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有毒的意思 正文

有毒的意思

2017-02-17 15:26:33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毒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称为毒物。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毒效应)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7、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指毒物在低剂量时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有抑制作用。其基本形式是U型 ,双相剂量- 反应曲线。

8、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所需的剂量。通过统计处理计算得到,常用以表示急性毒性的大小,最敏感。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9、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10、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11、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 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12、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而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13、毒效应谱 (spectrum of toxic effect):是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由于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不同,可引起机体多种变化。 13、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 14、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15、不确定系数(LIF):根据所得的有害作用阈值量或最大无有作用剂量提出的安全限值时,为解决由动物资料外推至人的不确定因素及人群毒性资料本身所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而设置的转换系数。 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2、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又称代谢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特点:反应的连续性、反应类型的多样性、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 3、蓄积(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包括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

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 circulation):一部分如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为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被肠道重吸收,返回肝脏,形成肠肝循环。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5、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又称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这种现象称为代谢活化。 6、脂水分配系数:脂水分配系数=脂相中溶解度/水相中溶解度,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8:血气分配系数: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为

7、首过消除: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静脉系统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这种现象称---- 1、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指与直接内源靶分子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的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毒物毒性的物质。 2、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特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极短,作用半径短。

3、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4、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1、毒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 2、相加作用(addition joint action):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它们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效力不同。

3、独立作用(independent action):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

4、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5、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joint action):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 6、加强作用(potentiation joint action):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1、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2、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当实验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积。

3、损伤蓄积(damage accumulation):如果在机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性作用,称之为损伤蓄积 (功能蓄积)。

4、一般毒性: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的接触剂量,一定的接触时间和一定的接触方式下对动物产生综合效应的能力。

5、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机体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和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外来因素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 4、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因基因突变限制在一特定的部位,也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 ) 。 DNA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5、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指染色体的结构改变, 是遗传物质大的改变, 一般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细胞有

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来发现。

6、S9混合液:经多氯联苯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再经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液和辅助因子。主要含有 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是国内常规应用于体外致突变试验的代谢活化系统。 7、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个个体所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1、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大多数是亲电子活性产物。

2、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

3、直接致癌物(direct carcinogens):本身直接具有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经过代谢活化即可致癌。

4、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s):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

5、终致癌物(ultimate carcinogen):指不需代谢活化的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癌物经代谢活化所形成的具有致癌作用的代谢物的统称。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 形的化学物。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 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胎,也偶有晚死胎。

6、发育毒理学(deve1opmenta1 toxico1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

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7、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8、致畸作用敏感期:器官形成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一般称为危险期(critical period)或致畸敏感期。

9、致畸指数:致畸指数=母体LD50/胎体最小致畸作用剂量。

10、出生缺陷:婴儿出生前已形成的发育障碍。 1、安全性(safety):即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化学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损害)。

2、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或死亡),并

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

4、可接受的危险度: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3、危险度:指在具体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可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5、危险度评定(risk assessment):以损害作用评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接触评定的各种参数为依据,对外源化学物对人

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作出估计。

6、VSD:实际安全剂量,相应于可接受危险度的外源化学物暴露剂量称为实际安全剂量。

7、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收集,处理 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8、基准剂量BMD: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得统计学模型求得的受试物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下限值。

9危险性管理:依据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权衡出管理决策的过程,必要时,选择并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 简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①描述毒理学②机制毒理学③管理毒理学

1、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类?

答:暴露生物学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效应生物学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理、生化、行为或其它改变的指标。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有关的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易感生物学标志: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毒作用分类: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超敏反应,特异质反应 1、简述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⑴经胃肠道吸收:吸收方式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滤过、胞饮或吞噬;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①化学物的脂溶性和水溶性;②胃肠道的酸碱度;③消化道内容物的数量和性质、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速度以及肠道菌丛等也可对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 ⑵经呼吸道吸收:吸收对象气态物质(气体、蒸汽)气溶胶(烟、雾、粉尘); 吸收的方式——简单扩散; 主要的吸收器官——肺;经肺吸收的特点经肺吸收十分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 影响因素:①主要取决于脂溶性和浓度;外源化学物在肺泡气中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浓度差;③血气分配系数;④肺通气量和经肺血流量;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大小⑶经皮肤吸收:外源化学物经表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阶段,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 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化学物溶解性: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脂/水分配系数接近于 1,易被吸收进入血液。光有水溶性或光有脂溶性吸收困难; ②皮肤条件表皮损伤可促进外源化学物吸收。 皮肤潮湿,促进吸收充血和炎症。

