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正文 本文移动端: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2018-07-05 09:17:3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本文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随机分成2组:49例西医疗法对照组,49例中西医结合疗法实验组,评定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好转率为95.9%(47/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49).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本文内容: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 随机分成2组:49例西医疗法对照组, 49例中西医结合疗法实验组, 评定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好转率为95.9% (47/49)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1/49) .对照组好转率为79.6% (39/49)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 (7/49)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实验组、对照组的血压、血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给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 能改善血压、血糖指标, 预防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 主要表现为失眠、乏力、头痛等, 严重者引发心力衰竭、尿毒症等, 危害生命健康。当前, 临床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然由于西医疗法效果不突出, 被临床限制[1].基于此, 将我院9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整理如下, 旨在判定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 随机分成2组:49例对照组由20例女性、29例男性组成, 年龄40~76岁, 平均 (54.6±3.3) 岁;糖尿病病史1~9年, 平均 (3.9±0.5) 年;高血压病史1~11年, 平均 (4.8±0.7) 年;49例实验组由21例女性、28例男性组成, 年龄40~77岁, 平均 (54.7±3.4) 岁;糖尿病病史1~10年, 平均 (4.0±0.6) 年;高血压病史1~12年, 平均 (4.9±0.8) 年。2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无意义 (P>0.05) , 可比对。

  

  1.2 纳入与排除标

  

  准纳入标准[2]: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伴有多尿、气短、心悸等症状, 签署知情意向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 给予健康教育, 指导合理饮食、运动。同时, 做好心理疏导, 消除不良心理。对照组49例给予西医疗法, 包括:二甲双胍 (由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每天口服3次, 每次0.5 g;格列吡嗪片 (由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 每天口服2次, 每次5 mg;依那普利 (由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每天口服2次, 每次10 mg, 持续4个月。实验组4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 西医疗法同对照组, 中医疗法为自拟汤剂, 药方:丹参、赤芍、天花粉、泽兰、牡丹皮各15 g, 生地黄20 g, 鬼箭羽6 g.煎服服用, 每天1剂, 分早、晚2次分服, 持续4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疾病控制:症状、体征消退, 血压、血糖恢复正常;好转:症状、体征减少, 血压、血糖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未变化, 或病情恶化。②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指标变化情况。③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输入SPSS18.0中, 计量类资料用 (±s) 的形式表示, 计数类资料用 (例, %) 的形式表示, 分别实施t、卡方检验, P<0.05, 统计有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疾病好转率为95.9%, 对照组疾病好转率为7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指标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治疗前的血压、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2组指标变化, 实验组变化度优于对照组, 统计有意义 (P<0.05) , 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恶心1例, 发生率为2.0%;对照组腹泻3例, 呕吐2例, 低血糖2例, 发生率为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00, P=0.027) .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 眩晕、头痛、失眠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进展, 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病变, 危及患者生命。由于患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现象, 血压指标的异常变化降低患者对降压药物敏感性。因此, 临床将控血糖、血压作为疾病的治疗原则[3].以往, 临床常用二甲双胍、依那普利等药物治疗, 虽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血压和血糖指标, 但最终结果并不理想。故而, 需加大有效疗法的探究力度。

  

  中医领域中,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属于“头痛”“消渴”等范畴, 病发机制和饮食不合理、津液亏损、阴虚阳亢、血液瘀滞相关。所以, 中医将活血化瘀、清热生津、安神作为治疗原则。本研究中使用的中药汤剂由赤芍、牡丹皮、丹参、天花粉等成分组成, 其中, 天花粉具有生津滋阴、清热泻火的功效, 赤芍、牡丹皮具有清热、活血化瘀的功效, 丹参具有安神、活血的功效, 泽兰具有消毒、消肿的功效, 生地黄具有凉血、生津的功效, 诸多药物的联合使用, 能达到清热、生津、滋阴、活血的目的[4~6].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生地黄、天花粉能改善血糖指标, 丹参、赤芍、泽兰等能改善血液流动现状, 控制血糖、血压, 辅助西医疗法, 能提高治疗结果。

  

  在吴建昭[7]报告中, 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8.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本次调查中, 实验组、对照组也行上述疗法, 从结果看:实验组好转率为95.9% (47/49) , 对照组好转率为79.6% (39/4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和上述报告相似, 说明:西医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 能更好改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 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1/49) , 低于对照组的14.3% (7/4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并且, 实验组、对照组的血压、血糖指标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压、血糖状况, 提高生存质量, 促进康复。

  

  综上, 给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 能改善血压、血糖指标, 预防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瑞。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 (10) :181-182.  

  [2]唐敏继, 郑友锋, 杨宇新,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2 (16) :1768-1770.  

  [3]陈旭, 李玲。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 (15) :46-47.  

  [4]ROSENZWEIG EB, BRODIE D, ABRAMS DC, et al.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s a novel bridging strategy for acute right heart failure in group 1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Asaio Journal, 2014, 60 (1) :129-133.  

  [5]李广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9C) :140-141.  

  [6]贾庆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 (18) :184.  

  [7]吴建昭。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 (11) :52-53.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60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98例,随机分成2组:49例西医疗法对照组,49例中西...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