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正文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2017-02-16 06:26:05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县域经济的思考(调研报告)

(22)

总第451期

中共昭通市委督查室2011年9月28日

对加快巧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方宗辉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一五”以来,巧家县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攻坚克难,趁势而上,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巧家县的发展还是低水平的,各项经济指标还有很大差距。近期,笔者对巧家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作了系统

— 1 —

的调研,结合全县经济发展现状,在客观总结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发挥优势,加快推进巧家县域经济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巧家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巧家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集中精力抓发展,强化基础抓建设,突出工业抓招商,统筹兼顾抓民生,优化环境抓稳定,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7.07亿元,年均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9亿元,年均增长2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57亿元,年均增长3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4亿元,年均增长1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

1.53倍和2.25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61%;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48.91 :19.34 :31.75调整为38.73 :27.42 :33.85。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全县坚持以烟、糖、桑、畜四大支柱产业为龙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到“十一五”末,建成高稳产农田30.94万亩,占— 2 —

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3.16%;实现粮食总产量18.93万吨,年均增长6.28 %;实现农业总产值17.28亿元,年均增长

9.7%。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整合资金1.42亿元,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42个。“十一五”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6.77万人,9488户贫困农户告别了杈杈房和茅草房。

(二)重点发展工业经济,提升经济实力。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全力培育矿冶、水电、建筑建材和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07亿元、工业增加值5.4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7倍和3.63倍。白鹤滩巨型水电站筹建工作有序推进,牛栏江流域水电开发快速推进,5万吨锌粉技改项目、风能资源开发、花岗石开发和煤矿开发等重点工业项目扎实推进,白鹤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工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新增公路里程250公里,实施通达工程1340公里,通乡油路72.77公里,巧蒙公路、沿江公路全线贯通,昭巧公路、通乡油路、通达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三纵三横”的交通主干道网络正在形成,交通落后状况明显改观。长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设计要求,小海子水库项目可研

— 3 —

报告通过省级评审,全面完成炉房水库配套渠系工程,新增农村“五小”水利工程1.2万件;耕地有效灌溉保证率从“十五”末的21.71%提高到了“十一五”末的31.23%,解决了17.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堂琅文化广场、过境路改造、魁阁塔和新客运站等市政设施,县城建成区面积达

4.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比2005年提高2个百分点。相继实施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教育、文体、卫生、广电和通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严格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和矿产品税费统征制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草原经营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整合国有闲置资产组建白鹤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展了政府融资平台。着力改善投资服务环境,“十一五”期间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38个,协议引资57.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5倍,实际到位资金15.58亿元。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0.93亿元。“两基”工作— 4 —

通过国家验收,县职业中学跻身省级重点职业高中行列,累计改扩建中小学校舍8万余平方米,“两免一补”政策覆盖城乡,教育支出是“十五”期间的3.17倍。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健全,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15所,新建村级卫生室124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5%。组建了巧家县艺术团,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86.7%和95.09%。以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口优抚措施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中心敬老院并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0年参保率达83.65%。

二、巧家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基础极为薄弱。全县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水利化程度仅为31.23%,干旱缺水严重,靠天吃饭的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交通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等级低、运力弱;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大,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还比较多;城镇产业支撑没有形成,功能不完善,辐射面小,特色不明显。

(二)城乡居民收入偏低。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 5 —

篇二:团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在新的起点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团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要求,要扎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团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手抓经济总量扩张,一手抓发展质量提升,超常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连创新高、连超规划”,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一、发展成效

1、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较快,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经济总量持续扩张。近年来,团风纳入全市全省考核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68亿元,同比增长15.2%,为“十五”末的2.72倍。二是发展综合指标稳步提升。无论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还是可持续发展指标,在总体上都实现了稳中有升。在2010年度全市综合考核排名中,团风获得进位第一名,团风镇进入全市二十强。今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竞争力不断增强。

