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郭隗简介 正文 本文移动端:郭隗简介

郭隗简介

2017-05-08 07:02:16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材料一

材料一: 水手探险谱写真正的诚实守信

在15世纪里,荷兰的几个水手为了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航线组织了一次探险航行。探险队起航前,荷兰商人把一些准备和中国进行贸易交换的服装、食物等商品装在了船上。

水手们抵达北冰洋后,由于夏季结束,探险船被冻在了冰水中,水手们被迫登陆。他们在新地岛上修建了木屋,等待着春天的来临。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有些水手因饥饿而患病,不幸死去。但水手们没有一个去动那批货物。

冰雪融化后,因为船只损坏,他们无法再前往中国,但水手们仍然在将船舶修复的同时把货物也打开晾干以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当水手们历尽艰险回到荷兰时已经1年多过去了。他们此时早已一无所有,甚至还有很多人为这次航行丢了性命,但货物却完璧归赵。当荷兰商人看到这批完好无损的货物时,都纷纷称赞水手。水手们在探险航程中谱写了一曲诚实与信用的光辉篇章。

材料二: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一般都写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个自古在商品买卖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诚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 材料三: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

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闵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齐闵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闵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

材料1

很久以前,有一颗巨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天天来到这里,他爬到树上摘苹果吃,然后在树阴下小憩。他很喜欢树,树也很喜欢跟他玩。转眼,小男孩长大了,不再整日围着树玩耍。

一天, 小男孩回到树旁,他看上去有些伤感。苹果树对他说:“来和我

玩吧。”男孩答道:“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想再围着树转。我需要钱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不过你可以摘下苹果去卖。”于是,男孩在下苹果后,兴高采烈地离开了。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露面。苹果树很是伤心。

又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回来了。苹果树对男孩说:“来和我玩吧。”男孩说:“我没时间陪你玩。我必须养家糊口。我们需要房子遮风避雨。你能帮我吗?”苹果树说:“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建房子。”男孩砍下树枝,有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苹果树变得孤独惆怅。 一个炎热的夏天,男孩又出现了。苹果树高兴地说:“来陪我玩吧。”男孩说:“我想扬帆出海,放放松心情。你能否送我一艘船?”树说:“砍下我的树干吧。”于是男孩砍下树干建造航船。他扬帆起航,很长时间没了音讯。

许多年后,男孩又回来了。苹果树对他说:“抱歉,我的孩子。我再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就剩下枯老的树根......”男孩说:“这么多年的奔波,现在我先找个地方休息。”树于是兴奋地说:“太好了,枯树老根正适合你倚靠休息。来吧,做在我身边好好休息!”于是男孩步履满跚

地来到老树旁,坐了下来。苹果树热泪盈眶,露出了微笑。 材料2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三字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材料3

〖材料〗张强学习成绩优异,还能够积极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班主任想让他担任班长的职务。但张强的爸爸觉得担任班长会影响他的成绩,因此坚持要求张强不要担任班长,张强最终选择了听父母的话,没有担任班长。

篇二:保定历史简介

保定历史简介

保定有着悠久的发展史 , 有灿烂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历史文 化积淀。从已发掘的一系列古文化遗址看 , 保定区域具有发达的 史前文明。如涞水县出土的智人化石可证实 , 在 2.8 万年前 , 这 里即是黄种人 ( 蒙古人种 ) 的祖先一一智人的繁衍生息地。众多 的从石器时期到商、周文化遗址和有关唐尧及有易氏的历史记载和大量的传说 , 可证实这里是唐尧的故里。在四五千年前 , 这里已经是人烟辐揍、居落密布 , 原始农业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 , 有易氏已在易水流域放牛牧马、植桑种谷了。由涞水张家洼出土的北伯青铜器 , 有关专家推断 , 这里就是古燕国的始封地。春秋战国时期 , 保定区域先为燕、中山( 鲜虞 ) 侯国之地 , 到战国中期 , 赵灭中山 , 保定南属赵、北属燕 , 始有 " 燕南赵北 " 之说 , 成为燕文化的腹地。燕国曾在今容城东筑都城 , 燕昭王在今易县筑下都。燕昭王复国中兴、荆柯刺秦王等传之千古的事件都导源于这里。秦汉时期 , 保定区域始设众多的郡 ( 国 ) 、县 , 筑关建 城 , 成为北部防御要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阶段 , 河北的 世家大族纷纷南下江淮 , 而北方游牧民族则南下中原接受汉文 化 , 建立国家。保定区域正处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过渡 带 , 受影响是最大的。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 , 保定区域先后属少 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冉魏、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 , 其中后燕定都中山 ( 今定州 )。多年的战乱使保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 由于大批士族南迁 , 使当地文化受到冲击。但同时

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的活动 , 又给这里的文化注入了多元成分 , 使这里的民风质朴而悍劲 , 文化上也富有特色。《隋书·地理志》说 :" 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 , 然涿郡自前代以来多文雅之士。 "

