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墨子概述
墨子概述
摘要:
墨子所處的戰國時代,一方面,使他目睹了一個崩裂、紛爭、動亂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同時看到孔子的禮教救世思想在這種紛亂的時世已漸失其芒,而儒門弟子不承孔子之教的大端,在婚喪禮樂中陷於瑣屑和繁縟,讓他痛感救世的墮落。於是墨子提出了他著名的“十論”,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期冀將紊亂的社會,帶上互愛、和平、進取、富足而且活潑向上的路途。本文主要概述墨子的生平以及貢獻,希望給現今的生活帶來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字:生平事蹟、學派、思想著作、學識、影響評價
正文
墨子(西元前468 —西元前376),名翟,我國戰國初期宋國國都(今河南商丘)或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後來其弟子收集其語錄,完成《墨子》一書傳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觀點。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並有著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子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有重大影響力的人,墨家創始人。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裡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生平事蹟
西元前5世紀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一個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手工業者家庭。當時的社會,工匠處於官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隸屬和服務於官府,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而當時的工匠又是世襲的,因此墨子從小就承襲了木工製作技術。他的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和“賤人”。
墨子曾經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墨翟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儒家的教育。老師教他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而墨翟對後四項尤其感興趣。因為這幾項能夠促進人的動手能力。墨翟的老師也很著重培養墨翟的這方面的能力,他經常帶墨翟去參觀工匠們的作坊。有一次他帶墨翟去了染布坊,他讓墨翟觀察布匹是怎樣染成的。墨翟對工匠們的勞作很感興趣,當他看的聚精會神時,他的老師說:“看到了吧,這些絲絹本來都是雪白雪白的,把它們放進黑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黑的;把它們放在了黃色的染料中,就變成了黃色的。” 墨翟說:“絲會跟著染料的顏色來變化,是這樣的嗎?”老師說:“是啊,做人的道理和染絲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絲是被人放進染料的,如何做人則完全是自己作出的選擇。”墨翟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了。當他後來成為思想家收了門徒後,他也經常用這個例子來教導自己的學生。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
墨子“好學而博”[1],並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於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對他這種"士志於道"的精神還是十分讚揚的:“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2];莊子也由衷得稱讚:“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3]。不過墨子許是為了鞏固自己學說,而提出世
上有鬼,還教人敬事鬼神,進而形成了一種落後的宗教觀,但無論如何,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占著極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極傑出的優秀人才。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併戰爭。墨家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密紀律的團體,最高領袖被稱為“鉅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指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旋轉腳跟後退。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宋、齊,北到鄭、衛,南到楚、越。作為一個平民,墨子的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作為沒落的貴族後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家鄉,滔滔的黃河奔流東去,巍巍的黛眉山經年嵐黛飄飄,他們阻擋了墨子的視線。墨子決心走出大山,去拜訪天下名師,學習治國之道,恢復自己先祖曾經有過的榮光。於是他開始各地遊學,學習儒家之術。但是,他逐漸發現,儒家所講的都是些華而不實的廢話。
