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正文 本文移动端: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7-05-04 06:01:00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 一、判断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14、科学教育内容在经过缜密的选择之后,还要加以合理与适当的组织,才能使科学教育活动获得最好的效果。其一般的组织方法有以下两种:理论的组织法和科学组(√)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11、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12、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织法。(╳ )

15、心理组织法的优点是容易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起来相对容易,能适合学前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但是比较难形成系统的经验,再加上学前儿童的兴趣难以预先确定,因此教师相对比较难以掌握。(√)

16、目前常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选编方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与季节联系的密切性选编教育内容。(√)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涉及了儿童生活周围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18、将幼儿园三学年(或四学年)的科学教育内容编排成若干个单元,

每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都注重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学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这是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

19、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的优点是能使学前儿童获得系统知识及训练理论的思考,但它忽视学前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容易使学前儿童感到乏味,不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

20、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是: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二、选择题

1、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布鲁姆)。

2、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3、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墨子) 4、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

5、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6、下列目标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7、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可以归类为(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 C、科学

知识方面的目标 D、以上三者都是

8、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风土人情)。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原则的是(环境性) 10、“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陈鹤琴 )。三、简答题

1、简述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1、好奇好问。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答: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答: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原则;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可接受性原则;社会性与时代性原则;辩证统一性原则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答: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四、设计题

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三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答:单元一:我们的交通工具 1自行车2,汔车。3飞机 单元二,大自然的植物 1小草2鲜花3树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2一、判断题

1、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比

较性观察和个别物体的观察等二种。(√)3、观察的方法可以保证学前儿童在直接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和规律的特性,提高他们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5、学前儿童年龄小,种植、饲养的技能差,因此在选择种植、饲养的内容时,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动植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具体说来,在选择种植的植物时,应选择一些易生长、易照顾、对种植的土质肥料要求高、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的植物。(╳) 6、学前儿童饲养动物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在与动物的接触中观察、了解动物,以及培养他们对动物、对自然的情感。(√) 7、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低幼艺术作品等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来进行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8、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9、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也包括用仪表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过程。测量的类型分为观察测量和非正式量具测量正式量具测量三类。(√)

10、通过文学艺术的方法进行科学教育,可以使学前儿童在欣赏、学习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感受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对科技的广泛兴趣。(√)

1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所选择的文艺作品虽应有不同,但总体来说,作品应该围绕一个科学现象或概念展开其情节,避免内容松散,或者内容庞杂,使学前儿童通过文艺作品能对内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2、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操作过程。(√)

13、文艺作品在科学教育中运用时,既要选择好阅读的材料,还应该对学前儿童阅读的本身加以指导,还可结合运用各种方法交叉进行,如结合观察的方法、结合游戏的方法、结合信息交流的方法等,使学前儿童手脑并用,效果更佳。(√)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种植方法是指学前儿童在园地、自然角(或用泥盆、木箱等)种植花卉、蔬菜和农作物等的活动。(√)二、选择题

1、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4~5岁)。

2、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非正式量具测量)。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5~6岁)。4、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乌龟、金鱼、、用?

答:儿童在娱乐中去获取科技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智力。 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

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4、如何有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小制作指导?

答:要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小制作的方法;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安排内容;科协小制作应结合活动的主题。

蝌蚪 蚕)。

5、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3~4岁)。

6、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 )。 A、挑选分类B、二元分类 C、多元分类D.感知分类

7、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8、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绳子)。9、“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5~6岁)。10、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是(谜语)。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幼儿教师开展小实验指导的要点。 答: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 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 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 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 ... 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 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 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答: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3、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

四、设计题 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实例。 答:(一)活动名称:蚁宝宝(2-5岁)

(二)活动目标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习惯, 2、通辽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同,学习和认识团队的力量

(三)活动准备 1、找到蚂蚁的巢穴,以组进行(四)活动过程 1、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蚂蚁,看它们搬动食物时是怎么样操作的 2、向小朋友介绍蚂蚁是如何向对方传递信号的 3、通过观察思考让小朋友了解蚂蚁的特征及团队精神使小朋友体会到班集体的力量。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3 一、判断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3、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4、活动室建构的基本理念是:以活动室为科技活动的主阵地,以问题情境和任务情境为引导,以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类型,组织探索、设计、制作活动,实现在科学态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

5、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是:(1)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2)操作材料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3)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6、家庭及家长在学前儿童科学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1)鼓励学前儿童进行探索;(2)向学前儿童示范可以怎样提问、怎样解决问题;(3)在学前儿童没有进行发现活动之前不对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7、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是:家庭是学前儿童最早的科学教育环境、父母是学前儿童最好的科学启蒙老师、家庭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紧密联系,相互补充。(√)

