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正文 本文移动端:《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2017-06-16 05:42:4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翻越远方的大山苏教版

翻越远方那座大山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刘翔以自述的形式写的自己的亲身经历。主要写的是刘翔从一开始奢望超越约翰逊,到后来十多次输给对手,但是这几年中他一直不放弃,认定这个目标不断前进,最终翻越这座大山,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刘翔是家喻户晓的名人,学生本身对他就有兴趣,这篇课文叙事性也强,对孩子本身就有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去体会文章的内涵,品读出刘翔身上的品质,我在教学时借助了图片、视频等形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一、图片的力量

图片对于孩子的感官刺激是直接的,图片不像文字那样,需要去读去理解之后才能知道含义,图片的优点在于它的直观性、形象性。在本课教学中我多次使用到图片。例如在第二课时中,我提问: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学生们都能迅速从文章中找到是约翰逊;此时我再提问: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我出示了一张刘翔跪在跑道上的图片,又在这张图片上方出示一张约翰逊夺冠的图片,两张图片一叠加,刘翔身上的大山,就能很明确地展示出来了。怎样体现“远方”和“遥不可及”呢?我慢慢讲这两张图片拉开,孩子们一下子就大叫出来“遥不可及”。利用图片和动画,既解决了问题,还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比口头的解释要生动许多呢。

二、语言训练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语言训练环节,首先我给学生看了刘翔在2003年与约翰逊的一次比赛视频,要求学生注意下方的秒数,告诉学生:刘翔在跑道上一秒钟的提高,背后就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三年的时间,刘翔的进步是神速的,那么请你想一想,刘翔都进行了哪些努力?在这样开放性问题的解决上,我这次学习了张老师教我的方法,选取了一些图片,一张是刘翔脚受伤的图片,一张是刘翔一个人在跑道上跑步的图片,一张是刘翔静坐在跑道上看着天空的图片,要求学生先同桌讨论,再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一次的效果要比上一次《美丽的南沙群岛》那课的效果要好点,虽然说出来的话并不是十分优美,但是很多学生都举手发言:“刘翔生病的时候,依旧是坚持不懈,心里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再次站上跑道呢?”“刘翔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依旧站在跑道上训

练”.....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拓展方面存在着一些小疑问,其实这篇课文是适合课后拓展阅读的,因为刘翔身上的精神,很多运动员、作家等身上都具有,我在这节课的最后是要求学生去寻找一些你所崇拜的人,简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但是课后一想又这样的一个拓展又似乎不是很恰当,此外,这样的课外拓展如果没有一个形式的展示,很容易是空话,学生认为可做可不做,若是课外拓展延伸,那我应该怎样去做呢?何种形式去做呢?

篇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课:《翻越远方的大山》优质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说课与实录

第四课:《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与反思,说课与实录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教学重点: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 字形区分:纪 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

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出示:“远方的大山”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学习1-7小节

过渡: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7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1)你体会到了什么?(差距大、实力强)

(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

“奢望”:读.什么叫奢望?什么对于他来说是奢望?(亲眼看到其人) “远方的大山”:远、大、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遥不可及”:什么叫遥不可及?什么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 连到达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山了,所以对刘翔来说,这是一座矗立于“远方的大山”,要想翻越它,只能是一个过高的难以实现的希望,是——梦想!

(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谁来一读这段话。(指名

读第2小节)

差距很大,刘翔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齐读)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1)、什么叫“风驰电掣”?(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

(2)、约翰逊实力强劲,而我只能——作为观众……,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3)、读一读,体会一下两者的悬殊。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约翰逊是座“大山”? (理解“近10次”、“没有一次”、“屡屡拿第二”、“总是”。)

(2)、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约翰逊能稳稳地占据冠军宝座,可见其实力的强悍。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成名时间很早,早就声名远播,是大家的偶像)

小结: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1989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

篇三:苏教版三年级下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4.翻越远方的大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启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刘翔成功的过程,感受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难点:引导学生能够从刘翔身上得到启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 教学方法:“一线四步”教学法.品词析句法.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板书示意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

3.《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着重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刘翔跨栏视频.《超越梦想》音乐伴奏.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的成语.名言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自读积累。

1.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有关“志向与坚持”的成语或名言?(学生展示)

2.老师也积累了不少,想不想看看老师的成果?

教师课件出示“百宝箱”,让学生快速记忆。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校提出的“一线四步”教学模式中,把自读积累放在每课教学的第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设计的这一环节既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情况,又为学习课文,感受刘翔精神做好了铺垫。】

二、导读达标。

1.学习第一段。

(1)昨天我们学习了《翻越远方的大山》,是谁翻越大山的?“远方的大山”指的是谁?(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大山。)“远方”说明了什么?

