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五五普法内容 正文

五五普法内容

2016-12-10 13:01:0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五五普法主要内容

“五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第一章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概述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

社会法制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林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

二、新中国民族法治的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和外国法治文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是社会主义立法的思想前提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和司法的重要保障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守法的必要保证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的科学指导

第二章 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第一节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准确把握依法治国林的深刻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的威严

三、严格依法办事

第三节 努力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法律素养

二、坚持严格执法

三、模范遵守法律

第三章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第一节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一、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执法为民是“一起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和具体体现、

三、执法为民是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

第二节 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执法为民的核心

一、一切为了人民

二、一切依靠群众

三、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节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一勤政守法

二、甘当公仆

三文明执法

四、清正廉洁

第四章 牢固树立公平公正的理念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二、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三、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领导干部、执法和司法人员的神圣职责

第二节 深刻理解公平正义理念的丰富内涵

一、合法合理

二、平等对待

三、及时高效

四、程序公正

第三节 公平正义理念对执法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坚持秉公执法

二、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三、坚持实体工作和程序公正并举

四、坚持工作与效率并重

第五章 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第一节服务大局是法治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二、服务大局是各级领导干部、执法和司法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三、服务大局是解决执法、司法实践中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

第二节 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三、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节 服务大局必须胸怀大局,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一、胸怀大局

二、立足本职

三、全面正确履行职责

第六章 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理念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是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节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一、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自觉地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

二、正确认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的关系,自觉地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节 坚持党的领导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一、切实增强党的观念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作用

第七章 人民主权

第一节 主权与人民主权的概念

一、主的含义

二、人民主权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人民主权与人民民主

一、人民主权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二、坚持人民主权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职要求

三、人民主权与人民民主的制度设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人民主权与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节 人民主权与宪政

一、宪政的含义

二、社会主义宪政

三、社会主义宪政的主要作用

第四节 人主权的法治保障

一、宪法对人民主权的保障

二、立法对人民主权的保障

三、执法与司法对人民主权的保障

第八章 法律权威

第一节 法律权威的含义和特点

一、法律权威的含义

二、法律权威的特点

一、法律权威是法治理念的要求

二、法律权威是推行法治的前提

三、司法权威是法律权威的基础

第三节 维护法律权威与坚持党的领导

一、维护法律权威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党的领导是维护法律权威的保障

第四节 维护法律权威与人民当家作主

一、人民当家作主需要法律权威

二、法律权威需要人民的维护

三、人民民主何以维护法律权威

第九章 保障人权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人权观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二、人权的概念与特征

三、社会主义人权纲领

第二节人权入宪的意义

一、人权的一般价值

二、人权入宪的意义

第三节 人权的法治保障

一、人权的国内发保护

二、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篇二:五五普法内容

“五五”普法常识宣传内容

2010-05-27

1、什么是“五五”普法《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简称“五五”普法规划)。

2、全国人大在何时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2006 年4 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3、“五五”普法开始时间:

2006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五五”普法的启动年。

4、“五五”普法规划起、止时间:

2006 年至2010 年。

5、“五五”普法规划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可分为3 个阶段,即:①宣传发动阶段:2006 年上半年;②组织实施阶段:2006 年下半年至2010 年;③检查验收阶段:2010 年。

6、“五五”普法的基本原则是:

①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③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④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7、“五五”普法的主要目标是:

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适应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8、“五五”普法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二)深入学习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三)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五)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六)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七)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9、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

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10、法制宣传教育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六进”内容: 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统称为“法律六进”。

11、“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年确定的:

200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四五”普法规划中,明确规定把每年12 月4 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12、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3、宪法的法律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14、建国后我国共制定几部宪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制定过四部宪法,即:1954 年宪法、1975 年宪法、1978 年宪法和1982 年宪法(即现行

宪法)。

15、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过哪几次修改,一共修改了几条:

1982 年宪法通过以后,分别于1988 年4 月、1993 年3 月、1999 年3 月和2O04 年3 月作过四次修改,一共修改了31 条。

16、宪法是何时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1999 年3 月1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开展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义: 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划创建活动,是“五五”

普法规划确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市、县(区)域各项事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江油创建全国“法治市”的指导思想:

开展全国法治市的创建活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治文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依法治市,确保经济发展健康有序、社会局面稳定和谐、人民群众满意受惠,为“两个加快推进”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

21、江油创建全国“法治市”的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法治市的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执法、企业依法经营、行业依法管理、基层民主自治、监督网络健全的“法治大格局”,基本实现民主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的“法治化”,增强公民依法维权意识,规范公民依法办事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我市进入全省、全国法治市创建活动先进行列。

篇三:五五普法应知应会内容

“五五”普法应知应会内容

1、 什么是“五五”普法?“五五”普法的起、止时间? 答: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简称"五五"普法规划)。从2006年起,至2010年结束。

2、“五五”普法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

3、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年确定的?

答: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四五”普法规划中,明确规定把每年12月4日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4、“法治六进”指的是什么?

答:“法治六进”包括: “法治进机关”,“法治进单位”, “法治进企业”, “法治进乡村”, “法治进学校” “法治进社区”。

5、普法工作中的“一抓双挂”制度内容是什么?

答:抓正反典型;与单位考核及领导干部的考察、任用挂钩;与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挂钩。

6、安徽把每年的几月定为“宪法、法律宣传月”?今年是第几个宪法、法律宣传月?

答:把每年的4月定为“宪法、法律宣传月”, 今年是第10个宪法、法律宣传月。

7、什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六个一工程”?

答:一个法制宣传专栏、一个法制宣传教育阵地、一支法制宣讲骨干队伍、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本实用法律手册、每户有一个法律明白人。

8、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弘扬法治精神,打造主动学法、守法、用法社会氛围。

9、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

答: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0、“法治六进”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县“法治六进”动员会是什么侯召开的?

答:自治区“法治六进”工作是从2007年4月开始实施的。我县“法治六进”动员会是在2007年11月召开的。

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2)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

13、“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点普法对象是什么?

答: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农牧民、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注重做好宗教人士、流动人口及被羁押监管特殊人员的普法教育。

“五五”普法应知应会内容

1、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答: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1)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只对所犯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自首的条件是什么?

答:(1)自动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条件。(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另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3、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哪些?

答: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4、法律援助有哪些形式?

答:法律援助有以下主要形式:

(1)法律咨询;

(2)代拟法律文书;

(3)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4)民事诉讼代理、行政诉讼代理;

(5)行政复议、仲裁代理;

(6)司法鉴定法律援助;

(7)公证法律援助。

5、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答:婚姻自由是指每个人都有对自已的婚姻依法自主决定,不受他人干涉和强制的权利。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正确理解婚姻自由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自愿、自主;

(2)婚姻自由包括结婚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3)合法。

6、土地承包方享有哪些权利?

答:(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2)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7、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哪些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答: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是依法治国的

理念;二是执法为民的理念;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四是服务大局的理念;五是党的领导的理念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我国的根本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我国物权法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11、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被询问人的什么人到场?

答: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12、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1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哪三级?

答: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14、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那些人要求赔偿?

答: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15、行政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什么?

答:部门规章、国际条约、法律解释、自治条例。

16、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五五普法内容》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32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五五普法内容
相关文章
  • 五五普法内容

    五五普法主要内容“五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第一章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概述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社会法制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