8、家庭的科学教育除了采用幼儿园科学教育常用的方法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利用家庭生活的有利条件,引导学前儿童观察周围事物、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与幼儿园配合的科学教育活动、运用各种途径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科学、学习集体教学无法重视的知识经验。(√)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在幼儿园内,20、教师对于科学活动过程的指导,主要是通过提出有

质量的问题实现的,有质量的提问能推进学前儿童思考,促使学前儿童去探索、去发现。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封闭式的;另一类是开放式问题。(╳)

二、选择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2、幼儿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 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理论性问题)。

创设浓厚的科学学习氛围,为学前儿童的科学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重视儿童及教师科学素养、科学习惯的形成等。(╳)10、操作性问题是一种可以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操作来寻求答案的问题,例如问:“如果把纸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解答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让学前儿童把纸放在水中试一试。(√) 11、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12、幼儿园为家长安排的家园互动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利用家长会介绍科学发现;(2)家园联系手册;(3)家庭志愿者;(4)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类型很多,根据材料的功能来划分,可以将材料分为主体材料、辅助性材料和工具。(√) 14、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 1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活动性要求而设计的。(╳) 16、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材料和机会,使他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

18、发展性要求是指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着眼于促进学前儿童全面的发展。(√)19、集体活动的设计,就是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处理,从而形成特定的相互关系的过程。在制定科学教育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前儿童已有的经验水平;其次,是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确定目标。(√)

3、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自然角)。7、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 三、简答题

1、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材料答:(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答: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3、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答:对待这些问如终应该支持鼓励,支持态度,具体可采用下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源 要充分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

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二)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例如:在参观植物园以后,可以引导学前儿童种植一些花卉,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试验和讨论。

5、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答: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在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器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让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四、设计题 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

8、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9、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组织形式、活动选用的教育资源、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和效果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

11、评价科学教育活动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与活动目标相一致、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科学性、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时代性、活动内(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

答:教学目标:1、过程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 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得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教学准备:1、6瓶水(1号和2号水位不同,瓶子大小,武装较大,3号和4号瓶水位相同,瓶子一个方形。一个圆形课件:学生准备4瓶水(分别贴上标签。1号。2号。3号和4号,)量筒和一次性杯子,良录童,大一些的容器 教学过程:情境导放同,结论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4 一、判断题

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和制作创造类。(√)

2、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活动,学习性区角是指在活动室的区角进行的学习活动,它主要指向幼儿对周围环境、客观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积累生活经验与认知经验。(╳)

3、区角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所以更能激发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远足活动有利于学前儿童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养成,有利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5、教师在组织散步、采集、远足活动时,需事先制订活动计划,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活动与教育相结合。活动计划包括:拟探究的问题、拟开展的活动及程序和拟采集的物品。(√)

6、操作实验类的材料,主要是有关电、磁等物理、植物系列的材料,学前儿童可以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各方面的经验。(√)

7、初冬的早晨,突然起了大雾,教师立即组织学前儿童对这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进行观察、交流,这是一种

容的分量是否适当、活动内容的来源是否考虑了来自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否能关注到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从学前儿童的关注点中生成内容。(√)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的测试法等同于学龄儿童的测试法,就是根据图片所表示的内容及问题,通过思考,用符号或数字作为标记来回答各种问题的方法。(╳)

13、教师安排学前儿童,从×月×日起,每晚观察月亮盈亏现象并作记录,然后将记录拿到幼儿园,以此分析学前儿童观察的细致性等水平,这种评价的方式属于测试法。(╳)

14、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进行:课程、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 15、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环节。(√) 16、“STS ”教育的基本涵义是指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做出的决策。(√) 17、幼儿园“STS”教育的方法是:坚持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探索,立足于学前儿童的动手操作,立足于学前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让学前儿童从问题出发,让学前儿童在操作思考中学习,在判断决策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18、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19、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意义是:满足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需要、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的水平、培养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学习方式。(√)

20、幼儿园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必须遵循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二、选择题

篇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4

作业1:

1、简述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原则;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可接受性原则;社会性与时代性原则;辩证统一性原则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

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四、设计题

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三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单元一:我们的交通工具

1自行车2,汔车。3飞机

单元二,大自然的植物

1小草2鲜花3树

作业2:

1、请简述幼儿教师开展小实验指导的要点。

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简单、方便使用、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材料和用具;

第二,指导学前儿童使用工具和材料并学习操作技能;

第三,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实验时间;

第四,交待实验规则并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 ...

教师演示试验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做好预备性试验;

第二,要使每个学前儿童看清试验过程;

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紧密配合。

2、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观察方法: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前儿童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3、什么是科技玩具与科学游戏?如何对其进行运用?

儿童在娱乐中去获取科技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智力。

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4、如何有效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小制作指导?