2、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工业强县格局初步成形。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省级团风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带十园”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域工业已形成以钢构产业为龙头,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为主导的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6%,与2006年相比,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了近7倍,年均增长43.4%。二是工业经济占全县比重不断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27.2:40.3:32.5调整为2009年的24.95:50.75:24.3,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比重中首次超过一、三产业,占一半以上,县域工业挑起了大梁。三是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2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2%,实现利润25602万元,比上年增长66%;上缴税收4118 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3、一批骨干企业加速成长,产业集群规模放大。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民创业和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成长性较好的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一是规模企业不断成长。2010年规模企业(旧口径)新增23家,达到104家;完成增加值12.95亿元,分别为“十五”末的4倍和12.6倍,是近几年规模企业增加户数、上缴税收、综合效益指数完成最好的一年。湖北鸿路钢构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37.6亿元。二是逐渐形成多个龙头带动的产业集群。

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扶持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了以鸿路钢构、东坡粮油、永信食品、山河建设、永安药业等为主体的骨干企业群体。钢结构产业集群连续三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2010年鸿路钢构产值突破10亿元,并实现成功上市;山河建设集团连续五年被省政府评为建筑企业综合实力20强第二名,并荣获“鲁班奖”和“中国房地产与建筑业500强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有力拉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

4、县域经济综合效益显现,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集中表现为“两个提高”:一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县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2010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9749万元,同比增长28.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084万元,同比增长28.18%;与2006年相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45%上升到60.8%,提高了14.2个百分点。二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9818万元,同比增长54.3%,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56.8%,比2006年提高4.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质量提高,财政实力不断提升。

5、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对推动团风跨越发展构成强有力的支撑。201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7.27亿元,同比增长33.6%,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62%,位居全市第一。与2006年相比,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总量增长了5.88倍。2010年,全年实施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42个,其中18个项目竣工投产,带动钢结构、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扩张。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一个个工业园区、一片片工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势头正旺。鸿路钢构、辉创重工、永信食品、永康油脂、商业步行街等一大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

二、主要问题

深刻分析我县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存在的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解放思想的力度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反映在思路上,视野狭窄、观念陈旧,习惯于经验主义,跳不出定式思维;反映在工作上,不敢试,不敢闯,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求稳怕乱,不敢越雷池一步;反映在行动上,遇事一看二慢三通过,在观望中放走机遇,在争论中错过机遇,在徘徊中丧失机遇;反映在精神状态上,进取精神不足,“太平”思想有余。干部的思想观念普遍不如沿海新,气魄不如沿海大,办法不如沿海多,干劲不如沿海足。

2、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层次偏低。我县工业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长远来看,我县工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运行质效还待进一步提高。以钢结构为主的新兴产业,目前大部分还处在简单的来料加工,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不高;以回龙山为主的传统纺织业,以但店为主的石材加工业,仍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与江浙发

达地区相比,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偏低,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竞争力不强,难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

3、农业产业结构还待进一步优化。在农业上,我县目前基本形成了优质稻、蛋鸡、水产、花生、蔬菜、林果等六大板块,也引进了一些龙头加工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县除东坡粮油、永信食品、永康油脂等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规模比较大之外,其他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市场体系建设也比较滞后,土地流转平台还不完善。缺乏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信息不灵,导致农户生产有较大的盲目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经营难以上规模、产品难以上档次、难以进入现代化的流通渠道。

4、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由于建县时间短、县城规模小等客观原因,我县第三产业发展一直处于比较滞后状态,商贸气息不够浓厚,经济总量偏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在三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占比较大,而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新兴行业占比小,服务县域能力弱,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十分滞后,我县人文底蕴深厚,有大崎山等优美的生态资源,但多年来都未进行深度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还处在低档次、低水平,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和团风发展的要求不相符。

5、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社会事业资源分布与群

篇三:XXX县域经济调研报告

xx县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

汇报材料

一、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县接活仔畜28.9万头(只),繁殖成活率125%;牧业年度牲畜总数53.1万头(只),其中大畜2.8万头、小畜50.3万只。当年共出栏大小畜33.8万头(只),其中大畜1.1万头、小畜32.7万只。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86.4亿元,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75.9亿元,增长9.2%。工业增加值完成38.1亿元,增长8.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33亿元,增长8.7%。主要产品产量:原油4.6万吨;压缩天然气23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3772吨,液化石油气2226吨;开采荒料143万立方米,加工板材4297万平方米;风电等新能源累计发电3.36亿千瓦时;生产原煤60万吨;镍铁4000吨;高钛渣600吨;售电量1.31亿千瓦时;供水100万吨。第三产业平稳发展。2015年,我县以物流、旅游、金融等主导的服务行业均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全县完成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7038万人公里和8.1亿吨公里,均同比增长2%。接待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稳步增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7亿元,增长4.9%;贷款余额达到8.3亿元,增长5.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亿元,增长6.9%。