2、简述体内主要的贮存库及分布的毒理学意义。 答:⑴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①血浆蛋白作为贮存库(清蛋白);②肝和肾作为贮存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存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存库。 ⑵意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靶器官中外源化学物的量,毒效应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贮存库是不断释放毒物的源头,使毒物在机体作用的时间延长,并可能引起毒性反应,故认为贮存库中蓄积的毒物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4、简述生物转化的意义、主要类型以及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答:⑴毒物经过生物转化可以: ①多数化学物经生物转化后毒性降低,毒效应减弱,水溶性增加,易于排泄; ②一些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⑵生物转化反应类型:I相反应和II相反应; ①I相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②II相反应主要——结合反应。 ⑶影响生物转化因素: ①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②代谢酶的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③遗传与代谢酶的多态性;④代谢饱和状态;⑤其他。

1、简述终毒物的四种类型。 答:⑴亲电子剂:指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带部分或全部正电荷)的分子。 ⑵自由基: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 ⑶亲核物; ⑷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物:一种特殊的产生氧化还原活性还原剂的机制。

2、简述靶分子反应的几种类型。 答:⑴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氢键与离子键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毒物与膜受体、细胞内受体、离子通道以及某些酶等靶分子的交互作用。 ⑵共价结合:亲电子剂以共价结合方式与靶分子结合。 ⑶去氢反应:自由基可迅速从内源化合物去除氢原子,将这些化合物转变为自由基。 ⑷电子转移。 ⑸酶促反应。

3、多数毒物发挥毒性作用经历的4个过程: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反应);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

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无法修复)

1、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 ⑴化学物因素: ①化学结构(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②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 ③不纯物和外源化学物的稳定性。 ⑵机体因素:①物种、品系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②宿主其他因素对于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⑶环境因素:①气象条件;②季节或昼夜节律;③动物宠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 ⑷联合作用:①非交互作用;②交互作用

2、试述联合作用的类型。 答:⑴非交互作用: ①相加作用:剂量相加作用指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它们的效力不同; ②独立作用:各外源化学物不相互影响彼此的毒性效应,作用的模式和作用的部位可能(但不是必然)不同,各化学物表现出各自的毒性效应。⑵交互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作用)联合效应,在毒理学中称之为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 ①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②加强作用: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③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即为拮抗作用。2、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 答:①经口灌胃染毒:是最常用的染毒途径; ②经呼吸道静式吸入染毒、动式吸入染毒; ③经皮肤染毒:研究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应当尽量选择皮肤解剖、生理与人类较近似的动物为对象,目前多选用家兔和豚鼠。但由于研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毒性(求经皮 LD50)所需的实验动物较多,使用家兔、豚鼠不够经济,也常用大鼠代替。④注射染毒。

3、简述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选择。 答:急性毒性试验动物的选择: 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动物要求刚成年,健康,未曾交配和受孕的,试验动物的体重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常用的动物体重范围:大鼠180~220g,小鼠18~25g,兔2~2.5kg; 动物的性别是雌雄各半。

4、简述 LD50概念、毒理学意义。 答:⑴LD50:引起一组收拾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⑵意义: ①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②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③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④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⑤试验结果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

7、简述短期重复剂量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的概念、目的。 答:⑴短期重复剂量毒性: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化学物超过14天~30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28天短期毒性试验)。 ⑵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

