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正文 本文移动端: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2017-05-08 06:56:2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第2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第2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江苏省淮州中学 卜廷才

【安排】8教时

最新江苏省《考试说明》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能力层级为E。

江苏省将教育部《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改为“包括成语”,显示了分省命题之后,江苏对“熟语”与“成语”处理的审慎态度。“成语”的外延要比“熟语”小,这样处理,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 “成语”一般都是经过长期的使用与流传,已经固定下来的短语,而且文化积淀丰富,流传的覆盖面广,用来作为高考命题材料,比较能够适应高考严格的多方面的考查需要,而“熟语”有一定的方言色彩,虽然与生活比较贴近,但有些熟语还在继续发展之中,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所以,江苏省作这样的调整,是比较有道理的。成语的运用要考虑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1)准确掌握成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内涵;(2)细致了解成语语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特定指向;(3)辨别成语同语境之间语法搭配、感情色彩、整体语义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明确了成语题常见的设题错误类型,那么在具体做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具体要从以下几点来辨析成语:

⒈辨语义。对成语中的一些关键语素,必须准确理解,防止望文生义。许多成语都有特定含义,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比如“文不加点”中的关键语素“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之意,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理解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整个成语是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成语误用,应该怎么辨别?“万辨义为先。”一要注意成语的整体意义。固然,有的成语的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基本一致,可根据字面意义直接解说成语意义;但多数成语的整体意义并不是所有字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形成的。二要弄清楚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如“屡试不爽”的“爽”(差错)、“劝善惩恶”的“劝”(勉励).“无偏无党”的“党”(偏私)、“楚楚可怜”的“怜”(爱)、“爱财如命”的“爱”(吝啬)、“无声无臭”的“臭”(气味),若按照现代意义理解就会大错特错。总之,辨别成语的意义,既不能只理解字面意义,又不能只注意现代意义,总之,不能“望文生义”。

⒉辨色彩。不同的成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辨析时应注意在感情色彩上使用是否得当。比如“处心积虑”是“蓄谋已久”的意思,属贬义,用于为工厂费尽心血的厂领导身上显然不行,应用褒义的“殚精竭虑”才对。

⒊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方面。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炙手可热”只用于指“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而时下多误指题材之类。

⒋辨微殊。有些成语由于读音、词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容易混淆,要注意辨别其细微的差别。比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两个成语一字之差,且均有“听了使人震惊”之意,但细微差别在于:“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的话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而“骇人听闻”指“已经发生的坏事令人吃惊”。

⒌辨语境。有些成语有两用现象,或同时兼有两个不相同的意义,或褒贬色彩因意义有别而分别具备,若做题时凭习惯和感觉去评判,往往会令人大跌眼镜。如“左右逢源”既可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又可指处世圆滑,善于投机。再如“灯红酒绿”既有“娱乐场所的繁华景象”之意,又有“统治者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之意。

⒍辨语法功能。成语的使用,应注意成语的语法功能、习惯用法,否则会造成搭配不当,或者重复累赘,或者否定失当等。比如“妄自菲薄自己”“漠不关心百姓疾苦”“出奇制胜敌人”“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的责任”等,其中的成语充当的句子成分就不当。又如“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的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国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之中的成语隐含义就与句子语意重复了;再如“望其项背”“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成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

总之,具体答题时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看清题干,辨清设问(正误)取向;②体会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合理;③熟记病理,审明成语误用原因;④反复推敲,比较区分易混成语。 高考命题人习惯设计种种陷阱来干扰考生,考生应该全面掌握考点设置的特点。一般来说除了“望文生义”,还有“错用对象”“误用褒贬”“颠倒尊卑”“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意重复”“双重设误”等陷阱。尤其要注意“双重设误”。有些成语有两个义项或两种感情色彩,但在实际使用中一种用得多,一种用得少,如“秀色可餐”,形容女子美丽用得多,形容花木山林秀丽用得少。命题者有时取用后者设题,诱导考生以对为错,这就是“双重设误”。应对这种情况,考生应该积累一些具有双重意义与双重色彩的成语,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淋漓尽致”“平铺直叙”“不翼而飞”“左右逢源”“乘风破浪”“洁身自好”“百花齐放”“贪多务得”“数米而炊”等,以便解题时“一眼就能识破天机”。 成语是语言中的珠玉,也是高考的常规考点。纵观2012年高考试题,考查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仍是重点。归纳高考成语试题设误类型,掌握成语试题命题规律,有利于提高成语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复习备考。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补充练习⑴

