不同的心理因素影响而造成同一类院校的英译名存在混乱的现象。台湾地区高校校名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专有名词翻译标准不一。台湾地区高校校名中专有名的翻译绝大部分使用音译, 且大多数采用了威妥玛式拼音法, 但是同一个校名的英译也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 如“玄奘大学 (Hsuan Chuang University) ”中“玄”字为威妥玛式拼音法翻译, 但是“奘”的翻译却未遵循这个标准。专有名词的翻译应以音译为主, 意译为辅。人名、地名及涵义深远的特色名应音译, 而含有具体信息的方位词则应意译, 例如“国立东华大学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应译为“National Eastern China University”或者“Nation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2.学科名翻译混乱。同一学科名的英译用词不统一, 如在科技院校的英译名中, 用来翻译“科技”的有“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technology”, 建议统一翻译为“science and (&) technology”;“技术”院校则可统一用“technology”。“医 (学) ”、“医药”院校对译为“medical”与“medicine”;师范院校可翻译为“normal”、“teachers”, 如果是教育院校则译为“education”。而有些学科名在英语中有其相对应的翻译, 却使用了音译, 如“国立政治大学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可译为“National Political University) ”。此外, 有少数院校未将学科名译出, 没有忠实地翻译原文, 例如“亚太创意技术学院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Creativity) ”, 而有的院校的英译名增译了中文校名中没有的学科内容, 例如“大同技术学院 (Tatu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

  3.“学院”升格译为“university”。在159所高校中, 以“大学”命名的院校全部统一译为“university”, 但仍有少数几所以“学院”命名的院校, 语义升格译为“university”, 例如“东方设计学院 (Tungfang Design University) ”、“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 (Toko University) ”。这就违反了目的论的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忠实地传达信息, 做到实事求是。建议“大学”对译为“university”, “学院”对译为“college”。

  4.连写问题。含有专有名命名的院校一共有148所, 有41所将其分开书写, 占总数将近30%, 例如“逢甲大学 (Feng Chia University) ”、“国立清华大学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等等, 可将音译连写, 如国立清华大学可译为“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5.大小写问题。大小写错误指英译时没有按大小写规则进行书写, 例如“嘉南药理科技大学 (chia nan university of pharmacy&science) ”。一般而言, 英语中的实词都需要大写, 虚词则不需要。

  6.单复数问题。学科名的单复数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例如“国立体育大学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应译为“sports”, 可改译为“National Taiwan Sports University”。

  四、结语

  台湾地区高校专有名词的翻译大多数保留了威妥玛式拼音法, 较少使用汉语拼音, 这与台湾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应该予以理解。对于某些含有具体信息的专有名词, 如人名和地名应尽量音译, 而方位词则应意译, 以达到传达方位信息的目的。对于学科名的翻译, 如“科技”应译为“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这更能符合目的论中的目的原则与忠实原则。对于“大学”的翻译, 均译为“university”, 最为统一, 而“学院”及部分学科的英译则需进一步修改, 以达到规范化标准。

  参考文献

  [1]陈惠惠.2010.从国内高校英译名看“学院”一词的翻译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7) , 117-120.
  [2]陈顺意.2011.中国大学校名英译中的几个问题[J].凯里学院学报 (2) , 164-167.
  [3]房青.2012.从目的论看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的“名正言顺”[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4]房青.2012.从英译角度看中国大学校名的“名正言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3) , 111-113.
  [5]郜万伟, 田翠.2007.翻译目的论---松开译者脚下之链[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 145-147.
  [6]耿殿磊.2005.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4) , 15-20.
  [7]郭晋勇.2011.大学校名汉英翻译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5) , 74-75.
  [8]何自然, 麦胜文.2005.中国高等院校英文校名问题刍议[J].外语教学 (3) , 7-9.
  [9]侯志红.2010.山西省高校校名英文翻译实证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 (3) , 54-57.
  [10]柯平.1993.英汉与汉译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李健.2010.中国大陆普通高等院校校名英译:问题与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 36-40.
  [12]刘正兵.2006.我国高等院校校名英译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报 (2) , 47-50.
  [13]马俊波.2003.论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3) , 8-12.
  [14]麦新转.2011.论高校校名音译[J].哈尔滨学院学报 (9) , 107-110.
  [15]毛发生, 胡莉萍.2006.我国普通高校名称英译情况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2) , 89-94.
  [16]秦明星.2011.语言规划视角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10) , 72-73.
  [17]邵斌, 黎昌抱.2009.舍义就音为哪般?——中国高校校名音译探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6) , 52-56.
  [18]王栋, 李屏.2009.我国高校校名英译问题探析——以江苏省本科院校为例[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1) .31-33.
  [19]王显志, 黄亚楠.2011.我国理工科大学校名英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 , 155-159.
  [20]王银全, 崔燕.2011.从语义组合看中国高校校名的英文翻译[J].术语与翻译 (6) , 25-30.
  [21]韦建华.2006.重视高校译名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 129-133.
  [22]余新兵.2007.中国大学校名英译的现状及其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4) , 172-175.
  [23]朱明炬.2007.普通高校校名英译中的混乱与规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 , 19-21.
  [24]HORNBY A S.2008.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5]MUNDAY J.2001.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64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探讨台湾地区高校校名的英译问

    摘要:在159所台湾地区高校的校名英译中,专有名词多数使用威妥玛式拼音翻译,学科名如科技、技术等英译不够统一。“大学”全部英译为“university”,翻译较为一致,而“学院”的英译...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