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诗歌鉴赏 >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正文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016-10-21 12:23:3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例】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析】句中,一个“扔”字传神地刻画出罗丹大功告成后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后句中的“披”、“蒙”二字则又生动地再现了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最后“又转身要走”表明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他完全忘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 “我”。由此,罗丹专注于雕塑艺术并力求完美的忘我精神就让我们了然于心了。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

格。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这些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时间隧道、震撼人们心灵并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完全在于作者的精心塑造。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七根火柴》)

【分析】 对于这段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它表现了无名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它到底是如何表现出无名战士的这种精神和品质的。恐怕学生就说不太清楚了。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前文中有关无名战士的一段描写: 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这段描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奄奄一息、濒临死亡的人物形象:即使身子半躺在污水中,也没有丝毫的力气来挪动;粘在额角上的头发、顺着脸颊流下的雨水,他都无力去拂一下。要知道,雨水顺着脸颊流下的滋味是极其难受的,就像虫子在脸上爬行。然而,当他看到卢进勇时,却要“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 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无名战士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做出的这番举动,意在告诉卢进勇:我交给你的是七根火柴,你可要一根不少地如数交给党组织。这样,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不仅跃然纸上,同时也会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脑海和心田。

三.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品读人物的言行表现,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她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生活中的典型,他们是我们中的某一类人物的缩影,他们也和常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千万不能把文学和生活决然地割裂,而是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真正走进文学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便于更加感性地认识并把握这些人物形象。

【例】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迫不及待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

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欧·亨利《二十年后》)

【分析】 这是描写通缉犯鲍勃的一个精彩片段。文章借助于人物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首先,“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一个“叼”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惯抽烟者。按照常理,等人是最心焦的,男性一般都会用抽烟来打发时间,可他却没有。这只能说明:他怕香烟的微弱火光引起他人的注意。

其次,“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迫不及待地说”。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心底坦荡,根本没有必要去向他人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呆在这儿的原因,而鲍勃却还要迫不及待地说,这只能说明他心虚。所有的这些,都生动地表现了鲍勃作为一名通缉犯,他内心的紧张和恐慌,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所有的这些,如果我们不联系实际,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就不可能体验到他们内心的细腻情感。

篇二: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高二语文组徐会玲

课程分析:关于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学习鉴赏中外

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

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

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2014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鉴赏文学作

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单元提示中谈

到“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

艺术特色”。由此可见小说中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是小说鉴赏重要内容,是小说教学........................

中的重点。而且文学类文本的人物形象分析手法基本是一致的,学好小说中的人....

物形象分析对于诗歌鉴赏中的人物分析也有借鉴意义,并且对实用类文本传记中...........................

传主形象分析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阅读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有一定的的分析和理解,但往往存在鉴赏

方法掌握不到位,分析方法单一,人物形象概括简单,不能体现出人物形象的丰

富性和深刻性,考试答题时不规范,要点不全等问题。

教学目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分析

设计思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方向,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依据,整合

必修一到必修五的课本教材教学资源,通过直击高考、真题回放,总结提问方式

和利用教材知识指导鉴赏方法,深入浅出富于启发的引导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

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说人物形象鉴赏分析方法

课时设计:微课(10分钟)

教学流程:

导入:大千世界,既有王侯将相,又有贩夫走卒;既有英雄豪杰,又有才子佳人;作家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使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各色人等,成了文学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当我们打开一本精彩的小说,欣赏分析其中的人物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一、知识概述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的文学样式。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因

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鉴赏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二、直击高考

考 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鉴赏分析

考纲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鉴赏评价 D

三、真题回放

(2009年新课标卷)11(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2010年新课标卷)11(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2011年新课标卷)11(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2年新课标卷)11(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3年新课标卷)11(3)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规律总结

考查频率:每年必考

考查方式:主观题简答

分 值:6分

四、提问方式

1、XXX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或XXX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五、方法指津

1、借助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性格由于高太尉等人的不断迫害,从善良安分忍辱负重到逆来顺受苟且偷安再到后来的勇敢反抗逼上梁山,显示出英

雄本色。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2、借助分析人物形象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形象,写她的语言:“邢夫人

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

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写她的动作:在贾政处,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写她的心理: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不肯多走一步路,不肯多说一句话。

透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寄人篱下、多愁善感、小心谨慎的林妹妹形象。

3、借助 如《边城》沈从文通过对茶峒地区的风俗民情及青山绿水的描写烘托出边城小镇的人物人性的淳朴自然、优美健康。

4、借助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曹雪芹通过《西江月》两首判词

明贬实褒来赞美宝玉蔑视世俗,独立不羁的品质。

六、解题思路

1、整体感知确定倾向

2、描写评价仔细筛选

3、分析手法梳理形象

4、选择词句恰当概括

如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天真可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正直、郁

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

容、耐心、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势利??