隋唐五代时期 , 保定区域经历了隋初和盛唐的稳定发展阶 段 , 也经历了隋末的动荡、唐代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和五代的纷 纷战乱。在隋初和盛唐 , 保定的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 , 唐代保定区域属河北道。唐天宝年间 , 河北道正仓积粟 182 万石 , 义仓 积粟 1754 万石 , 居全国第一 , 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 所以唐代在 定州设大总管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 出现了一大批 文化名人。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保定是农民起义非常活跃的 地方 ; 安史之乱 , 这里又首当其冲 ; 藩镇割据 , 数这里的藩镇势力最强 , 足以和唐朝廷相抗衡。难怪有些在唐朝不得志的读书人 来到这里寻找出路。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的董邵南即是其中之一。五代时 , 保定先后或分属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及辽 ( 契丹 ) 等 , 各统治者之间争战杀伐不己。保定虽不是政治、 军事斗争的焦点 , 却也时时处在战争的旋涡中。重要战事有后唐与契丹的曲阳之战、辽兵南侵、周世宗北伐等。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 ( 辽 ), 保定北部的涿州等入辽。连年战争 , 民无宁日 , 经济遭到很大破坏。

宋辽金元时期 , 保定先是处于宋辽边界 , 宋辽之间经常发生 战争 , 而且主战场多是在保定一带 , 著名的有杨家将抗辽、满城 战役、瓦桥关战役、歧沟关战役等。宋辽战争多以宋王朝失败而告终 , 辽军得胜后即劫掠而去。直至宋景德元年十二月 (1005 年 1 月 ),

宋辽订立 " 澶渊之盟 ", 两国才结束长达 30 余年的大规模战争。双方以易水、白沟河为界 , 并互开榷场 , 进行双边贸易 , 这些榷场多在保定界内。宋朝为防御辽兵南侵 , 除在边境建筑关隘驻守军队外 , 还沿边境地区 , 从今满城、保定、徐水、清苑、安新、高阳一带 , 一直达于泥沽海口 ( 今塘沽 ), 屈曲长 900 里掘堤挖塘 , 使其遍布塘泊 , 以阻辽骑兵南下 , 还在定州建高达 80 多米的砖塔 , 以隙望敌情。此时保定一带的防御功能愈加突出 ,北宋先设保塞军 , 后升为保州 , 并建州城。在定州设路 , 统 8 州。长期的战争熏陶 , 培养了保定人的尚武精神 ,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散文《唐河店妪传》就记述了唐河岸边一集镇上的一位老年妇女徒手智杀辽兵 , 文中还列举上谷的 " 静塞 " 、雄州的 " 挠捷 " 等勇武的地方武装 , 他们勇于杀敌守土。宋对辽的战争之所以失败 , 根本原因在于宋王朝军事措施的不当和政治的腐败。

金灭辽和北宋 , 统一北方后 , 将河北的不少汉人迁往关外 , 同时女真人大批南下 , 实行猛安谋克制 , 女真贵族成为封建地 主 , 逐渐汉化。金在今北京营建中都 , 在定州设中山府 , 在保州设顺天军节度使。当蒙古兵打来时 , 女真人无力抵抗 , 大批地主武装起而自保 , 金朝统治者就搞了 " 九公封建 ", 即承认这些武 装 , 用他们抵抗蒙古兵 , 有几支即在保定境内。但这并没能挽救 其失败的命运。金贞祐元年 (1213 年 ) 十二月 , 蒙古军攻陷保 州 , 州城被毁。在蒙古灭金和灭南宋的统一战争中 , 保定的汉人 武装起了很大作用 , 知名的军事将领有定兴的张柔、张弘范父 子 , 博野的史现

等 , 其中张柔屡败金兵 , 移镇保州 , 重建保州 城 , 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张弘范俘南宋丞相文天祥 , 率军攻崖 山 , 获南宋符窒印章。元定都大都 ( 今北京 ), 保定为南部屏障 , 遂改顺天军为顺天路 , 又于至元十二年 (1275 年 ) 改顺天路为 保定路 , 辖 7 州 8 县 , 保定之名自此始。

明清时期 , 保定仍为畿辅之地。明洪武年间 , 改保定路为保 定府。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 , 为了充实京畿周围的人口 , 从山 西和塞外向河北移民 , 大批移民在保定境内安家落户。 明朝将大 宁都司移驻保定 , 并在保定设总兵署 , 常年驻军 1 万多名 , 负责京畿附近的保卫。 " 土木之变 " 后 , 蒙古瓦剌部突破紫荆关进围北京 , 又从紫荆关退去。保定的战略防御地位日益重要。遂重修 保定城 , 改土城为砖城 , 历五年建成 , 同时在保定西部太行山区 修筑内长城 , 在紫荆、倒马、龙泉关等修建关城 , 建墩台城堡。保定境内的长城和关城多是明代留下的。明末 , 清兵攻保定 , 因 保定军民协力固守 , 遂移攻高阳。原明兵部尚书孙承宗率家族及 民众抵抗 , 城破 , 孙家 20 余人死难。李自成起义军北上 , 与明 军激战于保定。经五昼夜攻守战 , 起义军克保定。起义军失败后 , 清兵再度入关 , 保定属清。