他首先是在各地聚眾講學,以激烈的言辭抨擊儒家和各諸侯國的暴政。大批的手工業者和下層士人開始追隨墨子,墨子及其弟子組成了墨家遊俠集團。他們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如果誰違背了這些原則,輕則開除,重則處死。他曾阻止魯陽文君攻鄭,說服公輸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書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吳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沒有接受。關於墨子的事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止楚攻宋”的故事。其間墨子的口才固然了得,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他的防禦器械以及讓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守住了宋城策略。戰國初年的楚國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大國,這樣
一個大國的軍事計畫竟然被墨家這個學派的力量改變,可見墨家在當時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和影響力。
學派
墨者行會的公民是一個秉承墨家思想的團體。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墨家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武裝團體。墨家的親信弟子達數百人之多,最高的領袖被稱為“鉅子”,鉅子有絕對的權威。鉅子的職位是由集團中公認的賢者互相傳讓的,而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鉅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釐則是墨家的第二任鉅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墨者大多來自社會的下層,能夠吃苦耐勞,平時一律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串足胼胝,面目黎黑”,以吃苦為高尚的事。他們勤於進行實驗,作戰十分勇敢,平時從事生產勞動,主要職業是教師、工匠等。墨子及其門人為人們做好事,即使是犧牲了個人性命也在所不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4]意思是說至死也不轉腳跟後退,而且他們功成不受賞,施恩不圖報。
但是墨家並不是出身于俠的武士團體,而主要是一個學術團體,他們所從事的是一般遊士的共同事業:完成學業,然後四處遊說,用自己的觀點和辯才去影響諸侯各國,並爭取出仕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以建功立業。如墨子他曾使其弟子耕柱子于楚,游高石子于衛,游公孫尚過於越,出曹公子于宋,使勝綽事齊國項子牛。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設有文、理、軍、工等科的綜合性平民學校,就是墨子在其三十歲之前創辦的。這個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史稱“弟子彌豐,充滿天下”。[5]
墨家是一個宣揚仁政的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列“顯學”。 “世之顯學,儒墨
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6]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7]
思想著作
關於墨子的著作有《墨子》一書。這本書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記錄的彙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後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認為《經上》《經下》兩篇是墨子的著作。這是一部光彩奪目的巨著,是墨家學說的精華之作。於是,在墨子晚年,儒墨齊名。他去世後,墨家弟子仍“充滿天下”、“不可勝數”,故戰國時期雖有諸子百家,但“儒墨顯學”則是百家之首。
《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了後期墨家的思想。《墨子》內容廣博,包括了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後學的重要史料。
墨子所處的戰國時代,一方面,他目睹了一個崩裂、紛爭、動亂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同時看到孔子的禮教救世思想在這種紛亂的時世已漸失其芒,而儒門弟子不承孔子之教的大端,在婚喪禮樂中陷於瑣屑和繁縟,讓他痛感救世的墮落。於是墨子提出了他著名的“十論”,即"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8],期冀將紊亂的社會,帶上互愛、和平、進取、富足而且活潑向上的路途。墨子“十論”,從“兼愛”出發,認為治國如治病,一定要找到疾病的來源,方能對症下藥。“兼愛”是墨家的根本和核心觀念,其他學說實由此推衍而來。他認為,要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
