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百味书屋 >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正文 本文移动端: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2018-07-16 11:06:14 来源网站: 百味书屋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教学研究,审美,意识,化学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针对公众对化学学科认识的偏见,阐释了化学是一门美丽和谐的学科,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们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阐述了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的策略:在教学内容及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渗透审美意识;用化学史和趣味生动的教学用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关键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针对公众对化学学科认识的偏见,阐释了化学是一门美丽和谐的学科,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们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阐述了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的策略:在教学内容及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渗透审美意识;用化学史和趣味生动的教学用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审美意识;化学之美

现如今化学已经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与社会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人们却渐渐发现化学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近乎灭顶的灾难,媒体们也大肆报道各类化学毒害的事件,例如工厂私自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促使雾霾的产生,进而增加诱发肺癌、恶性肿瘤的概率,还有“硫磺大米”、“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鸡蛋”、“蓝矾韭菜”等等,课堂中老师们也喜欢用这些震撼的化学毒害事件作为教学的素材,这些做法加重了人们对化学的恐惧,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偏见,甚至到了闻“化”色变的地步。其实,化学也是美丽的化身,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促进了科学发展的飞跃进步,帮助人们战胜了病魔,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化学课堂也应当是充满美和趣味的课堂,教师在化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美,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能够努力地创造美。

1教学内容渗透审美意识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化学科学理论不仅能够反映真的内容,而且闪耀美的光辉,如化学理论美、化学反应的现象美、物质的色彩美、结构美和化学实验美等,是真与美的统一[1]。众所周知,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会具备怎样的性质,而它的性质又决定了它的用途,所以物质结构这一部分内容在化学学科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在学习物质的结构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以画家的慧眼从化学的专业角度,去鉴赏各个物质结构的和谐之美。例如在学习金刚石时,可以向学生展示金刚石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成键稳定牢固,才使它拥有最坚硬的身躯。另外,在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漂亮的水晶、玛瑙等制作的珠宝和工艺品,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学生看到了这些美丽的图片,自然就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化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当将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带入课堂。在学习“焰色反应”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上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这些不同颜色的火焰学习知识感受化学的魅力。还有在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钠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钠浮在水面上,迅速融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快速地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加入酚酞发现溶液变成红色。透过这样一个反应现象,学生的多种感官相结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动态之美。在学习浓氨水的性质之前,可以设计一个简单漂亮的小实验“桃花朵朵开”,用浸润过酚酞试液的棉球做花朵挂在小树枝上,并将它与少许浓氨水一同放在玻璃罩中,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白色的棉球一点点变红,好似桃花盛开,非常美丽。在这样一个美好又生动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必然会感到新奇和有趣,这时也就达到了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的目的,进而适当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用化学史培养审美意识

化学史记载了化学家们为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与此同时,它也蕴含着化学家们无穷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是照亮后代化学发展道路的明灯。化学家们在化学领域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感人或者引人深思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知道化学中每一个元素的发现、理论的产生、物质的合成都是科学家辛勤探索才得来的。在学习《元素周期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补充情景素材“维勒没有撬开女神的大门”:维勒的老师贝采利乌斯曾经给了他一块矿石让他分析其中的成分,在研究时他用酸将矿石分解,发现溶液是很漂亮的橙红色,和铬元素溶液的颜色十分的相像,于是维勒思考都没有思考一下,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这个矿石中含有铬。后来维勒的同学塞弗斯特朗在研究一个瑞典出产的矿石时,出现了和维勒相同的经历,但不同的是塞弗斯特朗很快抓住了这一特殊的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经过不断地探索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他用希腊女神“凡迪娜丝”来给这个元素命名———钒。维勒知道后立刻对之前那块矿石重新进行了分析,发现那个元素就是钒,他十分的懊悔,他的老师贝采利乌斯以维勒没有敲开女神的大门一盒小故事诙谐的分析了他的错误[2]。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告诉学生,我们要吸取维勒的教训,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可以粗心大意,面对任何新问题、新现象都不可以有任何的想当然,不可以去主观臆测,要继续探索,深入实验,要尊重客观事实,机遇女神的大门永远只向懂得追求她的人敞开。在学习苯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引入苯的凯库勒结构学说创设教学情境:当时所有的科学家们几乎都认为苯分子是由六个链状的碳原子构成的,而由于凯库勒认为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是高度不饱和的,所以只有他还坚持自己的研究,终于有一天晚上,凯库勒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十分辛苦就睡着了,他梦见苯分子中的六个链状的碳原子变成了一条巨大的蛇,不断的在他身边游动,游动的过程中这条蛇突然用嘴巴紧紧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变成了一个圆环的样子。这时,凯库勒突然惊醒,他兴奋地发现这个梦带给了他启发,于是他马上提出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成功的解决一直困绕前人的难题[3]。这一故事可以告诉学生,心理学上说日有所思才会夜有所梦,凯库勒做梦得出苯的结构这一事件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在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他日日夜夜的研究和探索,他的这一发现是人们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有了一个大飞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化学家们身上不辞辛苦,不断探索、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