长期(1-6月,相当于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90天亚慢性毒性试验)。 ⑶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6月以上,24个月慢性毒性试验)。 ⑷重复染毒毒性、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①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②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③研究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从初步了解到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和其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值。 ④确定不同动物物种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8、简述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动物的选择(年龄)、剂量选择、染毒期限。答:⑴实验动物的选择: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择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被选择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⑵染毒方式、剂量选择、染毒期限:尽量选择和人类接触途径相似的方式,尽量与预期进行的慢性毒性作用研究的接触途径相一致。①经口染毒:灌胃法、喂饲法、胶囊法,大小鼠建议灌胃,犬胶囊法或灌胃法。受试物掺入饲料的最大量有严格的规定,30 天试验不得超过 10g/100g 饲料,亚慢性 90 天试验不得超过 8g/100g 饲料,慢性试验不得超过5g/100g饲料,否则会影响动物的营养状况,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亚慢性毒性试验每日染毒的时间应保持一致,一般在每日上午进行,给药后喂食。 ②经呼吸道染毒:通常每日2-6h,工业毒物可以缩短至1h,环境污染物可延长至8h。 ③经皮染毒:每天6h,每周对染毒部位脱毛一次。 ④经静脉注射染毒:长期操作实施困难,必要时可用腹腔替代。

9、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有哪些观察指标? 答:⑴观察指标有: ①一般观察:观察实验动物的进食量、体重、外观体征和行为活动、粪便性状等; ②实验室检测项目: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逆性观察、指标观察时间、特异性指标及其他。

1、简述遗传学损伤(致突变作用)的类型及其后果。 答:⑴基因突变,包括碱基置换(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插入或缺失)和大段损伤。 ⒈碱基置换后果: ①错义突变:突变后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②无义突变:突变成终止密码子,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③同义突变:突变后不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 ⒉移码突变的后果:较易形成致死性突变。 ⑵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 ⒈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①缺失(末端缺失、中间缺失);②重复;③倒位(臂内倒位、臂间倒位);④易位。 ⒉后果:产生稳定的畸变或不稳定的畸变。 ⑶染色体数目改变(基因组突变)。 后果:对于人类,多倍体大多不能存活。 4、简述化学致突变作用的模式以及常见的DNA损伤修复机制。答:⑴化学致突变作用的模式为损伤-修复-突变。

只有修复功能饱和或能力不足时才会引起突变,修复成功,损伤不发生,修复失败,发生突变。 ⑵常见修复机制: ⒈直接修复:依赖光聚合酶的光复活以及依赖烷基转移酶的“适应性”反应。 ⒉切除修复: ①核苷酸切除修复:DNA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是所有生物体内最常见的修复机制。 ②碱基切除修复:DNA糖基酶,AP内切酶、聚合酶、连接酶。 ⒊错配修复:识别并出去错配的碱基对。 ⒋双链断裂修复; ⒌交联修复

5、遗传毒理学试验的主要遗传学终点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组畸变、DNA原始损伤。 1、简述化学致癌的三个过程及主要特征。 答:包括引发、促长、进展三个阶段。 ⑴引发阶段的主要特征:①不可逆性、引发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法识别;②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敏感、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性)启动;③需经细胞分裂“固定突变”,剂量-反应关系良好,但很难确定阈值。⑵促长阶段的主要特征①在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上有可逆性;②持续给以促长剂才可维持促长细胞群;③对衰老、饮食和激素因子敏感;④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阈值和最大作用。 ⑶进展阶段的主要特征:①生长速度快;②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强;③生化学和免疫性状改变。 2、简述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根据化学致癌物引起癌变的机制和模式分类: ⑴遗传毒性致癌物;⑵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⑶未分类:二恶烷、美舍吡伦等。

3、简述啮齿类动物致癌试验在动物选择、剂量选择、动物数量、观察期限及观察指标选择的特点(化学致癌试验的要点 )。答:⑴动物选择: ①物种和品系:可选用两种啮齿类动物,如大、小鼠。 在选择物种和品系时,应考虑自发肿瘤率;②性别:雌雄各半;③年龄:使用刚断乳的动物,以保证有足够长的染毒和发生癌症的时间,而且幼年动物解毒酶及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致癌作用比较敏感。⑵动物数量:每组雌雄至少50只,共100只 ⑶剂量选择: 一般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 ①高剂量:发生肿瘤剂量组, 最大耐受剂量 MTD;