要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小制作的方法;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安排内容;科协小制作应结合活动的主题。

四、设计题

结合观察法的运用,自行设计一个引导儿童观察的实例。

(一)活动名称:蚁宝宝(2-5岁)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以及它们的生存习惯,

2、通辽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同,学习和认识团队的力量

(三)活动准备

1、找到蚂蚁的巢穴,以组进行

(四)活动过程

1、和小朋友共同观察蚂蚁,看它们搬动食物时是怎么样操作的

2、向小朋友介绍蚂蚁是如何向对方传递信号的

3、通过观察思考让小朋友了解蚂蚁的特征及团队精神使小朋友体会到班集体的力 量。

作业3:

1、结合实际谈谈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材料

(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

(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

(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

(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举例说明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重演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学前儿童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培养相协调的过程。

3、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对待这些问如终应该支持鼓励,支持态度,具体可采用下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在选择与利用时应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源

要充分考察资源的适应性,包括学前儿童年龄的适应性、内容的适应性、空间的适应性、路线的适应性等问题。(二)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例如:在参观植物园以后,可以引导学前儿童种植一些花卉,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试验和讨论。

5、联系实际情况阐述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入活动;在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多种器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让学前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前儿童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

五、设计题 设计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认识水”(大班)的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活动方法的设计思路进行。 教学目标:1、过程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并明确必须使用同一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得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教学准备:1、6瓶水(1号和2号水位不同,瓶子大小,武装较大,3号和4号瓶水位相同,瓶子一个方形。一个圆形

课件:学生准备4瓶水(分别贴上标签。1号。2号。3号和4号,)量筒和一次性杯子,良录童,大一些的容器

教学过程:情境导放同,结论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知道了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

作业4

1、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1)制定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2)明确散步的概念;在散步过程中要给儿童相对的自由,使其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3)明确散步的目的;

(4)在散步时进行随机教育。在组织学前儿童散步时,随机教育的契机无处不在观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水平。

2、什么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的对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意义: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科科学教育经验的 重要途径,评价是改进科学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3、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 式。优点是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

缺点是自然观察时需要观察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

录,对记录者要求很高,手工操作难度大,其次,由于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 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

1.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前儿童的完整人格(科学素质包 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史)

2.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

3.科学方法应以学前儿童亲自探究的方式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强调学前儿童的探究、 体验、发现为核心。真正的主动学习包括两方面:学前儿童与物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孩子的活动和操作;学前儿童原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相互作用)

四、设计题(20分)

请设计一个区角活动,并说明其中活动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思路。

拧螺丝

材料: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螺丝做成底板,各类螺帽

玩法:寻找配对的螺丝螺帽逐一拧紧

提示:让儿童接触更多的自然真实的材质,帮助他们走进生活。教师可根据儿童游戏情 况决定材料多少,难度的大小。

篇三:2016学前教育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展的任务。

2

3.确保学前教育供给充足、充分实现其公益性的根本保障是政府保障。

4

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于1903

6

7、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是其特色。

8、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陈鹤琴。

9

10。

11、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儿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

12、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练习和初步知识教育。

13、教育理论。

14

二、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学:(P2)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2.家庭学前教育:(P16)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3.社会学前教育:(P16)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4.观察法:(P6)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P6)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文献法:文献法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调查法:调查法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括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目的和原则的基本观点。(P57)

答:(1)教育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避免儿童教育成人化的倾向;(2)发展儿童的主动性;(3)强调儿童的实际活动;(4)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

3、简述陈鹤琴关于中国幼稚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观点。(P53)

答: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幼儿园课程观点是整个教学法。他批评当时小学和幼稚园的分科教学法,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施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主张游戏式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4、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的价值?(P25)

答: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比如,婴儿在3个月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1岁婴儿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研究发现,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3~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5、简述美国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观及指导方针的基本观点。(P63) 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理论是指全美幼教协会(NAEYC)在推行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时所提出或应用的一些理论观点。第一,儿童发展与学习的所有领域——身体、社会、情感、和认知——都是重要的、密切相关的。第二,儿童发展与学习的许多方面都证实有可靠的效果,儿童后来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是建立在已经获得的相关结果之上的。第三,儿童的发展与学习以不同速度展开,每个儿童不同发展与学习领域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第四,发展与学习源于儿童的生物成熟和经验之间强有力的、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第五,早期经验具有深远的效果,既可以增进也可以延迟儿童的发展与学习;最佳时期只存在于特定的发展与学习领域。第六,发展总是向着更加复杂、更自律和更有象征性或表现性的方面前进。第七,当儿童与相关成人间具有安全、和谐的关系,以及他们有机会与同伴建立积极的关系时,儿童的发展才能最佳。第八,儿童的发展与学习发展于多种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并受多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第九,儿童使用各种方法学习,心理充满着探究其周围世界的积极性。第十,游戏是儿童发展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儿童语言、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第十一,当儿童面临比现有水平更高的挑战时,以及当儿童有机会实践新近掌握的技能时,他们的发展与学习能得到提高。第十二,儿童的坚持性、主动性、灵活性等经验会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反之,这些特征和行为也影响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导方针:1.构建充满爱心的学习者社区2.教学应促进发展与学习3.制定实现重要目标的课程4.评价儿童的发展与学习5.和家庭建立互动的关系

