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免费论文 > 语言论文 正文

语言论文

2017-04-09 05:42:5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语言测试论文

湖南省高考英语改革前后完型填空的考点效度分析

摘要

关键词

1. 引言

英语完型填空题是一项测试应试者综合语言能力的考题,完形填空作为选拔性高考英语的必考题型,其效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英语试卷的质量。高考英语既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又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鉴于此,有必要对“新课标”下湖南高考英语完型填空的效度及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研究。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从2010年开始,湖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完型填空也发生了变化,由两篇、每篇10空的选择式完型填空改为一篇8空的可接受词完型填空和一篇12题的选择式完型填空。本文将从语言测试学角度,对照湖南省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现阶段湖南高考英语完型填空的效度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湖南省高考英语完型填空究竟测试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又在多大程度上实践了湖南省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什么启示。

2. 考点效度和完型填空

在进行考点效度分析之前,首先厘清什么是考点效度和完形填空的题型特点。

2.1考点效度

我国著名语言测试专家李莜菊教授在其著作《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2001)一书中提出考点效度这个概念。考点效度这个概念是专门针对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等一类综合考点技能试题类型提出的。它是指命题人在出题时根据受试者的语言水平, 结合所选母语材料的具体情况, 对所要删除的项目进行考查分析和选择取舍,以尽量提高删除项目的考点层次,充分体现和利用完型填空题的篇章、语境功能和综合特点,真正地考查出应试者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换而言之,其目的是尽力把考点的制约范围扩大,层次提高,最终增加试题的效度。聂建中等认为考点效度就是对完形填空题在考点删除的合理性方面提出的效度要求,

主要包括考点因素和考点层次两方面的内容。

2.2完型填空

完型填空是我国高考历年来所经常采用的一个考试形式,它是一项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经典题型,能有效地培养和考查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完型填空强调语言的创造性,语言行为的综合性和实际交际能力。

它最早是泰勒(Taylor 1953)发明的, 其根据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即补全心理,研究者们将这种心理迁移到了语言测试中。他们认为,人们对不完整的语言也有补全心理,会利用自然语言的羡余现象来对书面语言来说行文中缺失若干单词,读者仍有正确理解原文意义的可能, 并且可以根据上下文把缺失的词还原。完型填空以Oller(1976)等人提出的单一能力假说(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UCH)为理论基础。单一能力假说认为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单一的、不可分割的综合能力。完型填空题故意破坏语言的信息完整性,在确保不改变语境的前提下有目的地从短文中抽掉几个词语,再让学生来复原残缺的语言片段。

完型填空一般分为四种形式:定距删词完型填空;合理删词完形填空;选择式完形填空和开放式完型填空。我国高考大部分采用的是选择式完型填空形式,它将合理删词完型填空和多项选择相结合,既给了每个空格提供几个选择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它是干扰项,这就避免了评分中的争议,从而大大提高了该题型的评分效度。

2.3完型填空的考点效度

李筱菊教授认为, 完型填空着重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低级的离散的语言点的考查。完形填空题的删词应着重体现这一题型的篇章特征和综合特点,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在命题时着力使考点的制约范围尽可能的宽,层次尽可能的提高,提高完形填空题的考点效度。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完形填空题考点的语境层次分布,可以有效地检验该题的命题质量。对考点效度较低的试题, 应及时对其所删考点进行修改, 直至该题中考点的语境层次分布达到良好的状态, 这样就能使该题的试题质量得到控制和提高。

3. 考点效度的分析方法

要对完型填空的考点效度进行评析,首先应该逐一分析出每道题的考点层次以及该题所考核的内容,也就是考点因素。任何方法都是以理论为指导,完型填空考点效度分析是依托焦点因素和考点层次这两大影响因素,它是考点效度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完型填空的考点效度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考点层次,二是焦点因素。所谓考点层次, 就是指用词填空时,词的取舍决定需要受到什么层次语境的制约。焦点因素是指测试的内容。其结构如图一

