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试题答案 > 《学校体育学》试题 正文 本文移动端:《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2017-05-04 05:59: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学校体育学试题集1

1.学校体育学 :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 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

3.教材体系:指以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核心,遵循教材选编原则,将经过选择的各种教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组合成统一整体。

4.定性评价: 指对体育课中的各项评定内容,根据评价者的经验,从理论上对课的质量 作出分析与评价。

5.竞技状态:指运动员达到优异成绩时所处的最佳准备状态。

6.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以学生身体实际参与为特征的师生双边活动

7.教学常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的基本要求

8.重复练习法: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学生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9.课的密度:指在体育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

10.教材比重: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比

11.练习密度:学生全课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

12.体育课的结构: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部分的几个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时间 分配等

13.技术细节:在不破坏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

14.课的结构: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15.运动负荷: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16.淘汰赛:指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比出优胜者的方法。

17.综合密度: 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18.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社会现象。

19.语言法:是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音指导学生的一种方法

20.体质: 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1.专项密度: 是指课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22.技术关键: 技术关键是指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环节即为技术关键

23.课的类型: 根据课的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所划分的课的不同类型 24体育课程类型:指体育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体育课的种类。

25.直线型课程:是将某类体育活动内容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26.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确定的指导各级、各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课程编排的准则,也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准则。

27.螺旋型课程:是按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顺序组织起来的,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

的体育活动内容。

28.课程编制:指那些经过精心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29.体育课程内容: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30.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31.课程评价:就是以一定的方式、标准和途径对课程方案、课程实施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32.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33.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34.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体育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基本要求。

35.课外体育: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36.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37.动作示范法:是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38.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是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

39.基层训练点:以一个或两个运动项目为重点的训练基本。

40.课余体育竞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智力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41.竞赛规程:是根据竞赛计划而制定的有关体育竞赛的具体政策与规定

42.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43.家庭体育:是社会体育形态中的一种,是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按照一定的体育要求所进行的旨在增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锻炼习惯的各种体育活动

44.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学校开展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根据规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或智力而相互较量的体育活动

45.情感:

五、简答题

1.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P76

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是什么?p28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机能水平。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因素?p40

1体育与健康课程。2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3课余体育训练。4课余体育竞赛。

4.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几个因素?p45

1学生的需要。2社会的需要。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5.体育教学过程基本特点?P151

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人际关系的多边性、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6.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规律?

①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②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③人体生理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④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

7.什么是讲解方式?运用时应注意什么?

讲解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及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注意:①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教育性②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③讲解要富有启发性④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8.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运动训练、体育竞赛

9.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P222

1分析教学过程,控制影响因素。2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依据素质教育理论。3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根据体育课教学特点,遵循体育课教学规律。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实事求

是、讲究实效,具有可操作性。

10.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80

1协同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2课内和课外相结合。3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和经验的总结。

11.体育课编制的过程内容包括哪些?P103

体育课程设计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12.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两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分组不轮换:优点,便于教师统一指导,全面照顾学生,合理安排教材顺序和运动负荷。缺点,要求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分组轮换:优点,在场地器材设备不足,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多的练习机会,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开展互帮互助。缺点,教师不易全面指导学生,不易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灵魂掌握教学时间。

13.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教育性原则2适应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3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原则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5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14.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完成什么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

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素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保卫者服务。任务:①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的“三基”②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③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④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意志品质

15.体育教学对动作示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86

(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2)示范要正确、美观。

16.贯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教学原则的要求是什么?P166

(1)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2)要突出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方法。

(3)注意特长培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7.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1)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站数量以及循环练习方式的确定,均应服从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练习站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一般以6~8个为宜。(2)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会做的。应将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内容、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培养心理品质的内容、激发兴趣的内容、促进学生交流的内容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每个练习站必须有定量、定时、定性等要求。(4)各练习站的练习,要注意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安排。(5)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1/3开始练习,以后各站逐步增大运动负荷;但一般不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2/3.练习量大时,强度应相对较小;反之强度大时,练习量不能多。在循环练习法中还要注意合理的间歇。

18.体育教学实施过程有哪些内容?P223

(1)体育教学常规(2)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运用(3)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4)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与运用(5)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量度的控制(6)体育课的总结

19.体育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哪些?P236

(1)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3)内部参与者的评价和外部参与者的评价(4)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5)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6)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0.简述体育锻炼的原理?

