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试卷
一、填空题
1、《培根随笔》为(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 思想家 ),( 政治家 )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所著.
2,本书分为: 《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
笔.
3,( 《新工具》 )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 1620 )年。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爱哲学 )的
培根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
场运作 )的培根。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富有生活情趣 )
的培根。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自强不息 )的培根。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工于心计,老于世故)
的培根。
9、培根的格言警句有( 知识就是力量 )
10、复仇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更是为了(让他悔罪 )。
11、一个念念不忘旧恶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 那本来还是可以痊愈的 )。
12.顺境所需要美德是节制,而逆境的修养则是( 坚韧 )。
13.人的心灵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 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 )。而嫉妒者
往往是自己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因此他只能用( 败坏别人幸福的方法来安慰自己 )。
14.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书籍可( 增添情趣 );处事行事时,知识( 意味
才干 )。
15.读书太慢会(懒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 呆子 )。
16.读史书使人( 明智 ),读诗使人( 灵透 ),数学使人( 周密 ),伦理学使人( 庄重 ),逻
辑学使人( 善辩 )。总之,“( 读书能陶冶个性 )”
17.如果没有友情,生活中就不会有( 悦耳的和音 )。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
正如古代拉丁谚语所说:“( 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 )。”
18.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 繁华的沙漠 )。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
于( 兽 )的。
19.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 两个快乐 )_;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
将( 分掉一半忧愁 )。
20、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 思想 )和( 哲学 )领域内的建树
21、培根的散文,对我们写作( 议论文 )有一定的启发
22、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 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
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23、《培根随笔》共有( 58 )篇
24、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 有所警惕 ),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 有
道理 )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受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 因此而误会了
好人 )
25、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
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 新的信念 )、( 规范 )和( 道德 )。。
26、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 知识 )、( 人生 )的至理名言
二、选择题
1、《培根随笔》的作者是( C )A、列夫·托尔斯泰 B、雨果 C、弗兰西斯·培根
2、作者是什么国家的人(A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3、《培根随笔》的体裁及类型是( A ) A哲学散文随笔集 B、杂文集 C、诗歌集
4、《培根随笔》主要涉及(ABC)A、哲学 B、伦理 C、处世之道 D、爱情
5、培根的主要建树在( A )方面A、哲学 B、艺术 C、经济学
6、培根在《论美》中认为,美德与美貌,(A )更重要A、美德B、美貌
7、培根认为,( A )的知识都需要深入钻研
A、只有少数专门的知识 B、大多数知识 C、所有知识
8、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在与(A )交谈 A、智者 B、愚人 C、常人
9、一个( A )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A、机敏谨慎 B、粗心开朗 C、随遇而安
10、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 B ),而老年人长于深思 A、热情 B、直觉 C、谨慎
1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A )时间A、节约 B、利用
12、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 B )个人的习惯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3、由(C )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A、阅读 B、成长 C、智慧
14、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时,向(C )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
A、老师 B、长辈 C、知心挚友
15、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A )有多少益处了。 A、友情 B、爱情 C、感情
16、读书能给人(A )和能力 A、乐趣、文雅 B、消遣 C、 轻松
17、既然( A )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A、习惯 B、知识 C、财富
18、人们说得好,真理是(B)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A、财富 B、时间 C、文化
19、世上友谊本罕见,( C )更难求 A、单方付出 B、平等友情 C、无所需求
20、缺乏真正的( C )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A、健康 B、努力 C、朋友
21、在富人的想象里,( B )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A、友情 B、财富 C、家庭
2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A )又补读书之不足。 A、经验 B、网络 C、旅游
23、誓言是否有效,必须视(A )而定;不是任何目的都可以使誓言发生力量
A、发誓的目的 B、情况 C、感觉
24、就是(C ),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A、成人 B、科学家 C、神
25、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快捷方式通常是(B )
A、最方便的路 B、最坏的路 C、最平坦的路
26、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噩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 A )
A安慰与希望 B、悲伤与痛苦 C、快乐与幸福
27、在开端起始时善用(B ),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A、时机 B、金钱 C、关系
28、金钱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碍;因( A )之于品德,正如军队与辎重一样,没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碍前进,有时甚至因为照顾它反而丧失了胜利 A、知识 B、财富 C、美貌
29、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 A )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A、自己的 B、别人的
30、顺境的美德是( A ),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A、节制 B、展示简答题
1、《培根随笔》的内容简介
2、《培根随笔》中《谈美》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3、《培根随笔》中《论拖延》都告诉我们什么?