注:D = discourse语篇;S = sentence句子;P = phrase词组;W = word单词

M = meaning意义;C = collocation管用搭配;G = grammar 语法

李筱菊认为考点层次可以细分为4个层次,即单词层次(W)、词组层次(P)、句子层次(S)以及语篇层次(D)。由上到下, 考点的语言层次越来越高,试题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单词层次是最低层次。受试者无需看单词之外的上下文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开放式完型填空试题没有这种层次的考点,只有选择式完型填空试题才有这种最低层次的考点。词组层次主要考查受试对词语基本搭配的记忆即运用能力。在这一层次上, 空缺的词或多或少与其前后的词有某种固定的搭配关系。 受试只要看看空缺前后的词便能决定空缺应该填什么词。句子层次考查的是受试对句子的理解, 以及灵活运用常用句型的能力。在句子层面所考查的空缺词既不能从简单的单词拼写中找到答案, 也不能从空缺前后的单词中获得线索, 但却可以从整个句子的句式或整个句子意义来判断, 无需超越本句的范围。语篇层面是最高一级

的考查方式,对受试的语言能力要求也最高。单从单词形式、空缺项前后单词以及空缺项所在句子都不足以判别空缺词, 除做出上述行为外, 受试还需要从语篇层次上考虑, 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层次是最高的考点层次。

从图一可以看出,高层次考点包含低层次考点,地层次考点却不包含高层次考点。语篇层次考点的题目比单词层次考点的题目更能测出受试者运用语言的真正能力。层次越高意味着考点的效度越高。高层次的考点,考高层次的能力的同事,也必然考到低层次的能力(李筱菊,1997:251)。在考语篇层次能力时,必然要考到单词层次,词组层次和句子层次。

完形填空题的考点效度还与考点考查侧重的因素(也称焦点因素)有关。考点的焦点因素有语法因素(G)、惯用搭配因素(C)和意义因素(M)三种。一般说来,低层次的考点往往侧重考语法, 高层次的考点往往更侧重考意义。焦点为考意义的题目同时也能考语法, 焦点为考语法的题目则不能同时考意义。语法因素是指考点命题从语法的角度出发,主要考查受试的语法能力, 这是最低层次的能力考查。惯用搭配是指考点命题从常见的习语、短语、搭配中命题,这主要考查受试对常用习惯用语的记忆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在考查惯用搭配的同时,也可顺带考查受试的语法能力。与纯粹的语法考查相比,这是较高一级的能力考查。相对于语法与惯用搭配,意义因素所考查的范围更宽,对受试语言能力的要求也越高。意义因素不但要求受试能够把握语篇,而且对受试辨别近义词的能力也有要求。这是最高级的考查。

考点效度的分析过程如下:①逐一确定各考点的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②以各题号为横坐标, 以考点层次为纵坐标, 画出该题的考点效度分析图;③标出该题所考的焦点因素,这样从图上就能形象地反映出该题各考点层次分布态势;④统计考点层次的数目, 计算出它们在考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以此来判断命题者在给语言材料的母本删词时是不是有着明显的层次意识, ⑤对该题的考点效度作出评估。

4. 考点效度分析

下面以李筱菊提出的考点效度分析方法对2007—2011年湖南省高考英语完型填空从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所限,只列出2008年和2011年的考点分析结果(见图二、图三)。

图二

图三

图一显示,2007年湖南省高考英语完型填空选择题共20个,其中语篇层次最多,共12个。其次为句子层次考点(7个)和词组层次考点(2个),没有出现单词层次考点,考点总体层次中等偏上。而图二中2011年完型填空由两部分组成(12个选择题和8个填空题),语篇层次考点达到16个,占80%。句子层次考点占4个,没有出现词组层次考点。2011年完型填空以语篇层次考点为主, 考点层次结构很理想,试题的考点层次高。下面从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两方面,详细讨论2007—2011年湖南省高考英语完型填空的考点效度变化。

4.1考点层次

在考点层次方面,笔者统计了2007年到2011年5次高考中不同考点层次的数量及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表1所示。

篇二:语言与文化_论文

《语言与文化》课程论文评阅表

分析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

摘要:

本文简要描述了网络语言这一新生语言形式的产生、类型、特点,并对它反映出的背景文化做出了一定的分析,探讨了社会大众对之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后现代文化,新新人类,新新文化,皮钦语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广大网民网上交际的工具,迅速发展,同时引起了广泛争议。它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语言雏形吗?它是对传统语言规范的瓦解还是发展创新?它的使用群体是什么样的人?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差异???所有这些疑问促使我走近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的基本概况

现今的青年一代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每天在网上冲浪似乎成了一个固定习惯。在网上的交流自有一套被网民公认的符号规范,它就在网络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满足广大网民交际的需求。这就是新生代事物——网络语言。

作为新生事物,它招惹了很多声讨,很多人认为它是对传统语言规范的破坏。在网络语言中,汉字、数字、英文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杂糅使用,错字、别字层出不穷,有些句子甚至完全是病句。的确,网络语言促成了大量语汇的变异,催生了大批“新”词汇。从现行的网络语言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类:

1、英文单词直接进入中文句子,双语混用。例:“I 服了 U !”(我服了你)

2、创造大量新鲜词。例:“美眉”:名词,指漂亮的女孩子。“扁”:动词,指揍、打(某人)。

3、给一些词语赋予全然不同的意思。例:“青蛙”:指相貌丑陋的男生。“恐龙”:指相貌丑陋的女生。“神童”:神经病儿童。“天才”:天生蠢才。“可爱”:可怜没人爱。

4、故意误读、误写。例:“很”不叫“很”,叫“粉”;“我”不叫“我”,叫“偶”;“表酱紫”是“不要这样子”;“斑竹”指“版主”,是网络某版块的主持人;“米国”是“美国”;“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等等。

5、数字、英文字母谐音。GG是“哥哥”,MM是“妹妹”,886是“拜拜了”,537是“我生气”。

6、简写拼音字母,英文字母指代特别事物。例:一个Y代表Why, FXD、JQP、WSH这些符号分别指IT精英方兴东、姜奇平、吴士宏,是他们名字的缩写。

7、套用电影、电视剧、小说里的经典对白,经典段落,及固定的言语模式。例:英国笛卡尔的“我思固我在”,被改为“我特故我在”、“我做故我在”,??及

“第n次亲密接触”;“今天你x了吗”;大段的原版引进如《大话西游》:“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等等。

8、用符号表达意思。例::)表示微微一笑;:O 表示尖叫;^_^表示笑得非常开心。

鉴于以上网络语言的表达形式,有关专家认为网络语言随意性大,不稳定,只是热衷网络的年轻人的时髦文字游戏而已,不会长久。但是为什么熟悉并使用网络语言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它有走出网络成为书面语的趋势?这与它自身的特点及功能分不开:

1、生动有趣,有人情味。JJ、GG、MM(姐姐、哥哥、妹妹)这些亲切的称谓,还有各种幽默的经典对白,这使得网上的人际关系变得轻松友好。

2、简洁省事,个性化强。简单的几个数字、字母拼凑在一起就能表达出复杂的意思,同时也展现出了个性,满足了上网一族的心理。

3、它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用语。网民这一群体大多是青年人,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交流不拘泥于传统,而网络语言正是他们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

三、对网络语言的思考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直接、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时代文化的反映。社会生活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是词汇中有所反映。网络语言正是当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是密切相关的。顾晓鸣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地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本世纪初因广播电视和近代印刷等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白话文,是语言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现在,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及‘网话文’。它与新一代青年的语言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

一定的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相互联系。传统的语文教育折射出传统文化对人们根深蒂固的影响。而新一代的网络语言,敢于挑战这一传统。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多为新生代青年,他们了解熟识现代电脑技术,头脑灵活,追求个性,信奉自由,不满传统的束缚,所以借助网络语言这一工具来表达自我。在他们中间,一种新的文化——后现代文化正悄然兴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一代的价值观。网络语言正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言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夏学銮教授指出,后现代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或一种形式,它挑战现代性的理性原则,要求均质、平等、和谐、圆通。在中国,新新文化正是后现代文化的变异。所谓新新文化是以新新人类为主体的体现个性自由和多元价值取向的亚文化形态。新新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的一些精神在新新文化中完全可以体现。新新文化的使用者主体是新新人类,新新人类即特立独行的新生代青年,他们大都出生于80年代后,追求自由,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不愿受传统的束缚。他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已发

