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蔚然成风 正文

蔚然成风

2016-12-13 06:27:31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博学笃行蔚然成风

博学笃行蔚然成风

一个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是他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而一个人如何具备渊博的知识?又要靠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是优良的学风!

培养合格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但是,决定人才质量的因素却很多,比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等等。然而,无论师资如何、理念新旧,到头来还是要看学生学不学,风气正不正。学风体现了学校的学习之风、教学之风、学术之风,说到底就是学校的办学之风。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一种优良传统,凝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学术思想和办学理念。我认为,学风建设是在学校坚持党的正确办学方向指导下的一种决定学校前途命运的长期行为。因此,学风建设是决定高等院校能否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

山东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笃行至善”,体现出山理的优良学风,代表着山理人的办学宗旨,引导我们学习生活,是我们山理人的行动准则!

博学有很多的释义:一广泛的学习,《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汉书。燕刺王刘旦传》:“ 旦 壮大就国,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之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世谓诗有别才,是固然矣。然亦须博学,亦须精思。”二:学识渊博,《论语。子罕》:“大哉 孔子 !博学而无所成名。”《北史。韦阆传》:“﹝ 荣亮 ﹞博学有文才,德行仁孝,为时所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刘景文梦代晋文公》:“ 东坡 先生称 刘景文 博学能诗,凛凛有英气。”清 张庚《国朝画征录?袁枢传》:“枢(袁可立子)博学好古,精鉴赏,家富收藏。” 清 程趾祥 《此中人语。阎王》:“我主人闻君博学,请往课其子耳。”我们大学也应该“博学”,现代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那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如何做到博学呢?首先所谓的博学无非就是人在生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经验与智慧,而一个人自己在无意中所积攒的东西其实对别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博学。其次博学也是一种处事为人的态度:一种开放的态度,热爱这个世界以及关于他的知识,这样的人会很开朗,不自闭,能更多地,更敏锐的把握事物好的一面;一种执着的态度,热情的,坚持不懈的,陶醉其中的探索自己内心中困惑,以至于全人类的困惑。这样的人处事积极,坚毅;一种谦虚的态度,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好学,进步。傲慢和博学是有点矛盾。

“笃行”作为博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明 李贤 《答耿中丞书》:“公既深信而笃行之,则虽谓公自己之学术亦可也,但不必人人皆如公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中华民国 二十有三年秋,﹝先生﹞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这些古人先贤的言语都告诉笃行就要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就要行为淳厚,纯正踏实。那么我们怎样做到“笃行”呢?要做到“笃行”:一是“不拖”,就是雷厉风行、果断出手,“说了算、定了干”,不把“正在处理问题”放在嘴边,不把新问题拖成“历史问题”,不把简单问题拖成复杂问题。二是“不等”,就是超前行动、先行一步。机遇稍从即失,“等待观望必将无望”。只有一步先行,才能步步主动;只有超前行动,才不致进退维谷。三是“不靠”,就是克服依赖,勇于担承,自觉历练,独立攻坚。“抓要事、攻难事、成大事”。一味寻求“支援”和“赞助”,置于他人的帮衬之下,斗志会一天天消磨,能力会一天天丧失,只有“笃行”,才能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履行好做一个现代化大学生职责,不断地成熟进步。

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所谓“蔚然”,就是有整体的状态、广度和深度。所谓“成风”,应该理解为已经形成社会风气,或者说移旧风、易陈俗,已经形成新风尚。“成风”意味着此风所及的个人已能自觉、自主地行动,而不是被迫参与;不只是在组织活动范围内一时的行动,而是在活动中和活动后都能自觉、自律;也不是指几个人有了文明道德的自觉和行动,而是指群体乃至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自觉和行动。大学里要做到蔚然成风,就要不断的倡导优良学风,使得所有的大学生自然而然的履行,而不是靠行政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完成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倡导和建设优良的学风,把学校教育建设推到更高水平上去!