清初于顺治元年 (1644 年 ) 颁布 " 圈地令 ", 在近京 300 里 ( 后扩至 500 里 ), 主要是直隶八府和长城附近大量圈占土地 , 作为 " 旗地 " 。保定大部分州县都被圈地 , 有的县圈占投充地达 80% 至 90%, 农民几乎无地可耕 , 或逃亡 , 或沦为满洲贵族和八

旗旗丁的庄客 , 或成为带地投充的丁奴。经济发展缓慢 , 人民生活贫困。然而保定的军事、政治地位却日渐提升。康熙八年 (1669 年 ), 直隶巡抚移驻保定 , 保定始为直隶省会 , 成为区域 性的政治中心 , 清王朝的一些封疆大吏和权臣走马灯般表演于这 个舞台。

1840 年鸦片战争后 , 列强纷纷侵入中国 , 强迫腐朽的清王 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 会。然而中国人民不可侮 ,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列强的侵略。 1900 年春 , 义和团运动兴起 , 保定民众反帝爱国热情高涨 , 几 乎是村村学拳 , 迎师立场。 1900 年 4 月 , 涞水义和团起事 , 攻打教堂 , 并杀死前来镇压义和团的清副将杨福同。 5 月 , 义和团攻克涿州城 , 拆毁琉璃河至涿州的铁路。保定义和团首领张德 成、王德成、周洛昆、李来中还率团民参加了抵抗八国联军侵略、保卫天津和北京的战斗。北京失陷后 , 保定义和团仍然在保定及西部山区抗击外国侵略军和清军的围剿。虽然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 , 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充分反映出保定人民慷慨悲歌、英勇不屈的意志和精神。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继续南下进剿义和团 , 屠杀中国人民。英法德意联军侵入保定 , 大肆烧杀抢掠 , 犯下累累罪行。

由于清王朝对外屈膝投降 , 对内残酷镇压人民运动 , 已经丧 失人心。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直隶省城保定成为北方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 革命思潮首先在学校间传 播 , 直隶高等学堂学生吴越等创办《直隶白话报》 , 宣传新思想。 陈幼云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 , 在保定发展同盟会员。胡鄂公等人在保定

篇三:初二语文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⑴,玉盘珍羞直万钱⑵。 停杯投箸不能食⑶,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⑷。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⑸?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⑹,直挂云帆济沧海⑺。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⑻,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⑼,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⑽。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⑾。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⑿!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⒀。 含光混世贵无名⒁,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⒂,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⒃,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⒄?李斯税驾苦不早⒅。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⒆?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⒇。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1]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箸(zhù):筷子。

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

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⑸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安,哪里。

⑹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⑻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

⑼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⑽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⑾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 ⑿归去来:指隐居。

⒀《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⒁《高士传》:巢父谓许由曰:“何不隐汝形,藏汝光?”此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

⒂鲍照《拟行路难》:“自古圣贤尽贫贱”。《史记·蔡泽列传》:“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功已成矣,而遂以车裂。??白起??功已成矣,而遂赐剑死于杜邮。吴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种为越王深谋远计??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践终负而杀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祸至于身?”

⒃子胥:伍子胥。《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⒄《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⒅《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⒆《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⒇《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

‘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2]

作品译文

【其一】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3] 【其二】 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彗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

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4]

【其三】

别学许由颍川洗耳,别学伯夷与叔齐去首阳山采蕨吃,别做有名气的隐士。

不如和小百姓混在一起,连清名也不要,多爽快!

翻翻历史书,功成不退的那就叫:死得快!

伍子胥冤死了吧?屈原冤死了吧?陆机冤死了吧?李斯也是冤死的! 临死才想起鹤鸣好听,临死才想起打猎有刺激,晚了!

看看张翰这小子多潇洒!官做得不开心,就回家烹菰菜、莼羹、鲈鱼脍,生活多滋润!

说什么千秋万代的名气,去,来杯酒先!你不喝?别后悔![5] 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原文】【饮酒】

陶渊明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二三年间,是陶渊明重要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

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翻译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交往的喧闹。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僻静安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还林。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也就忘了该怎么用言语来表达

注释

1.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4. [尔]如此、这样。

5.「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6.「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7.[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8.[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9.[日夕]傍晚

10.[相与]相伴

11.[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2.[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3.[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4.[佳]美好。 15.[山气]指山景。 16.[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7.[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饮酒二十首》及创作背景


郭隗简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8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郭隗简介
相关文章
  • 郭隗简介

    材料一材料一:水手探险谱写真正的诚实守信在15世纪里,荷兰的几个水手为了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航线组织了一次探险航行。探险队起航前,荷兰商人把一些准备和中国进行贸易交换的服...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