展成一套自觉的文化,与传统文化迥异,我们称之为新新文化。它的灵魂及精髓就是追求个性自由,追求平等和谐,挑战传统及现代文化中的理性原则。

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即上网频繁的新生代青年,大多数归属于新新人类的范畴。网络语言自然而然地体现了新新人类一族独特的新新文化的价值观。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

1、网络语言的词汇非常平常,甚至十分世俗,这和新新文化的世俗性特点是一致的。

新新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它关注现世的真实生活,不追捧空泛的理想,无谓的英雄。作为它的代言,网络语言都是一些小词,用在日常生活里的最多,各种各样的招呼用语、人际称呼层出不穷。它没有蕴义深远的成语,更没有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因为它压根儿就不会关注这些。

2、网络语言注重情绪的表达,这和新新文化的媚情特点相一致。

新新人类生长在信仰和理想相对缺乏的时代,感情和情绪这些低级需要在他们的文化里上升到主导地位。在网络语言中,各种表情符号千奇百怪,数不胜数,相当数量的句子是和爱情、感情相关的。像“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更是经久不衰。

3、网络语言中很多词汇都表现出了创造者独特的思想,反映了新新文化不同于以往文化的特行品质。

给很多旧词赋予全新的意思,创造出大量的新词汇,构成了网络语言中词汇的大部分。像“青蛙”、“恐龙”、“神童”,网络语言对之的诠释足以让语言学家们大跌眼镜,匪夷所思。新新文化就是要挑战传统,自然要创造出不同以往的事物,即使是传统中已有的东西,新新文化也要对之重新定义。网络语言正是对传统语言规范的解构与颠覆。

4、网络语言简洁省事,反映了新新文化追求简单朴素的特点。

新新文化没有繁文缛节,没有长篇说教。一个意思怎样表达简单就怎样表达,都是同一个目的,何苦让自己做不必要的事情?网络语言用几个符号就能表达相当复杂的意思,甚至利用更简单的谐音,即是这方面的体现。

四、结语

鉴于以上网络语言的独特特点,它被一些人所不容忍,被看作文化垃圾,破坏了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应予以消灭;但也有人认为语言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一种新型语言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理由的,只要网络语言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应该被社会所认可。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现阶段可被看作文化人类学中的皮钦语。“皮钦语往往以某个主要国家的主要语言的词汇为基础,把语法规则大大地简化,没有性、数、格等变化和屈折、派生等词形,并在语音、语法上混合了当地通行的其他语言的某些成分而成。它是一种没有人以它为第一语言的特殊的交流工具,常为少数人在特殊场合所使用。”皮钦语的特点在网络语言身上几乎也适用。网络语言以汉语为基础,由大量的变异词汇组成,不循一定的语法,只求表意为目的,根本没有一定的体系。因此目前称它为“网络语言”实在有些牵强。确切地说,网络语言只是一种“网络皮钦语”,尚未形成真正独立的语言。现在任何对待网络语言的极端态

度都是不可取的,既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能盲目追捧。凡是存在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网络语言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从它折射出的文化出发,深入到它发挥作用的特定情境,去理解它,分析它,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果我们不使用网络。网络语言就不会出现。我们能不使用网络吗?不能。所以网络语言真实存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语言的出现必是有一定原因的,和其他语言一样,它也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网络是它传播发展的媒介,而新新文化才是它滥觞的源头。我们首先要理解它所代表的文化,熟识使用它的特殊群体,再对之下结论才不失偏颇。

参考文献:

1、朱强,《言说:青年社会互动的一种特殊符号——对青年粟裕、网络语言、段子、翻唱歌词……的解读》,《青年研究》,2001,6

2、李杏平,《网语:你的明天去何处》,《青年研究》,2001,6

3、夏学銮,《大话西游〃后现代主义与新新人类》,《在北大听讲座》第四辑

4、马广海,《文化人类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篇三:语言与文化论文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化的历史。文化是