②中剂量:阈剂量组, 高剂量 1/2或 1/3(按等

比级数下推);③低剂量:无作用剂量组, 中剂量的1/2或1/3 ⑷试验期限与染毒时间:原则上试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身。一般情况下小鼠最少1.5年,大鼠2年 1、 发育毒性有哪些主要表现?答:发育毒性的主要表现有: ⑴发育生物体死亡:受精卵未发育即死亡或胚泡未着床即死亡,或着床后发育到某一阶段死亡。⑵生长改变:生长迟缓,胎儿生长发育指标低于正常对照均值2个标准差。 ⑶结构异常:胎儿形态结构异常,即畸形。⑷功能缺陷:生理、生化、免疫、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异常。

2、试述发育各阶段毒作用特点(主要表现)。 答:⑴着床前期:一般认为,此时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易发生胚泡死亡,称为着床前丢失。⑵器官形成期:着床后孕体即进入器官形成期,直到硬腭闭合。发育毒性的表现以结构畸形最为突出,也可以有胚胎死亡和生长迟缓。该期是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也称致畸敏感期。 ⑶胎儿期:胎儿期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⑷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时期。研究较多的是发育免疫毒性、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和儿童期肿瘤。

3、简述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 答:致畸作用敏感期是器官发生期、剂量反应关系复杂、典型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比较大、发育毒性尤其是致畸作用存在明显的物种差异。

5、简述常用的发育毒性替代试验有哪几种? 答:⑴体外初筛试验:①大鼠全胚胎培养;②胚胎细胞微团培养;③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 ⑵体内初筛试验

1、简述四阶段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目的。 答⑴第一阶段:急性毒性和局部毒性试验。 目的:主要是测定LD50或LC50,对受试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为其他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参数,根据毒作用的性质、特点推测靶器官。与皮肤、眼接触者需做刺激试验。⑵第二阶段:重复剂量毒性、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试验。 目的:了解受试物多次接触造成的潜在危害(14和28天),并研究是否具有遗传毒性与发育毒性(致畸试验)。⑶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学试验。目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是为了确定较长时间内反复接触受试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强度、性质和靶器官,初步估计 LOAEL和NOAEL,预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并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和指标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生殖毒性试验——观察对生殖是否有影响。毒动学试验——了解生物转运和转化过程。 ⑷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目的:检测受试物与机体长期接触所致的一般毒性和致癌作用,确定靶器官,探讨中毒机制,获得NOAEL和LOAEL,判断受试物能否使用,为制定拟使用者的卫生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2、简述外源性化学物危险度评定的主要步骤。 答:⑴危害识别:明确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存在与否⑵危害表征(剂量-反应评定):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的关系。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是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 ⑶暴露评定: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 ⑷危险度表征: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害度的评定。

3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在职业接触人群或环境污染地区居民中进行的调查2、药物毒性的临床观察3、意外事故的原因追查4、对志愿人员的实验与检测。

4<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包括5部分:导言、物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附件。要素:1、按其健康、环境和物理危害对物质和混合物进行分类的统一标准2、统一危害公示要素,包括标签和安全数据单的要求

篇二:浅谈中药“毒”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

浅谈中药“毒”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

摘要 历代医籍对中药毒的认识主要包括三种含义:一是药与毒同义;二是毒为药之偏性;三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医家对药物毒性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积累而逐渐加深,不断完善归纳起来的,明确毒的不同涵义,才能在研究有毒中药的安全应用时不失方向。

关键词 中药毒性;含义;历史演变

《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物,按其作用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其三品分类的依据之一,就是无毒、有毒和多毒。但其对药物可能伤害人体的毒性认识尚浅,仅在个别药物条下记载了中毒症状,如莨菪“多食令人狂走”,麻贲“多食令人见鬼狂走”,苦瓠“下水,令人吐”等。因此,《神农本草经》中药性有毒、无毒并非专指毒的为害有无,而是泛指药性的强弱、刚柔、急缓。因此本文就中药“毒”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进行阐述与归纳。

1 中药毒性的内涵

1.1古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1.1.1 药物与毒药同义 在上古时期,毒与药的涵义相通,常将“毒药”作为药饵的统称。《周礼·天官》有“医师掌握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注:“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谓其毒药也。”如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虽然这仅是传说中药物发现的起源,但从中我们可对古人们对毒与药关系的认识略见一二,药多有毒害,区别于食,故渭之毒。

