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道士塔》教案 正文

《道士塔》教案

2016-12-26 06:16:17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道士塔》教案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

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

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年5月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年6月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

篇二:《道士塔》公开课教案1

《道士塔》公开课教案

思路流程

介绍余秋雨及作品(《文化苦旅》)→最让你感伤的是哪一个字(苦)→一个不和谐的镜头(《道士塔》)→什么是塔(佛家僧人圆寂的地方)→明确敦煌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教师好奇发问投影中塔主人是谁(王圆篆)→见见王圆篆(投影)→王圆篆的身份(农民、道士、敦煌的大当家)→拓展道教道士仙逝(羽化)→佛家圣地怎么会安葬道士(荒唐)→道士管理佛家圣地妥当与否(不妥)→对文化来说用一个字概括(苦)→筛选文中信息【(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愚昧无知)→(苦笑)→王道士在敦煌都做了些什么(发现了藏经洞)→文中信息【(1900年5月26日)“他辛辛苦苦地清除每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他惊喜吗(不)→怎么处理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先把文物送给官员,后又把文物卖给了外国人)→哪些外国人(所谓的考古家)?哪些国家?卖了多少?(投影)→价格公道吗?实质是什么?(外国的考古家抑价,文化强盗)(投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苦涩)→政府没有干涉?(接受王圆篆的贿赂)→说明什么问题?【(政府官员腐败无能】→你有怎样的内心感受(苦闷)→王道士成了民族的什么人(罪人)→趁热打铁:我们是否可以归罪于他——王道士?(他成了这一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作者是什么情感(我好恨)→拔高(体会作者的爱恨)(投影)→讨论:我们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抒情结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余秋雨。

2.了解有关敦煌文化的一些常识。

能力目标

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语言运用所反映出的激情。

2.学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鉴赏法。在反复朗读某些感情浓厚的语句上,揣摩作者的观点及情感倾向。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 导语: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

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 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2、作者余秋雨,

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二、文章解读

1、文章结构

我们知道,余秋雨在写散文之前的学问主要在于戏剧理论方面。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了戏剧效果。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将以戏剧的知识,去解读他的《道士塔》,品味其间发生故事,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化苦旅》:点出“苦”。“苦”从何来?

我们将随着《道士塔》去慢慢的品味。

戏剧故事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罪人塔

发展: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高潮: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

结局: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2、开端——交代环境,介绍人物:

既然以戏剧知识解读,在戏剧的故事发生之前,也就是开端部分,总是会介绍故事相关的环境、人物。

(《道士塔》第一部分就像是整个戏剧的序幕,它把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都写在这一部分了,里面主要介绍了道士塔,还总写了这个王道士犯下的罪行,感情基调也在这一部分定下了,用“道士塔”引出王道士,然后细写王道士的罪行。这个题目就像酒店挂在门外的招牌,吸引着顾客,顾客进到店里吃饭的时候就会知道这里有什么好酒,能做什么好菜。另外,文章最后也有一句“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照应。)

请以为同学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余同学找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中的人物。

在简单地交待了莫高窟的地形与形状之后,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在第二段就

写道:“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移步读书,猛然一惊,他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

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文化苦旅》是本散文,那么,刚开头便读到这样的句子,我想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这是一篇小说,或者是一部通俗小说。其实,这正是《文化苦旅》的典型“戏剧”风格。它不是用传统的散文笔法记事抒情,而是刻意营造与追求一种小说化的味道,并且由小说叙述变为剧场化效果。

(1)故事发生的环境

环境:第一段,也就是故事发生的舞台(布景)

读课文首先要读题目,那么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僧人圆寂塔)僧人圆寂塔是佛教的说法?

道士塔指的是在莫高窟的大门外的僧人圆寂塔,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盛并行的两大宗教,它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而佛教僧人的死叫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做舍利子,一般是要见他来封存的。

(2)故事的人物

人物:王道士。

角色定位:丑角(中国古代戏剧角色:生末旦净丑)

人物分析:

人物:作者——处于边缘但感同身受的余秋雨

A找出这一部分作者描述王道士的语句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

B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他是一个农民?

