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流材料相关范文 正文 本文移动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流材料相关范文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流材料相关范文

2017-05-01 15:43:08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情况汇报20060817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营口市委

营口市人民政府

(2006年8月17日)

今天,国家创优验收组的各位领导来到营口,对我市历经5年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营口旅游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情况向验收组作以汇报:

一、营口的自然概况

营口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是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也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5402平方公里,人口230万,由汉、满、蒙、回、苗、壮等26个民族构成。下辖大石桥、盖州两个县级市和鲅鱼圈、站前、西市、老边四个区。营口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长大铁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驱车90分钟可分别到达辽宁境内的9个地级市。

营口是百年商埠。1861年,营口港正式开埠,成为中国

东北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先后有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等8个国家在营口设立了领事馆,港口拥有各类码头20余处,中外轮船公司27家,被称为“满州之冠”和“关外小上海”。营口是清朝大龙邮票的发行地,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海关和第一个红十字会组织均设在营口。一些国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在考察了我市现存的百年老街后一致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同类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不可多得的、极具开发价值的百年老街,是营口市独具特色、无可比拟的旅游资源。

营口是河海之滨。营口因港而生,依港而兴,具有“一市两港”优势。营口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口,营口港是全国十大主枢纽港之一。1984年开始建设的营口鲅鱼圈新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3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已开辟140余条国际航线,通航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开通营口—韩国仁川豪华客货班轮。著名的大辽河在流经营口市区时,形成了美丽的辽河湾,在我市的西部流入渤海。建立在辽河湾畔的营口老港,近年来重新焕发了青春,建成东北最大的陶瓷和建材商城,成为东北最大的陶瓷制品集散地。

营口是敬母胜地。望儿山坐落在我市的熊岳镇,流传久远的慈母盼儿归的美丽传说使望儿山名扬海内外。从1995年开始,我们以望儿山为载体,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汇集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重要节庆活动之一,营口已

成为宣传敬母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旅游胜地。

营口是“中国镁都”。营口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各类矿产近40种,菱镁石矿为世界四大矿区之一,已探明储量15.6亿吨。大石桥市是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而且远销海外。我市的滑石、硼石、钾钠长石、硅石和金矿石的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

营口是“三水”之乡。营口农业以“三水”(水稻、水果、水产品)为特色,年产优质水稻40多万吨,营口大米在国内享有盛誉,是国家优质稻谷基地;营口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年产苹果、葡萄、山楂等水果200多个品种、50多万吨;营口是东北水产品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有滩涂近53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75万亩,年产海蜇、对虾等水产品20多种、40余万吨。

营口名牌荟萃。营口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纺织、医药、电子等40多个工业门类,中国“门王”盼盼集团、诺的斯卡钢琴、人民大会堂香烟等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营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营口风景秀丽。营口自然环境优美,东部有风光秀美的赤山、青龙山,西部有波缓沙平的优质海滩,南部有多处温泉和海滨浴场,北部有连成一线的人文景观。金牛山古人类遗址、清代海防炮台等均具有较高的文化、考古价值。楞严

禅寺是东北“四大禅寺”之一。

二、创优工作进展情况

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五年来,在国家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营口的创优工作进展顺利。2005年11月,市委、市政府提出营口要在2006年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的目标,全市掀起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热潮,创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旅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今年6月13日—16日,辽宁省旅游局初审组对我市的创优工作进行了全面初审,认定我市的创优工作已经基本达到了上报国家旅游局验收的标准。初审后,针对省初审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又进一步加强了全市的创优工作,特别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一些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加大投入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各项创优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几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我市从去年开始着手准备创优迎接国检验收工作,制定了《营口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迎接国检验收阶段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了营口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下设创优办公室,具体负责创优日常工作。同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创优迎接国检验收协调会,专题研究解决创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市人大、

市政协分别在今年5月16日和6月27日开展了创优专项工作视察,对营口创优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创优活动的开展。

(二)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全市创优工作动员大会之后,我们对创优标准20项任务、176个得分点进行逐项分解落实,确定了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人、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各市(县)区和市直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了工作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保证了创优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指导、检查、催办和整改的力度,以《创优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市领导及基层单位通报创优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创优工作。市创优办协同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对承担创优任务的20多家重点责任单位进行现场督查,通过多次检查、整改、复查和再整改,逐步达到创建目标。