①新陈代谢理论②动态平衡理论③运动负荷有效价值阈理论

21.体育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P239

1客观原则性2整体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

22.运用队列和体操队形时应注意什么?

①加强队列体操队形的教学与训练②运用队列体操队形时,必须重视口令③运用体操队形,以简单易行为宜

23.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有哪些?P126

1学段体育教学目标2学年体育教学目标3单元体育目标4课时体育教学目标

24.分解教学的方法可按哪几种形式分?P190

1,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2,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3按学习难度分4按身体各部

分的动作分

25.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是什么?p31

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减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26.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什么?p35

1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7.体育课程的类型有哪些?P89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8.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P107

1课程的特点2外部环境特点3教师的培训4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

29.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有哪些?P111

1丰富多样性2价值潜在性3具体性4功能多元性

30.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有哪些?P122

1激励功能2定向功能3评价功能

31.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P134

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可测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

32.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哪些因素?P133

1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2学校体育总目标及每一目标层次的上位目标3体育教学内容4学生条件5学校物质条件制约

33.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包括哪些?P147

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人际关系;4、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5、体育教学环境;6、体育教学反馈。

34.体育教学过程基本阶段包括哪些?P149

1、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课前准备、教师备课、学生预习);2、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目标明确、调控得当、积极互动);3、体育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35.体育教学过程基本特点是什么?P151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二、运动技能学习的重复性;三、承受身心负荷的双重性:四、人际关系的多边性;五、教学效果的综合性。

36.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P158

1、师生互动的主体,即体育教师和学生;2、师生互动的受体,即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行为的接受;3、师生互动的内容;4、师生互动的媒介,即体育教师和学生发生互动行为的联系中介或渠道,包括语言和非语言手段。

37.试述运动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哪一些?

1、竞赛名称;2、目的任务;3、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4、时间和地点;5、竞赛项目和组别;6、参加办法;7、竞赛办法;8、录取名次与奖励、9、裁判员;10、其他事项。

38.技能教学为主的教学原则的依据有哪些?P163

1、体育学科的技能性特点;2、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3、体育课教学与课外群体锻炼的区别。

39.体育教学的一般程序是什么?P209

1、制定体育教学目标;2、选择体育教学内容;3、进行体育教学任务分析;4、选择教学策略;5、体育教学场地设计;6、开展教学评价。

40.运用动作示范法的几个要素?P186

1、速度;2、距离;3、视线;4、视线干扰;5、多媒体配合。

41.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神经系统:小学阶段 ------ 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主要靠具体的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初中阶段 ------ 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 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关系开始协调和完善,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能较快建立各种条件反射。高中阶段 ------ 大脑结构和能力基本达到成人水平,兴奋与抑制过程基本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主要调节作用。

2、骨骼肌肉系统:(1)青少年、儿童长骨快速增长 , 骨弹性大而硬度小 , 容易弯曲 ,发生畸形。因此,要特别关注正确姿态。(2)肌肉长度增加比较快,

小学生---肌肉耐力和力量比较差, 易疲劳,但恢复比较快。高中生---肌力增强,对力量、耐力性素质练习承受的能力也有所增强 。

3、呼吸系统:小学、初中阶段胸廓就小 , 呼吸比较表浅 , 频率比较快。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频率减慢,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增大

4、心血管系统: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 ,心收缩力比较弱,心率比较快 ,每搏输出量比成人低。随着年龄增长,心收缩力逐渐增强,心率逐渐减慢。

42.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43.制定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是什么?

