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马克思主义 正文 本文移动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2017-03-01 05:50:3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点击查看更多:马克思主义党课讲稿范文

篇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一)经济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革命兴起,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段。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都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注意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三)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

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这些变化的实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2)一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二是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三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四是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3)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这些变化的实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2)一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二是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三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四是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3)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从根本上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一)经济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是

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革命兴起,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段。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都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注意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三)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

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篇二: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论述

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关于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来简单阐述下自己的观点。如有谬误,还请批评指正。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作为选择主体的中国,它当时的概况。 第一, 在近代的中国,爱国志士为了反殖反封做出了无数种

尝试,然而,无论是康梁的维新派还是孙文的革命派,

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第二, 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国力衰微。在这样

的情况下,只有团结依靠最广大的工农阶级来挽救民

族危机,来实现斗争的进行,来取得革命的胜利。

第三, 由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一批思想开化的有志知

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

社会活动使其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作为选择客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社会理论。它为全人

类指明了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并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就这

一点而言,马克思主义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都

是普遍适用的。

第二, 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列宁已经将马克思主义在苏联成功

进行实践。而中苏的国情还是有些许相似之处的。

第三, 我认为共产国际的帮助对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也是

重要的因素。艰难处境中的中国需要有先进的组织和思想给予指导和引领。

最后,我觉得,在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始终持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就是理论和实际的高度统一。要深入当时中国的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第二种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科学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总之,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

篇三: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大纲要求

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

□要点速记

一、基本概念

1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含义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所谓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2)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人们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朴素的,经验色彩很浓,往往零散、不系统。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的回答世界观问题。这种理论化和系统化,就是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区别。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们既要反对贬低哲学、取消哲学的“哲学无用论”,又要反对夸大哲学作用,用哲学去取代具体科学的研究的“代替论”。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两者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不同。哲学以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具体科学以物质世界的特殊领域和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物质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规律。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条件。②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离开了哲学的指导,会给具体科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这一问题贯穿于包括社会历史观在内的所有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也是哲学的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①这个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必然要对思维和存在(或意识与物质)两大类现象及其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一派哲学的基本倾向和性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的出发点和理论前提对它的思维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定着它的基本性质。而对基本问题的回答,就具有出发点和理论前提的意义。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实践的基本问题。

(3)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意义:

①它揭示了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

③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给了我们理解哲学历史的线索。

④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1)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即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

(2)第二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侧面阐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其中,第一方面是主导的方面,而第二方面则是从属的方面。第一方面规定着第二方面论证的前提;第二方面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以第一方面的回答为转移的。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相反,认为意识(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的精神和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和表现。客观精神决定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例如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起源就是一种绝对观念。这就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观念等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如中国宋朝时期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观点,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具体实物。比如水或火、或气、或“五行”(金、木、水、火、土)等等,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始基”。②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就是世界的“始基”,物质即是原子。

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历史观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根本对立的基本派别。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具有同一性,即精神能够认识物质世界。哲学史上大部分的流派都是可知论者。

不可知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不能实现同一,即我们的精神不能认识世界。不可知论者著名的代表有康德和休谟。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哲学中另一重大的派别对立——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或者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否认矛盾的存在。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但是,不可以将这两个“对子”并列而等量齐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互交错,既互相对立、互相斗争,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历史。辩证法的历史上也产生过古代朴素辩证法和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创立了完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纲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点速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物,是近代社会实践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成果。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19世纪初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现,阶级对立简单化,阶级冲突尖锐化。以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标志,欧洲工人运动勃然兴起,无产阶级登上社会政治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有自己的世界观指明斗争前途,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满足斗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所以说,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自然科学领域,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大学说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科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加以彻底改造,创立了崭新的哲学。

(2)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重要贡献。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3)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如消灭私有财产等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材料。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和思想武器。

正是依赖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够摒弃一切旧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脱节和割裂的根本缺陷,使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建立了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社会生产、政治和科学实践的产物,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探索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2阶级性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显著的特征。在阶级社会里,任何哲学理论都具有阶级性,当剥削阶级思想家都掩盖自己哲学的阶级性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丝毫不掩盖自己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3科学性

高度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显著的特征。在古代,哲学与许多具体科学混为一体,人们把哲学看作知识的总汇。到了近代,许多具体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去,但是,当时的哲学家们依然认为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极大的妨碍了哲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几千年哲学发展的历史,对哲学的研究对象做了科学的规定: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了科学的形态。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要求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掌握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以社会生活的新经验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验证、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大纲要求

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2掌握运动的含义,理解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要点速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1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的物质概念的重大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彻底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高度概括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从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缺陷。

(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驳斥了不可知论。

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是说,物质虽然独立于意识之外,但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二、运动

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与具体科学和日常生活所说的运动有一定的区别,后者往往是指某种具体形态或某种特殊的运动,而哲学的运动概念则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变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整个物质世界,无一不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着,并且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表现出自己是什么。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宇宙间发生的一切运动、变化和过程,都有其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有机生命体是生命运动的主体,一定生产方式中的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思维运动的主体则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物质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2静止

(1)静止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静止,指的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特殊状态:①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2)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关系。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①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没有静止,也就没有事物的相对稳定,因而也就不可能存在任何事物及其运动;同样,静止也离不开运动,静止只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在事物总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某种运动形式的稳定,运动中包含着静止;事物的相对静止,并不是绝对不动,只是个别运动形式的稳定,而事物仍存在于运动过程中,静止也包含着运动。

3相对静止的意义

点击查看更多:马克思主义党课讲稿范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马克思主义》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77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