下面就2012年高考成语试题以简要归纳。

一、褒贬误用

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褒贬失当,导致误用。如:

⑴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山东卷)

(2)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江西卷)

解析:(1)句“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是贬义词。这里用在演讲比赛的“选手”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2)句“如数家珍”是说好像点数家里的珍宝那样,比喻对列举的事物或讲述的事情非常熟悉,是褒义词。这里说“地震灾害”,显然色彩失当。

二、搭配不当

成语由于固定的词义和词催,往往有明确的使用要求。如果把握不准,就可能造成搭配错误的问题。如:

(1)国际田联专家判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安徽卷)

(2)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江西卷)

解析:(1)句“与日俱增”意思是随时间推移而天天增长。这里陈述“竞技状态”,属搭配不当。“状态”应是稳定良好,“水平”才可能不断增长。(2)句“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而生吃禽兽,后指未开化的原始时代。这里作“残酷故事”的修饰语,不搭配。

三、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的整体意义就会使用错误。如:

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四川卷)

解析:“如期而至”意思是按照约定的期限而来了,指事情按照计划或愿望准时到来。成语多用于人们所期望的美好事情,而这里用来说“安全事故”问题,与语境意义不符。忽略“如期而至”的整体意思,只截取“而至”这两个语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误用。

四、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如果不能明确区别,使用极易混淆。如: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全国大纲卷)

解析:“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从语境语意看,这里“不孚众望”显然是错误的,句中应为“不负众望”,“不负众望”的意思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两个成语一字之差而意思相反,很容易造成混淆。

五、重复赘余

有些成语单从本身意义来看是符合表意要求的,但有时与其他词语表意重复,也是成语使用错误之一。如: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浙江卷)

解析:“釜底抽薪”意思是把燃烧的柴火从锅底下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釜底抽薪”的意思是合乎语境语意的,但成语包含“从根本上”的意思,这与前面语句中的“从根本上”造成语义重复,犯了重负赘余的毛病.应当把前面的“从根本上”删去。

六、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单从其本身意义来看似乎可以,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如:

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重庆卷)

解析:“如饥似渴”意思是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比喻要求非常迫切。成语中的“如”“似”表明是打比方,即好像饥了、渴了.而语句中“肚子已经抗议”“寻找食物”等表明本来就已经饥饿了,这样“如饥似渴”与其他词语表意矛盾。

七、对象错位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对成语使用对象把握不准,就可能张冠李戴,导致使用错误。如:

(1)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全国大纲卷)

(2)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四川卷)

(3)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浙江卷)

解析:(1)句“呼之欲出”形容绘画逼真,也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而用于“立体报纸”,属使用对象错误。(2)句“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不能用于“歌声”,“歌声”应为“此起彼伏”。(3)句“惊世骇俗”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使用对象为人。“丑闻”是事情,应用“骇人听闻”。

八、望文生义

成语合义是约定俗成的,缺乏对成语意义的准确理解,仅从字面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1)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全国新课标卷)

(2)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山东卷)

(3)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山东卷)

(4)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全国新课标卷)

解析:(1)句“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这里误用为反扒员合力制服惯偷。

(2)句“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属望文生义。(3)句“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这里误用作“长期请假,没有回来”。(4)句“从一而终”指女子在丈夫死了之后不再嫁人,是旧时代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这里误用作“始终如一”的意思。

九、不合语意

成语使用恰当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如:

(1)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全国大纲卷)

(2)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江西卷)

(3)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辽宁卷)

(4)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全国新课标卷)