(三)突出重点,集中攻坚。一是大力整顿旅游市场。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我们成立了“营口市旅游市场专项治理协调小组”,加强了对旅游区(点)、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和公共娱乐场所的监督检查,有效地遏制了价格欺诈及“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使旅游市场达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各旅行社认真执行《旅行社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合同》和《劳动合同》管理,旅行社经理、导游人员均实

篇二:马学军市长在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汇报讲话

马学军市长在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汇报讲话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时间:2006-8-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国家旅游局终审验收组和省旅游局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验收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这是对我市三年“创优”工作一次全过程、全方位的检验,是对平凉旅游产业开发一次高层次、面对面的指导,是对我们加快建设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极大鞭策和鼓舞。这次终审验收,对于进一步理清平凉旅游业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平凉旅游,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共平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224万人民,向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检查指导我市“创优”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平凉旅游事业发展的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一、平凉旅游资源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平凉市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交汇处,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泾川、华亭、崇信、灵台、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

——平凉地域独特,交通便利,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平凉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重镇,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庆阳机场分别为270公里、380公里、160公里,为发展旅游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平定、银武两条高速公路和西平、天平两条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洼地效应将日趋明显。

——平凉生态良好,山川毓秀,旅游自然资源丰富。平凉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省级森(园)林公园10余处,森林覆盖率22.3%,是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和主要的优质果品基地、绿色畜牧基地,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化模范县”,静宁县、泾川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鲜明的地域风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在黄土高原实属少见。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早在7000多年前,人类先祖就在此创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文化。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3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黄帝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西王母降生于泾川县回中山,伏羲诞生于静宁县古成纪,周文王祭天于古灵台,秦皇汉武等帝王将相登临崆峒,留下西巡足迹,李白、杜甫等文坛巨匠驻足平凉,赋就绝妙华章,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转战静宁县界石铺,在平凉大地播下革命的种子,使这方水土充满了神奇和灵气。历史上曾出现过针灸鼻祖皇甫谧、唐代名相牛僧孺、明嘉靖八大才子之一赵时春等一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以崆峒山、西王母、大云寺、皇甫谧四大“文化名片”为主的文化旅游特色明显。

——平凉风物绮丽,魅力独具,旅游景区景点众多。全市有人文、自然景区(点)100多处,国家4A级和2A级旅游景区6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人类开元第一城——伏羲诞生地静宁古成纪,神州祭灵第一台——周文王伐密所筑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全国实现梯田化第一县——庄浪县和

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外。平凉太统森林公园、宝塔博物园、龙隐寺、柳湖公园,泾川温泉、南石窟寺,崇信华夏古槐王、龙泉寺-五龙山,华亭石拱寺、双凤山公园,庄浪云崖寺、紫荆山、陈家洞石窟、关山天池朝那湫,静宁成纪文化城等景区景点星罗棋布。道教文化寻根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绿色清凉休闲之旅、佛教艺术溯源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等独具特色。

——平凉发展提速,生机无限,旅游产业开发初具规模。经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旅游产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十五”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38万人(次), 综合收入11.9亿元,分别比“九五”期间增长了1.8倍和3.12倍,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九五”末的2%提高到“十五”末的3.59%,旅游产业前景广阔,生机无限,开发潜力巨大。

二、平凉市“创优”工作的主要做法

自200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我们把“创优”作为加快全市旅游资源开发,打响平凉旅游品牌,打造平凉城市名片的有效载体,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推进器,作为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和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为特色,以景区开发、城市建设、环境治理为载体,深入开展“创优”活动。全市上下围绕“创优”理思路,围绕“创优”争项目,围绕“创优”抓发展,经过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定位,优化思路。结合“创优”,我们在广泛开展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深刻认识市情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统筹谋划,将旅游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集中做大做强。2004年,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的指导思想。2005年,市上成立了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任主任、副主任的“全市创建活动指导委员会”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全市人文生态旅游产业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确立了“打造人文生态旅游新形象,把平凉建成极具活力的区域性旅游中心”的目标定位。今年初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的重要途径,全力建设西部高原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努力将平凉建设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和“丝绸之路”旅游联结点,使平凉在中西部旅游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平凉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完善旅游中心城市功能配套为重点,以加大景区景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强化宣传促销、拓宽旅游市场为主导,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夯实旅游产业基础,软件硬件齐抓,管理服务并举,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合力攻坚,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凸显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互动、左右联动、市场运作、各方支持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按照“创优”要求,我们立足于构建大的旅游经济圈,针对具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基础设施和基本配套抓起,累计投入29.91亿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突出抓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大景区(点)规划与建设力度,着力增强平凉旅游的吸引力。以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组织制定了7县(区)及主要旅游景区(点)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先后投资3.73亿元,实施了崆峒山二期国债等一批旅游景点建设项目,对崆峒山、王母宫、龙泉寺、紫荆山、柳湖公园、太统森林公园、宝塔博物园等景区(点)进行了修缮、扩容、功能配套建设。崆峒山景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中国