篇二:“谦让”应蔚然成风1

“谦让”之风当盛行

有一个“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说的是当年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修书一封到京城要张英主持公道。

张相爷回了一封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书羞愧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家人感于相爷胸怀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段佳话使桐城人以礼待人蔚然成风。

张相爷能吃亏,肯谦让,不但自身千古流芳,还感化了邻居,互相谦让成就“六尺巷”,开启了当地的谦让之风。 让,从言从襄,以语言相互扣合,意为不争,尽着旁人。谦让,指谦虚地礼让或退让。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值得广泛提倡。

然而,曾几何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却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

为一言不合而针锋相对,为鸡毛蒜皮而斤斤计较,为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为消除怨恨而置人于死地,人们变得浮躁而暴戾。

于是,大街上会出现针锋相对的争吵,马路上会呈现险

象环生的斗气车,市场上会出售假冒伪劣的货物,警局会逮到冲冠一怒的杀人犯。

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义是:不为自己制造新的恶果、造成新的灾祸,才不会天诛地灭,这才是真正的“为自己”。

“为己”是要求“人”遵循道德法则,而并非我们所理解的谋取私利。按照佛学的主张,真正为“己”的人,必然淡泊名利,超脱物外,举止合度。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为时尚不但是误解,还是妄图使自私自利名正言顺的一面大旗,实在不应该。

我国是礼仪之邦,奉行“谦让”理当蔚成风气。

爱人单位分午休房,一位同事因年纪大不需午休,主动放弃理应分配给她的一间房(思地在《分享值千金》一文中有阐述)。

把房子让给了更需要的人,而不是像有的人,觉得这是福利,即使不住也要占着。这正是体现了谦让这种高尚品德。

有位长者,早年在供销社上班,他工作认真又为人谦逊。单位几次有涨工资的名额,工作业绩突出的他都让给了同事,以至于几十年工资都没什么变化。

自己应得的利益接受了无可厚非,而让给他人则彰显了谦让的崇高人格。

欲使“谦让”盛行并非易事,一些人总是喜欢听圣人之

道,却又不在实践中奉行。因此道理都懂,却往往容易成为“行动的矮子”。

我们不一定都要做到把涨工资或晋升的机会拱手相让,但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总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不要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

如,家人之间不计较,顺着父母长辈,夫妻相互包容,给孩子自由成长、启发自觉的空间,有好吃好玩的互相谦让,家务活等争相去干,则家庭必然和睦;

同事之间不计较,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与下属打成一片,要推功揽过,多干实事少提要求,遇到有提拔待遇等切身利益时,不急功近利能进退自如,则事业定当顺达;

与人交往不计较,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适逢知己多来往,话不投机少说些,尤其不能跟“垃圾人”去计较,遵守社会道德,自觉排队讲秩序,遇有急事者主动谦让,则能游刃有余于人际交往。

不计较能改善人际关系,更能让人走向成功。

李嘉诚和别人合作,总是自己少拿一份,给对方多一份。也正是愿意吃亏不计较的风度和气量,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的事业也就越做越大。

您不与人计较,他人岂能与您计较?当不计较为您铺设了通达的人生路时,成功离您也不远了。

谦让的至高境界是心怀宽恕和甘于付出。

南非总统曼德拉邀请虐待过他的三位狱警参加他的总统就职仪式,并当场原谅了他们。

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我们也许达不到曼德拉的高度,但我们一样可以试着在痛苦与磨难中忘记仇恨,培育感恩与宽容,心怀包容不积怨,勇于宽恕冒犯或伤害我们的人,而不是“得理不饶人”,将人逼进死胡同。

还是前面那位谦让涨工资名额的长者,一次领了工资欲往家买米,路上遇见同村背着急病的孩子去看医生。同村欲借钱,他二话没说把领的工资全给了同村,也不去想贫穷的同村是否能把钱还上。

到家时爱人问:米呢?他说:钱借人了,米没买来。全家人只好整个月饥一顿饱一顿地吃地瓜米等粗粮充饥。这种甘于付出与思地在《分享值千金》里讲的“剩最后一口饭却让与快饿死的人”何其相似。

这位长者一生行善,他的子孙都有大成就。这也许是因为长者宅心仁厚,积了阴德荫及子孙所致。

讲了这么多,那么谦让是否意味着要一味退让呢?非也!

当涉及到原则道义、大众利益、民族大义时,这种“亏”

就绝不能吃!

比如,遇有偏激或反动言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时,就不应谦让,而是当仁不让地驳斥痛击!

