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密度 正文

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密度

2016-12-07 18:13:20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1.1.3项目负责人:

1.1.4产品名称:休闲旅游食品系列、蔬果系列、紫菜酱系列、

鱼糜系列

1.1.5主要原辅材料:低值海产品、蔬菜、紫菜等。

1.1.6项目简介

1.1.6.1根据生产规模及市场需求,项目总用地面积19481㎡(折

合29.3亩),总建筑而积 ㎡,其中生产车间及仓库㎡,综合办公楼2000㎡,冷库3060㎡,辅助用房310㎡,余为道路、绿化及停车场用地。客积率1.2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0%。

1.1.6.2项目拟选址在苍南台湾创业园沿浦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C18(12亩)、C19(17.3亩)两地块。

1.1.6.3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由企业自筹解决。

1.1.6.4项目实施并达产后,将年产精深加工农产品吨,新增

年产值万元,上缴税金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万元。

1.1.6.5经初步测算,项目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第一章 总 论

税后内部收益率IRR %,净现值NPV(i=16%)万元,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一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2项目背景

1.2.1苍南县渔业资源丰富,有排列全国前十名的浙闽水产城每

天有上百吨得低值鱼类向外省县流失,巴曹镇被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红鱿之乡”,沿浦镇是中国“紫菜之乡”,养殖品种有蛏子、紫菜、海参等,本地有丰富得资源条件。

但是,目前我县水产品加工还是停留在原始的“一把刀,一撮盐”

的状态,精深加工企业空白,使每年有大量的水产品外运,致使鱼价被压低,给渔业经济带来严重得影响。

加快水产品加工是当前渔业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苍南县今后五年农业结构发展的思路,也符合了渔业经济发展得方向。利用当地丰富得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渔养民经济收入。

1.2.2苍南榜峰水产品加工厂是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

务与一体的现代企业,先后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即QS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休闲海产品有“汤记码头”系列品牌,产品有鱼丸、鱼面、鱼饼、炝蟹等水产品,这几类产品一上市即受市场青睐。

公司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得经营理念,这几年

来努力开拓销售市场,狠抓产品质量,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得信誉,

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目前世界500强零售巨头“奥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大润发”等超大卖场采购部对我公司产品有意向。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华北大中型商超200多余家。

目前,我公司的产品种类、产量只能满足华北的一小部的市场供需。现在有偶和青岛、大连、舟山等大集团合作,原有的生产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厂房、办公及冷库十多亩都是租用,对企业的发展收到了限制。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使企业走向强大,产品具有竞争性、科技性,公司决定实施农产品休闲旅游精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借助强大的销售网络优势、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走精深加工之路,倾力打造品牌,激活地方经济。

1.3编制依据

1.3.1浙土资发[2007]9号“关于引发《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的通知”

1.3.2浙政发[2004]37号“浙江省人们政府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通知”

1.3.3苍南台湾创业园沿浦农副产品加工园一期控制性详规

2.1项目选址 第二章 设计方案

根据苍南县山海合作区总体规划及县工业网点布局安排,项目拟选址在山海合作区内。该地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公用工程配套设施齐全,有利项目顺利实施。

2.2建设规模

根据生产需要,项目总用地面积23345㎡(折合35亩),按用地功能划分:建筑基地面积10510㎡,道路、停车、堆场等面积8590㎡,绿地面积4250㎡。总建筑面积29101㎡,其中生产车间及仓库24630㎡,综合办公楼(含职工倒办宿舍、食堂等)2760㎡,冷库面积3060㎡,传达室70㎡,配电房70㎡,室外厕所50㎡,锅炉房120㎡,项目容积率1.20,建筑密度45%,绿地率17.9%。项目用地平衡表1:

表1 用 地 平 衡 表 单位:㎡

篇二: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1.1.3项目负责人:

1.1.4产品名称:休闲旅游食品系列、蔬果系列、紫菜酱系列、

鱼糜系列

1.1.5主要原辅材料:低值海产品、蔬菜、紫菜等。

1.1.6项目简介

1.1.6.1根据生产规模及市场需求,项目总用地面积19481㎡(折

合29.3亩),总建筑而积 ㎡,其中生产车间及仓库㎡,综合办公楼2000㎡,冷库3060㎡,辅助用房310㎡,余为道路、绿化及停车场用地。客积率1.2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0%。