(2)刘翔把约翰逊比作“远方的大山”,反映了什么?(约翰逊很厉害)

(3)自读课文1.2自然段,找找哪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以简明扼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本,感知大意,为精读做好铺垫。】

(很早就知道.根本.有朝一日.奢望??)

师问: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奢望过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是“导读达标”中的“精读”环节。学生对“奢望”这个词语比较陌生,如果老师单纯的告诉学生它的字面意思,学生可能难以真正理解。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谈自己的愿望,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词语的理解。】

(4)当时的刘翔根本就不敢奢望看到约翰逊,刘翔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跨栏运动员,而美国运动员约翰逊已经名扬天下了,在他21年的运动生涯中,他共夺得世锦赛金牌4枚,奥运会金牌1枚,室内世锦赛金牌3枚,并11次跑进13秒大关。刘翔觉得自己和约翰逊相差太远了,这又让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

(遥不可及)

(5)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沉重.无可奈何)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线四步”模式也强调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就要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文字蕴含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刘翔的内心世界。】

第2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2.学习第二段。

过渡:可是从2001——2003三年时间里,刘翔却一步步来到了山脚下,他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默读第3——7自然段。这一部分有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划出来。(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些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

①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

②“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过山车.地铁.火箭.摩托车??)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④作为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读句子 “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⑤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刘翔决心赶超约翰逊)

你想用自己积累的哪句名言鼓励他?

⑥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

⑦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刘翔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遗憾的是,刘翔摔倒了,你想用自己积累的哪句名言鼓励他?

过渡:在不断的训练中,在坚定的决心下,刘翔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刘翔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学生找出句子“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

⑨三年的时间,刘翔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想一想,刘翔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读写训练】展开想象写话:

狂风暴雨中,刘翔 ;

烈日炎炎下,刘翔 ;

寒冬腊月里,刘翔 ;

逢年过节时,刘翔 ;

??

【设计意图:叶谰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变成生命的涌动,人性的张扬。”“一线四步”模式也提出将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训练作为每节课训练的要点。在文本中,没有对刘翔如何训练做出介绍。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想象与表达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⑩.刘翔付出了这么多,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他的面前,可是他“已经站在山脚下”!这说明刘翔在不断进步,进步的仅仅是跨栏的成绩吗?(不是)还有什么?(信心)

现在他已经站在了山脚下,你们再鼓励鼓励他,他的信心会更充足!用上你们积累的名言。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者,事竟成。)??

【设计意图: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不能单纯的让学生把好词好句抄在积累本上,而应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恰当的运用。此时用自己积累的名言去鼓励刘翔,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而且更能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过渡:是呀,随着成绩的提高,刘翔的自信心也在增强。有了自信,就有了动力,看来刘翔真的要飞翔了!

3.2004年5月8日,刘翔久久等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一天,亲眼目睹这场比赛吧!(教师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利用视频创设情境,无形中让学生化身为观众,去体会刘翔成功的那份喜悦与激动。】

(1)刘翔赢了!课本上是怎样记录这一时刻的?齐读8——11自然段。

(2)刘翔成功翻越大山时,心情是怎样的?

(激动)从哪儿读出来的?

(兴奋)又从哪儿读出来的?

(迷糊)为什么会迷糊呢?

(2)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名体育记者,你会如何祝贺刘翔?

师生合作:师当刘翔,生当体育记者。

(3)听到你们的祝贺声,刘翔才回过神来。(齐读:“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一线四步”模式特别强调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置于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多层次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引领学生从课文语言中感悟到刘翔的成功来之不易,来自他的努力与自信。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感悟,在读中深化体验。】

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课题,照应开头) 师小结:我们以后在写作中也可以巧妙运用这种写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感悟精神,进行教育。

(1)现在你觉得“远方的大山”还仅仅指的是约翰逊吗?还指什么?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用上你们积累的词语或名言。(教师板书:认定目标.永不放弃.勇于挑战.不断超越)

【设计意图:该模式强调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之前已经记住了有关“志向与坚持”的词语,此时用词语来赞扬刘翔,使学生对积累的词语能够活学活用。】

(2)每个人都有自己奢望的事,都有自己的梦想,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希望你们能够做一个强者,敢于挑战别人,挑战自我,挑战困难。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阅读推介。

(一)课内阅读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啦,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回答问题:

1.文中提到了几个登山人?

2.你最喜欢第几个?为什么?

3.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551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翻越远方的大山苏教版翻越远方那座大山教后反思这篇课文是刘翔以自述的形式写的自己的亲身经历。主要写的是刘翔从一开始奢望超越约翰逊,到后来十多次输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