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石破天惊的解释和造句 正文

石破天惊的解释和造句

2016-11-26 15:05:45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2011学年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语文练习卷

班级 姓名成绩

一. 基础知识(25%)

1. 正确规范地抄写句子:5%

车子慢慢逼近,到了只有二十来米远,它们还是那样泰然自若,毫不惊慌,有的在安详地吃草,有的竖起耳朵倾听,有的用舌尖舔着同伴,有的在踢蹄撒欢儿,互相嬉闹??真是千姿百态,逗人喜爱。 2.把词语补充完整。(选做4个)4%

山()水() ()然()若 金碧()()

()罗()布()妙()肖 目光()()

3. 关联词填空,并选择一句造句。(5%)

1)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 )需要表扬来鼓励,( )需要批评来提醒。

2)他( )微笑着向我点头,( )指着身边的椅子让我坐下。

4、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上“√”。(6%)

1)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昆明湖静和绿的特点。 ( )

2)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西30千米的临潼。 ( )

3)《天然动物园漫游记》一文中,之所以称为“天然动物园”,是因为这里没有围墙、兽馆、禽舍,动物们自由自在地在这里生活。 ( )

5、默写《乌衣巷》或《观书有感》(任选一首)(5%)

二.阅读40%

(一)秦陵兵马俑(节选)11%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俑近7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1、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3%

2、作者在介绍一号坑最大的特点时,主要运用了 的方法来说明。2%

3、为了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兵马俑十分 。3%

4、将划线句子改成反问句。3%

(二)(15%)

六一前夕,市电视台策划一个儿童节目,主题就是“六一,我的愿望我做主!”电视台的目的是在了解小朋友愿望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孩子们小小的心愿。

摄制组驱车来到一个叫枣花的乡村小学,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摄制组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挑选了10名同学。

这10名同学来到摄影的房间,他们叽叽喳喳地、迫不及待地依次说出自己在“六一”节想要实现的愿望,有的想要一个漂亮的书包,有的想要去市里的动物园看猴子??

(A)这时,轮到最后一位了,是个小男生,满脸炭黑,他很害羞地躲在其他几位同学的背后,在同学们的簇拥下,他才轻手轻脚地来到摄像机前。问他“六一”想实现什么愿望时,他支支吾吾的,半天不肯出声。

摄制组的人很吃惊,他与前面那几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迥然不同。由于是随机抽选的,摄制组担心他是??在摄制组人员多次提示下,这小家伙还是耷拉着小脑袋。摄制组正准备说换个小朋友的时候,他才石破天惊地大哭一声,说:“我想亲吻....

妈妈!??”

“六一”那天,摄制组再次来到枣花小学,有的小朋友得到了漂亮的书包,有的小朋友被接到城里去看动物了。由于最后那个小朋友亲吻妈妈的愿望比较特殊,摄制组决定对他的愿望进行跟踪拍摄。

在他的带领下,摄制组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村里人很好奇,纷纷跟随摄制组

来到一个破落的房屋前。这幢房屋残壁断垣,屋脊漆黑,可能是闹过火灾。在支离破碎的砖瓦间,几根横梁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房间。

在村里人的介绍下,摄制组才知道,三年前,这家人的房屋夜晚着火,父亲不幸遇难。母亲也大面积受伤,特别是脸部。为了不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脸,这位母亲整天用一块黑纱裹住自己。孩子已是整整三年没有看到过母亲的真面目了。

这位母亲知道了摄制组的采访目的后,还是热情地请他们进屋,但对于儿子这个愿望,她很难为情,除了乡下人的羞涩,她担心孩子知道自己的真实模样后会看不起这个丑八怪母亲。

在摄制组和村里人的劝说下,母亲最后勉强答应了。

母亲小心翼翼地揭下覆盖在脸上的黑纱,全身战栗地凝视着儿子。一束斜晖从窗口照入,此时摄像头前的母亲脸部斑驳、凹凸、墨黑、畸形,鼻子更是严重错位,像一块炭饼贴在脸上。摄制组惊诧,村里人也发出了一阵惊叹。

(B)母亲读懂了大伙惊恐的眼神,正当她准备用黑纱再次遮掩的刹那,儿子从地上高高跃起,跳进母亲的怀里,迅速地用小小的嘴唇紧紧地贴在母亲漆黑如墨的脸颊上。母亲手中的黑纱随风飘落??