“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44.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二)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四)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45.一名优秀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2)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3)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

(1)把握良好的教育理论。(2)体育教师还要学习人体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等知识,以便了解人体生长发育及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把握体育基本技术、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较好的体育理论与方法。

三、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

(1)教学能力。(2)教育能力。(3)组织课外活动和练习工作的能力。

四、体育教师还要具备健壮的体魄。

体育教师应该时刻具有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能坚持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生面前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阳光”形象。

篇二:学校体育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学校体育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类:名词解释

1.“骑士七艺”

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是其主要内容和形式。

2.“快乐之家学校”

意大利的维多利亚创办的学校,将学生按年龄及兴趣分组,并组织学生每天到户外跑跳、骑马、游泳、射箭、击剑或玩球类游戏,因此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

3.军国民主义思潮

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主要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校体育;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4.主智主义体育理论

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课程结构方面,主张将一堂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凯洛夫《教育学》中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等五大原则。

5.扬州会议

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国外的结构教学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探索教学法等,开始在学校体育界广泛传播和实验。

6.体能增长敏感期

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实际上,男女学生体能的敏感期是不同的,有快有慢,有早有晚)。

7.社会化

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8.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9.社会适应能力

又称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10.学校体育

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1.学校体育目的

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

12.学校体育目标

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13.体育教学目标

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

14.健康(世卫组织定义)

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5.体育教学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16.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

人体适应性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的,主要有“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

17.课程实施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8.体育学习(狭义)

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学生有目标、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健身能力的过程。

19.体育学习策略:

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20.体育课程资源(狭义)

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

21.课外体育活动

是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础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3.课余体育竞赛

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比赛。

24.课时计划

又称教案,是指对一次课的目标、内容及其安排顺序、时间分配、组织教法、生理和心理负荷等作具体安排的教学文件。

25.体育课密度

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辅助活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

26.专项密度

课中某项活动运用时间与总课时时间的比例。

27.教学手段

是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所使用的物质形式的中介物,如人体模型、教具、媒体或设备。

28.体育教学方法

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29.语言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如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

30.动作示范

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31.完整教学法

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的方法。

32.分解教学法

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

技术的方法。

33.动作的连进式分解

先教学第一段;第二步是将第一、二段连接教学;第三步是将第一、二、三段连接教学。如此相连,直至全部动作的完整教学。

34.动作的递进式分解

先教学第一段;第二步教学第二段;第三步将第一、二段连接起来教学;第四步教学第三段;第五步再将第一、二、三段连接起来教学,直至全部动作的完整教学。

35.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即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满足学生的需要,或给学生以选择权。

36.主题探究策略

是把健身知识和技能以各种主题的形式设计出来,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由的探究,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创造性。

37.体育教学内容

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总称。

38.“合班选项”

又称“走班制”,学校将某个年级不同班级的体育课,安排在相同的时间,同一年级全体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模块项目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于是,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由于选择了相同的学习内容而形成临时的体育课班级。

39.兴趣爱好分班

在同一个年级或不同年级,打破班级界限,按篮球、有氧操、太极拳、乒乓球等项目重新编班进行选项教学。

40.同质分组

打破班级界限,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照学生的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班,由不同的老师分别进行教学。

41.异质分组

有意识地扩大组内的差异,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小组间基本同质,实现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的组织形态。

42.同伴辅导式分组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把体育学习能力、体能和运动技能等都比较好的学生和体育学习能力、体能和运动技能等都比差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他们之间能够形成帮助和辅导。

43.友伴分组

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同学间的友情,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而形成的学习小组。

44.合作分组

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也有的是学生自由组合,旨在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点,达到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45.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通常按照运动技能、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四方面进行陈述。

46.课的结构

指一堂课教与学的活动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等。

47.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

学习或复习教学进度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发展体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48.结束部分的教学内容

选择走步、放松舞蹈、动作缓和的游戏等练习,逐步降低运动负荷;小结,布置课外练习的作业等。

49.引导课

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向学生讲解课堂常规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等。

50.新授课

以学习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新学习内容。

51.复习课

以复习已学过的教学内容为主,其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已学过的内容,逐步提高动作质量。

52.考核课

检查学生体育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效果的课,通常安排在一个单元教学的最后。

第二类:填空补缺

1.现代学校体育发端的思想基础是、 和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学校体育产生的条件是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 。(社会变革)

3.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哲学、科学、文艺、教育乃至神学,纷纷把人、人体和 ,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

篇三: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试卷

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B、封建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大众体育B、终身体育C、学校体育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数C、诗、书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 )年

