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正文 本文移动端: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2017-04-28 06:39:4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弘扬老区精神 推动老区发展”主题

弘扬老区精神 推动老区发展

济阳县公安消防大队 刘雅歆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所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新中国付出了巨大 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历史证明,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新中国的发源地,新中国是从老区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党和人民军队,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及基石。因此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山东省简称鲁。全省土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有汉、回、满等民族。现有17个省辖地市,135个县(市、区),2370个8.9万个行政村。有老区的县(市、区)共辖乡镇2075个,其中老区乡镇为1373个,占总数的 65.2%。山东老区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现属山东行政区划部分。近年来,省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大老区建设的部署,把老区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周密组织,改进创新,加大宣传,不断营造老区建设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山东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搞活的道路上不断进取,老区的各

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充分发挥各种载体作用,大力宣传老区革命传统和精神。

坚持主旋律,服务大局。我们各老区宣传单位和工作者发扬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于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前瞻性,在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

省政府带领有关部门和文艺团体赴革命老区看望慰问老红军和红军亲属,瞻仰革命遗址;省委宣传部组织省直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大型主题展览、大型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期间新闻媒体对几年活动进行了集中报道。省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开辟了革命老区专栏反应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并在综合频道全程播放了省纪念大会录像,大力宣传伟大的革命老区优良传统。

二、围绕老区发展战略,大力宣传老区建设的新变化新成就新面貌

省委宣传部和省直新闻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有关老区发展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老区,把宣传和推动老区竞技发展作为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策划,开设专题专栏和频道,大力宣传报道老区各级党委、政府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推动老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山东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刘庆俊的演讲《山东革命老区的创建与历史贡献》,带领人们重温了过去山东革命老区为战斗胜利做出的贡献,让与会人员更深刻的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临沂发改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吕全明的演讲《临沂老区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经验》,让人们了解了现在山东革命老区真实的发展状况。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呈镕的演讲《传承红色精神 固我钢铁长城》生动感人,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让人们知道老区人民的贡献并没有随着战斗的胜利而结束,现在的老区人民继承了“红嫂精神”,依然在持续的为国家建设努力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岐的演讲《山东老区城镇化的战略、路径和动力》让与会人员看到了老区的未来,山东老区的发展有着科学成熟的规划,踏实可靠的建设者,相信山东老区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三、面向老区服务老区,努力为老区发展建设办好事、办实事

我们要牢记革命老区历史,继承革命老区传统,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创先争优,向老区服务老区,努力为老区发展建设办好事、办实事。全省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但也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用实际行动积极创先争优。我们要坚持以“做大城区,做强产业,

做优环境。”和“城市最美、产业最优、旅游最旺、环境最好”为宏伟蓝图,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把资源深加工、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三个产业的主导做大做强,坚持以发展经济为本,以改善民生为基础,谋求发展,增强群众信心,增加群众收入,齐心合力、扎实有效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建设新山东的光荣使命中,我们始终要有推动发展的强烈意识,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我们始终要有一种战斗精神,保持和发扬高昂的士气、顽强的意志、勇敢的作风,积极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我们要始终步调一致,上下齐心,激励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建设发展,保证各项决策有效实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把“开明开放、质朴诚信、奋勉创业、自立自强”的精神和革命老区艰苦奋斗、为民奉献的光荣传统相结合,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时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山东建设发展建功立业,有力推进山东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老区辉煌。

面对既定目标,精神振奋、奋起直追,始终保持紧张、快干的工作作风,“紧”字当先,“快”字当头;面对新的任务,只争朝夕,奋起直追,追则必超,以快节奏保证高效率,以高效率赢得大突破。继承革命老区传统,发扬革命老区精神,我们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践行先辈夙愿,谋求发展大业,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清流,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以优异成绩告慰那些英烈先辈。

我们要牢记革命老区历史,继承革命老区传统,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老区精神,进一步加快山东革命老区建设。为了共和国的诞生,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忆往昔,红色大军无坚不摧,革命先辈甘洒热血;看今朝,老区发生喜人变化,山东人民齐唱和谐。新起点谱写新篇章,新使命催发新征程,让我们携起手、肩并肩,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传统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在新的起点上践行创先争优,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更加热情、更加扎实、更加奋进、更加勤奋的工作,为绘就建设新山东的新画卷,谱写山东老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共同奋斗!

