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记者证考试 真题
试题:
1.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 )。
A、宗教信仰自由 B、人身自由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 D、政治自由
2.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一种以广播电视设施为特定破坏对象的( )。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妨害公共安全罪
C、侵犯财产罪 D、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3.( )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A、诽谤罪 B、污蔑罪
C、侮辱罪D、诬告陷害罪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名誉权主要包括公民名誉权与( )两种。
A、自然人名誉权B、法人名誉权
C、集体名誉权D、组织名誉权
5.著作权法不适用于( )。
A、文字作品B、地图
C、时事新闻D、工程设计图
6.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内容不包括( )。
A、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B、申请公开相关政府信息的理由
C、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D、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是( )。
A、领导关系 B、法律监督关系
C、工作联系关系 D、一定的指导关系
2.虚假广告罪的犯罪主体包括( )。
A、广告主 B、广告经营者
C、广告审批者 D、广告发布者
3.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 )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A、发表权B、署名权
C、修改权D、保护作品完整权
4.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享有以下权利( )。
A、播放权 B、许可他人转播
C、许可他人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D、50年的权利保护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规定,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这些情形主要是指( )。
A、被确认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言
B、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语言
C、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D、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确需使用的、
6.未经广电总局批准,电视台不得在晚间( )播出境外影视剧。
A、6点 B、8点
C、9点 D、11点
1.舆论的主体是( )。
A. 媒体 B. 公众
C. 官员 D. 学者
2.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
A. 组织上.人事上 B. 法律上.道德上
C. 思想上.政治上 D. 理念上.观念上
3.(多选)构成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一般为( )。
A. 景别 B. 画面
C. 同期声D. 解说
4.(多选)《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广播电视记者应尊重公民和法人的( ),避免损害他人名誉的报道。
A. 肖像权 B. 名誉权
C. 隐私权 D. 荣誉权
5.(简答题)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2014年真题)
A、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猜测
C、认为未来社会是理性、公正的社会
D、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2014年真题)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2014年真题)
A、人民民主专政
B、反对帝国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无产阶级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2013年真题)
A、《实战论》
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2013年真题)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D、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 )有机统一起来。(2014年真题)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政治制度
1.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 )。(2013年真题)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党的建设
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 )。(2013年真题)
A、唯物论和辩证法
B、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
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就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主要思想是( )。(2014年真题)
A、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B、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两者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D、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
4.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年真题)
A、《诗经》是我过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五经”是《诗经》、《尚书》、《仪礼》、《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5.公民有无民事行为能力受下列因素影响( )。(2014年真题)
A、身份 B、年龄
C、民族 D、智力
篇二:新版记者证考试过关最高效准备方法
由于2014年开始新的记者证考试需要通过一次由600题中随机选出100题的考试,且需要80分以上的较高分(不是只要60分哦)方能通过,于是需要有针对性的备考的方法。总体来说考试难度不大,但如何高效准备依然是有窍门的:
根据该考试的特点,卷面题完全出自600题的题库,既不会有新题,也不会将答案选项进行重新编排,于是对于一些不理解的题目只需强记选项(注意不用记选项内容哦)即可。根据人的短期记忆的规律,一般人在考前十多分钟左右的短时间可以准确记住至少30题的答案,多的可以达到50题,而这对于该考试应该是足够了,于是最高效的复习备考方法也应运而生了,具体来说的步骤如下:
考前一天(考前一天实在忙也可考前两三天,但尽量不宜隔太远)把600题快速做一遍。这里有一个关键点是一定要做得快,不要太多思考的那种做题法,这样才可以确保考试的时候遇到非重点题(什么叫重点题下面会介绍)就按照自己就像第一次碰到那样用直觉去做。在每章这个步骤完成用时大约在8小时左右。
第二步是再花约1个小时的时间,把错题从带答案的600题电子文档中一题题复制出来粘贴到自己的错题集中,通过这个过程,你对错题有了二次的记忆,但通常这个时候错题还会比较多,如果你不是特别牛的话,应该会在100题以上,甚至有200题左右。这些我们把它们叫重点题。但不用急,接下来一步就是开始删减,不过不用立即就操作。
第三步,到了考试日了,由于是一个地区范围内集结一地考试,
考试通常会安排在下午,所以这一步也应该是宽裕的,即在留出交通时间的前提下,在考试前一两个小时,把错题集再看一遍(其实已经是第三遍了),但和第二遍(拷出错题)时不同的是,这次要把记住和完全理解了的错题删除,直到最后剩下约30~50题左右,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基本上半小时能搞定。
第四步,把最后剩下的题打印在纸上,可以信心满满赴考场了。 第五步,进考场前的十多分钟里不要急着进考场,拿出那张纸强记这些题的答案(再次强调不是记内容,除非考试模式调整),有的题正确答案有外形特征(如有一题正确选项C特别短)也可以通过外形特征记忆。一般考卷在开考前约5分钟发下,等到考卷发下再进考场。
第六步,进考场迅速搜索考卷中有多少你强记的题,凭借准确的短期记忆,立即心里答出(这时可能还不能涂答题卡)答案,这时大脑会自动释放那些考卷上没有的题目,因此考卷上有的那些题的答案印象会格外清晰。待可以答题后立即答这些题,然后再按顺序答题。这样答题还有个好处,可以有效防止答题卡填涂大范围错位,因为你到时正常顺序答题后会碰到刚才已涂的题。其他非重点题大约半小时能答完。
最后有个重要提醒,由于实际考试时判断题是0.5分每题,单选题是一分一题,而多选则是1.5分一题,因此相对重视多选题是必须的。
篇三:记者证自查报告样本
新闻记者证自查报告
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部署和河南省新闻出版局的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记者证的管理,我们<人生与伴侣>杂志社对2012年新闻记者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核验,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新闻机构使用同一样式的记者证,作为专供采访使用的正式证件。我刊严格执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收回旧证,从严掌握记者证发放范围,坚决不给本单位党务、行政、后勤、经营、广告、工程技术等非采编岗位的工作人员以及新闻机构以外的工作人员、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申请、办理新闻记者证。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批程序,我刊共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记者证10个,无一例违规发放记者证行为。
二、经过严格的自查,除两名调离采编岗位的同志外,我刊持有新闻记者证的8名同志仍具备《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九条所规定各项条件。
三、在2012年度的各项新闻采访活动中,我刊成立了以苗洁同志为组长,由黄伯益、孙鲁宁两位同志为成员的记者证年度核验工作小组,对持有新闻记者证的8名同志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无任何违规违纪违法使用记者证的行为。
四、经过认真的检查核对,我刊持有新闻记者证的8名同志均仍在采编岗位,从事采编工作,无退岗、离岗现象,具体情况见《新闻记者证年度核验登记表》。
经过对我刊2012年新闻记者证管理使用情况的认真全面的自查,《人生与伴侣》没有任何违规违纪现象。我刊一定以此次自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承诺书,切实加强对新闻记者证的管理。
人生与伴侣杂志社 2010年2月21日
《记者证》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34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