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现正在积极开展申报5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达标建设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二是加大道路交通建设力度,着力提高旅游通行能力。近三年,我们把改善交通条件作为加快平凉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建了平定高速、银武高速、罗长高速,论证上报了“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宝平高速、西平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概算总投资达210多亿元,已实现交通建设总投资21.2亿元,全市各重点景区均实现了通等级油路。特别是随着二条铁路、三条高速路网的建成,平凉将形成市内2小时、西兰银3小时旅游交通圈,以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融入陕甘川宁旅游经济圈。三是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着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以平凉城区、六县县城和景区路、水、电、通讯为重点,集中开展了基础设施改造和硬件的配套完善,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线三点”、“六纵九横”、“两路一园八配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平凉中心城区三年多来累计投资22.03亿元,初步形成了“四纵十横一环”的道路网络,平凉城区城市面积由2002年的16.8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21.6%。四是加大旅游接待能力建设力度,着力扩大游客的容纳量。先后投资4.1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星级宾馆(饭店)8家,总数达到12家,其中三星级宾馆3家。投资1.5亿元的广成山庄宾馆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全市建成了40多个高档中西餐馆、近10处高档娱乐场所和20多家大型购物场所以及以温泉为特色的西王母浴苑理疗中心,开通了兰州至平凉的“崆峒旅游号”专列和13辆旅游专线车。全市共注册旅行社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共有注册导游人员46人,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逐步完善,可以基本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旅游消费需要。

(三)创设环境,丰富内涵。我们从不断丰富平凉旅游的内涵入手,全方位创设旅游环境新形象,努力打造独具平凉魅力的旅游新品牌,先后启动实施了“四大创建”活动。一是以弘扬优秀旅游文化为目的,开展中国特色文化名市创建活动。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包装,加大了推介力度,初步打造了崆峒山道教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四大“文化名片”;重点开发培育了以平凉红牛系列产品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以平凉金果、平凉山药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产品,以崆峒文化为主题的邮册、纪念币、书简、平凉纸织画、道教八十一化壁画画册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彰显了地域文化特点,提升了平凉旅游的层次和水平。二是以塑造旅游城市新风貌为主题,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全市大力开展以“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做文明市民”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先后有11个旅游景点管理单位和定点接待单位被评为省、市级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有13个集体被评为“青年文明号”,有100多人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平凉城区规模最大的新世纪商厦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称号。平凉汽车西站、东站被评为全省文明行业客运汽车站。一个以讲文明、树新风、促旅游、塑形象为主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三是以建设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以广大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游得顺心为主题,相继开展了以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为重点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门店,下大气力对一些旅游景点和城市街道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全面清理,建成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场,平凉市区垃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已于去年通过达标验收,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四是以做优平凉生态名片为目标,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经国家环保局批准,于去年启动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活动,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世行二期贷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特别是围绕平凉城区,开展了环城大生态圈构建、面山绿化、在城区各单位实施花园式单位创建以及公园扩建、道路风情、绿化小品等系列建设,平凉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崆峒区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平凉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84,噪声平均值为54.8分贝,国家生态