七、答题模式

①总括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

如:(2012年湖南高考)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特点。(6分)

答案:

(1)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的文学青年; (总括人物身份)

(2)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

(3)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分述性格特点) ②总括人物形象+分析手法

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 (总括人物形象)

(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4分) (分析手法) ③分点概括+陈述事实分析(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

如:(2013新课标卷)小说主人公马里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演艺精湛 (概括):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 (陈述事实分析)

②地位卑微: 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

③忍辱负重: 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八、课堂小结

明确考查方式

掌握解题方法

确定答题模式

九、课后练习

完成近三年高考真题中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相关习题。

十、教后反思

本微课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设计灵活新颖,教师通过富于启发性的引导能够让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点,但限于时间,学生的练习交流需要课后落实。

篇三: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摘要:文学作品的鉴赏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阅读文学作品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层次,理解是指搞懂文学作品的词义、句义、全文大义,鉴赏是指鉴别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篇章结构,还要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意义,并能对文章作恰当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仅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还需要学生的配合。

一、读懂文章,训练语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文学语言有感受力。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由字、词、句、段落组成的,能将文章中的字、词、句读懂是鉴赏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需要老师对一些困难的词句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文言文,很多的字和现在的汉语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有的词还有多种词义和用法。在这方面,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要对词句分析透彻,找出一些规律,或者是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学生只有将文章中的字、词、句的意思掌握精确,才能运用的熟练,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除了读懂文章之外,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是以课本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就是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和嘴里读到的最直接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感受作品意境。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自己所阅读的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就会使得文学作品变得鲜活、立体。多次对文章进行朗读就能更多的去感受作者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从而也能加深对作品思想感情的体会。朗读训练不仅能提高语言感受力,还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语音准确、语句清晰,还要做到声情并茂。只有在朗读时读出文章的情感,才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积累文学作品常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对文学作品作者的了解应该算是积累文学知识的一部分,因为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必须要掌握作者的基本情况,那样在要对这些作者的其他文章进行鉴赏时才能更容易理解他的文章。但是在对一篇文章进行鉴赏之前,除了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之外,还要对作者当时的思想和心境进行了解,那样才能更容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文学作品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者用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见态度。因此,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也具有不同的思想与情调,而同一个作者

也会因为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其文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情。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必备的功课。

文学作品的鉴赏除了需要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外,还需要掌握文学作品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因为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还要对主题、材料、语言、等进行鉴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多讲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只有学生积累了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和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体验情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能力

审美理解力是主体对美的对象的分辨和评价的能力。文学作品是美的载体,每一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感情。例如:品读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就应当从小弗朗士的思想动态中去体味其情感世界。小弗朗士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老师、同情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这一系列的变化的原因就在于——他很快就要做亡国奴了。态度的变化,就在于其思想感情的变化。反之,缺乏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切体验,是很难在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础上,体会出哪怕是一个叹词或者一个破折号的丰富的潜台词。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一词一句,只要审美主体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文学作品的赏析吟读必须拓展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审美求真的愿望。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时,应尽可能地将作品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如赏析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必须理解作者的思想基调: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然后驱动想象去理解,作者为何问“天”、问“月”。同时,要展开自己的想象的翅膀,在神话般的境界描绘中,构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从而体味作品强烈而又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风格。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融审美教育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之中,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加深对大千世界的形象认识,净化他们的灵魂,陶冶他们的情操。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775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

  • 高段阅读,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指导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面对新的语文选修课程,这个教学任务再次凸显出来,成为教...

  •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人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龙文教育-------您值得信赖的专业化个性化辅导学校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教师:学生:时间:年月日段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