解析:(1)句“渐入佳境”指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该句说“古典家具”重新受到青睐,不合语境语意。(2)句“不同凡响”形容人或事物的不平凡,这里说婚丧嫁娶更是皇家的大事,不合语意。(3)句“方寸之地”原指很小的地方.后用来指人的内心;该句强调“地域狭窄,物产匮乏”而并非“小”,不合语意。(4)句“芝兰玉树”比喻才德出众的子弟;这里描写“姑娘”的容貌,不合语意。

【类题训练】

(一)下列各句成语运用中有“望文生义”的错误,请找出来,并进行解说。

⒈王朝凤这次模拟考试考个第一名,尾巴翘到天上,连宿舍的同学也对她侧目而视。 ⒉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⒊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⒋俗话说“人无完人,瓜无滚圆”,这一次他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小问题,不足为训,看一个人应该看主流。

⒌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⒍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⒎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⒏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⒐西方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首当其冲的不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而是法国总统萨科齐。 ⒑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高三学生,就应该做到学习时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上。

参考答案:

⒈“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句中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⒉“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句中错解为“大海发生海啸的状态”。 ⒊“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⒋“不足为训”意为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句中误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⒌“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这里错解为“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⒍“危言危行”意思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句中意思搞反了。

⒎“一文不名”的意思是一个钱也没有,极度的贫穷;句中误用为“一个钱也不值”了。 ⒏“文不加点”是指写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句子望文生义致使用错。

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句中误为“最先发起攻击”。 ⒑“充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句中误为“听不见”。

篇二:2016届人教版全国通用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3

正确使用词语

1.(2015·河北唐山市高三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拉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她穿上高跟鞋身高超过1.70米,显得身材高挑,在泰国女性中称得上________。

②元明清书法家的书法都很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流利美观,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________的精神气象。

③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有数量极丰的各类中国文物精品,其中有上千件中国古代青铜器,________之作至少百件。

A.卓尔不群 鹤立鸡群 出类拔萃

B.出类拔萃 鹤立鸡群 卓尔不群

C.鹤立鸡群 卓尔不群 出类拔萃

D.鹤立鸡群 出类拔萃 卓尔不群

解析:选C。“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________,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________,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条件。

③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________。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解析:选B。“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莫衷一是”,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抒己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①句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词”合适;②句中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可见只有“各抒己见”符合语境。至此可得出答案。

3.(2015·河南八校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运河两边,曾经经历风雨的杨柳依然飘拂,而丢弃在如今荒废的码头边的碎瓦片________,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②图书馆挤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________。

③圆明园里的宝物________,可是经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再加上后世军阀混战,现在都荡然无存了。

A.应接不暇 俯拾即是 数不胜数

B.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C.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D.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解析:选B。“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现在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

多,应付不过来。“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安徒生密码》堪称一次颠覆性的改编,不但将安徒生笔下的童话明星们“一网打尽”,而且还上演了令人________的“反转剧情”。

②当我从书本中了解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情感、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新世界。

③返老还童,这究竟是________,还是梦幻童话?曾良驹的许多患者在治病的许多过程中都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皮肤与身体渐渐可以恢复到年轻的状态,这引发了曾良驹的思索。

A.匪夷所思 不可思议 异想天开

B.不可思议 异想天开 匪夷所思

C.异想天开 匪夷所思 不可思议

D.不可思议 匪夷所思 异想天开

解析:选A。“匪夷所思”,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不可思议”,原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商海沉浮,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在商业世界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自己航线的企业不计其数,而奇迹般地穿越风暴起死回生的,却屈指可数。 ....

B.虽然眼下还是一派料峭春寒,但追逐潮流的时尚人士,纷纷身着奇装异服,追逐属....

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美,展示出春季的风情。

C.改革换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

D.每次医改都会历经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步子迈大了,要提防摔倒;步子迈小了,又体现不出改革的意义。这种患得患失的谨严态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负责。 ....