再比如,恶邻小日本,历史上屡犯我中华。战争中,我们优待无恶不作的俘虏—做到了不计较;作为战胜国不要赔款—做到了谦让;多年来力促中日友好—做到了包容、宽恕。

然而,这些谦让、包容的善举非但没有让小日本正视历史,悔过自新,反而是恩将仇报,为达不可告人之目的欲置我于死地而后快。

此等卑鄙小人、此等涉及领土主权完整、民族尊严的事端岂可再三谦让、与它客气?

因此,近年来我国家领导人对之横眉冷对,如若胆敢不知收敛、继续作乱,必将雷霆一击将其毁于一旦。

这与人间正道相符,绝可断然为之!

篇三:新津县:凸显三字 推动“三严三实”蔚然成风

新津县:凸显三字 推动“三严三实”蔚然成风

摘要:今年以来,新津县突出地方“三大实践特色”,凸显“谋、转、新”三字,推动“三严三实”蔚然成风,不断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今年以来,新津县突出地方“三大实践特色”,即开办“五津讲坛”、建立“三值守”制度、创新“周评议、月总结、季评比”工作机制,凸显“谋、转、新”三字,推动“三严三实”蔚然成风,不断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

开办“五津讲坛”,促进干部谋实事

不定期举办“五津讲坛”,由县领导和部门、镇乡(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轮流上讲台作报告,促进知行合一。看学习、看能力、看作风。通过领导上讲台检验领导干部学习成效、履职情况,强化本领不够的危机感,进一步理清发展脉络和路径,找准推动发展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促进领导干部真抓实干。讲政策、讲思路、讲落实。围绕“互联网+”、“TOD”、自贸区、轨道交通、新材料等重大部署、热词、关键词,以“讲政策、讲思路、讲落实”为主线,通过单位“报题”与县委“点题”相结合,重点讲清楚“推进成都发展再出发,新津怎么干”。全参与、全思考、全落实。将“五津讲坛”与领导干部上讲台、中心组学习、问政局长紧密结合,在新津报、新津电视台开辟“五津讲坛”栏目,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督、支持的强大合力,定期检查所讲内容是否落实到行动上,是否体现为发展实效。目前,已连续举办“五津讲坛”7期,12名县领导、40名部门、镇乡(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作专题报告。

建立“三值守”制度,促进干部转作风

制定《关于建立联系群众“三值守”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一条心、一家亲、一起干、一起过”为主题,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践行“三严

三实”。全员蹲点联系群众。县级领导、部门、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每月第1周到联系村(社区)蹲点值守半天,其他机关干部每月至少利用2个半天时间到联系村(社区)走访群众。目前,县领导、部门领导、镇乡(街道)领导干部值守334人次,收集群众意见诉求4696条,帮助厘清村(社区)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100余项。联席会议解决问题。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席会议制度,上下联动、分级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目前,已累计召开县、乡、村三级联席会议347场次,解决问题5759个,群众反映问题办结率达86.5%。值守全程痕迹管理。出台工作细则,细化干部值守走访、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谈心谈话等3方面82条操作规程。建立《“三值守”干部花名册》、《问题台账手册》、《民情日记薄》、《值守工作薄》等“两册两簿”,对值守走访情况实行全程痕迹管理、效果纪实考评。同时,公示值守领导姓名、时间、联系方式,保障群众反映诉求、监督问效。

突出“过程管理”,促进干部新作为

建立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周评议、月总结、季评比”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解决“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以上率下”推动干部更好履职尽责。“周评议”晒工作。班子成员在每周工作例会上向全体干部汇报工作进展,接受干部和主要负责同志监督评议,倒逼班子成员主动作为。目前,已开展“周评议”1100余场次,评议副局级以上干部6500余人次。“月总结”明得失。每月前3个工作日内,县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年初既定目标、全县重大工作安排,总结上月工作情况,按程序上报,由县委书记逐一审阅点评,审阅点评情况由县委督查室存档管理,并送县委组织部备案。县委书记已对164名正局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每月履职情况点评意见360条。“季评比”赛实绩。县委每季度

听取部门、镇乡(街道)工作汇报,采取“领导评分+单位互评+目标考核”的形式,对各单位季度工作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打分,归口分类、排名通报。


蔚然成风》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50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蔚然成风
相关文章
  • 蔚然成风

    博学笃行蔚然成风博学笃行蔚然成风一个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是他本身所具有的知识!而一个人如何具备渊博的知识?又要靠好的教育!而好的教育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是优良的学...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