1.1.2 “毒”指药物的偏性 “毒性”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凡药均有偏性,“毒性”即药物的效用,“毒药”即为治病中药的总称。张介宾于《类经》中明确指出:“药以治病。以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盖气味之偏,

药饵之属也,所以祛人之邪气”。也即是说,毒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是药物所以能“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

1.1.3 “毒”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狭义的毒性,即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凡有毒的中药,大都性质强烈,对人体有毒性或副作用,安全剂量小,用之不当,或药量稍有超过常量,即可对人体产生危害。

1.2 近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近代医药学家运用化学方法,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出有毒成分,科学地揭示了“毒”的本质,为确定药物有无毒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认为含有毒性成分的中药,对人体有损害作用。如细辛含有毒的挥发油,其中黄樟醚的毒性较大,为致癌物质,故细辛为有毒之品。马钱子含有大量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故有大毒。砒霜含有砷,有剧毒。中药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有的中药既含有毒成分,又含与之拮抗的成分,因此在整体上并不一定显示出毒性。如人参既含有溶血作用的人参皂甙B、C,又含有抗溶血作用的人参皂甙A,因此人参并不表现出溶血作用。有的中药还含有糖类、维生素C、某些蛋白质、胶质等物质,能不同程度地缓解有毒成分。还有不少中药在常量下不表现出毒性,但超剂量应用时,则对机体表现出损害性。如甘草经蜜炙后常量服用,可补中益气。若大量久服,则可导致腹胀、高血压、水肿等毒副反应。反之,对“有毒”或有“大毒”的中药,只要适量合理应用,则能避免、减轻或消除毒性,起到治疗沉疴、去除痼疾的作用。例如乌头有大毒,在常量、先煎、久煎等合理应用条件下,可散寒逐湿止痛;巴豆有大毒,在常量、去油、用霜等合理应用条件下,能消积、导滞、通肠。

1.3 现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毒性本质的认识逐步加深。现代医学认为,所谓毒药是指对机体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因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毒性是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性的一种性能。毒性反应会造成脏腑组织损伤,引起功能障碍。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甚至死亡。毒性的现代概念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

2 毒的历史演变

毒的涵义早期的相关记载可见于《易·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孔颖达疏:“毒者,苦恶之物。”让人感到“苦恶”的物品称为 毒”,而本义为有毒之草,可见“毒”的基本义是对人体有较强刺激和有害之物的总称,而以毒草为主。

其后,随着医疗实践活动的继续发展,药物的种类也逐渐扩大,人们慢慢地认识到:除了药性竣烈,对人有一定刺激作用的“毒药”可以治病外,许多药性柔和之品也可用以除疾。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这里的“有毒”是相对于“无毒”而言,有毒、无毒都属于“药”之中, 毒”显然已经不是泛指一切药物,而是药中的一部分。

随着医疗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有些药物在产生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伤害肌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诸如“令人吐”、“令人狂乱”、烂人肠”,甚至“杀人”等毒害作用。认识到有毒或大毒药物“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人们为了掌握药物性能以及用药的安全,遂干本草的具体药物条目下注明有毒或无毒。至此,中药的数量仍在不断扩大,药”的词义范围也日益增广,类别遍及动物、植物、矿物,包容草木虫鱼、米谷果菜等等,而毒”的词义范围,因概念的日渐明晰而相对缩小,并成为对人体有损害作用的专称。

正确对待中药毒性,既关系到中医药的生存问题,也关系到中医药的发展和继承问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待中药毒性问题上和中药使用问题应遵守医方古训,现代中医应像古代中医那样认药、识药、熟悉并善于识别药物,要熟知药性,即知其常,还要了解它与其它药物配伍的变化,在用药配伍中体会古方的合理方面,并有所心得,有所发现,这样才能正确用药,善于用药。在中药毒性研究中,应充分考虑中医药运用的实际经验背景,加强对中药诸多调控要素及其与毒性关系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将目前着眼于复方中个别毒性成分的研究转向对中药性能与毒性、中药配伍与毒性、方药毒性与病证关系的研究上来,对于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方药毒理认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篇三:有害标志含义及R短语

