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正文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2016-12-14 06:25:39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篇二:《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文本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悼念性散文,在文中作者鲁迅热情的赞扬了爱国青年临危不惧的反抗斗争精神,愤怒的揭露了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的凶残,痛斥了御用文人无耻的谎言和卑劣的行径文中作者的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时代背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散文写人记事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层次设计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从刘和珍切入——讲述文章第二部分回忆刘和珍——分析刘和珍所做事迹极其性格

第二课时:把握文章思路——把握情感线索——分析重点语句——总结鲁迅性格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她的一篇纪念文章。

二、知人论世 (8分钟)PPT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

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背景介绍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

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3、人物简介 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以此来称呼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这是对他们的礼赞。

三,围绕人物,探究三四五节(30分钟)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题目为何用“记念”而不是“纪念”?

明确: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有些用语不是很规范。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2、文章主要纪念刘和珍,哪些小节主要记刘和珍的?记了她哪些活动?

明确:三、四、五部分——生活艰难中,定进步期刊,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3、由此看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4、描写刘和珍最多的是什么?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 明确: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5、写人时为什么选择写其生前的微笑和温和及其他情形? 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6、请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模式为刘和珍写颁奖词。要求:人物特征鲜明,句式变化多端,词汇五彩缤纷,修辞手法典型。字数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一个民族的良知;以坚决的反抗,唤醒黑幕之下的正义;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罪恶的子弹,洞穿她的身躯,却无法穿透她对自由的追求。她从容笑对惨淡与鲜血,殒身不恤,鼓舞后人奋然前行!

7、“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8、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文章是不是全用来记刘和珍?除了三四五小节描写刘和珍以外,其他部分写了什么?

明确:下节课解答

【作业布置】(2分钟)

课下再看几遍文章,理清文章结构,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层?

【板书设计】(3分钟)

预定《莽原》全年——“毅然” 坚定追求进步思想 参加师大学潮斗争——“反抗”;斗争精神

“微笑”、 温和善良

“黯然”、“泣下”卓识远见

前往执政府请愿并被戕害——“欣然”爱国热忱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第二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上节课给大家留了作业,这节课先请几个同学说说你们划分的层次

二,理清情节,理清情感(25分钟)

1、总结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

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

第三部分(6、7),“三一八” 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2、分析第一部分

(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

篇三: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2、提高理解重难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能力,学会在语境中解读疑难句;

3、体会作者作为革命家的悲愤,激发国家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

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结构,理清全文的思路。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的当天晚上, 鲁迅先生就写下了揭露、控诉杀人罪行的檄文——《无花的蔷薇之二》, 严正指出:“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 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 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 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 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 惨案发生后不久, 反动军阀说: 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 是“自蹈死地”;走狗文人说: 群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为了悼念先烈、揭露杀人者和走狗文人的暴虐与卑劣,“三一八”惨案后两个星期, 鲁迅先生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二.作者简介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老师适当补充。

明确: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

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分组讨论,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七节的内容(采用讨论方式,让学生自己归纳)

明确: 介绍写作缘由(祭奠死者安慰生者); 说明写作目的(警醒庸人不要忘记);回忆认识刘和珍的过程;揭露暴虐罪行, 驳斥无耻流言; 叙述烈士遇难经过;反思请愿的教训和意义;热情赞颂女性壮举。

2、理清思路,为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一、二 / 三、四、五 / 六、七(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总结惨案的教训及于将来的意义)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在以上思路的统摄下,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1、 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

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关于写作缘由的思路。

【设计问题讨论展开,如: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过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因此,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从写作缘起入笔,是常见的思路。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进行了概括。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惨案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照样“维持着”。同时,作者也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探究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事。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

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作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对于“请愿”,作者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需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

四、课后作业:试着回答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重难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能力,学会在语境中解读疑难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结构和行文思路进行了整体感知,接下来我们就每节的重难句子进行解读。

一、解读第一部分,掌握要点,理解重难点句子

1、 请同学们齐读一、二节,要求概括出作者的写作缘由或写作目的是什么?这样说的依据

是什么?