篇二:赴沂蒙老区进行党性教育心得

——赴沂蒙老区进行党性教育心得

沂蒙山为革命老区,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保留了大量革命遗址,成为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我跟随县委领导赴沂蒙革命老区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亲身体验式现场教学活动。老区一行,虽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但同行的许多同志都表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荡涤,精神得到升华,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红色之旅、感动之旅、收获之旅。

一、纪念馆里再现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

早上7点钟,我们的车踏上了奔赴革命老区的征程。近段时间来,同事们都非常忙碌,能有这次机会相互交流,都感到十分兴奋。

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程,9点四十分左右我们才到达了地处蒙阴县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该馆于2007年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新落成,整个外形是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两个战旗形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共二层,高度为19.47米,象征着孟良战役发生在1947年。走进纪念馆,才看到粗糙的红色外墙上,嵌满了成千上万颗子弹,这粒粒子弹,似乎在诉说着63年前那场战争的惨烈。

进入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组组雕塑,在解说员的动情解说下,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 1947年4月,蒋介石在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受挫的情况下,转而对陕北和山东两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我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十个纵队和大批的地方武装,以压倒一切的气慨,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经过5月13至16日的浴血战斗,将国民党素有“王牌师”之称的整编74师3万余人全歼于孟良崮山区,该师师长张灵甫亦被击毙,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后来

小说《红日》的历史题材。此次战役扭转了当时的华东战局,拉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对推进解放战争的进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解说员把我们带到了纪念馆后面的山坡上,只见山坡上密密地排满了一座座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雕银色五星的坟茔。解说员介绍到,在那场战役中有五千余名英烈长眠于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他们牺牲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20岁!多么鲜活的生命!回想我们20岁时,风华正茂,生活在幸福安定的环境中。按常理,他们的生命似乎没来得及展开,但他们却用自己最短促的一生,用一腔热血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上绽放出朵朵耀眼的火花。

坟茔静静,松柏肃穆,诉说的是一段历史,感悟的是一种品质,传承的是一种精神。烈士们那种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品质,那种虽牺牲生命在所不惜的精神,不依然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吗?

在参观过程中,有座陈若克烈士墓吸引了同事们的目光,因为与他一起埋葬的,还有我们最小的一位烈士,陈若克烈士的刚出生的女儿。墓碑的撰文详细介绍了她们牺牲的经过,我听得眼圈发红,既为他们的牺牲赶到深深地悲痛,也更加激起对敌人的愤恨,燃起了要好好工作,报答祖国,建设强国抵御外敌的坚强决心。

二、小山村里重温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

午饭后,我们又驱车赶往沂南的“红嫂革命纪念馆”。在途中,放眼望去,山岭连绵,梯田盘绕。山上的职务正恣意绽放着自己的青翠,耳边不觉回响起“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浪,一阵阵歌声随风传”的经典旋律。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红嫂革命纪念馆”所在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这里的教学老师向我们介绍说:马牧池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而纪念馆所在的常山庄村,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尤其随着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多部影视剧的播出,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小山村摇身变为沂蒙山的“好莱坞”。自2010年,沂南县又以整个常山村为展示场地,以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为展示主题,整合沂蒙红色资源,开辟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基地,现已成为我省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现场教学基地之一。

我们在现场教学老师的带领下,顺着一条石板巷走进了这座曾经历过炮火纷飞,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谱写过沂蒙军民鱼水情的小山村。沿着曲折小巷,两旁幢幢石头砌成、茅草披顶的老屋,诉说着百年古村的历史沧桑。

当我们走进一座农家小院,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的铜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来访者。这就是“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的在现。明德英一名普普通通的沂蒙女性,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当搜捕的敌军走后,小伤员因失血过多,已处于缺水休克状态,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和丈夫精心照料十数天,最终使其康复归队。

1961年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嫂》搬上了首都舞台,此后“沂蒙红嫂”作为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特征的名称便闻名天下。明德英作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进入茅草屋内,墙面展板上几位老大娘正盘腿坐在一老碾上,笑吟吟的看着来往的人群。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沂蒙六姐妹,她们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涌现出的女性英雄群体。在那个战火纷飞岁月里,她们起早贪黑地为军队烙煎饼、逢军衣、做军鞋,颠着一双小脚,在崎岖的山路上抬担架、救伤员,推小车、送军粮。当时只有20岁上下的她们,面对国家民族的灾难,义无反顾,冲破世俗,勇敢担当。眼前的照片拍摄于她们的晚年,岁月在这些当年的大闺女小媳妇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我们仍能从老人们淡然的微笑中读出当年的那份从容、坚韧和刚毅。面对这样伟大女性,怎会不叫人肃然起敬?