主体和客体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

指人类的文化心态。同时,文化又是分层次的,总的说来,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即表层文化,多指有形的可以感知

的物质精神产品,包括饮食文化、茶文化等等。制度文化又称中层文化,指人类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组织、制度和规范,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礼俗文化、

行为方式等。心理文化是深层次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态、

宗教信仰等,后者是本文着重讨论的对象。再让我们看一下与本文内容有关的习

语。习语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广义的习

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语言中

最质朴,最令人心动的一部分。下面我们就看下习语在文化的这三个层面上所反

映的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物质文化的差异

英汉习语所反映的中西物质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本文主要就饮食

方面的差异作一介绍:(1)Everything from soup to nuts 这个习语是每一样东

西的意思。它的出处与美国的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大约一百年以前,美国人每顿

饭吃的东西要比现在多的多。那时,到一定高级餐馆去吃一顿饭就有七八道菜。

首先是喝汤,然后是几种肉做的菜,还有蔬菜、糕、饼、最后还有奶酪、水果和

一碗千果.soup to nuts 就是从这儿来的。现在,这种吃法早就过时了,然而,

everything from soup to nuts 这个习语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理解美国文

化的一面镜子。(2)bread and butter 西方国家主要的谷物是小麦、大麦和燕麦。

小麦要用来烘制面包,大麦的用途主要是酿酒,燕麦则是畜牧的主要饲料。面包

和黄油加上牛奶是西方人的主食,现在,许多人吃的黄油一般都是用植物油做的,

以减少胆固醇的摄人量。如果西方人缺少了这些东西,他们就生存不下去了,所

以bread and butter就转义成了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或谋生之道。而中国人的主食

以米饭为主,因此,日常生活的表达习惯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汉语中有一习语:

“生米煮成熟饭”,英语中与之相应的表达法是::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lit

milk;又汉语中的成语“鱼米之乡”,在英语中被译成“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从以上两个习语的对应表达可以看出milk在西方的饮食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而米在东方人的饮食中又是必不可少。

二、制度文化的差异

从动物寓意的差异所反映的制度文化差异。由于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的具体

自然环境不同,并受不同的宗教、历史的影响,对动物也往往赋予各种不同的寓

意。比如,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牛,人们对牛的感情也

反映到语言上来。例如:“壮实如牛 ”,“像牛一样工作”,“过着牛马不如

的生活”,让我们看一下英语中这些成语是如何表达的。在中世纪的英国,马是

皇家饲养、御用的动物,所以英国人对马赋予了很多的寓义。因此,说某人“壮

如牛”则说成 as strong as a horse;说某人“像牛一样工作”必须说to work

like a horse。此外在英国,狗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所以说某人“过着牛

马不如的生活”则说to live a dog’s life。说到狗,英语和汉语中对狗的理解

各不相同,原因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养狗的目的与态度各不相同。在西方 ,养

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作伴;而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

人们养狗主要是用来看家、守门户。这是因为西方社会的家庭组织关系同东方有

很大的差异,人际关系不像东方人这样亲密,人们时常感到孤寂和落寞.有的人

无儿无女,以养狗取乐。因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狗持有不同态度,自然而然地也

在各自的语言中反映了出来。汉语中我们大多对狗持有反感态度,如“狗急跳墙”

“狗仗人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让我们再看一下英语中对狗的看法: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p dogs(最重要的人物)。 由此可见,西

方人对狗大多持亲近态度。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习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物文化

意义的不同还有很多。如,猫头鹰在汉语中象征不吉利,而owl象征机警,聪明

(as wise as an ow1);在汉语中有“乌鸦报丧,喜鹊报喜”之说,而在英语中,

crow 象征长寿,magpie象征喋喋不休。

三、心理文化的差异

1.宗教方面。宗教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笃信

基督教,而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基督教对英语的发展有

着深刻的影响,相当数量的英语成语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如:go to the church

意思是(去教堂)做礼拜或结婚;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

者天助);以及诅咒语go to the hell(下地狱去)等等。《圣经》被奉为基督

教的经典,除在宗教色彩的神话和有关古代犹太人的传说故事、法典、宗教教规

以及部分史实等方面给人以丰富的知识外,圣经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对

包括英语在内的许多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在英语中的表现之,

就是有大量的习语出自《圣经》。如: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 eye for eye“以眼还眼, 牙还牙”等等。由此