示范区创建活动进展顺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

(四)强化宣传,拓展市场。围绕“创优”,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推介的办法,加大了平凉旅游品牌的推介和市场开拓力度,有效提升了平凉旅游的知名度。一是扩大了对外宣传。先后在《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中国旅游报》、《甘肃日报》等报刊上开辟专版,多角度、深层次宣传介绍平凉旅游,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先后对平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线路、佛教遗珍、“红色旅游”等资源采录了专辑,报道了我市旅游产业开发和“创优”工作情况,使平凉的旅游特色和市场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提升。二是加大了产品促销。2002年以来,先后在上海、深圳、成都等17个城市举办了平凉旅游产品推介活动,组织“旅游大篷车”赴西北五省(区)14个城市开展专题宣传,积极参加省上组织的赴欧、美、加旅游宣传活动,组团参加了香港、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和桂林国内旅游交易会及“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宣传推介活动。制作了反映全市旅游资源概貌的《平凉旅游》光盘,出版了《平凉市旅游交通图》、《平凉旅游》中英文画册和服务指南,建成了“平凉旅游”网站,使平凉旅游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旅游半径进一步扩大,来平游客比三年前翻了一番。三是推进了区域联合。近几年,我市先后举办了由四省十六方参加的西部商品交易会、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全国机器人足球竞标赛,并同步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有效地开展了市场对接和区域联合,发起并成立了由“陕甘宁蒙青”五省区十六个城市参加的“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与毗邻九个城市签订了共建旅游经济圈框架性合作协议,建立了以平凉为中心的旅游线路联盟,推出了10条精品线路,初步形成了“大开放、大联合、大市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五)创新机制,推动落实。围绕加快推进“创优”工作,注重从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督查入手,齐抓共建,合力推进。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机制。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突破性重点工作之一,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奖罚,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四大家”联席会、领导小组协调会,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旅游工作会议,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和调度。市县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平凉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方案》和行事历,市政府与7县(区)和28个责任单位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组织机构、保障经费、办公场所、责任目标“四落实”。二是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市财政先后拨款300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事业;从2005年起,除正常的工作经费和旅游项目投入外,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各县(区)财政也都列支50万元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市上制定了《关于整合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见》,从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出台了具体的鼓励优惠政策,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格局。三是建立行业管理机制。在几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市、县对旅游管理机构均给予保留,今年又把市旅游局确定为政府工作部门,在稳定机构的同时,加强了队伍建设。2005年,设立了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建立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安排意见》等制度,每年均安排开展2次以上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顿工作,大力加强了旅游行业规范管理。深入开展旅游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保证了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建立督查落实机制。针对“创优”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现场检查督促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并按照责任书要求严格考核,强化各方面抓落实的责任心,确保了整改到位、“创优”措施及时落实,特别是今年省旅游局对我市“创优”工作初审验收后,我们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成立了6个工作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各县(区)、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靠实责任,查漏补缺,狠抓整改,逐项落实。在下大功夫整改提升的同时,对照“创优”标准,逐条逐

类建立了300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形成了比较全面、完整的“创优”资料库。经过自查自验,基本达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标准。

三、“创优”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创优”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以“创优”为契机,带动了全市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平凉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收到了多方面的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好势头、一个好格局”:一是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通过“创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热情和干劲,为建设“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近三年,我市经济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止2005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48.55亿元,增长33.3%;大口径财政收入迈上12亿元台阶,增长29.3%;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4元,增长10%。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生产、财政收入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使旅游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创优”工作为平凉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动力,旅游业整体上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2.5%和18.6%。其中,组织接待境外游客2001人(次),比上年增长11.1%,旅游境外收入423万元,增长17.5%。旅游社会收入为3.96亿元,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

3.59%,全市旅游商品创汇占旅游创汇的27%。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75.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01亿元,其中“五一”期间接待游客31.82万人(次),综合收入6935.7万元,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全市上下保持了心齐、气顺、劲足、合力攻坚、和谐创业的良好势头。“创优”的过程已成为提升平凉文明形象、促进和谐发展的过程。通过“创优”,不仅亮化美化净化了市容市貌,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而且起到了潜移默化作用,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创优秀城市、建诚信机关、做文明市民逐步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和谐平凉的建设进程。全市军政军民团结、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已成为一大政治优势,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经济同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四是加快了开放开发步伐,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外引内联、加快建设小康平凉的良好格局。通过开展“创优”工作,扩大了平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效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功能,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开放开发、招商引资、推进旅游产业和其他各项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和“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进一步提升了人气、聚集了财气,全市年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户,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占到全市总量的38%。全市三次产业由“九五”末的29.6:34.2:36.2调整到“十五”末的24.8:40.4:34.8,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我市“创优”工作取得的成效,既是全市干部群众艰辛努力的结果,更是国家旅游局和省旅游局精心指导和倾心帮助的结果。客观地说,目前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旅游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产业总量仍还偏小;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强化;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我们将以这次终审验收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着力研究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巩固和深化“创优”成果,继续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知难而进,奋力突破,努力把平凉旅游产业发展提升