解析:选A。“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奇装异服”,与现时社会上一般衣着式样不同的服装(多含贬义)。不合语境。“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不能带宾语。“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斤斤计较。不合语境。

6.(2015·长春市高三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________的发展大环境。

②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把足球和艺术________。

③领队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球队已经不可________,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B.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C.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 同日而语

D.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一视同仁

解析:选B。“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同日而语”,同一事

物在不同时间比较,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7.(2015·甘肃河西三校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________,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

②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 600多台,文体设施________。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________。

A.不堪忍受 日趋笃厚 意兴阑珊

B.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兴盎然

C.情何以堪 日臻完善 意兴阑珊

D.情何以堪 日趋笃厚 意兴盎然

解析:选B。“不堪忍受”,不能够忍受。“情何以堪”,感情又怎么能承受这种打击呢?“日臻完善”,一天天达到完善。“日趋笃厚”,形容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越来越信任彼此,感情越来越坚定。“意兴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

8.(2015·西安重点中学模拟)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________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②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________,只有你一人而已。 ③孔子弟子________者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

A.登峰造极 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

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解析:选C。“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水平达到最高点。“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新疆反恐行动中,我们要敢于碰硬,对那些________的暴徒,我们要毫不手软地予以打击。

②至于在反腐败中落马的“裸官”,在贪腐时亦________,将贪腐得来的钱财转移到海外,以供家属挥霍。可见,治理“裸官”是反腐课题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③部分高校提高学费的理由是“培养学生的成本上升”,看上去________。可是,众所周知,近年来,高校固定资产建设投入过多才是经费紧张的最大原因。

A.冠冕堂皇 肆无忌惮 明火执仗

B.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C.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冠冕堂皇

D.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肆无忌惮

解析:选C。“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肆无忌惮”,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10.(2015·石家庄五校联考)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打开,君子人格将________;

如果这个阀门依然紧闭,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②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________了。

③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________。

A.荡然无存 化为乌有 付之东流

B.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C.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D.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解析:选D。“荡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11.(2015·云南曲靖市高三期中)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成语是( )

①专家指出,到2025年,中国将因肺癌病人达100万人而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这个消息让人________。

②五一期间,银川市掌政镇下辖村的“鸟巢市”果蔬大棚对外开放,市民________,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感受现代高优农业的魅力。

③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是无价之宝,但对外行人来说有可能________。

A.噤若寒蝉 蜂拥而来 一文不名

B.目瞪口呆 蜂拥而来 一文不值

C.噤若寒蝉 蜂拥蚁聚 一文不值

D.目瞪口呆 蜂拥蚁聚 一文不名

解析:选B。“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蜂拥而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蜂拥蚁聚”,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一文不值”,没有任何价值。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看到中国的崛起,有人不免产生联想,昔日德国的野心会在中国再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今天的中国不能与100年前的德国相提并论。 ....

B.“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ios7,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全面更新,这预示着“苹果”将改头换面,真正告别乔布斯时代的风格。 ....

C.“邹东深呼吸”乡村游的营销已全面展开,不仅通过网络媒体宣传,还制作了乡村旅游手绘攻略图,游客可以按图索骥,尽览邹城乡村美景。 ....

D.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过度使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外语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 ....

解析:选B。A项“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B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不能用于形容改变很大。C项“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根据语境,此处指按照攻略图寻找景点。D项“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北京大学保安队的小伙子们受名校学习氛围的熏陶,在工作之余埋头苦学,一曝十...寒,先后有300多人圆了大学梦,有的还考上了研究生。 .

B.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

C.新赛季,巴西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山队来说简直

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

D.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

解析:选B。A项“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B项“云山雾罩”,本意指云雾弥漫;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C项“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D项“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与“首次犯罪”矛盾。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

A.4月14日起,部分京沪、京广高铁列车车票将打8折销售,北京至济南有5趟高铁打折,消息传出,往来旅客无不奔走呼号。 ....

B.坚持与放弃就在一念之差,坚持不住的时候可能会后悔当初的冲动,怀念当初的安....

逸,当你坚持到终点时,才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C.为了建设和谐社会,街道居委会发出倡议,要求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共....同打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文明社区。

D.面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有担当的人们决不能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决不能含糊其辞、退避三舍,而应该站稳立场,表明态度。 ....