可见《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佛教传人我国是在西汉末年,汉语中随之出现

一些来自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习语如“一尘不染”“回头是岸”“道高一尺,魔

高一丈 ”等等。道教也曾在我国流行过,但其影响远不如佛教。不过,汉语里

仍然有一些来自道教的成语,如“灵丹妙药”“脱胎换骨 ”“回光返照”等等。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一向把世界看作是由两种对立的事物

(即阴阳)构成的统一体,并由这两种对立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体现了朴素的辩证观念。反映在习语中如“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 ”“欲速则

不达”等。汉语在组织结构上特别喜欢平行对称、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等方式组

词成句。成语则为这一思维方式作了有力的证明。这种思维方式在成语中主要表

现为对举行式的广泛应用,如谨小慎微;人面兽心、一心一意、善始善终等。这

种思维方法在俗语中也表现的十分广泛,如:“一不做,二不休 ”“吃一堑,

长一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

英语中有一种被称为“连体双胎”(Siamese twins)的固定词组,体现了英

语中的对称观念。所谓“连体双胎”,是指由and连接的两个词形成的固定词组。

如:culture and learning(学问)、good and evil(善恶)、over and over(反

复,再三)等。另外在修辞方面,英语中还有两种讲究对称的修辞手段parallelism

和 antithesis。 Parallelism 汉译“平行结构”,是以语法结构对称(包括相

同或相似的词、短语或分句)来突出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段。另一种体现英语对称

原则的修辞手段是antithesis,是运用具有对应关系的词语或词组来达到强调效

果的一种修辞手段。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段话,充分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

被人们奉为经典,广泛引用。现摘录如下: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ra of incredulity;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 nothing

before us.英语中虽然有以上这种由and连接的具有对称特色的习语存在,但这

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习语并没有这种对称关系,对称性也不像汉语成语这样如此

的鲜明。英语中的对称太多是通过上述两种修辞格实现的。

四、历史典故英汉语言中,有一些习语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

它们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富含浓厚的民族色彩,在反映中西文化差异方面是一

道亮丽的风景,值的我们去揣摸,去研究。

反映某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历史事件或故事,后人加以

概括和总结,以最简洁的说法表达其内容,沿用久了就成了习语。例如,公元前

49年,凯撒大帝率部渡过卢比根河时,下令焚舟,表示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由

此事件引伸出成语“burn one’s boat”。而汉语中的成语“破釜沉舟”也是出

自当年项羽渡过河后,让部下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两者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即

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的干到底。两者都是出自历史事件。

源于神话故事。英语中有许多源于希腊及罗马神话故事的习语,成为英语语

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a Pandora’s box比喻灾难麻烦的根源; apple of

discord指祸根。汉语中也有许多源于古代神话的成语,如“夸父逐日”“女娲

补天”“画龙点睛”。所有以上这些成语是与两国的历史文化相联系的,如果忽

视这种联系,只从字面意义上就不能理解语言所指代的内涵意义。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

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民族的语言折射出这个民族纷

繁多彩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不

可避免的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因此,文化背景成为外语学习和翻译中一个至

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学习和运用语言必须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参考文献:1.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2.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与对比》

3.邓炎昌.刘满清,《语言与文化》 4.马贞如《英汉成语典故小词典》

5. 冯翠花.《英语修辞大全》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1学年春季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语言与文化 试卷类型:学期论文

本文论题:从英汉习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院系:英语学院 班级:08级英语教育一班

姓名:亓晓慧

学号:0840011016


语言论文》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2326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语言论文
相关文章
  • 语言论文

    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

  • 语言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课内外语言文字规范化之我见在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语言文字工作,所以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规范语言文...

  • 语言论文

    语言测试论文湖南省高考英语改革前后完型填空的考点效度分析摘要关键词1 引言英语完型填空题是一项测试应试者综合语言能力的考题,完形填空作为选拔性高考英语的必考题型,其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