篇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5年3月,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1996年4月,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城市旅游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全国创优工作的序幕。经过1997年的深入调研和积极筹备,1998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办法》。同年,经国务院、中央文明办同意,国家旅游局成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为创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003年, 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为创优工作确立了科学依据。

“创优”工作主要有申报、创建、自检、初审、验收、批准命名六个步骤;“创优”的国家检查标准有有20个大类,176个小项,总分1000分。

我国自1998年开始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过了验收。 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54个)

(各类城市按验收得分高低并结合对海内外旅游者的抽样调查结果顺序排列)

一、直辖市(共3个)

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

二、副省级市(共14个)

深圳市、杭州市、大连市、南京市、厦门市、广州市、成都市、沈阳市、青岛市、宁波市、西安市、哈尔滨市、济南市、长春市

三、地级市(共24个)

无锡市、扬州市、珠海市、肇庆市、苏州市、黄山市、桂林市、昆明市、威海市、烟台市、秦皇岛市、海口市、长沙市、岳阳市、南宁市、绍兴市、合肥市、三亚市、承德市、镇江市、泰安市、北海市、郑州市、咸阳市

四、县级市(共13个)

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亳州市、敦煌市、曲阜市、武夷山市、吐鲁番市、韶山市、库尔勒市、景洪市、井冈山市、大理市、瑞丽市

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67个)

一、直辖市(共1个)

重庆市

二、副省级市(共1个)

武汉市

三、地级市(共41个)

中山市、乐山市、佛山市、福州市、江门市、泉州市、汕头市、徐州市、金华市、惠州市、开封市、丹东市、柳州市、石家庄市、吉林市、玉林市、南昌市、宜昌市、鞍山市、马鞍山市、嘉峪关市、乌鲁木齐市、宝鸡市、安庆市、常德市、芜湖市、银川市、张家界市、濮阳市、牡丹江市、抚顺市、太原市、贵阳市、荆州市、十堰市、伊春市、本溪市、大同市、大庆市、包头市、拉萨市

四、县级市(共24个)

昆山市、南海市、江阴市、吴江市、宜兴市、常熟市、临安市、诸暨市、济源市、句容市、琼山市、阿城市、永安市、儋州市、建德市、蓬莱市、登封市、文登市、锡林浩特市、荣城市、崇州市、钟祥市、绥芬河市、胶南市

2001年已批准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16个)

一、地级市(共11个)

九江市、常州市、锦州市、淄博市、三明市、洛阳市、韶关市、清远市、阳江市、温州市、梧州市

二、县级市(共5个)

都匀市、青州市、东阳市、桐乡市、涿州市

2003年已批准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共45个)

(按行政区划排序)

一、地级市(共32个)

廊坊市、保定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葫芦岛市、齐齐哈尔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湖州市、嘉兴市、漳州市、赣州市、潍坊市、聊城市、日照市、三门峡市、安阳市、焦作市、鹤壁市、襄樊市、荆门市、鄂州市、郴州市、东莞市、潮州市、湛江市、河源市、绵阳市、广安市、自贡市、延安市、天水市

二、县级市(共13个)

永济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临海市、温岭市、乳山市、灵宝市、新郑市、赤壁市、开平市、琼海市、格尔木市、喀什市

城市名单

(截至2010年共339个)

直辖市(4个)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河北省(10个)

秦皇岛市、承德市、石家庄市、涿州市、廊坊市、保定市、邯郸市、武安市、遵化市、唐山市

山西省(5个)

太原市、大同市、永济市、晋城市、长治市

内蒙古自治区(11个)

包头市、锡林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赤峰市、阿尔山市、霍林郭勒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

辽宁省(18个)

大连市、沈阳市、丹东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锦州市、葫芦岛市、辽阳市、兴城市、铁岭市、盘锦市、朝阳市、营口市、阜新市、庄河市、开原市、凤城市 吉林省(7个)

