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各朝代官职
各朝代官职.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远古尧时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员。
后稷——掌管农业的官员。
工师——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员。
虞——掌管山泽的官员。
典乐——掌管教育、音乐的官员。
【秦】
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
督道仓吏——管理官仓内粮食的官员。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员。
【汉、三国时期】
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的官员。
大农丞——管领盐铁事务的官员。
中郎将——统领皇帝侍从的官员。
典属国——掌管少数民族各部的事务的官员。
大长秋——皇后的近侍,用来宣达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
武骑常侍——皇帝的侍从。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骑郎将——统帅骑兵的将官,秩比千石。
骁骑都尉——禁卫军将官。
未央卫尉——未央宫禁卫军长官。
长乐卫尉——长乐宫禁卫军长官。
前、后、左、右将军——职位仅次于上卿。
轻车将军——汉时杂号将军之称。
骠骑将军——官位仅低于大将军。
长史——大将军的秘书。
建章监——监督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
骑都尉——羽林军长官,秩比二千石。
待中郎——在皇帝左右侍奉的官员,汉制,侍中是在原官职上特加的荣衔。
国相——相当于太守。
常侍——皇帝的侍从近臣,东汉光武帝后都用宦官充任。
典军校尉——武官,统领皇帝宿卫兵的长官,汉灵帝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设置了西园 八校尉,典军校尉是其中之一。
御使中丞——汉代掌管宫廷藏书之处的官员。
兰台令史——在藏书之处典校图籍,管理劾奏等文书档案。
太守——专门治理一个郡,掌握生杀大权。
2009-11-28 21:52 回复
VIP
cainiao510
14位粉丝
3楼
【宋】
通直郎——随奉太子的侍从官。
承信郎——武职官最后一阶,宋武职共有52阶。
成忠郎——武职官第48阶,充左班殿前侍卫官。
秉义郎——武职官第45阶。
武翼郎——武职官第41阶。
宣抚使——负责督察军事的重任,职位高于安抚使。
节级——弓手班头,统制弓手,听命于县尉。
巡检——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事务,属于较高一级官职。
通判——由朝廷中央直接派遣,有权和知州(知府)共同处理事务,并监督行动。士曹参军——州府六曹之一,掌婚姻、田土、斗殴等诉讼案。
司录参军——书写六曹公文的专职官员。
局务官——掌监造盐、铁等业的官员。
主簿——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等事的县级官员,官阶次于县丞。
县尉——掌管训练兵丁、防奸禁暴、查缉走私等治安事务的县级官员。
兵曹——六曹之一,置参军一人掌兵事、缉捕等事。
兵马都监——马步军统制官。
都监——有两种,一种是路分都监,掌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另一种是州府都监, 掌本城军队的屯戍、训练、器甲、差使等事。
监当官——州府所设掌管征收茶、盐、酒税事务的官员。
典级——掌礼仪制度的官员。
胥吏——办理文书的小吏。
都统制——属于御营使,为监护诸军将领协同作战的军事长官。
同都统制——官职相当于副都统制。
御营使——统管全国军事。
保义郎——右班殿前侍卫官。
团练使——州府一级的常设武官,从五品。
钤辖——重要州、郡或路屯禁兵统制官。有路分钤辖、州钤辖。
武经郎——又称西京左藏库副使,即西京(洛阳)供备库副职武官
朝奉郎——又称左、右司谏,即谏议官,位次于谏议大夫下。
宣谕使、抚谕使——中央派往各地巡察民情,处理冤狱,措置营田的监时性官员,即所谓“钦 差大臣”。
忠训郎——又叫“左侍禁”即内宫侍卫官。
镇抚使——由中央委派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州府军事防务的临时设官。负责辖区军事防务兼 理民政、财政等事务。
宜文字——简称“机宜”如同秘书或机要秘书。
龙图阁学士——皇帝侍从的荣衔,掌管御书、御制文集、典籍、属籍、世谱等事。
提举——原意管理,主管专门事务,提举宫观,为安置罢退的大臣而设,光领俸禄不管事。枢密使——掌全国军机、边备、征战等事的最高军事长官。
大理评事签书判官——掌管刑狱的京官。
参政知事——宰相的辅助,通称“使相”。
起居舍人——又称右使,皇帝的近臣,负责记载皇帝的言行。
中书舍人——地位比起居舍人高,掌管起草诏书。
翰林学士——皇帝最亲近的顾门兼秘书,权力极大,有“内相”之称,往往是“将相之储”。
2009-11-28 21:53 回复
VIP
cainiao510
14位粉丝
4楼
【明】
尚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按察使——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挥使——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殿阁大学士——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
总督——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无定员,也无一定辖区,视军情所至, 随时设置。
2009-11-28 21:54 回复
VIP
cainiao510
14位粉丝
5楼
秦朝官职简表
中央部门主要官职部类。
主要官职——品级(秩)——说明。
三公:丞相相邦(相国)——金印紫绶——秦惠王十年(公元前328年)以张仪为相。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左右丞相。吕不韦初任丞相,后尊为相国。丞相执掌为“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金印紫绶——掌武事
御史大夫——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九卿。
奉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同上——掌宫殿掖门户
卫尉——同上——掌宫门卫屯兵
太仆——同上——掌舆马
廷尉——同上——掌邢辟
典客——同上——掌少数民族之事
宗正——同上——掌亲属
治粟内史——同上——掌谷货
少府——同上——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供养
其他。
中尉——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徼循京师
将作少府——二千石——掌治宫室
典属国——同上——掌蛮夷降者
詹事——同上——掌皇后太子家
内史——同上——掌治京师
主爵中尉——同上——掌列侯
地方部门主要官职
部类——主要官职——品级(秩)——说明。
郡:监御史郡守——二千石银印青绶——掌监郡掌治其郡
郡尉——比二千石银印青绶——掌佐守典武职甲卒
郡丞——六百石铜印黑绶——掌佐守
长史——同上——掌兵马,边郡设之
县:县令(县长)——令千石至六百石铜印黑绶——人口在万户以上之县设令,不足万户者设长。掌治其县。
县丞——长五百至六百石铜印黄绶——丞、尉称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等,称少吏。
县尉——四百至二百石铜印黄绶——县乡下,十里为亭,有亭长,十亭为,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2009-11-28 21:55 回复
VIP
cainiao510
14位粉丝
6楼
清朝官职表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总督(加尚书衔)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篇二:根据秦朝的中央官制,地位一样的官职是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太尉④廷尉[ ]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自秦朝始,御史在中国古代的官职性质属于( )。 A.史官B.监察官C.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秦朝官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314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