(二)投资实现较快增长,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2015年全县安排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5项,项目开复工率10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增长12.5%。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75亿元、8.02亿元、4.4亿元。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31%。其中:花岗岩开采加工项目,完成投资2亿元;石油风险勘探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热电联产项目,完成投资0.6亿元。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重点建设项目,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全年直接利用市外资金10.3亿元。

(三)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2亿元,增长7.1%。全年民生领域支出7.4亿元,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82%。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645元和11223元,增长8.6%和8.1%。

(四)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修编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并通过省住建厅批准实施。实施城镇巷道硬化及人行道铺装工程,累计完成铺装面积4.75万平方米。种植乔灌木7.6万株、花卉50万株,城镇绿化总量和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城镇集中供热六期改造工程,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5.25公里,新建蒙中、那日图换热站2座。新建改造水冲公厕4座。中水处理厂完成了总工

程量的80%以上。

(五)社会民生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不断增强

教育方面。第一小学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5所中小学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要求。第一小学被评为国家级特色足球学校,幼儿园晋升为省级示范幼儿园,XX中学被评为市级民族教育精品学校。文化方面。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二届“察哈尔杯”蒙古语歌大赛和首届“察哈尔杯”民族服饰大赛等赛事和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2015年我县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喜塔尔之乡”。医疗卫生方面。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蒙医院通过二级甲等民族医院评审。全县3家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建标准化嘎查卫生室14所。就业方面。全年征集就业岗位4120个。安置城镇各类人员912人,转移牧民就业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方面。全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分别达到2382、9654、6182、7683、3360、4061、2257人,五大社会保险均完成目标任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经济持续发展与稳定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深化突破阶段,经济增速明显趋缓,2015年全县GDP增速仅为8%,比2010年增速回落了9.8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减弱,投资增速趋缓,消费对经济

增长拉动作用依然较弱,外向型经济尚未取得“零突破”,未来几年,全县面临着稳增长严峻挑战。

(二)发展动力不足与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并存。县域经济发展仍然面临驱动力不强和可用财力不足困境,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工业短板明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后劲不足,三次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受市场需求持续疲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趋紧等因素影响,全县工业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原油生产、石材、金属冶炼和畜产品加工等重点工业品产量下滑严重,工业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积压严重,新能源等新兴工业还未形成规模效益。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县工业面临扩规模与调结构双难题。

(三)资源环境约束与要素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由于我县工业属于资源型,以采矿、选矿以及延伸加工业为主,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压力日益凸显。同时,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不足和人力资源短缺等瓶颈较为突出。

三、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中央、省方针政策和市委、行署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六个第一”核心任务,坚持“四基并举、四化同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培育“七大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六个基地”,凝心聚力、攻

坚克难,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

——六个第一:壮大经济总量“第一要务”、保障改善民生“第一目标”、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第一前提”、提升文明程度“第一保障”、从严管党治党“第一政绩”。

——四基并举: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层工作、基本公共服务。

——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畜牧业现代化。

——七大特色产业:石油天然气产业、石材产业、畜产品加工产业、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煤炭产业、金属冶炼加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六个基地:中国北方石材建材基地、省百万千瓦风电光伏新能源基地、省中部察哈尔草原文化观光旅游基地和锡市地区重要的石油煤化工基地、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金属冶炼精深加工基地。

四、切实贯彻新理念,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1、稳步发展现代畜牧业。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推进现代畜牧业良种体系建设,做实察哈尔羊选育扩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8876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
  •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的思考(调研报告)(22)总第451期中共昭通市委督查室2011年9月28日对加快巧家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方宗辉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