A、1950年B、1953年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0年 B、1956年C、1957年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场外性B、竞技性C、基础性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斯宾赛

8、体育教师的特殊性语言是( ) A、专业术语B、口令 C、方言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单一B、多样C、没有差异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 )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D、有所侧重地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反比关系B、正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内力B、人体外力C、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B、快速示范C、常速示范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

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

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

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分开B、相对靠拢C、保

持距离D、保持较远

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B、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

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 )

A、技术基础B、技术环节C、技术关键D、技术细节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D、一般密度

20、课时计划也称( ) A、年度计划 B、教学进度C、

单项计划D、教案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技术细节 2、课的结构3、运动负荷4、淘汰赛5、综合密度

五、问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2、什么是动作示范?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什么?

3、试述运动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哪一些?

六、应用题(共20分)

假设已测得体育课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为:

教师指导:621秒;学生练习:810秒 ; 组织措施:378秒 ;

观察、保护:216秒; 休息:540秒 ;不合理时间:135秒。

一节课按45分种计算,请计算下列各题:

1、 课的综合密度是多少?

2、 课中各项活动的密度是多少? 3、 不合理运用时间的比例是多

少?

《学校体育学》试题A卷(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共20分;每题1分,错1个扣1分)

1、A2、C3、D 4、B 5、B 6、C 7、A8、B9、B10、D 11、A 12、A 13、D 14、A 15、B 16、B 17、A 18、C 19、B 20、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2、A3、A4、B5、A6、B7、A8、A9、B10、A

三、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在不破环技术环节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细微的技术结构

2、是指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顺序,组织教法以及时间分配等。

3、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

4、指在比赛过程中逐渐淘汰成绩差的队或个人最后赛出优胜者的方法。 5、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四、问答题(共30分)

1、答: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育、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分)

2、答: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注意:(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 (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

(4)示范要与讲解相结合(5分) 3、答:(1)运动竞赛的名称(2)竞赛的目的和任务

(3)竞赛的时间和地点

(4)参加单位及各个单位运动员的人数、分组办法 (5)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6)竞赛办法 (7)报名办法(8)奖励办法 (9)特殊规定及注意事项。(10分)

六、答:综合密度= 95% 教师指导密度= 23% 学生练习密度= 30%组织措施密度= 14%观察、帮助密度= 8% 休息密度 =20%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年。

A、1955B、1956C、1957D、1958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大众体育B、竞技体育C、学校体育D、终生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艺 B、书、数C、诗、易D、射、御 4、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B、封建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5、《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

6、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7、毛泽东做出“健康第一”指示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65年 8、用以检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课称为( )。

A、新授课 B、复习课 C、考核课 D、综合课 9、体育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

A、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B、搞好训练

C、上好体育课 D、培养好体育骨干 10、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艺术语言 B、口令 C、方言 D、专业术语 11、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2、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成( )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的 13、动作的节奏表现了动作的( )

A、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 C、力量特征 D、综合特征 14、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外力 B、支撑反作用力 C、摩擦力 D、人体的内力 15、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 )的语言法形式。

A、口令和指示 B、口头评定成绩 C、口头汇报 D、讲解

16、体育教学中,在学生人数多,新授教材比较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

况下可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17、凡在课中用于整队、调队、交换场地、搬运、分发和收回器材等一般均算

作( )时间

A、教师指导 B、组织措施 C、学生练习 D、休息 18、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 C、练习密度大时小些好 D、练习密度小时大些好

19、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体育课的( )密度。

A、综合密度B、专项密度C、练习密度 D、指导密度 20、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 )年举行一次

A、2 B、3 C、4 D、5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

3.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称技术关键环节。( )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 5.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口令。( )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9.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 主观题部分(三、四、五题为主观题,共70分,时间为80分钟。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体育2、语言法 3、综合密度

4、课的类型5、淘汰赛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体育教学应遵循哪些规律与原则?

2、常用的讲解方式有哪些?运用时应注意什么?

3、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两种?分组教学的形式有哪几种?如何运用? 五、论述题(共20分)

1、结合当前的体育改革,谈谈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校体育学》试题》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7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学校体育学》试题
相关文章
  •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11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