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心灵驿站》有感
读《心灵驿站》有感
在日常生活中,回顾走过的岁月,我们都有所得,也有所失;无论干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于是在7月上旬我读了《心灵驿站》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写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再加上篇末画龙点睛般的“人生感悟”,让我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启迪。其中有许多板块,我最喜欢的还“争分夺秒惜时间”一栏,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先生,在中学时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在高三是几欲退学,在大学时还多次补考英语。为了改变窘境,他开始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背句子。他喜欢堵车,因为一堵车他就有时间背句子;他喜欢排队,一排队他就背句子,“队再长我都没感觉,好像一会儿就到我了”。于是他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英语四级考试中得了第二名。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很忙而没有零碎的时间,其实正是忙碌的人才有大量的零碎时间,高效利用这零碎时间的人,他本身也是高效的。而无所事事的人根本没有零碎时间,因为他们是低能的人。
我们总是叹息时间太少,而“新来的时间又在叹息间闪过了”,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充分利用时间的人才不会觉得时间太少。“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怎么才能做到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就行。不仅如此,还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篇二: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青少年服务创业计划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 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而是禁闭心灵的缄默; 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 战胜自我,拥抱健康; 沟通、消除隔膜; 交流、敞开心扉; 真诚、融化壁垒; 心灵驿站,健康人生从心开始!
创业学生:李娜、孙悦
创业单位:内蒙古医科大护理2010级老高职1班
目录
●引言
●概况
●组织结构
●产品服务
●技术可行性分析
●市场分析
●竞争分析
●营销分析
●简要服务中心分析
●财务预测
●风险预测
●附录
引言:
(一)为什么由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近年来,从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青少年杀人和自杀等恶性案件的报道。人们在沉痛之余,不约而同地发出疑问:我们的青少年怎么了?的确,这是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当然,每个案件的情节是错综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在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离开大的社会背景条件。一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人们在心理上经受着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和震撼,青少年也不例外;二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独生子女这个群体占总人口的1/3左右。一般来说,独生子女的智力发育较好,但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方面是强烈的、持续性的冲击和震撼,另一方面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两者的交叉效应,使青少年由心理障碍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呈暴发态势的社会条件。这就决定了,我国已进入一个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二)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刻不容缓。近年来,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国家教育部连续发了两个文件,一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二是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对于同一个问题,连续发了两个文件,是不多见的。从有关的调查和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看,教育部的文件发的完全必要,非常及时。 1999年3月,杭州市心理卫生工作办公室对杭州1115名在校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
17.34%,其中,中学生为16.52%;高中生为18.16%。另外,最近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为4%。在我们身边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在大中学生(小学生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中,有一种相当普遍的非正常攀比现象,同学之间,不是比学习,比健康,比人品;而是比谁有钱,比谁会玩,比谁能出风头,比谁穿的衣服贵,比谁的家庭背景好??透过这种攀比,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身上扭曲了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再比如,有的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不关心别人;自理能力差,不善于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事不认真,懒散,缺少责任感;性情孤僻,任性,感情脆弱,等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构成了种种事端乃至恶性事件的内部心理条件。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青少年总是要接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主要落在他们身上。这就是中央提出来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个重要客观依据。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尽职尽责。
(三)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家长和教师是现实社会中的一员,是吃五谷杂粮的,也有一个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常常从媒体上看到一些有问题行为的家长和老师,给学生心理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我们所说的问题行为,是指家长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违教育要求和教育规律的那些不适当的、
不良的行为。诸如,溺爱和放纵孩子,人格偏执,打骂孩子;对学生不断施压,把考分当成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有的家长和教师甚至做出不符合社会和道德规范的事情,对孩子或学生进行体罚和人格侮辱;甚至有极个别的家长和教师,由于自身的心理不健康,造成学生厌学,逃学,甚至出走、自杀。家长和教师的问题行为,给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家长和教师产生抵触或厌倦情绪,导致彼此关系紧张,甚至恶化,大大削弱了教育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家长和教师是否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单单是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家长和教师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心理健康的家长和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一、概况:青少年心理问题各类原因导致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专业、完善的心理服务。由各类专家和心理工作团队、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的口号是:“幸福从心灵开始!”
服务宗旨:本着“诚信至尚,真诚服务。”的服务理念。以青少年为中心,帮助青少年解决各阶段的心理问题。
服务目的:帮助更多的家长理解孩子,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困惑之源。进行特别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使他们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保持阳光心态,积极沟通,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健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心灵驿站》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45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