四、分析题

1.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公益性?谈谈如何实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指学前教育具有造福公众、让社会获益的性质。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然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日渐弱化,不仅入园率低,发展不均衡,学前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分配不均,而且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减少,是主要的原因。要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不可能单靠社会、市场或学前教育机构自身解决,而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因为政府是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第一责任人"。为提升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政府应科学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调整学前教育结构体系,保障公办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与各项经费监管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最终实现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2.思考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我国幼儿园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一个地区或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为的是解决这个地区或这所幼儿园的课程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只简单地借用或套用外来的课程,包括被几乎所有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看好的瑞吉欧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条件下,针对时弊进行决策和调整。

作业二

一、填空题

1

2.“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是《纲要》中语言领域教育的目标之一。

3

4.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培养能适应社会的人,还要培养能促进社会与完善社会的人来看,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核心与关键。

5

6.幼儿美育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各种审美途径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7

8

9

10.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遗传、环境、学前教育和儿童的自主建构。

11.学前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关于学前期儿童发展及其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学前期儿童的要求,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确定学前教育内容、选择学前教育方法、评价学前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2.从学前教育的目标体系来看,活动教育目标是实现学前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目标要素。

13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各领域的目标。

答:(1)健康领域目标: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语言领域的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3)社会领域目标:第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第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第三,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第四,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第五,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4)科学领域目标:第一,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第三,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第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第五,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5)艺术领域目标:第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第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2.什么是儿童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儿童发展是指0——6、7周岁儿童的身心发生的质的变化。其特征包括: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具有个别差异、具有“关键期”。

3.分别简述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基本原则

答:体育的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安全原则,3、趣味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智育的基本原则:1、直观性原则,2、“学”与“做”相结合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互动的原则,2、正面引导原则,3、实践练习原则,4、连续一致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美育的基本原则:1、情感体验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循序渐进原则。

4.概括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答:儿童观的形成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类自身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儿童观。(1)古代的儿童观:儿童是小大人。2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有罪的。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新的儿童观。4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从洛克、裴斯泰洛奇、卢梭、蒙台梭利、杜威,儿童地位逐步上升,儿童中心观逐步确立。5现代大众观念形态的儿童观:儿童是财产,儿童是投资,“国”本位、“家”本位、“神”本位和“人”本位的儿童观。

5.简述儿童权利的含义、意义。

答:儿童权利的含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存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生命权、健康权和接受医疗关怀的权利;二是受教育权和自主发展的权利,主要是指儿童有接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获得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权利;三是参与权,指儿童有参加家庭、社会和各种文化生活,并就与其发展有关的事项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四是受保护权,每个儿童都有免受歧视、虐待和忽略的权利,孤儿、难民中的儿童等处境不利的儿童应受到特殊保护。儿童权利的意义:1、儿童身心尚未成熟,他们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2、儿童身心、道德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健康、安全、和谐的气氛和不受任何歧视的环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生活水平是儿童的权利。3、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观与儿童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各国和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4、国际合作有利于保障各国儿童的发展,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儿童的权益。5、受教育权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利。

三、分析题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

(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制地位。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观点,现代儿童受到家长的宠爱和疼惜,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特的人格。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儿童的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儿童是全方位的,不断发展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求。成人及社会应承认儿童所具有的各种发展的需求,并尽可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仅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的发育,还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参加文化艺术娱乐和休息的活动机会。要使其获得该社会条件下最充分的发展,现代儿童观又明确个体差异就是对待不同的儿童要有不同的方法。就要因人而异。但同时也要给其尊重和让幼儿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还明确指出,男女平等受到平等对待与教育,不会再象古代教育那样。儿童的教育观在改变,这也说明了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作业三

一、填空题

1.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主要包括正确、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2.区角活动目标的制定应注意:具体适应性,适度性,发展性。

3

4.幼儿教师的角色演变经历了“保姆”、“保育员”和教师的过程。

5

6.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活动时间与活动名称的确立、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准备的设计、活动过程设计、活动延伸的设计五个部分构成。

7动。

8

9.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的合理性的维度主要有:内容的年龄适宜性、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科学性、内容的生活性、相关环境材料的适宜性、内容实际的完成情况。

10.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的形式根据活动方式的不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

11

12.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是主动性和幼稚性、创造性、全面性和细致性和主体性。

13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二、简答题

1.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2)主题自身的特点。(3)教师。(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


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8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