4、《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5、培根的散文常常采用什么手法?
6、请你写出培根的几句格言警句?
7、随笔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8、从《论嫉妒》中,你的领会是什么
9、培根是怎么指导人读书的?
10、《培根随笔》语言简洁,有哪些好处?
简答题
1、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2、“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3、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
4、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5、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6、①知识就是力量。②读书使人充实,计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性格。
7、
8、《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必经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9、他在指导人们怎么读书时,颇有见地地指出:“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他在指导人们读什么书最受益时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连身体上的各种痛苦,都可以通过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10、 在《培根随笔集》这本书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最适合我这种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而又想得到多点东西的人看了。觉得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这本书。即使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自己没有钱,没有权,只要有文化,有能力,有健康,遭点厄运也无妨。因为厄运当中也蕴含着一份让人亢奋的幸福啊!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风吹起蒲公英
顾晓蕊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他。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乐曲。他听得着了迷,缠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快乐。可......
是,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他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③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瘦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男孩,父亲说这是弟弟。他的心猛地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末,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他直咽口水。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心里更觉悲凉。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他合上眼,假装睡着。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他侧过身,碰到凉凉的东西,一看,是个苹果。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上一些。
⑥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洽起来。弟弟的成绩好得出奇,让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化作蒲公英的种子,飘向广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他的手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多年的误会和责怨,顷刻间烟消云散。他悲恸地呼唤,最终没能留住父亲。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满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继母低声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他,悄悄地离开家。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11○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弟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他把吉他擦拭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子。
2他穿行在繁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听众 1○
拿他取乐,推搡中将他撞翻在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去。
13○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4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弟弟以优 1○
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浸湿了纸页。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工友们说,到街头唱歌去了。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他弹唱的他,弟弟听得泪流满面,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15○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大声地说:“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了!”他的语气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16○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床边,微闭着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蒲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选自《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1.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4个字) 1)小快乐2)委屈(悲凉)→弟弟考上大学,(3)骄傲(自豪)
【解析】 根据情节相应的内容,提炼出与人物心理相关的词语,如“小快乐”“猛地一疼”“更是悲凉”“那么骄傲,那么自豪”等加以概括,要不超过四个字。
2.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渲染)了优美温馨的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引出弟弟的梦想和“他”为弟弟的梦想而奋斗的情节作铺垫;与标题、结尾相呼应,突出文章主题。
【解析】 这是一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渲染了美好的兄弟情氛围。这也是与文章题目关系最密切的文字,因此也要注意其象征意味,以及它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琴技的熟练,表达了“他”内心的快乐。
(2)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
路。(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微弱”是指他身份低微,工资微薄;“光芒”是指“他”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支持着弟弟,供弟弟读书,给弟弟带来希望,照亮弟弟前行的道路;表现了“他”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意对即可)
【解析】 注意第(1)题要先写出其修辞手法,再分析其表达的内容和效果。第(2)题联系文内“他的处境”,分别阐释“微弱”及“光芒”的含义。 4.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赞同用原来的标题。因为“风吹起蒲公英”喻指他帮助弟弟实现人生梦想,标题含蓄新颖,形象生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令人回味无穷。示例二:我赞同用“兄弟情”这个标题。因为这个标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达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标题简洁明白。(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两个题目,各有特点,原来的题目富有诗意,而且象征了“他”托起弟弟人生梦想的主题;第二个题目则直接突出了文本的内容和主题。选择其中一个,谈出理由即可。
篇二:《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聪颖早慧,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
名人国家:英国
典型情节《谈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论拖延》,做事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
内容简介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培根的几句格言警句:
1.知识就是力量。
2.读书使人充实,计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性格。
4.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
5.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2、名著知识填空。
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______"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______》中的"______"(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______。
答案:水浒(水浒传);智多星;知识就是力量
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
4
名言
一、填空题
1斯?培根所著.