篇二: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5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广义的中原指(2.00分) A.黄河中上游地区 B.河南省 C.黄河中游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2.“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2.00分) A.李唐 B.刘松年 C.马远 D.夏圭 3.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2.00分)A.东汉 B.西汉 C.唐朝 D.隋朝 4.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2.00分) A.张衡 B.张仲景 C.吴道子 D.范蠡 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2.00分) A.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B.审美文化遗产 C.无形遗产 D.伦理文化遗产 6.《祭十二郎文》的作者(2.00分) A.白居易 B.韩愈 C.元稹 D.元结 7.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2.00分) A.李迪 B.吴道子 C.李唐 D.荆浩 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2.00分) A.东周 B.西周 C.东汉 D.西汉 9.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2.00分) A.李唐 B.李迪 C.郭熙 D.吴道子 10.《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2.00分) A.谢灵运 B.范缜 C.谢朓 D.袁淑 11.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2.00分) A.宋 B.东晋 C.西晋 D.唐 12.《壮悔堂集》的作者是(2.00分) A.史可法 B.侯方域 C.王铎 D.彭而述 13.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2.00分) A.豫东 B.豫南 C.豫北 D.豫中 1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2.00分) A.孙过庭 B.锺繇 C.郑道昭 D.褚遂良
15.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2.00分) A.程颐 B.宋祁 C.程颢 D.宋庠
16.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2.00分) A.蔡邕 B.刘德昇 C.褚遂良 D.锺繇
17.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2.00分) A.登封 B.商丘 C.开封 D.洛阳
18.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2.00分) A.刘德昇 B.蔡邕 C.蔡文姬 D.锺繇
19.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2.00分) A.褚遂良 B.锺繇 C.吴道子 D.许慎
20.《治安策》的作者是(2.00分) A.贾谊 B.李斯 C.蔡邕 D.韩非子
1.制定《大衍历》人物的是(2.00分) A.慧可 B.竺叔兰 C.僧一行 D.玄奘
2.庄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 A.战国时代 B.秦朝 C.西汉 D.春秋时期
3.下列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2.00分) A.李悝 B.曾参 C.管仲 D.商鞅
4.下列法家人物提倡“重术”的是(2.00分) A.子产 B.商鞅 C.申不害 D.慎到
5.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2.00分) A.子夏 B.曾参 C.子张 D.子贡
6.《礼记》的作者是(2.00分) A.戴圣 B.子思 C.子夏 D.戴德
7.弦歌台位于(2.00分) A.今淮阳县 B.今许昌市 C.今濮阳市 D.今汤阴县
8.儒家文化在中原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2.00分)A.唐朝 B.东汉 C.西汉 D.北宋
9.下列儒家人物被誉为汉景帝“智囊”的是(2.00分)A.张兴 B.晁错 C.魏满 D.尹敏
10.说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人物是(2.00分)A.子产 B.商鞅 C.邓析 D.申不害
11.孔子还乡祠位于(2.00分) A.今永城市 B.今睢县
12.《道德经》诞生地是(2.00分) A.今灵宝函谷关 B.今洛阳市老城 C.西安终南山 D.新安县函谷关
13.《法经》的作者是(2.00分) A.商鞅 B.李斯 C.李悝 D.韩非
14.世称“明道先生”的人物是(2.00分)A.程颐 B.邵雍 C.张载 D.程颢
15.“儒”字最早见于(2.00分) A.《大学》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16.老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 A.秦朝 B.战国时代 C.西周
D.春秋末期
17.律宗东塔派的创始人是(2.00分) A.怀素 B.僧一行 C.神秀 D.竺叔兰
18.《唐律疏议》的作者是(2.00分) A.杜周 B.魏徵 C.李世民 D.长孙无忌
19.《杨朱》出自(2.00分) A.《文子》 B.《道德经》 C.《庄子》 D.《列子》 A.吴起 B.韩非 C.子罕 D.申不害
1.在丧葬问题上,墨家主张(2.00分) A.天葬 B.据情况葬 C.节葬 D.厚葬
2.《营造法式》的作者是(2.00分) A.张衡 B.甘德 C.石申 D.李诫
3.中原节日的“春社”是在(2.00分) A.立春后的第六日 B.立春后的第八日 C.立春后的第七日 D.立春后的第五日
4.《大乘止观法门》的作者是(2.00分) A.慧思 B.支遁 C.达摩 D.慧可
5.创“五德终始说”的是(2.00分) A.吕不韦 B.公孙龙 C.邹衍 D.管仲
6.洛阳唐三彩始创于(2.00分) A.南北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7.制成世界上最早的立体地图——木图的是(2.00分)A.谢灵运 B.谢庄 C.张衡 D.刘禹锡