长春市、吉林市、蛟河市、集安市、延吉市、敦化市、桦甸市

黑龙江省(11个)

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伊春市、大庆市、阿城市、绥芬河市、齐齐哈尔市、铁力市、虎林市、黑河市、海林市

江苏省(28个)

南京市、无锡市、扬州市、苏州市、镇江市、徐州市、昆山市、江阴市、吴江市、宜兴市、常熟市、句容市、吴县市、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溧阳市、淮安市、盐城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如皋市、金坛市、东台市、邳州市、泰州市、宿迁市、大丰市

浙江省(27个)

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临安市、诸暨市、建德市、温州市、东阳市、桐乡市、湖州市、嘉兴市、临海市、温岭市、富阳市、海宁市、衢州市、舟山市、瑞安

市、兰溪市、奉化市、台州市、江山市、余姚市、义乌市、乐清市、丽水市 安徽省(10个)

黄山市、合肥市、亳州市、马鞍山市、安庆市、芜湖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淮南市

福建省(8个)

厦门市、武夷山市、福州市、泉州市、永安市、三明市、漳州市、长乐市

江西省(9个)

上饶市、井冈山市、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鹰潭市、景德镇、宜春市、吉安市 山东省(35个)

济南市、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泰安市、菏泽市、曲阜市、淄博市、蓬莱市、文登市、荣城市、胶南市、青州市、潍坊市、聊城市、日照市、乳山市、临沂市、济宁市、邹城市、寿光市、海阳市、龙口市、章丘市、莱芜市、德州市、新泰市、诸城市、即墨市、栖霞市、枣庄市、滨州市、东营市、莱州市、招远市

河南省(27个)

郑州市、开封市、濮阳市、济源市、登封市、洛阳市、三门峡市、安阳市、焦作市、鹤壁市、灵宝市、新郑市、许昌市、新乡市、商丘市、南阳市、禹州市、长葛市、舞钢市、平顶山市、信阳市、漯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沁阳市、巩义市、汝州市 湖北省(12个)

武汉市、宜昌市、十堰市、荆州市、襄阳市、荆门市、钟祥市、鄂州市、赤壁市、孝感市、恩施市、利川市

湖南省(12个)

长沙市、岳阳市、韶山市、常德市、张家界市、郴州市、资兴市、浏阳市、株洲市、湘潭市、益阳市、娄底市、衡阳市

广东省(21个)

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肇庆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门市、汕头市、惠州市、南海市、韶关市、清远市、阳江市、东莞市、潮州市、湛江市、河源市、开平市、梅州市、茂名市、阳春市

广西自治区(12个)

桂林市、南宁市、北海市、柳州市、玉林市、梧州市、桂平市、钦州市、百色市、贺州市、凭祥市、宜州市

海南省(5个)

海口市、三亚市、琼山市、儋州市、琼海市

四川省(21个)

成都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乐山市、崇州市、绵阳市、广安市、自贡市、阆中市、宜宾市、泸州市、攀枝花市、雅安市、江油市、南充市、西昌市、华蓥市、邛崃市、德阳市、广元市、遂宁市

贵州省(7个)

贵阳市、都匀市、凯里市、遵义市、安顺市、赤水市、兴义市

云南省(7个)

昆明市、景洪市、大理市、瑞丽市、潞西市、丽江市、保山市

西藏自治区(1个)

拉萨市

陕西省(6个)

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韩城市、汉中市

甘肃省(9个)

酒泉市(及下辖地区敦煌市)、天水市、兰州市、张掖市、武威市、平凉市、合作市、嘉峪关市

青海省(2个)

格尔木市、西宁市

宁夏自治区(1个)

银川市

新疆自治区(12个)

吐鲁番市、库尔勒市、乌鲁木齐市、喀什市、克拉玛依市、哈密市、阿克苏市、伊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流材料相关范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413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流材料

    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汇报会上的欢迎辞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汇报会上的欢迎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这繁花似锦的红五月,我们怀着十分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国家旅游局创优...

  •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流材料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情况汇报20060817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情况汇报中共营口市委营口市人民政府(2006年8月17日)今天,国家创优验收组的各位领导来到营口,对我市历经5...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