2,本书分为: 《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3,年。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爱哲学 )的培根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的培根。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富有生活情趣 )的培根。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自强不息 )的培根。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9、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 知识 )、( 人生 )的至理名言
10、复仇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更是为了(让他悔罪 )。
11、一个念念不忘旧恶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 那本来还是可以痊愈的 )。
12.顺境所需要美德是节制,而逆境的修养则是( 坚韧 )。
13.人的心灵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 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 )。而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没有优点,又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因此他只能用( 败坏别人幸福的方法来安慰自己 )。
14.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书籍可( 增添情趣 );处事行事时,知识( 意味才干 )。
15.读书太慢会(懒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完全按照书本做事就( 呆子 )。
16.读史书使人( 明智 ),读诗使人( 灵透 ),数学使人( 周密 ),伦理学使人( 庄重 ),逻辑学使人( 善辩 )。总之,“( 读书能陶冶个性 )”
17.如果没有友情,生活中就不会有( 悦耳的和音 )。在没有友谊和仁爱的人群中生活,那种苦闷正如古代拉丁谚语所说:“( 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 )。”
18.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 繁华的沙漠 )。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 兽 )的。
19.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 两个快乐 )_;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 分掉一半忧愁 )。
20、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 思想 )和( 哲学 )领域内的建树
21、培根的散文,对我们写作( 议论文 )有一定的启发
22、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 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23、《培根随笔》共有( 58 )篇
24、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 有所警惕 ),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 有道理 )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受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 因此而误会了好人 )
25、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 新的信念 )、( 规范 )和( 道德 )。。
二、1、《培根随笔》的作者是英国 弗兰西斯·培根
2、
3、《培根随笔》的体裁及类型是
4、《培根随笔》主要涉及
A、培根的主要建树在 方面
6
7、培根认为,( A )的知识都需要深入钻研
A、只有少数专门的知识 B、大多数知识 C、所有知识
8、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在与(A )交谈
A、智者 B、愚人 C、常人
9、一个( A )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A、机敏谨慎 B、粗心开朗 C、随遇而安
10、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 B ),而老年人长于深思
A、热情 B、直觉 C、谨慎
1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A )时间
A、节约 B、利用
12、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 B )个人的习惯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13、由(C )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A、阅读 B、成长 C、智慧
14、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时,向(C )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
A、老师 B、长辈 C、知心挚友
15、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
(A )有多少益处了
A、友情 B、爱情 C、感情
16、读书能给人(A )和能力
A、乐趣、文雅 B、消遣 C、 轻松
17、既然( A )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
做教育
A、习惯 B、知识 C、财富
18、人们说得好,真理是(B)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A、财富 B、时间 C、文化
19、世上友谊本罕见,( C )更难求
A、单方付出 B、平等友情 C、无所需求
20、缺乏真正的( C )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A、健康 B、努力 C、朋友
21、在富人的想象里,( B )是一座坚强的堡垒。
A、友情 B、财富 C、家庭
22、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A )又补读书之不足。
A、经验 B、网络 C、旅游
23、誓言是否有效,必须视(A )而定;不是任何目的都可以使誓言发生力量
A、发誓的目的 B、情况 C、感觉
24、就是(C ),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A、成人 B、科学家 C、神
25、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快捷方式通常是(B )
A、最方便的路 B、最坏的路 C、最平坦的路
26、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噩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 A ) A安慰与希望 B、悲伤与痛苦 C、快乐与幸福
27、在开端起始时善用(B ),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A、时机 B、金钱 C、关系
28、金钱是品德的行李,是走向美德的一大障碍;因( A )之于品德,正如军队与辎重一样,没有它不行,有了它又妨碍前进,有时甚至因为照顾它反而丧失了胜利
A、知识 B、财富 C、美貌
29、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 A )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A、自己的 B、别人的
30、顺境的美德是( A ),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
A、节制 B、展示 C、分享
三、简答题
1、《培根随笔》的内容简介: 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2、《培根随笔》中《谈美》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3、《培根随笔》中《论拖延》都告诉我们什么?
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
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
4.《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5.培根的散文常常采用什么手法?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6随笔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7.从《论嫉妒》中,你的领会是什么?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必经的道路, 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8.培根是怎么指导人读书的?
他在指导人们怎么读书时,颇有见地地指出:“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他在指导人们读什么书最受益时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连身体上的各种痛苦,都可以通过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9.《培根随笔》语言简洁,有哪些好处?
在《培根随笔集》这本书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最适合我这种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而又想得到多点东西的人看了。觉得无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这本书。即使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自己没有钱,没有权,只要有文化,有能力,有健康,遭点厄运也无妨。因为厄运当中也蕴含着一份让人亢奋的幸福啊!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三.
1.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2.《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3.《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4.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5
6.《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篇三:培根随笔 阅读答案
填空题 1.《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 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2.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马克思】 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化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
3.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内的建树。
4. 本书由【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组成
5.【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6.从 《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
】的培根。
7.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8. 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9. 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10. 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11.《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12.《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4.《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哲学散文随笔集。也可以称为【论文集】
15.《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16.《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17.《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18.《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五1.A
《培根随笔内容简介》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009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