8.《强兵策》的作者是(2.00分)
C.岳飞 D.李觏
9.《天文》的作者是(2.00分) A.甘德 B.石申 C.僧一行 D.范蠡
10.《美芹十论》的作者是(2.00分) A.辛弃疾 B.苏轼 C.李觏 D.陈亮
11.农家的代表人物是(2.00分) A.许行 B.陈相 C.陈良 D.范蠡
12.中原节日的“秋社”是在(2.00分) A.立秋后的第五日 B.立秋后的第七日 C.立秋后的第六日 D.立秋后的第八日
13.帝王信奉佛教最多的朝代是(2.00分) A.唐朝 B.东汉 C.宋朝 D.东晋
14.中原节日的“人日”是指(2.00分) A.正月初二 B.正月初四 C.正月初五 D.正月初七
15.一般认为,墨子所属的时代是(2.00分)A.东周
B.春秋末战国初 C.战国时代 D.西周
16.《灵宪》的作者是(2.00分) A.张衡 B.甘德
17.中原节日的“浴佛节”是在(2.00分) A.四月初八 B.四月十五 C.四月初十 D.四月初九
18.中原节日的“填仓日”是指(2.00分) A.正月十六 B.正月十七 C.正月十五 D.正月二十五
19.《乐律全书》的作者是(2.00分) A.张苍 B.张仲景 C.朱载堉 D.僧一行
20.中原节日的“天医节”是在(2.00分) A.七月一日 B.七月十五 C.八月一日 D.七月二日
1.少林寺创建于(2.00分) A.唐朝 B.北魏 C.西晋 D.西汉
2.元代的颍谷书院位于(2.00分) A.登封 B.禹州 C.许昌 D.郏县
3.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酿酒遗址是在(2.00分)A.舞阳县 B.新郑市 C.淮阳县 D.西华县
4.开封始称(2.00分) A.启封 B.大梁 C.东京 D.汴梁
5.明代的丽泽书院位于(2.00分) A.襄城县 B.商丘 C.开封 D.郑州
6.世界最古老的烹饪理论见载于(2.00分) A.《庄子》 B.《孟子》 C.《老子》
D.《吕氏春秋》
7.河南省委正式提出“中原崛起”概念的年份是(2.00分)
A.2001年 B.2003年 C.2002年 D.2004年
8.有史记载以来,中原的教育出现于(2.00分)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朝
9.伊皋书院创办人是(2.00分) A.程颢 B.张载 C.程颐 D.邵雍
10.华夏烹饪的鼻祖是(2.00分) A.淮阳县人 B.伊川县人 C.嵩县人 D.禹州市人
11.下列城市中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的是(2.00分)A.郑州 B.开封 C.安阳 D.洛阳
12.《急救篇》的作者是(2.00分) A.司马相如 B.史游 C.王充 D.丁鸿 13.《仓颉篇》的作者是(2.00分) A.李斯 B.孔子 C.周公旦 D.赵高
14.“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此语出自(2.00分) A.《孝经》 B.《大戴礼记》 C.《礼记》 D.《论语》
15.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2.00分) A.西晋 B.东汉 C.西汉 D.北魏
16.私塾教育产生于(2.00分) A.春秋时期 B.西周 C.战国时代 D.汉代
17.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湖光山色》的体裁是(2.00分)
A.短篇小说 B.散文
C.长篇小说 D.中篇小说
18.中原的书院教育出现于(2.00分) A.春秋时期 B.西周末期 C.战国时代 D.唐末宋初
19.宛丘平粮台遗址位于今(2.00分) A.尉氏县 B.太康县 C.淮阳县 D.杞县
20.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的学者是(2.00分) A.徐光春 B.周有光 C.许嘉璐 D.费孝通
二多选题
篇三:解析 《墨子》
《墨子》解析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诸子散文当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一部著作,是当时墨子及其后学共同创作的结晶,是墨家学派的集成之作。该书不同于其他诸子作品,《墨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涉及范围异常广泛,逻辑学、力学、手工制作、数学等等学科均有涉及,蕴含着墨家最深邃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墨子》在形象构成当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书中集中出现的匠人形象以及墨子对其技艺的肯定态度,这在其他诸子各家那里是见不到的,无论儒家还是法家对于百工及其技艺向来采取的态度都是否定和批判。此外,《墨子》在逻辑学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极大提升了民族的理性思维,在文学方面由之而带来的最大影响便是《墨子》一书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说理散文的进步,墨家在论辩实践当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经过提炼之后成为指导说理活动的理论支持,而《墨子》一书的出现也是直接服务于墨家说理实践的,至此以后中国的说理文才开始有了明确而系统的理论规范。这些都为文学史上以孟荀韩非为代表的说理文创作泉涌时代的到来做了有益而充足的准备。
所以说,《墨子》不光是一部饱含科学精神的科学著作,它还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独具风采的一部作品,不光是说理文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学因素和价值也非常值得人们重视和学习。
《墨子的著作》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46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