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马拉色菌 正文

马拉色菌

2017-02-17 15:27:0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中药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

郭玉青李小琳

[摘要]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F)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0年6月1日一2011月6月30日间初诊者的详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PF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中青年,以16—25岁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炎热季节较多。皮疹主要分布于背、胸及颈部。69.7%的患者起病初自行使用含激素软膏,其中使用皮炎平者达54.54%。使用含激素药物后皮疹表现为先减轻再加重。PF还可以合并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经野菊花皮爽康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在广州地区,PF可见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以中青年发病较常见。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可以治愈该病,激素类药物不宜单独使用。马拉色菌性毛囊炎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为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我们总结了2012年6月1日~2014月6月30日就诊的99例PF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收集患者为来自黄埔及周边的天河、罗岗、增城等地的初诊者,每个患者均由同一人诊治及追踪。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皮疹:1~2 mm大小的炎性丘疹或脓疱,单一,无融合,无粉刺、脓肿和结节,可有轻微瘙痒。就诊前没有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无肝病史及用药禁忌。沙黄染色脓疱涂片见有网球拍样孢子。

1.2一般情况就诊的时间分布情况: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共99

例。其中男78例,女21例,男:女为3.7:1。年龄范围:5月~54岁,中位数24.29岁。其中<15岁8例,16~20岁29例,21~25岁19例,26~30岁16例,>30岁27例。其中16~30岁占64.6%。病程:2天一2年,中位数3.19周。其中<1周12例,2周一3月64例,>3月14例。学生30例,工人44例,干部11例,其他14例;其中42例诉工作环境闷热或通风不佳。皮损分布:可见于全身,其中发生于面21例,颈 51例,肩部35例,胸部61例,腹部11例,背部67例,上臂26例,腰部6例,下肢4例,头皮及前臂各1例。伴发痤疮33例,脂溢性皮炎9例,多汗症8例,体癣2例。发病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4例,广谱抗生素5例。外用皮炎平54例,皮康王8例,派瑞松5例,艾洛松、特肤王、皮宝各1例。其中艾洛松、特肤王均仅使用1天。外用皮炎平后,加重7例,先好转后加重27例,减轻1例,无改变19例。用皮康王、派瑞松、皮宝者原有皮损减轻,但仍有新疹产生。

1.3治疗方法确诊后,根据经济情况及有无禁忌症等分别给予野菊花皮爽康治疗。开始治疗2周内皮损明显消退,无新疹发生,治疗2周停药观察;所有患者均追踪至少3周,最长6周。其中1例5月大的婴儿使用联苯苄唑软膏和达克宁散交替外治。合并痤疮者同时治疗痤疮及抗真菌治疗。

1.4疗效判定标准起效为皮疹开始变暗或脓疱开始消退,新发疹减少;痊愈为脓疱消失,丘疹明显变平或消失,无新疹发生,可有红斑或色素沉着。

2结果

外用野菊花皮爽康的98例及外用药物的1例婴儿患者均痊愈。治疗起效时间为1~2周,治愈时间为3~6周。没有中止治疗者。其中婴儿外用药物共2周。

3讨论

马拉色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的嗜脂性皮肤寄生菌。国外报道,PF好发于平均30岁以上的中青年,男女比为1:3;国内则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为2.2:1,平均年龄24.3岁。可能与青年人代谢旺盛,运动较多而致出汗较多有关;此外,夏季发病率较高,42.42%的患者明确表明工作环境闷热、不通风,说明高温、出汗及潮湿等是诱发或加重PF的重要因素。PF患者的皮脂溢出比正常人高峰,皮疹多见于皮脂分布密集处,背、胸及颈部是皮疹的最常见三个部位也证实如此,但也见于肩、上臂、面、腹部及腰等位置。面部相对较少,可能与经常清洗,汗液容易挥发使湿度及温度相对较低有关。治疗PF方法较多,主要是咪唑类药物如酮康唑、伊曲糠唑、联苯苄唑等。本组病例外用野菊花皮爽康治疗后均痊愈,说明上述药物确实有效。69.7%的患者发病后使用含激素类药物,尤其是54.5%的患者使用皮炎平,说明激素类外用药物尤其是皮炎平在我国严重滥用。外用皮炎平后,50%表现为先减轻后加重,13%为加重,说明在早期,激素可以抑制局部炎症而减轻症状,但随着局部免疫力下降,真菌繁殖将加速而加重皮损。此外,激素治疗后出现的痤疮样皮疹多数是PF"1,说明激素可以促使PF的发生或加重皮损,单独用激素治疗PF是不适宜的。外用纯中药野菊花皮爽康具有杀菌、消炎、抗菌的作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效果

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篇二: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怎么治疗

糠秕马拉色菌毛囊炎怎么治疗

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治疗方法

(1)2%酮康唑香波洗澡,每天1次,在患部擦至发泡后,停留5分钟,清水冲干净。与其它药联合应用可有协同作用。

(2)联苯苄唑酊或霜,外用。本品含渗透剂氮酮,渗透性高,疗效好。

(3)酮康唑。200mg,每天1次,饭后服。15~30d可治愈。疗效各地报告不一。本品可损害肝功能,久服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4)伊曲康唑。400 mg,每天1次,饭后服。每月服1周,间歇冲击2个月。本品有良好的“药物后效应”,故每月服1周,停药3周仍有治疗效果。

(5)毛囊炎治疗早期用红霉素软膏,百多邦都有效,严重者需用肤平丨康乐治疗。

(6)毛囊炎治疗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喝酒。

篇三:药物引发泛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1例

药物引发泛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1例

[摘要] 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是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一

种毛囊性损害的皮肤真菌病,多由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

剂的广泛应用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引发,皮肤的损害为小面积或散在

的毛囊损害,多发生在颈部、前胸、后背。本研究报道1例马拉色

菌毛囊炎患者皮损分布广、面积大、损害程度严重、临床较为少见,

以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关键词] 药物;马拉色菌;毛囊炎

[中图分类号] r7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

(2012)24-185-02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

脓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引发该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

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多因

抓搔或皮肤受损,病原菌乘机入侵毛囊,而引起炎症,或与职业及

某些治疗因素有关。马拉色菌为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绝大数人皮

肤上均有这种真菌存在,但只在一定条件下发病。在某些因素作用

下,如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应用、皮肤免疫功能低下等,

可致马拉色菌在毛囊中大量繁殖,并依靠脂肪分解酶,使甘油三酯

变成游离脂肪酸,后者刺激毛囊口产生多量脱屑,引发毛囊导管阻

塞,常见于青年,主要侵犯25~35岁的女性[1]。药物引发泛发性

马拉色菌毛囊炎在青少年中并不多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真菌科收


马拉色菌》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00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马拉色菌
相关文章
  • 马拉色菌

    中药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中药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郭玉青李小琳[摘要]目的研究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F)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6月1日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