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用照应造句 正文

用照应造句

2017-02-06 18:57:37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篇一: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测试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ū sashuüi jiüo bá shan?a shü j?n piüo dài wǔ ( ) () ( )( ) ( ) duàn zhù yín s?ng ran jìnzhǎo z? diün pai liú lí ( ) () ( )( ) ( ) 二、用“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伫立(chù zhù) 边塞(süi sài) 目的(dí dì)蒙古(myng m?ng mtng) ....扁舟(biǎn piün)潜游(qián qiǎn)渲染(xuün xuàn)悄无声息(qiüo qiǎo) ....三、填写同音字。

1、cu?()毁 ( )促

2、s?ng 歌()朗( ) ( )别 ( )朝 3、tí马( ) ( )叫( )纲( )目 4、zhí 繁( )( )树 ( )日固(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望而生( ) 目力所( ) 广袤无( ) 婀娜多( )一( )千里 翠色( )流( )无声息 销声( )迹五、根据下列词语不同的意思造句。 1、理想

(1)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

(2)如所希望的,使人满意的。

1

2、回味

(1)感受口腔中食物的余味。

(2)对经历过的事情重新体味。

3、原来

(1)当初,未经改变的。

(2)表示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

4、收拾

(1)整理,布置。

(2)惩治。

六、在括号恰当地填写用“然”所组的词。(不可重复)

小明( )成绩很好,但是很骄傲。有一次,他考了满分便更( )了,( )嘲笑其他同学都是笨蛋。( ),大家都不喜欢他,每次评选“三好学生”( )不投他的票。可他( ),()我行我素。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成绩优秀()是你的优点,( ),你也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的话,你()会渐渐地脱离这个集体。”小明听后若有所悟,从此()有了改变。( ),同学们慢慢地原谅了他,即使他( )犯下老毛病也一笑而已。 七、在下列一段话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很爱学习,()热爱

劳动。()有多忙,他()每天坚持晨跑,()他的身体一直都很棒。他常说:“()全面发展,将来( )能为祖国做贡献。”长大后,他留学美国,( )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从没有忘记祖国。他()抛弃一切,()愿一辈子漂泊他乡。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八、修改下列一段话。(9分)

湖面水平如静,水中倒影着篮天白云,多么像一副美丽的图画呀!湖边桃红柳绿,芳草如菌,草地上开满了红的、黄的、紫的和五颜六色的野花,同学们有的照相机不停地拍着;有的取出画夹专心至志地画着;有的采摘花儿编织花蓝;有的唱起了动听的歌曲和欢快的舞蹈。不知不觉中已致傍晚,太阳快落山了,还是留连忘返。(9个错别字,4个用错的标点,5个病句) 九、课文回顾。

1、这株柳树没有,也没有 生存之 和 ,而是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 ,以超乎想象的 和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它却在之中成就了 。“这株柳”是 一株柳,为了突出主题,课文将它与灞河柳进行 ,彰显了它。

2、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表示我。在天底下, ,而并不。??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不用

2

墨线 的 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这种

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一首 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的带子——河!??忽然,像被 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 , ,像一条 向我们飞过来。??主人们立刻 马头,着,着,??以上片段选自 先生的《草原》,本文描写了草原 和蒙古人民 、的特点,表现了蒙汉人民的 。 “, ”是这种感情的真实写照。

3、《麋鹿》一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 、 和 三方面内容,表现了我国对 的重视。 十、阅读理解。

母 鸡 老舍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

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身替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母鸡一开始是“令人讨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划分为两段,请用“‖”标注,并概括段意,然后用“”画出两段之间的过渡句。

② 3、用“ 的手法,表现了母鸡 。

4、“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当...读到“发了狂”时,我们不由想象到母鸡 的情景,从而体会到它成为一名母亲后的 之情。

5、本文通过对母鸡的描写,赞美了它作为一位母亲的 、 、 、 ,以此赞美了。这是一种 的写作方法。

6、读罢全文,你对作者笔下的母鸡是讨厌还是喜欢呢?说说你的理由。

答:

十一、习作: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多值得你去感恩的人或事情,请你围绕感恩这一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②

主题,写一篇叙事作文,要求感情真挚,选材独具匠心,不少于500字。

③ 2、作者对母鸡先是,后是,这种对母鸡的情感态度是本文的线索。这一线索体现了的写作手法。依据这一线索可将本文

3

篇二:第二单元作业

六、社戏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6分)

(1)归省( ) (2)行辈( ) (3)撺掇( )

(4)凫水( ) (5)蕴藻( ) (6)潺潺( )

2.下列多音多义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 )

?停泊(bó)?吁气(xū)A.?B.?湖泊(pō)??呼吁(yù)

?剥豆(bō)?豆壳(ké)C.?D.??剥削(bāo)?地壳(qiào)

3.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1)________(jué)蚯蚓 (2)________(xù)叨

(3)欺________(wǔ) (4)________(dài)慢

4.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6分)

( )

?竭力?家眷?疲乏?向午A.?B.?C.?D.??用之不竭?眷恋?缺乏 ?向来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每个括号内

限填一个字)(4分)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

( )在我是乐土:( )( )我在这里( )( )得到优待,( )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6.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离开母亲约束时内心的

无比畅快和喜悦。

B.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终于实现时内心的

无比畅快和喜悦。

C.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

畅快和喜悦。

D.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

快和喜悦。

7.默写。(6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气里。

8.试从多方面感悟、思考,说说下列句子的各种妙处,说得越多越

好,不受序号限制。(8分)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

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9.思考下列问题。(8分)

