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考试教案 >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正文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6-12-13 06:30:34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

8

9

10

篇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北师大版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期,由于采取正确的措施,政治清明,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因而使得唐朝步入鼎盛的基本史实。

2、学情: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对于唐朝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武则天、唐玄宗等比较熟悉,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协助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以上基本史实的了解,学习搜集课本中有关说明“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这一观点的材料的方法,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树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唐朝气度恢弘的隆盛风采中, 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措施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有效统治与社会经济繁荣的相互关系。

教学创意:通过对武则天图像的观察及描述,了解武则天的基本史实;通过课文中(唐语林)中记载一段有关唐玄宗统治史料,了解“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通过收集课本中有关说明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史料(如杜甫诗、“唐朝疆域图”、丝织品、唐三彩陶俑图片、曲辕犁等),学习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验证史料的方法,明白任何一个史实都要有支撑点的道理。 课后记: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

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

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讲授新课】:(27分钟)

一、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通过援引材料、列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首先,展示援引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

然后,利用多媒体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2

朝鲜

(东学党起义)

求助

中国

指出: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由于“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役,因此不可能突兀的讲述“黄海海战”。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有完整的了解,所以,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简单的连贯起来。当然,要重点强调“黄海海战”。

政府

3、黄海海战:

① 掌握海战的大体经过: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场面

用心 爱心 专心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役,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

图片,让学生对战役经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展示:《黄海海战图》、《致远舰》、《吉野舰》、《致远舰部分官兵像》、《邓世昌》等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黄海海战”。

3

②能够通过学过的史实,对邓世昌等抵抗将领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组织学生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③思考: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指出: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后来全军覆没。据此,让学生来讨论上面的问题。

4、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考虑:①从日本方面:蓄谋已久;②从清政府方面:政府的软弱、政策的失当。 二、《马关条约》:

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方扬言进攻北京。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多媒体演示:《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签约表》。

在此先引导学生简单回忆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中俄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来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展示如下:

李鸿章————————————-————伊藤博文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内 容 影 响

?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 湖列岛给日本。

?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 ?

商口岸。 ? 开辟内河新航线。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厂。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结果: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

指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民族危

机。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由于本目为小字部分不是重点。所以,我准备采取简单直观的演示方法向学生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形势图”。

首先,向学生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突出特点;《马关条约》也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这幅《时局图》中的熊、狼、蛙、鹰、虎、太阳各表示着哪个国家?并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图示说一说:这幅《时局图》展示了当时的什么现实状况?它有什么含义?

最后,教师总结后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表》,让学生更理性地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并思考:列强瓜分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

【小结】:(3分钟)

19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使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

阅读材料后,组织学生讨论:“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 1、邓世昌; 2、让学生制表完成。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篇三: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事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的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因为日本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过程:

导入:在古代史中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日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是到了近代以后,日本变得强大中国成为了日本侵略的对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感知历史:

一、黄海海战

1、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小组,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迅速强大起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 黄海海战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注意课本中相关图片,了解黄海海战的大致经过和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为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精神。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避战自保,日本海军夺得了黄海的制海权。

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①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落后;李鸿章避战自保。②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力量强大,蓄谋已久。

2、《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895年4月

人物: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地点: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

二、瓜分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让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小字内容了解具体情况。并观看书本上的插图。

三、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内容、影响。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清王朝的腐朽不堪时造成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通时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也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从此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后面我们将要学习这些斗争,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四、作业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说说《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五、课后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16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 甲午中日战争_八年级历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学案8910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北师大版《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本课主要讲述在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时...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