1.1.6.2项目拟选址在苍南台湾创业园沿浦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C18(12亩)、C19(17.3亩)两地块。

1.1.6.3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由企业自筹解决。

1.1.6.4项目实施并达产后,将年产精深加工农产品吨,新增

年产值万元,上缴税金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万元。

1.1.6.5经初步测算,项目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第一章 总 论

税后内部收益率IRR %,净现值NPV(i=16%)万元,投资回收期年(含建设期一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2项目背景

1.2.1苍南县渔业资源丰富,有排列全国前十名的浙闽水产城每

天有上百吨得低值鱼类向外省县流失,巴曹镇被省海洋与渔业局命名为“红鱿之乡”,沿浦镇是中国“紫菜之乡”,养殖品种有蛏子、紫菜、海参等,本地有丰富得资源条件。

但是,目前我县水产品加工还是停留在原始的“一把刀,一撮盐”

的状态,精深加工企业空白,使每年有大量的水产品外运,致使鱼价被压低,给渔业经济带来严重得影响。

加快水产品加工是当前渔业经济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苍南县今后五年农业结构发展的思路,也符合了渔业经济发展得方向。利用当地丰富得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渔养民经济收入。

1.2.2苍南榜峰水产品加工厂是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

务与一体的现代企业,先后通过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即QS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休闲海产品有“汤记码头”系列品牌,产品有鱼丸、鱼面、鱼饼、炝蟹等水产品,这几类产品一上市即受市场青睐。

公司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得经营理念,这几年

来努力开拓销售市场,狠抓产品质量,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得信誉,

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目前世界500强零售巨头“奥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大润发”等超大卖场采购部对我公司产品有意向。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华北大中型商超200多余家。

目前,我公司的产品种类、产量只能满足华北的一小部的市场供需。现在有偶和青岛、大连、舟山等大集团合作,原有的生产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厂房、办公及冷库十多亩都是租用,对企业的发展收到了限制。为了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使企业走向强大,产品具有竞争性、科技性,公司决定实施农产品休闲旅游精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借助强大的销售网络优势、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走精深加工之路,倾力打造品牌,激活地方经济。

1.3编制依据

1.3.1浙土资发[2007]9号“关于引发《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的通知”

1.3.2浙政发[2004]37号“浙江省人们政府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通知”

1.3.3苍南台湾创业园沿浦农副产品加工园一期控制性详规

2.1项目选址 第二章 设计方案

根据苍南县山海合作区总体规划及县工业网点布局安排,项目拟选址在山海合作区内。该地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公用工程配套设施齐全,有利项目顺利实施。

2.2建设规模

根据生产需要,项目总用地面积23345㎡(折合35亩),按用地功能划分:建筑基地面积10510㎡,道路、停车、堆场等面积8590㎡,绿地面积4250㎡。总建筑面积29101㎡,其中生产车间及仓库24630㎡,综合办公楼(含职工倒办宿舍、食堂等)2760㎡,冷库面积3060㎡,传达室70㎡,配电房70㎡,室外厕所50㎡,锅炉房120㎡,项目容积率1.20,建筑密度45%,绿地率17.9%。项目用地平衡表1:

表1 用 地 平 衡 表 单位:㎡

篇三:城市经济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建筑学院城乡规划

题目 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变关系研 --以郑州市为例

作者:宋洪阳 201307208

指导教师:宋亚亭老师

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变关系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结构性调整。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变是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两个十分重要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引起生产要素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在产业内部的流动和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并引起城市规模、功能的改变,从而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演化和内部空间结构的重组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产业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推力。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也为产业的升级提供了空间支撑。

关键词: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结构演变;城市化;郑州

一、研究背景

“城市-区域”系统理论认为,伴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区域经济要素及产业集聚与扩散的核心空间支撑i,但其发展变化也受制于城市经济功能,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对城市用地结构及空间形态产生重大影响ii。同时,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供给因素的视角看,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离不开城市空间形态扩展、城市新区开发等城市化的空间支撑,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之间产生互动机制iii。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与产业结构快速转换,出现了城市职能结构以及城市化地域形态转变加快的趋势。同时,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对郑州市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互动已成为郑州市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弥补产业发展中的城市化不足, 通过城市化促进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应该成为郑州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