1.有害标志及其含义

E: 爆炸

T:有毒

O:氧化性

F+:易燃

Xn:有害

C:腐蚀性

F :可燃

Xi :刺激性

N:对环境有害

T+:剧毒

2.R短语及其含义

R1 Explosive when dry 干燥时爆炸

R2 Risk of explosion by shock, friction, fire or other sources of ignition 遇火或点火,摇动,磨擦会发生爆炸

R3 Extreme risk of explosion by shock, friction, fire or other sources of ignition 遇火或点火,摇动,磨擦会有极大的危险

R4 Forms very sensitive explosive metallic compounds 形成极敏感的

R5 Heating may cause an explosion 加热会引起爆炸

R6 Explosive with or without contact with air 与空气接触或不与空气接触会爆炸

R7 May cause fire 易燃

R8 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遇可燃物质会着火

R9 Explosive when mixed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

R10 Flammable 可燃

R11 Highly flammable 高度可燃

R12 Extremely flammable 极其可燃

R13 liquefied gas extremely flammable 极其可燃的液化气体

R14 Reacts violently with water 与水反应猛烈

R15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extremely flammable gases 遇水放出高度可燃性气体 R16 Explosive when mixed with oxidizing substances 与氧化剂混合发生爆炸 R17 Spontaneously flammable in air 在空气里自燃

R18 In use may form flammable/explosive vapor-air mixture 在使用会产生可燃或爆炸性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

R19 May form explosive peroxides 可能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R20 Harmful by inhalation 吸入时有害

R21 Harmful if contact with skin 接触皮肤有害

R22 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23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毒

R24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接触皮肤有毒

R25 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R26 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极其有毒

R27 Very toxic if contact with the skin 接触皮肤极其有毒

R28 Very 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极其有毒

R29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toxic gas 遇水释放出有毒气体

R30 Can become highly flammable in use 使用时会变得高度可燃

R31 Contact with acids liberates toxic gas 遇酸放出有毒气体

R32 Contact with acids liberates very toxic gas 遇酸放出极毒气体

R33 Danger of cumulative effects 有累积效应的危险物

R34 Causes burns 会引起燃烧

R35 Causes severe burns 会引起严重燃烧

R36 Irritating to the eyes 灼伤眼睛

R37 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灼伤呼吸系统

R38 Irritating to the skin 灼伤皮肤

R39 Danger of very serious irreversible effects 有十分严重的不可逆性的危险品 R40 Possible risk of irreversible effects 可能有不可逆反应的危险

R41 Risk of serious damage to eyes 对眼睛有严重损伤的危险品

R42 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inhalation 吸入可引起呼吸系统过敏

R43 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 可引起皮肤的过敏

R44 Risk of explosion if heated under confinement 密闭加热有爆炸的危险

R45 May cause cancer 可以致癌

R46 May cause heritable genetic damage 可以引起遗传性的损伤

R47 May cause damage to fetus 可以引起胎儿的损伤

R48 Danger of serious damage to health by prolonged exposure 有慢性损伤的危险

R49 May cause cancer by inhalation 吞食可致癌

R50 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极其有毒

R51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毒

R52 Harmful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害

R53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在水生环境下可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54 Toxic to flora 对植物有毒

R55 Toxic to fauna 对动物有毒

R56 Toxic to soil organisms 对土壤生物有毒

R57 Toxic to bees 对蜂类有毒

R58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environment 在此环境下可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59 Dangerous for the ozone layer 对臭氧层有损害

R60 May impair fertility 可削弱生育能力

R61 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对未胎儿有损伤

R62 Possible risk of impaired fertility 可能有削弱生育能力的危险

R63 Possible risk of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有对胎儿有损伤的危险

R64 May cause harm to breast-fed babies 可对哺乳期的婴儿产生损伤

R65 Harmful: may cause lung damage if swallowed 如果吞食可对肺产生损伤


有毒的意思》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900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有毒的意思
相关文章
  • 有毒的意思

    毒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2、现代毒理学(modernToxicology):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