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没什么文化

(3)故事发生的事件

让一个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吗?结果会怎样?

不合适,荒诞。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这种“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嘛?

点出实质是“破坏”,所以故事的事件就是敦煌文物的流失,敦煌文化的“被破坏”。

(4)作者对次是如何评价?

A对人物的评价:

“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不能肩负起这笔文化重债。”

B对事件的评价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为什么是个民族悲剧,伏笔,结合课文逐步完成)

3、发展——

现在我们就来小组浏览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敦煌文化究竟是怎样在王道士的“管理”的?

找出描写王道士行为的语段

【(1)、刷白壁画 (2 )、塑天师和灵官(砸碎破坏塑雕)】

集体朗读,品味细节: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美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

作者用了两段文字,不吝笔墨地写了王道士对洞窟的“爱护”,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王道士的性格、心理、行为、把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更加深刻挖掘了一个愚不可及的小人如何稀里糊涂地把近两千年(公元366年,乐樽和尚建立了莫高窟)的民族文化瑰宝摧毁。

(1)这是管理吗?

(2)找出描写人物心理、行为的语句,概括人物性格。

人物:王道士,作者

人物性格:愚昧无知

(3)这一场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艺术手法欣赏

不是。

这一段与其说是散文描写,倒不如说更像小说创作中的想象;与其说是小说创作中的想象,倒不如是更像戏剧文学剧本。

有人物,有道具,有动作,有音响,甚至还有“宋代衣冠”的种种颜色……这组构与呈现,完全是现在式的表演,诉诸视角,充满了戏剧意味(但比戏剧更能表达,因为戏剧一般只能以言语和举动来表现人物思想,文字的表演却不受此限制)。我认为,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这种艺术处理手法的运用,使大部分篇幅充满着阅读的张力,常能提升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如果余秋雨没有在戏剧方面的长期积累与熏陶,那么便不可能有文化散文如此的写法,他的散文也就不可能受到现今读书界的强烈欢迎。戏剧成就了他的文学。

余先生当然无法知道当年的王道士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并如何粉刷洞窟进而发现藏经洞的,作者只能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对那时的情景进行属于他的艺术虚构。其实在这里,余先生突破了传统散文的规格和表达方式,在方法和技巧上大胆地吸取了小说和戏剧的因素,用小说的笔法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陈迹,让枯骨生肉,使尘封的史实复活;用镜头组接的形式,从王道士的照片写到他拎一桶石灰粉刷,从他清除洞窟中的积沙到鞠躬为斯坦因送行,让读者的感觉是在看一个纪实片,又像是几幕短剧,情景历历在目。其中的许多细节自然是虚构的,但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样的真实。

如何看待文中的这种虚构笔法?散文发展到今天,真实和虚构的界线已被作家无形中破除了,写散文不必刻板地遵循文体概念,关键是作者的才情、想象力的自由表达。作家冯骥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不必要把任何一种门类的外延限制得过死,关键是边缘的突破。散文是可以虚构的,只要情感是真实的,感觉是真实的。虚构一下,延伸一下,然后可达到一个特定的情境。因为并不仅仅是表达一个事物,还要表现一些本质,这就需要虚构来表现。”《道士塔》中有许多虚构的笔法,但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涌动在字里行间的炽热情感,作者把祖国山水、民族感情和华夏文化自然地交融为一体,视文化为民族的魂灵,把对民族的情感又付之于山水之上,透过这种艺术形式,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透过《道士塔》,我们会感知作者那颗跃动的拳拳之心和对民族文化的无限珍视之情,他的惋惜和哀痛,他的无奈和愤懑,他的凄厉和呼唤,足以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热血沸腾,他的文字中蕴涵的对历史文化的忠贞和热爱足以让人潸然泪落。

(3)作者对此如何评价?你看了有什么感觉(打个形象的比喻)(愚昧无知)→(苦笑)