明确:①祭奠死者安慰生者;(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②警醒庸人不要忘却(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如何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中这一句话

明确: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作者思想感情上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它们去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

二、解读第二部分,掌握要点,理解重难点句子

1、 从全文看,文章叙述了刘和珍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多次强调刘和珍的“微笑”与“和蔼”?

明确: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运动,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强调刘和珍的“微笑”与“和蔼”是为了表现她的乐观和善良,并以此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

2、 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

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中“已”与“尤”(更)二字很有表现力, 杀害已够残忍了, 流言更是下作。暴虐威慑, 流言钳口, 武力镇压与流言诬陷共同作用, 使民族默无声息, 衰亡了。对此, 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不过, 整个民族默无声息最终的结果有两种: 一是与黑暗斗争的革命者被杀后, 剩下的人都悲观失望, 沉默着走向死亡; 二是革命者和人民说什么话都没用, 沉默到了极点, 就是爆发的开始。所以,“不在??就在??”不是简单地叙述两种情况, 供人选择, 而是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激励。

3、 该如何理解“当三个女子从容的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

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先听同学们的看法,再总结阐释)

明确:“伟大”是指“枪弹的攒射”,是反语。“伟大”之“惊心动魄”是说执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其兽行令人发指,惨绝人寰,因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以前的“中外杀人者”虽也血腥残忍,但其辉煌的杀人成绩,又被执政府刷新了,亦即“抹杀”了。

做出这种解读主要是依据上下文的思路,简述如下:

1.看这个小语境,亦即文前所引的两句话,“这几缕血痕”显然是指“三·一八惨案”。惨案中死四十余人,伤二百人,其惨烈程度虽不是前无古人,但现在已是民国时期,“文明”时代,“这样的辣手,只要略有人气者,是万万预想不到的”(鲁迅语)。故血痕虽只“几缕”,也足以“抹杀”前辈屠伯们的杀人记录。

2.把语境放大一点,看与下文“但是”一句的衔接。上句说执政府的暴行比之以前杀人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句说“中外杀人者却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语

境一转一进,杀了人,满脸血污,居然心无愧疚,无负罪悔之意,还“昂起头来”,可见其脸厚心黑之至。这里的“中外杀人者”之“外”,虽然无法落实,但也无大关碍,现在外国自然也有杀人者,杀人者自然也脸厚心黑,鲁迅惯于一箭双雕,也曾奚落过所谓的西方文明,这时正好重施故技。所以这个“外”,并非一定要指“1900年的八国联军”,也不需要他们过26年“昂起头来”。

3.进一步放大语境,看这一节的主旨是什么。我认为这一节的主旨也非教参所说是赞美与揭露并有,这一节的重点是揭露与痛斥。理由有三:一是开头,上一节结尾说执政府的血腥和卑鄙让我无语,这一节开头却说:“但是,我还是有要说的话。”有什么话让作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从文脉和情感发展来看,是压抑不住的怒火。二是第二段,作者写三个女子遇害经过,重点在昭示杀人者的血腥与残忍,不厌其细,铁笔直断:这不是“虐杀”而何?其揭露之意明显。三是结尾,是直接对杀人者义愤的指斥。

可见,本节主旨即在揭露杀人者的暴行,而非讴歌死难者的精神,而讨论句自然也应服从这一语境,作如上理解。回到题目。谁“伟大”?结论是杀人者“伟大”,其杀人技俩“伟大”到超迈前人,独步中外,“伟大”到令我无语。

【总结】 要想正确理解字义句意

四、解读第三部分,掌握要点,理解重难点句子

1、阅读第六节,请问作者同意徒手情愿吗?为什么?

明确:不同意。原因有二:一是意义不大(至多,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更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二是效果甚微(煤的形成的比喻)

2、作者引用陶潜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族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诵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鲁迅引用,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会永远记念他们。接着就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表达了愿烈士与青山同在的感情, 活着的人们如能永远地记住这些烈士, 记住“三一八”惨案的教训, 那么, 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白流了。

4、 如何理解“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

前行”?

明确: 这一段有两层意思, 一般的民众, 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 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给予的高度评价。

第三课时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78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相关文章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记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文本分析】《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悼念性散文,在文中作者鲁...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