3和谐的教学氛围渗透审美意识

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的心态更加平和,头脑更加清楚灵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个课堂氛围包括师生之间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实践的学习氛围。人的审美情感来自于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当它没有被这个客观事物激发的时候是被我们隐藏在心里的;而一旦我们接触到了美好的事物,这种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就是这样一个客观的美好事物,在走进课堂之前,教师要调整为最美好的状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每一次的课堂教学,积极的与学生之间进行一种良性的互动,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地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正确与否都给与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下一次还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为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题目,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潜移默化之中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给学生,使他们在上课时也是以一种正面的心态来面对教师和身边的同学。同时在课堂中多设置一些需要学生之间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的教学活动,拉进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欣赏同伴之间的优点和长处,彼此信任,互相学习,让班级的学生都有一个正面的共同的目标,使他们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氛围,这会对今后的班级发展产生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4趣味生动的教学用语培养审美意识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化学相对抽象,所以课堂语言上化学教师要在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方面下工夫[4]。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内容时,面对复杂难懂的本质,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难点的过渡:钠原子背上有一个顽皮的总是想要挣脱束缚的电子,这让他感到十分的不舒服,氯原子也过得不太舒服,他总是感到很空虚,希望能再得到一个电子,有一天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了,他们都觉得对方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钠原子把最外层电子给了氯原子,成为了钠离子,而氯原子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一个电子成为了氯离子,他们两个美梦成真,快乐的手牵手成为了有滋有味的氯化钠。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小故事就轻松的实现了难点的过渡,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化学的美妙和乐趣。同时引导学生改变思维定势,学习并不全都是枯燥乏味的,换个角度、换一种思路来学习,就可以发现学习的乐趣,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哲理呢?如果觉得生活或者工作太无趣了,不妨换一种思路,想办法让它有趣起来!另外,我们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许多的古诗词中也蕴含着化学学科的知识。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于谦的《石灰吟》中既表明了石灰物理变化,又道出了它的化学变化。诸如此类的诗词还有很多,教师应当不断地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并充分的发挥教学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5结语

化学中还蕴含着许多的哲理知识,比如对待得失问题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一样,得到会让我们的价位降低,适时的失去却可以让我们的价位升高,有得必有失;再比如人心就好比试管,切不可太过贪婪,否则就会伤人伤己。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是道德洁白纯粹、精神丰饶和体魄健硕的力量源泉。审美教育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够发现身边的美好,并能透过这些美好养成高尚、真挚、善良的灵魂。”[5]。因此中学教师应当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都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带领他们体会化学的美,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品德。

参考文献:

[1]李庆.浅谈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J].名师在线,2017,(4):13~14.

[2]范军.“女神开门了”———发现钒的故事[J].中学生百科,2007,8(24):46~47.

[3]唐雪,何勇平.新时期榜样教育:问题与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58~160.

[4]杨爱存.浅谈化学教学中美育渗透[J].理科考试研究,2012,19(22):70~71.

[5]樊泽民.这是一个需要张扬美育价值的时代[J].教书育人,2016,1(2):10~11.

作者:张璨 杨水金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出自:百味书屋
链接地址:http://www.850500.com/news/1774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相关文章
  • 审美意识的化学教学研究

    摘要:针对公众对化学学科认识的偏见,阐释了化学是一门美丽和谐的学科,为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们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推荐范文