解析:选D。A.“奔走呼号”,形容为办成某事而四处宣传,争取同情和支持,此处属望文生义;B.“一念之差”,一个念头的差错,会引起严重后果,与语境不合;C.“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相互帮助,不合语境;D.“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1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自电视连续剧《来自星星的你》播出以来,大家对它兴致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4年炙手可热的剧目之一。 ....

B.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前一天,海口机场、博鳌会场人头攒动,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 ....

C.畅想家庭娱乐,高端大气的台式机首当其冲,它的稳定性以及拓展性等方面较前几....

年有很大的提升,有很高的性价比。

D.各种打车软件在“花钱买用户”的营销策略下,难免鱼龙混杂,短期内出现了各种....

问题,这也暴露了行业监管的软肋。

解析:选B。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B.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D.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

正确使用词语(二)

1.(2015·桂林市三校高三联考)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_______。

②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降温,不是________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③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来去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________话巴黎,权且充作对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

篇三:复习课3正确使用成语

高三年级语文高考复习

会考暨第一轮高考复习(4)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一、解说

成语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运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明生动,收到多种修辞效果。成语的来源很丰富,有古典(古代寓言、典籍、历史故事等),有今典(名人言论、群众口头创造等),同时由于成语在流传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意义上的变化,语境意义和本意出现差异,因此,就使得成语的准确运用变得有些困难了。

正确运用成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大量识记、背诵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的含义、出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了解它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可以说,成语运用的背后,蕴含的是一个人的语言文化修养,因此,高考中考查成语运用的这道题也就不简单是一道纯粹的知识性题目。高考正是要通过这一道题考查考生的综合的语言修养。这一道题在试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从1992年到2007年连续十六年都设置了这道题。

当然,高考也不是什么成语都考,从近些年的考题看,关于成语运用的考查,大致有如下特点。第一,常用、易错。如“莘莘学子”“祸起萧墙”“付之一笑”“富甲一方”“恪尽职守”“心有余悸”等,这些成语在今天的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第二,易混成语的的区别运用,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琳琅满目”和“美不胜收”,“殚精竭虑”和“处心积虑”等。这里尤其要注意一些媒体上常见但又有明显错误的成语。如“始作俑者”,常用,但是由于不了解成语的出处,而造成误用(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第一个用人偶作殉葬品的人,断子绝孙!”所以“始作俑者”引申为第一个做坏事的人)。又如:“万人空巷”,本意是人们都离开家,到大街上奔走相告,但有人形容街上没人,也用了这个成语。其他如“美仑美奂”“炙手可热”等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当然,社会上对此类成语的运用尚有争论。因此,近两年来高考中尽量避免考查这样的词,这倒不是因为这类词不重要,而是考虑到不该让考生承担社会用词错误的后果。但是我们在复习时仍然应给以特别的注意。

成语考查形式:一种是编组选择(所谓间接选择)题,一是给出四句话,让考生直接选择,就是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恰当)。从成语误用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对成语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导致误用。[参看《增刊》P49-1]例如:“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总是处心积虑地认真思考,最终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处心积虑”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

②不了解成语的出处、本义而望文生义、断词取义以致误用[参看《增刊》P49-2、6、8]。例如:“下了三天大雨,他们家的院墙都到了,真是祸起萧墙啊!”“祸起萧墙”出自《论语》,“萧墙”是门内的照壁,意思是“家门里”,“祸起萧墙”意思是“由于内部原因产生的灾祸”。又如:“一到春节,彩电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紧俏商品。”“炙手可热”本义是形容权势大得烫手。这里却只用了“热(销)”的意义,导致误用。再如“城市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可算是首当其冲,竟占到污染总量的45%”,而“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害。

③对关键字理解错误而导致误用。例如:“广大的莘莘学子”“一个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用“广大”“一个”修饰都不对。

④对成语的语义轻重、程度、范围、对象等把握不准导致误用。[参看《增刊》P49-3、

5]例如:“有少数党员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等同于群众,甚至和群众同流合污,败坏了党的声誉。”“同流合污”用在群众身上语义太重了,显然不合适。

