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经典范文 > 《手术200年》观感 正文 本文移动端:《手术200年》观感

《手术200年》观感

2019-08-12 09:52:22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手术200年》观感

  央视9套的纪录片有很多经典,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等。这些纪录片我从来没有刻意去看过,只是在他们火热的时候,偶然入耳了几句。如果不是看《手术200年》,我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这些都出自于央视9套,还有,9套是专出纪录片的,而不是少儿频道。

  我用了将近17天,看完了整整的8集。和张无忌学太极相比,差得太远,而忘记的能力,和张无忌也绝对不是一个等量级,他是看完即忘完,忘完就能耍,而我看完,是真的忘得干干净净。且不说,每集将近50分钟,仅有8集,17天可以看多少遍的8集!(如果非要说我有我的优点的话,那便是,我是倒着看完的。)

  理性之光。关于善的起源,不是人之初,性本善与性之恶的争论。而是在人类最初,看到同伴受伤时的痛苦表情,基于本能的同理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可以减轻同伴痛苦的事情,不忍心看着同伴无端的离世,去总结一些施救的方法。说善的起源是源于医,我对此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千年中医史,就是救死扶伤,德行天下。药食同源,易医同理。

  我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这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课堂上语文老师问到了,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军人、教师…我想我那个时候的回答,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即便是我们家有一位还说得过去的毛时代的赤脚医生。我那个时候也绝对没有想过,我想要成为像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他们一样的神医。

  或许有时候真的不能随口一说,相比“梦想还是要有的”,中奖的概率大的多了。后来的岁月,的确和医结缘了。姻缘际会有之,主动追求亦有。新时代的食品加工,食品检测,医疗器械,从病从口入的源头,到插入人身体的手术刀,走出一条大健康领域的路线,贯穿于吃喝与生死。

  在看纪录片的期间,也有幸现场观看了血液临床思维大赛北京站的比赛,协和、北医三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很多医院的医生,在这个领域的比拼,见证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有震撼,有仰慕。

  今天,医学的划分已经非常精细了。消毒、麻醉、止血,外科手术前辈们,摸索出了一条规范化操作规程,创造性地解决了很多很多的难题。当然,还有很多不治之症,未解之谜,等待着后人去攻坚克难。在我看遍了很多的沉浮之后,认定为科学献身,真的比世间很多的零和竞争,有意义太多了。

  近代史上,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周树人先生最初的选择是学医救国。最后发现,战乱的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下的中国人,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人去唤醒,于是,他便成为了民族的脊梁,中华之魂,医国医世。

  和平年代,除了科学上攻坚克难,让有病的人都能看得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的发生,也是同样有意义的事。治国理政,或许也如望闻问切,祝愿我将无我,负重前行的人,走得更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手术200年》观感》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9664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手术200年》观感
相关文章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