现场教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另一家小院的茅屋内,一幅“火线桥”的油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油画的主人公是以李桂芳为首的32名妇女。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支部队需要迅速渡过汶河,当时河上没有桥梁,青壮劳力又都上了战场,家里只有妇女。“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时任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这些在河水中挺立近一个小时

姐妹们累倒在河滩上。她们当中有的已经怀有了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身残疾。讲至此,老师哽咽了,我们好多同志也两眼含泪。

曲折的石板小巷连着一个个农家小院,每一座茅屋内的块块展板、幅幅图片,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沂蒙女儿对党、对人民军队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有用自己六岁女儿为战士们换口粮的大嫂,有为照顾公婆让未婚夫在前线安心作战而抱着大公鸡拜天地的新娘,一位永远的新娘,因为她从未把新郎盼进家门……一个动人的故事感染着、打动着所有的参观者,泪水和着雨水在人们的脸上肆意流淌。

最后,我们沐浴着细雨来到村中大戏台,伟大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老师,用极朴实的语言追忆着奶奶王换于和母亲张淑贞勇于抚养革命后代的英雄事迹。

于老师介绍说,奶奶王换于出生于一贫苦农民家里,因为是女孩子,直到出嫁也没有自己的名字。19岁嫁到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两姓合在一起,被称为于王氏。

抗战爆发后,奶奶性格直爽、 办事干练,思想也比较先进,逐步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入党时,需要有名字才行,当时一位干部就说,既然你是余家用两斗谷子换来的,就叫王换于吧。年过半百的奶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有了自己的名字。不久,她被选举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

当时,面对日寇的疯狂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到了东辛庄。由于战乱磨难,部队干部的孩子都很消瘦,奶奶就向徐向前建议说:“这样下去不行,得给孩子找奶娘。这样既能很好地照料孩子,打起仗来也好掩护。”

篇三:新时期共产党员应当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新时期共产党员应当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汪清县委党校 秦绪河

从1921年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的波澜壮阔的90年,回溯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艰苦奋斗,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一种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指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简陋的情况下,人们不畏艰难、奋发图强,通过顽强的创造性劳动改变现状,摆脱困难,争取胜利的思想品格和行动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无产阶级政治本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远意义。

一、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正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古往今来,华夏儿女素以艰苦奋斗为立身之根基、持家之要诀、治国之法宝。靠着这种精神力量,我们的祖先率先高举起人类文明的火炬,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种伟大精神在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1936年,美国作家斯诺

在延安了解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工作、生活情况后,深感他们身上蕴藏着一股巨大的“东方魔力”,断言这股力量是兴国之兆、胜利之本。历史证实了斯诺的预言,同时再次向我们昭示:艰苦奋斗乃铁律。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还是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一个人,都须臾不可丢掉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固本之宝。

千百年来,艰苦奋斗一直激励着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创造了灿烂的优秀文化。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节俭,反对奢侈,认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克俭节用,弘道之源,崇侈恣情,败德之本”。这些闪烁着真理光芒的警世名言是中华民族创造光辉历史的精神升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苦难而生生不息,备遭洗劫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仰仗艰苦奋斗精神。而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激励下发展壮大的。建国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依据我国当时的国情一再强调,要使我们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要使我国更快的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为此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的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技,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在坚持党的作风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新形势新阶段,艰苦奋斗精神也得到了继续发扬。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崇高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无不浸透着艰苦奋斗的心血和汗水,无不折射着艰苦奋斗的光芒。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有责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 作风。

二、艰苦奋斗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客观需要

艰苦奋斗,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只有通过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艰苦奋斗才能具体而鲜明地体现出来。不愿意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艰苦奋斗的政党,不可能成为先进的党。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党就会丧失民心,就会变质乃至走向毁灭。新时期,艰苦奋斗既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

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更是凝聚和激励全党励精图治、永葆先进性的动力源泉。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法宝。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向全党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适应了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的要求,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进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再次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江泽民同志也特别强调:“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无论什么时候,“传家宝”都不能丢。这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

艰苦奋斗精神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强大精神支柱。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民族就难以兴旺发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正是为了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提高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对考验的素质和能力。

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自《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起,无产阶级政党就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已任,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代表中国发展方向、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说明共产党员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的,是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所需要的,更是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给党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负作用的影响,一些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开始淡化,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对于一个政党来讲,如果骄傲情绪盛行、贪图享受情绪蔓延,那么这个党的免疫力防线就会彻底崩溃,这个党的生命力也就完结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能不说明一个政党免疫力丧失的后果。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所以能够巍然屹立,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因此在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98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

    革命老区精神之研究革命老区精神之研究张平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们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抒写了无数威武雄壮的战争史诗,也掀起过惊...

  • 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保持艰苦奋

    “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发展”主题弘扬老区精神推动老区发展济阳县公安消防大队刘雅歆中国革命老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在...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