( “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从外在到内心都是惨白,抒尽了作者的伤痛。“住手”,这一声悲痛的呼喊,换来的只是王道士的“困惑不解”。可怜的道士在一点点使宝藏消耗怠尽之时,却全然不知,自以为他为洞窟的“美化”作出了贡献。悲哀啊,悲哀!王道士挥动着铁锤继续敲击着,不仅敲毁了文化宝藏,也敲碎了所有尚存一丝觉悟的中国人之心。

惨白,一片惨白。)

4、高潮——

(1)通读第三部分,找出人物以及概括人物行为。

人物:王道士,中国官员,外国冒险者,作者

(2)听完了整个国宝流失的经过,我们还会觉得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唯一责任人吗?请思考一下,王道士在整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王道士只不过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他等待官府整整七年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来看,他并不是真正的元凶巨恶。在那个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又有什么稀奇?)

(3)如果说王道士是因为无知和愚昧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话。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下通过科举上台有经邦济世之才的官员们在整个事件中都起了什么作用。

(从王道士第一次面见的县令到后来押送国宝回京的巡抚何某,他们对国宝的

篇三: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1、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2、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以“苦”为核心的文化探索情感; 3、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一、导入

1、余秋雨简介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的,我们要进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涵养和品味,就必须读大量的书,尤其是要读大量的好书。在目前公布的中国大陆近十年来最畅销书籍的前十名中,有一位作家一人独占四本,——这位作家便是余秋雨。

【多媒体展示】: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宁波余姚县人。文化史学家、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十多年来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著作,开启新的文风,被公认为目前全世界华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2004年底,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

2、《文化苦旅》简介

【多媒体展示】:《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也是余秋雨的代表作。他以游记的形式进行文化思考,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文化苦旅》思想核心即一"苦"字,那么这本书到底描写了一些什么样的”苦”呢?有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之苦,中国文人的辛酸无奈之苦,进行文化探索的沧桑历程之苦,通过集中表现这些“苦”,深刻地揭示出中国文人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同时我们也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引出课文,进入教学过程 (一)总体感知

《道士塔》这篇文章是《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的第一篇。下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余秋雨先生之所以把《道士塔》作为其第一部作品集的第一篇文章,请你分析一下有哪些理由呢?读完课文后,请问有什么感受?这篇文章有些怎样的 “苦”呢?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广泛提问后,明确:

1、读完课文后,请问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

——沉重、气愤、痛惜、窒息、悲哀、震撼、耻辱、无奈、痛心疾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看到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总之,一言以蔽之:苦! 2、揣摩余秋雨把《道士塔》作为文化苦旅开篇的理由: 【多媒体展示敦煌图片】 (1)敦煌文化的重要性:

. 【多媒体展示】:莫高窟,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包括洞窟55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有10个八中校园大,文献资料四五万册。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为灿烂的部分,敦煌是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长城它多了绚烂,比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2)敦煌文化被破坏所带来的损失: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道士塔”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诉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的伤口在流血,让人体会到作为一个文人应有的文化良心。

(3)奠定全书基调:通过道士塔这一物象,描述了大漠荒际的中华文明的盛衰,让人见证了历史的深邃苍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一种潜藏在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那份孤独与忧虑。

3、请概括一下文中之 “苦”。

一苦:道士王圆箓愚昧无知之苦【板书】

二苦:封建统治者腐朽无能之苦【板书】,让王道士掌管、不识文化 三苦:文化入侵者贪婪无耻之苦【板书】,连哄带骗。

这三“苦”齐下,这三类人携手合作,共同导演了一出永载中华文明屈辱史册的大戏—— 四苦:民族文化巨大损失之苦【板书】。

(二)研读第一节:

先来具体分析“一苦”:管理者王道士愚昧无知之苦

1、题目《道士塔》指什么?有什么作用?与开头第一段所讲的圆寂塔,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佛教徒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得道高僧火化后所结成的珠状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 “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所以,通俗一点说,这“塔”就是佛教徒的坟墓。坟墓,本身就是一个听起来很苍凉苦涩的词语,但是,这个树立在佛教圣地莫高窟门口,本应用来埋葬佛教高僧的坟墓,现在所埋葬的居然是一个道士,不知

情的人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吧?请大家用文中的原句告诉我,为什么这位道士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呢?——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2、这位王道士原本是个怎样的人呢?