⑤对近义成语辨析不清而导致误用。例如:“请你为我身临其境地想一想。”“身临其境”应该是“设身处地”。

⑥形近混淆。[参看《增刊》P49-7]

二、解题点拨

[例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C.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D.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本题是1992年的高考题。A句“巧夺天工”形容人力的伟大,“天”本来就是“天然”“天成”的意思,“夺”是“超过”的意思,但是苍山洱海本来就都是天然的,这里再用“巧夺天工”就不合适了。B、C、D都没有问题。其中C句“灯红酒绿”本来是贬义词,如:“他每天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在这里活用,来形容街道的繁华景象,也是可以的。D句“凤毛麟角”是褒义词,“凤”“麟”都是祥瑞之物,不能用来形容不好的事物。应该特别注意识记并分析成语的本意。本题答案为A。]

[注意]

题干要求选择“不恰当的一句”,这和要求选择“恰当的一句”大不相同。它提示我们在备选的四项答案中,恰当的多,不恰当地少。因此千万不要草木皆兵。此外“恰当的一句”这种表述方式也在暗示我们,这里的成语运用绝非完全错误,只是不太好,不太恰当而已,因此,要认真辨别细微之处。另外,选项中成语没有加点,要自己寻找,千万不要选错,否则就会南辕北辙。

[例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这道题是填空编组选择。因为可以借助答题技巧,所以显得容易一些。本体是考查近义成语辨析的。四句在次序编排上设置了一点小麻烦,聪明的考生会一眼看出来。实际上,①句和③句是一组,②句和④句是一组。“目不暇接”“应接不暇”都有“(东西多且好)看不过来”的意思,区别在于前者只是强调“看不过来”,后者还有一个“应”字,使得“看”带有被动意味。因此①句应该用“目不暇接”,③句因为有奇峰异岭“扑来”,“看”带有被

动意义,应该用“应接不暇”。(此时已排除了A、C,后面B、D中只要有一个能够准确判断正误就可以了)②句和④句都强调“好东西多”,但是结合语境分析,②句意思是说“玉雕”产品各种各样,鸟兽、花卉、人物等,是同一品种的不同造型多,而④句是说“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各个品种的工艺品多。前者强调的是造型的美,后者强调的是种类的多。因此②句应选“美不胜收”,④句应选“琳琅满目”(其实这两个词的运用就只能说“恰当”“贴切”,互换之后也不能说完全不对,这就是题干表述为“贴切”而不用“错误”的原因所在)。本题答案为D。]

[例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本题是直接选择。四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什么排除法之类的技巧可利用,只能根据自己对这些成语的掌握情况,结合语境分析来判断了。A句“望其项背”比喻水平相差不多,如果是相差得很多,一般说“难以望其项背”。本句显然用反了。B句“处心积虑”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可以用“殚精竭虑”)。C句“火中取栗”源于17世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诗《猴子和猫》,说一只猴子把栗子放在火里烧熟,然后哄骗猫来替他取出,结果猫把脚上的毛都烧掉了,可最终也没吃到栗子。比喻被别人利用而敢冒险的事,付出了代价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本句显然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本义而误用。D句,“拭目以待”是“擦亮眼睛等待”的意思(“拭”意为“擦”),表示热切盼望。和全句意思协调,无误。本题答案为D。]

[注意]

本题要求选出“恰当的一句”,提示我们四句中有三句都是不恰当的。或者说是“错的多,对的少”,因此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不要看着哪一个都对。以免因为思维定势而造成答题的失误。

[例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本题A句是由于不了解成语出处、本义而误用。“安步当车”语出《战国策〃齐策》。

士人颜斶不想接受齐宣王的恩惠,希望自己能够“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后来就用“安步当车”来形容人安于清贫以自守,这和全句语境极不协调。B句“颐指气使”的“颐”是指脸颊(腮帮子)部分,形容用脸色、神气支使人,多形容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是个贬义词。这和全句语境是协调一致的。C句“车水马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断,热闹非常。一般用于繁华的街道上。但是这里用在“鲜花销售摊前”,语意显得过重了。D句“蓬荜生辉”中“蓬筚”是“蓬(一种野草)门筚(树枝)户”的简称,形容家庭条件很简陋,多谦指自家。这里由于不了解这个词的意义而误用。本题答案为B。]

