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住宅小区预防登革热宣传板报word版
认识登革热(急性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是登革
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
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高热、头
痛、肌肉、骨关节剧
烈酸痛、皮疹、出血
倾向、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计数减少、血
小板减少等。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
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
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
伊蚊。
3.易感性
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
篇二:登革热板报材料
登革热防治知识
一、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二、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埃及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
三、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的症状和体征:
1、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到39℃以上。
2、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3、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4、 束臂试验阳性或瘀点,皮肤、牙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无论在登革热流行地区长期居住或短期逗留,都有可能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患登革热。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四、如果您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2、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3、出现上述登革热症状。
五、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3项措施:
1、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取得联系
2、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
3、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预防登革热健康提醒:
1、 到登革热流行地区生活或旅行,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喷洒
驱蚊剂;
2、 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安装防蚊网或蚊帐;
3、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用量;
4、 避免在“花斑蚊”频繁出没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 防治积水,清除伊蚊孽生地;
6、 尽量避免清水养植植物;
7、 对花盆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留有积水。
篇三:登革热手抄报比赛 文档
显应小学举行“预防登革热”手抄报比赛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干燥,但登革热的防控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增强学生防控登革热的意识,让防控登革热知识深刻扎根在每一位学生心中,10月11日显应小学举行了一次预防登革热手抄报比赛,此次手抄报报面内容丰富多彩,有关于介绍白纹伊蚊的知识,有关于登革热的症状,有关于如何灭绝登革热的方法等内容。反映了孩子们对“防控登革热”的认识和顿悟。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展示了自己的才干,还学习了有关预防登革热的知识,真正让防控登革热意识植入人心。(显应小学 )
《预防登革热黑板报宣传》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78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