——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3、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由一个逃荒的道士来把持佛教圣地,大家觉得合适吗?

(三)研读第二节:

1、先看看这位王道士对他所把持的佛教圣地莫高窟干了些怎样的事情吧。请看第二节,用10个以内的字来回答:

——刷白洞窟,堆天师、菩萨

2、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王道士的哪些举止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

“刷白洞窟”一段的动词:转转、不满、找、拎、装、蘸一蘸、粉刷、细细刷上第二遍、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打听、算来算去、达观地放下了刷把等等

“堆天师、菩萨”一段的动词短语:吩咐借锤,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安慰泥匠,再拿石灰,刷白、画眼、、吐了一口气,谢泥匠,下一步筹划。

看似漫不经心的举止,却造成了民族文化的惊天浩劫,将王道士亵渎国宝的丑陋无知的行径刻画得生动传神、入木三分。

3、再看看王道士这些举止所造成的后果:

先看“洞窟刷白”。刷白的是什么?是洞窟的墙壁。是普通的墙壁吗?是价值连城的壁画,结果这个洞窟的石壁怎样了呢?请用原文回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再看“堆了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王道士的堆天师、塑灵官菩萨是以什么作为代价的呢?——用原文回答: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王道士,为了一己之私,涂抹壁画,毁坏雕塑,以他愚蠢无知的行动,展露了一个道教徒的虔诚,却成为了对佛教最不敬的亵渎者,更成为了敦煌石窟和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

板书:愚昧无知之苦之一:涂抹壁画,毁坏雕塑

4、当灿烂仅仅只是遭遇了愚昧,多彩的壁画便成了白墙,婀娜的塑雕便成了碎片。而当满满的一整个洞窟的轰动世界的经典,既遭遇了愚昧,又同时遭遇了腐朽、贪婪时,请大家想一

想,这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后果?怎样的一种悲哀?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吧!

(四)研读第三节: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第一、二段。

1、请大家注意这些语句: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读到这里,试问,假如是你发现了这么个洞窟,哪怕还不知道它的价值何在,首先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激动、惊叹、欣喜若狂

【多媒体屏幕】敦煌藏经库库存具体数据:出土的文献大约有4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发现。

2、而这位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王道士,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正衔着旱烟管,扒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一个道教徒看到了一堆堆佛家经卷,与他何干啊!

3、接下来,这位王道士是怎样处理这些经卷的呢? 送上级官员——讨好

送外国文化强盗——赚取少量的钱财

4、而当得知藏经洞被开启的消息后,作为统治者的中国官员和作为文物研究者的外国考古家、冒险家们分别持何态度?又做了何事呢?作者主要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这两类人?

明确:

中国统治阶级——曾想保管,但因东西很多,运费不低,于是犹豫后作罢。没有那副赤肠。干脆再送几件,作京官生日礼品。

外国文化强盗——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变卖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的路费。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作好被打、被杀准备。

然而,他们偷入中国过境的历程怎样呢?

没有任何关卡、任何手续,直接走到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道士腰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只得幽默地耸耸肩。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外国入侵者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强烈的对比,无情的揭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有眼无珠、贪图安逸、亵渎国宝的腐朽与昏庸!

5、接下来,我们通过两组数据来深味一下这些外国文化强盗的掠我国宝的切齿之恨: 【多媒体屏幕】

一边得到的是难以想象的低价,可见王道士亵渎国宝的愚昧无知,清统治者的保护文物的昏庸无能,一边是获得的是数十车、数十箱、数万卷经卷,可见外国文化强盗的贪婪无度无耻。

5、学生讨论: “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明确:强盗逻辑。虽然敦煌文献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全世界人的财富,但是它首先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它的光彩!


《道士塔》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5508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道士塔》教案
相关文章
  • 《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教案-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2 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3 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全面把握课...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