[例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本题A句“汗牛充栋”形容书很多,(因过去的书是用竹木简写成的)用牛车拉会使牛出汗,对在房子里会顶到房梁上。在这里用于形容人多,搭配不当。B句“淋漓尽致”形容说话写文章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者很痛快、尽兴。C句“洗心革面”形容彻底悔改,所指的是坏的东西,这里用在一个刊物上,语义显得太重了。D句“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这里用来形容一个孩子说话,就显得很不恰当了。本题答案为B。]

[例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这是1995年的高考题。本题答案为D。A句“无所不为”是个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多指坏事)都敢做”,用在这里不合适(应该用“大无畏”)。B句,因过去曾有十六进制的秤,“半斤”就等于“八两”,形容彼此一样,且带有贬义。这里感情色彩和语义都不恰当。C句成语误用的原因是望文生义,这是如今社会用语中出现得最多的问题。“冲”是“要冲”的意思,并非“冲击”,“首当其冲”意思是说首先受到进攻或遭受灾难。而本句中只用了整个成语中一个“首”字的意义。这是不合乎规范的。D句“想入非非”的“非非”是个出于佛教的词汇,意思是指虚幻的境界。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也形容脱离现实的胡思乱想。这里用的是本义。本题答案为D。]

[注意]

这是一道很值得一说的题目。第一,应该承认,“首当其冲”这个词使用错了,但是如

今媒体上到处都在这么用,比如“万人空巷”“始作俑者”“炙手可热”等等,面对社会用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高考一方面要起到考查用词严密,发挥引导作用,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把社会用语错误责任转嫁到考生身上,让考生来承担。因此,近几年来尽量避免了以上这类成语。第二,“想入非非”在今天的流行意义是“脱离现实的胡思乱想”,且带有贬义,在D句中用的是本义,姑且算作正确,但是属于特殊情况,以此来考查考生,似乎太偏怪了,不太合理。因此,在复习这一类题目时,不要以此为例。好在近年来高考出题已经改进。大家大可不必为这样一道题而担心。

(如果对付的是直接选择,成语的考查为选择题,正向命题,即选择使用恰当的一项。三个错误的选项问题分别是:

1、 不准确。即不了解成语的出处或关键字的意思,望文生义以致误用。例如: ①、“下了三天大雨,他们家的房子都到了,真是祸起萧墙啊!”

“祸起萧墙”出自《论语》,“萧墙”是门内的照壁,意思是“家门里”,“祸起萧墙”意思是“由于内部原因产生的灾祸”。

②、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语出《战国策〃齐策》。士人颜斶不想接受齐宣王的恩惠,希望自己能够“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后来就用“安步当车”来形容人安于清贫以自守。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冲”是“要冲”的意思,并非“冲击”,“首当其冲”意思是说首先受到进攻或遭受灾难。

2、不连贯。即成语与句子的衔接或矛盾,或重复,或不合辞例。例如:

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是“众多的意思”。用“一个”来修饰就矛盾了。

②、陈然烈士在监狱里被敌人打得浑身遍体鳞伤。

“浑身”和“遍体”语意重复。

③、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只能用于否定式,如“不能望其项背”,或“难以望其项背”。

3、不得体。成语的褒贬、轻重、尊卑处理得不恰当、不适度。例如:

①、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是贬义词,就是千方百计的盘算着(干坏事)。

②、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中“蓬筚”是“蓬(一种野草)门筚(树枝)户”的简称,形容家庭条件很简陋,多谦指自家,不能用来形容他人家庭。

③、“有少数党员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等同于群众,甚至与落后群众同流合污,败坏了党的声誉。”

既然还是“群众”,即使落后一点,“同流合污”语义就太重了。

[注意]以上三个角度的问题,在一道试题中一个问题一个选项,一般不重复设计,如果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56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相关文章
  • 考点三: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

    第2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第2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江苏省淮州中学卜廷才【安排】8教时最新江苏省《考试说明》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