二、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互动机制

2.1 产业发展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

产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的演进,将会带动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结构与性质的变化。随着人口、工业向城市聚集,城市居住、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出现,促使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改变。由于中心市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使中心市区原有传统工业企业、居住等行业逐渐被商业、服务业所取代,从而使土地利用的比例结构与空间结构也发生改变, 主要表现在中心市区工业、居住及仓储等城市职能用地所占比例逐年下降, 而商业、交通、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此时土地利用集约度增强, 市区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不断增大。

随着城市产业、人口由中心市区向外扩散,带来了城市郊区及周边农村地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农村土地利用性质发生了改变, 大量的耕地、林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分散的农村居民点转变成城市工厂、商业用地以及交通用地等城市非农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迅速拓展。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城市副核的培育与壮大, 增强城市分区核心的聚合能力, 促进城市主核人口、产业与职能在城市各分区的重新组合, 真正分流城市主核的要素、产业与职能,促使城市主核消肿,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2.2 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地域调整

产业的发展导致的产业结构更新, 是产业在城市地域空间内重新调整及职能专门化地域形态形成的过程。随着“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提出以及“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中心市区 “退二进三”等战略的实施,使中心市区的传统工业企业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转移并集聚,在城市边缘区形成工业聚集区。同时, 城市边缘区以其低廉的价格、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低收入阶层改善居住条件的首选地域。另外, 由于教育办学土地需求与供给矛盾不断加剧。因此, 城市中心大学教育与科技功能的向外迁移并在地域上聚集是必然趋势。

工业、居住以及教育行政职能的 “边缘化”, 使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的结构功能得到大幅度增强, 高档次的第三产业进一步向市中心聚集, 不仅使传统商贸功能日益增强, 而且信息、证券、咨询等现

代高级服务业迅速发展,使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在促进了产业的调整与升级的同时,也强化了产业的聚集效益。

2.3 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产业、要素与职能分布的地域投影及空间组织形式, 而产业发展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会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随着区域城市化地域空间的迅速扩展, 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受发展成本的制约, 很容易造成城市的近域扩展过度, 而 “飞地”扩展不足, 导致城市空间扩展陷入 “摊大饼”的怪圈, 使城市发展的整体空间格局处于单核发展阶段,城市产业、人口与职能在城市中心的过度聚集, 城市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产业效益的提高, 由于集聚不经济, 将促使城市空间发展采取主核与多个副核相结合的多核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城市副核的培育与壮大, 增强城市分区核心的聚合能力, 促进城市主核人口、产业与职能在城市各分区的重新组合, 真正分流城市主核的要素、产业与职能,促使城市主核消肿,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三、郑州市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互动过程

建国以来,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015年,郑州市国民生产总值达7315.2亿元,市域城市建成区面积为637.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7.8万人,人均生产总值78003.73元iv。在郑州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自身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郑州市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演化、调整、升级和转型等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促进城市空间发展。

3.1 工业城市与“轴向式”空间扩展

在建国初期,国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郑州市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工业城市”之一,由于郑州市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郑州市重点发展纺织工业和制造业,城市的空间扩张主要是沿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两侧,重点向西、西北发展,呈“十字”交叉轴向型扩展,并

奠定了郑州市城市的基本空间结构。特别是工业城市发展初期,郑州大力向西发展,纺织工业园的面积已超过当时建成区面积。 图3.1郑州市轴向扩展示意图

3.2商贸城市与“跳跃式”空间扩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深化和郑州市城市性质被确定为商贸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传统工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外迁,再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掀起了建设开发区的热潮,郑州市于1988年在西北郊建立了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距离中心城区12公里;1993年在东南郊建立了郑州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开发区的建立,拉大了郑州市城市框架、扩大了郑州市城市规模。该阶段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为“跳跃式”扩展。

图3.2郑州市跳跃式发展模式示意图

3.3区域中心城市与“多心、多极”空间扩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密度》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413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密度
相关文章
  • 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密度

    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1 1项目概述1 1 1项目名称: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基建项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