(1)“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

(2)双喜和六一公公是文中众多人物形象中较为突出的两个人,哪

一个是详写的?他们两人都对“我”母亲打过“包票”,对小说中的这两个情节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综合题

1.在作者笔下,“我”所要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2.说说课文是怎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的?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边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___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①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文中加粗词的词性。

朦胧( ) 依稀( )

也许( ) 然而( )

和( )去年( )

呢( )在( )

③选出对“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三个句子

中加粗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

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

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猜测的另一种可能性,“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

④这段文字行文缜密,前后多处照应。请将文段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相应的

⑤A.“但我还以为船慢”;B.“然而又自失起来”;C.“果然是渔火”;D.“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这四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⑥对这几段文字写景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船上 仰视 B.岸上 平视

C.船上 平眺 D.岸上 眺望

⑦选文中的景物描写是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展开的,请把有关语句摘抄在下面。

a.视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b.听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c.嗅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d.触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⑧以景物描写衬托“我”急切心情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对选段中画线的比喻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船离开平桥村,行驶急速,“我”当时看戏心切,觉得起伏的“连山”像踊跃的兽脊,心中充满了向往。

B.这个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同时也写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

C.这个比喻将静止的景物写作流动的视景:连山起伏,静止不动,作者将其比作踊跃的兽脊,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D.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夜间山景的特点:群山起伏,山色淡黑,极像踊跃的野兽的脊背。

⑩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滹沱河和我

祖母双手伸开,拦着不让我去。她哪里能拦阻得住我,我不是个小滹沱河吗?滹沱河的声息越来越大,大水仿佛淹没了我们的村子。我听见有谁立在房顶上闷声闷气地喊:“后生们,快堵水去,带上铁锹,带上四齿铁耙!”我当然是个小后生,照吩咐扛上锹,向大门外跑去。人们全都朝大河那里跑,我很快融进了人流之中??

前几天,不断下暴雨,今天并没有云,天却令人感到是黑沉沉的,而且很低。我不歇气地随着大人们跑着,一过关头(一段古城墙),赫然地望见了滹沱河。它不像水在流动,是一大块深褐色的土地在整个地蠕动。看不见飞溅的明亮的水花,是千千万万匹野兽弓着脊背在飞奔。它们由于飞奔,一伸一缩的身躯拉长了多少倍,形成了异常宽广的和谐的节奏。滹沱河分成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凝重的水的大地,上面是飞奔的密密匝匝一色的野兽,它们仿佛空悬地飞奔在水的大地上。我所听到的那淹没一切的声音,正是这千千万万匹野兽的狂吼,还有被它们践踏的大地的喘息声。

姐姐和宝大娘挖野蒜的那片树林子已不见了,引起过我伤感的惶恐的灰灰的沙和石头全都不见了,显然都被滹沱河活活吞没了。我现在才明白姐姐说的岸是什么,岸是河时刻想吞噬的战栗不安的大地,并不安稳。大后生们不准我和别的小后生们走向岸边,但我还是钻过了赤裸的与滹沱河同色的脊梁和腿脚的栅栏,走到河的跟前。我觉得脚下的地似乎不由自主地扑向河,我伸手到混浊的河里,我想摸摸滹沱河,它几乎要把我揪到了它的怀抱,我感触到了它强有力的手掌把我的手紧紧地握了一下。有一个汉子把我提起来,扔到人群的后面。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滹沱河( )赫然( ) 吞噬( ) 战栗( ) ....

2.从选文第一段的描写来看,我的确“是个小滹沱河”,说说我和滹沱河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文中画线部分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写出了滹沱河怎样的气势?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我当然是个小后生,照吩咐的扛上锹,跑向大门外。 ..

?有一个汉子把我提起来,扔到人群的后面。 ..

10.说说滹沱河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九、枣核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蹊qī 跷qiāo 故弄lōng玄虚 B.嫣yān红圣诞dàn

C.机械jiè草坪pín D.卵nuǎn石 感慨kǎi

2.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蹊跷:奇怪。 B.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C.感慨良深:感慨很深。 D.踏访:步行去探访。

3.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就”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4分)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4.“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缺的是什么?为什么?(3分)

5.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6.古往今来,有无数游子借诗言志,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请默写两句相关的诗句。(4分)

?

?

(一)《枣核》(节选)

??我留意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能性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长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7.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2分)

8.从上面三段文字找出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中心句,并用自己的语言写

篇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修辞练习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

修辞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5)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

16、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17、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18、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19、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0、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21、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22、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23、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 )

24、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 )

25、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26、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

27、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 )

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7、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

8、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

9、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

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

1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1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1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

1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让你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15、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16、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

1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18、桂子开花十里香。( )

19、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20、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21、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22、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2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

三、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1、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蝉儿很爱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降落伞在天空飘荡。(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他十分愤怒。(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如果,你是山岭,我乐意是装点你姿容的青草。

仿写:如果,你是,我乐意是 。

12、我喝了一口古井里的水,真甜啊,。(补写句子)

13、小草微微笑,请您走旁道。(写同样主题的广告语)

14、根据不同的读音给“照应”造句。


用照应造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96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用照应造句
相关文章
  • 用照应造句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测试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xiūsashuüijiüobáshan?ashüj?npiüodàiwǔ()()()()()duànzhùyíns?ngranjìnzhǎoz?diünpailiúl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