(C)母亲流泪了,儿子流泪了,摄制组的同志和村里人流泪了。据说片子在电视台播放后,很多观众也都流泪了。

从这以后,这位母亲素面朝天,在儿子面前再也不遮掩了。她似乎明白: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永远都是他心田里绽放的最圣洁的百合花,不管她是漂亮的,还

(三)一流风景胜地——漓江14%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

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景色之奇还在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2%

(1)犹如:①如同②还 .

(2)陶醉:①喝酒过多神志不清。 ②沉迷,过分地爱好。 .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2%

①世界一致认为。 ()

②指东西很多很好,眼睛来不及看,一时看不过来。()

3. 用“——”画出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2%

4. 细读短文,填空。5%

①桂林山水以 、、、 四绝闻名中外。 ②“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 。

5. 给短文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在后面画“√”。3%

①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

②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四绝”。( )

③描述了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

三、写作35%

题目:

1、美好的回忆

选择你记忆中最美好的一件事,介绍清楚这件事的过程要突出这件事为什么会成为你美好的回忆 ,注意语句通顺、连贯。

2、游

同学,你一定喜欢旅游吧?在你去过的地方,哪里最美,哪里最有收获,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到过并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

要求:1、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篇二:预测二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二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 国家课程标准是( )。

①教与学的内容纲要

②将原来的“教学大纲”改变了一个名称

③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④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A. ①② B.①③C. ②④ D.③④

2.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3. 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型 D.民主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年级划分为哪几个学段?( )

A. l—2 B.3—4 C. 5—6 D.7—9

2. 语文课程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是( )。

A.识字与写字 B.阅读 C.写作 D.口语交际

3.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确的( )。

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学习观

三、分析题(8分)

1

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怎样处理?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20分)

(一)填空题(8分)

某同学在语文“口语交际”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请仔细阅读,然后完成问题。转眼间,一学期的学生活即将过去。

本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引领下,我泛舟书海,品读美文。我随香山居士(tà)青于钱塘湖(pàn),领略“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1)”的初春美景;与李白一道感叹

“______________(2),闻道龙标过五溪”,感受他对友人的牵挂;同曹孟德一起观看沧海,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3)”的博大胸襟;受教于孔子门下,聆听“_______(4),思而不学则殆”的谆谆( )教诲。

语文伴随我成长。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悟到徜徉于语文世界里是多么快乐。

1. 文中拼音处应补写的汉字是:_______、_______。(2分)

2.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_______。(1分)

3. 请补写出第二段横线处名句所缺的部分。(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中的“或”字是“或者”的意思。( )

2.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唐代诗人陆游写的诗句。( )

3.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

4. “哪怕工作再难做,他也不会退缩”。这句话中的关联词用得不恰当。(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B.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C.蔚蓝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

D.“诺曼底”号上有28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以压倒性票数批准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俄前任总统普京的总理提名,梅德韦杰夫于当日签署了任命书

B.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3

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牵挂和守望呢

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之市(到??去) 不亦惑乎(糊涂) 项为之强(坚强)

B.琼楼玉宇(房屋) 虽乘奔御风(虽然) 飞漱其间(冲荡)

C.良多趣味(的确) 自非亭午夜分(自然) 岁以大穰(因此)

D.方两三级(才) 患其塔动(担心) 匠师如其言(遵照)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4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

A.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问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金科玉律)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

D 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清传奇的代表作

C.“家国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主题之一,唐代杜甫的《春望》和南唐后主的《虞美人》都抒发了国破家亡之痛

D.诗人经营意象往往匠心独运,徐志摩用“凉风”下的“水莲花”比喻姑娘的娇羞,而舒婷则用“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现代女性的独立

二、科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科技文,然后回答问题。

梦想中的乐园

5

篇三:2014-2014-2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2014-2015-2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祈祷(qí) 亢奋(kàng) 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 脑髓(suǐ) 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 遒劲(qiú) 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逞能 仰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伦次 义愤填膺 3.下面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个同学一下课追着老师问问题,同学们在一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B.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C.“王教授,久闻您的大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生有幸!” D.小明同学站起来说:“郭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2分) A、同学们对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C、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海峡两岸经济区。 D、互联网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学校 班级 姓考场 考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②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③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作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④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⑤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妄想使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C、①②④⑤③D、③①⑤④② 7.填空。(4分)

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 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 ,他把被救的土人取名为“”,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8. 请根据提示默写古文。(9分)

(1)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洲西涧》)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赵翼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他的《论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二、阅读(共40分)

(一)善良是心灵的灯盏(14分)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七年级语文 第 1 页(共 3 页)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c
石破天惊的解释和造句》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323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石破天惊的解释和造句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